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 u C) j9 ^3 y2 Y1 H, _( G" C二是变质鲜银耳。 2 I9 C) O4 N7 E' g0 G" Y; y 6 y2 {$ M; B' p4 ~3 U, l三是发酵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y0 j" Y V. E* \/ L
' b- W7 O4 e& i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生由鲜湿粉(如河粉)、凉皮及泡发木耳引起的中毒事件。* S) A: C3 G, ]( N
/ h$ O2 U9 j5 H4 h$ s1 h
做到这三点避免中毒* s& [3 q% h8 W# b# q$ [
* S6 p5 `5 Y: g# h w8 n米酵菌酸无色、味,可耐120℃高温,在酸性条件、氧化剂和日光下均稳定,被其污染的食物可有正常的外观和味道,一般的烹调方法不能完全破坏其毒性。 7 e) U d+ u2 J. m" K" N# e1 ?: b, w) Q' F5 J, |/ O# Y4 a4 Q& ^* s9 F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专家给出三个要点:" c5 z1 V3 }, c7 |
' I# [8 ?" L2 t) c
一是正规渠道购买并妥善保存,凡超过保质期均应舍弃。尤其是河粉、肠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等湿米粉。 " t2 T3 `+ ~8 H* S0 j( x/ [8 {$ c! f" P3 v
二是食用木耳、银耳等菌类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变质的不能食用;泡发菌类时间不宜过长、不宜隔夜,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尤其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 f1 [7 a$ D- b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