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 @) `2 O, }/ e硬盘方面,现在肯定都是固态硬盘了,M.2或者SATA接口ok,办公用机没什么差别。容量方面,如果不需要装太多资料,250G就够用了。有额外存储需求的话再考虑大一些的固态硬盘,或视情况加装机械硬盘,机械硬盘建议2T起步,现在1T容量的机械硬盘价格太贵,不划算。) y# n$ N0 k G8 `/ d
" k i8 K( Z. Z* @; e8 c8 y" b电源方面,如果以后不考虑加装独立显卡的话,用300W电源就够用了,前提是一定要用大厂的品牌。6 Z& L* C( ^" t7 h( z# M6 f
+ k W# ~' [1 K# v0 s2 s) q+ { $ p8 j5 `+ M. ^+ t. }/ [+ O% J3 l8 f: u+ M$ Z8 X5 E v: A1 I
) U. q$ K$ z' C! q接下来是3000~6000价位。这个价位段的倾向是搭配一张性能不错的独立显卡,来满足游戏的需求。但目前的显卡市场很尴尬。2000元以内除了RX7650GRE之外,基本没什么理想的选择。以前我们可能会选个RTX3050,应付中度1080p游戏没问题。但时隔5年了,市场上卖的竟然还是RTX3050,而且还是那个价格,如今的显卡厂商基本都不怎么出低价位的显卡,所以也让像RTX3050这种卡一直卖到现在。 ; s( a3 S- G& o& ~本来还想着nvidia推出的RTX5050显卡要造福平民玩家,结果却被狠狠打了脸,5050对比5060,用人家6成的性能,卖到8成的价格。所以这次的配置单就放弃了低价位显卡,只能把预算拉高,来到相对合理的选择,因此预算就直接跳到了3000以上。$ _) h$ I% }3 z8 Z
; H: o- Y* }6 O$ _, ]. q+ z当然,如果你对N卡有刚需,并且不需要太好的性能,那RTX3050也能作为低价显卡的选择之一,或者用AMD的RX6500 XT。这两张卡应该是现在能买到的最便宜的全新卡了。(GT730、1030之类的就别去看了,还不如用锐龙核显来的划算), `" D- |5 r, J% t* X
' p4 }* N9 H( b" h i
这个价位的配置因为有了性能不错的独立显卡,所以可以用来玩1080P 3A大作、3D设计、甚至是轻度4k剪辑或者当结婚陪嫁等等,总之就是可以提供全面的用途。2 g- n% E- e: _2 j% v7 d* B+ t7 N
& a( j: u9 [% P. Q/ a0 v' iCPU部分Intel选了3个型号,分别是i3-12100F、i5-12400F、i5-14400F。因为已经配备了独立显卡,所以cpu都选择的是不带核显的版本。没有推荐i5-13400F,是因为这个型号现在的价格涨的太离谱,已经来到950元左右。4 W9 W7 T) D$ R* W0 A3 e2 Q+ i
, F2 [4 P1 M9 x# T. ~! ai3-12100F的核心规格是4核8线程,虽然在酷睿家族里边是定位最低的,但其实它的性能并不弱,搭配上合适的独立显卡,网游几乎是可以默秒全的,也有能力畅玩大多数3A游戏。( F: i" i6 ^5 f6 n/ e. h$ M
9 L& V( M3 `+ ]8 v0 b8 W6核12线程的i5-12400F有着比较均衡的单核及多核性能,用来玩游戏完全是够用的,除了极个别非常吃cpu多核的游戏,比如天际线、戴森球等。 / K7 M1 q& _( C! {# O; n9 L, ~) e! r% `' Z/ U2 H
10核16线程的i5-14400F,除了玩游戏外,由于提供了更好的多核性能,作为生产力的入门cpu也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0 p' @' {! T4 O% p$ d& l% S7 `: {# S* `! ^
