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4|回复: 0

[防癌抗癌] 肠道里长了息肉,上厕所时会有3个提示,别等到中晚期才发现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472
  • 打卡月天数:4
  • 打卡总奖励:7124
  • 最近打卡:2025-11-07 08:06:15

5275

主题

1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5916
发表于 2025-11-5 08: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张大叔这几个月总觉得肚子胀,常常跑厕所,却怎么也拉不干净。他把这些当成了“年纪大肠胃差”,直到体检时医生一脸担忧地喊他复查,才知道,原来肠道里已经长了多个息肉。
0 g- q# ^( g" Y/ s( U" ?# R
8 y+ x3 N# v, y5 e/ d4 o/ a3 ^( y! r6 Z
“要是早点重视,大概率不会发展到这个程度。”医生的话让他悔恨不已。你是不是也总觉得各种小毛病习以为常?实际上,肠息肉发出的3个上厕所信号,很多人竟然都没发现。4 V9 a0 K! u7 J$ ~
更让人担心的是,肠息肉早期症状轻微,容易被忽略,一旦进入中晚期,癌变风险会大幅提升。到底哪些“上厕所信号”不能忽视?早发现真的能帮你避免什么后果?4 p) B/ W0 a; o# m1 `3 q
5 r5 V+ K2 h  C! z' r
今天咱们就用最实用、最权威的数据,带你看清楚肠道健康的真相。尤其是第3个信号,八成人都没当回事,你一定要看完。' p/ B! a0 P9 S  t/ w

6 o9 `+ ]( ~0 o$ F, m. Y肠息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常被忽略?
' Y! Y# ~# q! R4 o& R0 S很多人对“息肉”这两个字并不陌生,却不知道它和胃溃疡、便秘完全不是一回事。肠息肉,是肠道黏膜表面异常增生的“小肉芽”,可小如米粒,也可能长成黄豆大小。
) c( n  k% B, i" n, v! ]  f% a6 x( [- }4 t  V, g
它并非天然生长,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饮食高脂肪、缺乏膳食纤维、家族遗传史,这些都对肠息肉高发有显著关联。
% O  _4 r9 d1 v6 v# q% @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23年最新权威报告,50岁以上人群中,肠息肉检出率约为25%,也就是每4个人里就有1个可能“无声长息肉”。
9 @* m( u& \+ ^5 X, R
! \$ P/ G7 ~4 B: M' o2 O# X* y问题在于,大多数肠息肉早期无痛、无明显不适,只在粪便通过时受到摩擦才会出现信号,错过最佳早期干预窗口。0 }* L: T: ]; O$ Z

/ j: w1 v# L* j2 Z5 X医生提醒:上厕所时的3个信号,肠息肉正在“说话”; N* l6 }5 A1 V2 U* L
1.大便形状、颜色异常& g# d" K+ D- ]1 l7 {$ P

: A4 i1 H) W4 t0 A9 g+ ?# c健康人排便一般成型、颜色略泛黄。可是当排便变扁、变细、颜色变深或带血(鲜红/暗红)时,绝不能当成“痔疮”或“上火”看待。
$ P- w7 A7 J+ z: B" p( H+ `: _& S, D* A8 d
北京协和医院一项8420名肠镜筛查研究发现,长期便血人群中,近38%发现有肠道息肉,比普通人高出近3倍。
/ F% B* N4 n$ l
; K- F! p, q5 m* l  i- k2.排便不尽感、便意频繁# M: k: t; x. B0 R6 I8 C
6 l; v  P2 {" ^; x7 Q
不少患者一再感到“便后仍觉得有残留”,往往误以为是功能性肠炎,其实肠息肉长大后阻塞局部肠腔,会让排便次数增多但总量减少。# K0 r, ~+ ~2 h5 Z; w+ F

, o9 v% f: V8 ]6 m# m8 h2 m- B+ E中华预防医学会数据表明,约41%的肠息肉早期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断性便意频繁,且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 P6 W7 B5 R  w1 b$ p* F7 ?
7 l8 C4 `& X4 b4 O  @9 B2 S
3.下腹时常胀痛,“闷闷不舒服”, j" ?1 P- X* A; l) i