主板部分,intel的CPU是可以自由选择DDR4或DDR5版本的。4核心的i3-12100F和6核心的i5-12400F,选择H610或B760主板都没问题。而10核心的i5-14400F还是选择B760更靠谱。% M: C* i5 y: ]+ |& U
0 C" B# }% C* M" t# F' }
AMD的CPU推荐的是锐龙R5-5600和R5-7500F。( v ~" \) D; w2 \: N4 i6 c7 s' ~
R5-5600是AMD Zen3架构的产品,对标intel那边的i5-12400F,虽然它的理论性能略逊于12400F,但是凭借更大的三级缓存,在很多游戏上的表现是要比12400F更强一些(二者差距几乎可以忽略,看你的心情选就可以)。) b" K, W" Y( _- a. G
而锐龙7500F是AMD Zen4架构的产品,它是目前AM5平台最亲民的CPU,在新架构、制程的加持下,性能比R5-5600更强,有着更好的游戏性能,足以应对现在的3A大作。缺点是只能搭配DDR5内存,整机成本可能会更高一些。 3 V5 T( }2 c. V- v, @' t. P% [ % o" y1 u8 \7 b5 b9 @: s' E主板方面,锐龙R5-5600推荐搭配B550主板,便宜的400多元就能搞定。锐龙R5-7500F推荐搭配B650主板,现在B650的价格比B850更划算,两者的芯片组差异并不大。3 I9 n5 e; ^7 |8 r0 F: }5 p) Z
散热器推荐选择风冷即可,想静音效果更好的话就直接上6铜管。这个级别的cpu是没必要用到水冷的。当然,如果你比较喜欢水冷的炫酷,那选择水冷也是可以的,就是得再多挤点银子出来。 ; T g2 {( V+ t2 j! |# d1 r# Q7 O内存方面,两条8G内存应对绝大多数游戏是没问题的,一步到位可以直接上两条16G内存。需要注意一下,这套配置方案中,intel处理器对应的主板分为DDR4和DDR5两个版本,内存也要选择对应的版本。而AMD那边的锐龙5600只支持DDR4,锐龙7500F则只支持DDR5。# h& q( `8 U2 m4 O
* z+ e6 D4 r6 d4 G% H. F; p: Y至于内存的容量和频率,我的建议是先把容量用到位,再考虑频率,因为频率对性能的影响没有容量那么明显,一般DDR4选择3200~3600MHz,DDR5选择6000~6400MHz就可以了,频率越高价格越贵,后边就不再说这个问题了。- c% u2 S& f5 P
$ `' f+ B+ q& Z% o显卡部分,这里一共选了4个型号,分别是RTX5060、RX7650GRE、RX9060 XT、ARC B580。 v9 g8 y) \4 w0 v& V
' x- U" N1 K+ @+ K1 x
RTX5060 8G的性能足以应对1080P 3A游戏,画质开高没问题。这代RTX5060相比上代性能提升大概30%,进步还是很大的,不过8G的显存稍微抠搜了些,但是用来玩1080P 3A大多是情况下还是足够的。. Q& I/ x, q) [ P$ s4 u( f1 y' l/ w
- q/ I) O7 @. O* n; J1 n' Z' o+ a' [
RX7650GRE属于2000元以内最值性价比最高的游戏显卡,1080P主流游戏高画质游戏无压力,3A游戏适当调低画质也能流畅运行。 ) i+ e+ O0 l+ O3 `7 m; O2 {7 w% ?6 L " o$ B" y& a" [1 H b3 G2 eRX9060 XT分为8G和16G,两者的差价在400元左右,如果预算不是特别吃紧的话,我建议直接上16G的版本。因为RX9060 XT的核心性能是比肩RTX5060Ti的,16G的显存才能让这张显卡性能最大化,可以轻松应对2K分辨率游戏。但如果预算是真的很有限,再多挤一点蛋蛋就会破掉,并且你主玩的是1080P游戏,那选择8G的版本也没问题。 1 i0 Q0 U- n- v; m* V/ L & h$ U' M8 u4 f' {虽然intel独显在现阶段来说还是比较小众,但其实发展到第二代ARC B系列,其性能表现是不错的。B580的性能大概介于RTX4060和5060之间,显存也大方的给到了12G。intel ARC独显在硬件规格上真的给的不手软,只不过因为ARC发展没几年,驱动层面没有N、A两家那么多年的沉淀,游戏性能会有比较大的波动。有时某款游戏的表现可能强于RTX5060,但有的游戏又会落后很多,不过基本上畅玩1080P 3A游戏问题不大。另外如果你主要是用来做视频类生产力的话,那intel的ARC显卡就非常物超所值了,毕竟编解码是intel的强项。1 g |3 ]5 N+ o
& k- X6 ]( W7 k5 Q' }3 m: A4 ^& V8 G
硬盘方面建议直接上1T容量 M.2固态硬盘,原则上推荐选择大厂品牌。玩游戏的话就别管是什么TLC还是QLC颗粒了,只要是大厂的,价格便宜就行。做生产力的话还是尽量选择TLC颗粒的。6 I6 @; I9 ^" b' N# X# r( \
+ b2 v, Z; h9 H4 r
电源建议500W起步,也可以选择更高瓦数的电源,为日后升级预留空间。这个价位区间也没必要特意追求一定要上金牌全模组或是ATX3.0/3.1。虽然新协议对于电源的峰值耐受度有更高的要求,并且提供了新式的12V-2x6接口,不过这些都是给50系高端显卡用的,这套配置价位区间选择的显卡基本不会遇到12V-2x6接口的,所以你只要老老实实选择一款功率足够的大品牌电源即可。- A0 O- d9 S$ L: T: ^1 }
" B0 M2 w/ b4 C " K1 o$ |& V; y5 W; M/ t- z - t- Y0 B. C4 T+ o6 F1 a! n! o) s & N) H& D" R. ]. l8 p价位来到6000~8000区间,从这里开始再往上就是拼显卡的性能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能装到这个价位区间的电脑就算是相当不错了。/ p9 |- b; }6 ~% L( x' Y2 q
Intel的cpu选择的是14代的i5-14600KF。对于14代产品我就没继续向上挑了,14代的高端型号会有暴雷抽奖的问题,虽然intel官方说这个概率只有0.5%,但大家总还是担心自己会成为那个倒霉蛋。( m$ S: c$ R! L1 t" p2 _' O7 Z
2 }" @" Y( P0 o3 {
Intel暴雷的型号主要集中在13、14代高端i7、i9系列,所以这套装机我只选到了i5-14600KF。这里并不是说intel的高端i7、i9系列就不能用,其实厂家对这些重点暴雷型号都延长了质保,反正我卖出去过的i7、i9都还没遇到过暴雷的情况,可能是我运气好吧。敢拼一拼运气的话,其实像i7-14700K/KF这样的cpu目前性价比还是蛮高的。 3 J) z4 S; y1 a3 n7 n; \& } 7 U) k- P! h6 h. pAMD的cpu推荐的是锐龙R5-9600X,它属于最新Zen5架构的产品,游戏性能比i5-14600K更强。不过它只有6个核心,不太适合游戏+生产力双修。只关注游戏性能的话,这颗9600X绝对是同价位cpu里表现最好的。 % p5 Y- D" g* {7 m3 X : p3 Y* y1 \! ?1 N& v( q% b" x主板方面,intel的14600KF搭配B760主板就可以了,不过别用丐板,最起码挑个六七百元以上的。AMD的9600X可以选择B650或者B850。 O L7 N, r- p% r) t% Y/ s( z! ` : E% H- y5 Y+ z8 h: b) q散热器方面,这套方案里的两颗cpu也并不太需要用到水冷,一款6铜管的风冷即可压制。喜欢水冷的话,就根据你的机箱空间来选择,理论上240规格的水冷就完全够用,根据你机箱预留的水冷位置,选择240或者360规格的水冷都可以。( j4 W: {& I+ k"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