7 {6 V" }# n# ^* [2 e6 [; }) `0 N肠息肉尤其是体积较大时,会刺激肠壁导致轻度胀痛或隐痛。但这种痛感极易被忽略,甚至被误判为普通肠胃炎。& g) E2 c9 {) b- R6 Y. M
值得注意的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团队研究发现,当出现不明原因的间断腹胀、轻度腹痛且排便习惯突然改变时,要警惕潜在肠道息肉风险,约有29%的此类患者肠镜发现息肉。
8 N( Z3 f( a3 U. W1 W( l5 V+ P
: g+ W" |; R* l/ U' T7 ~" z% |如果无视这些信号,长期后果会很严重吗?
4 k' r4 Z) e) ^& k很多人会觉得“小息肉又不是肿瘤,等再查也不晚”。可科学数据却并不乐观。
! S/ c  J. n) R. B' t8 U0 b; I6 Z5 E5 y9 v$ x2 y1 @3 H* u, o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绝大多数都经历了“腺瘤性息肉—癌变”的过程,未干预息肉患者10年之内癌变风险可高达8%-15%。; G/ v* t+ A& T( C: I; r
/ W1 ?: G8 }1 F" ^. a# C) I) ?
更糟糕的是,中晚期息肉恶变后,不但治疗难度数倍提升,治愈率也大幅下降。
3 b2 i# f% ]6 W2 [+ W9 x& x2 E9 _
202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指出,中国居民大肠癌五年生存率仅58.9%,而如果在息肉早期阶段摘除,则五年生存率提升至90%以上。
8 M5 y( r: P" }6 J
2 J) r+ v( N8 f* |0 q1 c, t" r  m有一个关键词你一定要记住,“早发现早治”。现实中,超过62%的肠息肉患者直到“肚子疼、便血加重”才求医,遗憾错过了最佳时机。6 C1 s5 I- i8 E# Q
6 u9 A+ v9 q1 @
定期体检其实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只需十几分钟的肠镜检查,就可能守住你的健康防线。! N, Z0 H3 N! Q
怎样做能防范肠息肉,小习惯决定大健康2 r, D9 Z& R- g; U7 O! T$ O- g  Z2 M! C
幸好,肠息肉完全可以防,也可以治。中国疾控中心建议,40岁以上人群及有家族史者,至少每3-5年接受1次肠镜筛查,有症状者要随时就医。& u3 r  P$ i6 L5 @. @& R) m8 K6 l

- B8 m! x  U7 c& F8 s6 T3 N除此之外,日常生活里做对3件事,比你想象的更有效:1 n# Z. y% |4 H$ f" O6 Q9 w$ h: s
1 O& A! d; |: x+ C  Q/ h
补充膳食纤维,每天吃够蔬菜水果% X$ d$ v+ p8 Y2 {7 C" a

. Z. j4 c+ L4 `+ w. k2 j《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指出,成年人每日膳食纤维推荐量为25-30克。高纤维饮食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毒素滞留,对预防息肉有重要作用。记住“一斤菜、一个果”原理。
7 V3 ~) @9 X2 k  P3 {9 v* s) E管住高脂肪、高加工食品,少红肉多谷豆
# J$ z4 {% X1 n/ n# Z6 U+ o8 N, J1 f( w3 T4 K$ ?
过多摄入红肉与加工肉制品,会刺激肠道黏膜增生,有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加危险。推荐优先选择全谷类、豆制品、深色蔬菜。
/ \! I6 X8 v# I" q+ Z0 {
; [8 L0 S9 _9 ]3 e1 B坚持运动,戒烟限酒,养成定时排便
- j( \9 O* B% t  L- n, _5 \3 h; d, k  B) L$ n$ n
每天30分钟有氧活动(如快走、骑行),可以降低肠息肉及大肠癌的发生率。吸烟、饮酒本身也是重要风险因素,不可忽视。1 D7 D, K; c0 ?
/ g* h# ^/ B: \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帖际遇]: 有钱人 霉运当头,一入股市,就被套牢,损失了 55 金钱. 幸运榜 / 衰神榜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