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夫妻因长期饮用过期牛奶,导致体内摄入了黄曲霉素,最终双双被确诊为肝癌。 * i( m; E7 w- Q; x 4 S5 R8 J: X" R) U# _: @8 E- Y1 Q, ^6 j8 \0 V. C2 `
这一消息让不少读者感到恐慌:牛奶还能不能喝?黄曲霉素真的这么可怕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 Y I3 C( T: z6 ]! u3 [: z, j3 q( B) a o3 B
一、牛奶中的黄曲霉素从何而来?$ X/ e6 {5 |' g6 E5 c
7 X% J& L) s, x" [) u a
黄曲霉素是一种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农作物容易受到污染。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极强,且非常耐热,普通的烹饪加工难以将其破坏。 & B1 W, N! o& `$ d6 B0 H2 J. z牛奶中的黄曲霉素主要是黄曲霉素M1,通常是由于奶牛食用了被黄曲霉素B1污染的饲料后,通过代谢进入乳汁中。不过,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的规定,牛奶中的黄曲霉素M1含量有严格限制,超标牛奶很难流入市场。 7 x6 i) ^/ u$ D+ K所以,真正需要担心的其实是过期或变质牛奶带来的食物中毒风险。过期牛奶容易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误食后可能导致急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1 i/ I z7 a J+ \$ V6 n; N 6 E' _/ D/ a3 t4 b二、牛奶致癌?别被误导了!1 ^5 A( `8 J( b6 @# X0 R& _7 f7 t
, u2 |" I& R. h: X$ {网络上关于牛奶致癌的传言一直不断。2022年,北京大学联合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乳制品摄入与癌症风险增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常喝牛奶的人总体癌症风险增加了9%,肝癌风险增加了18%,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了22%。 t# }- s) L- C6 X. v( K' `# V
然而,这项研究也存在局限性。首先,研究仅发现了相关性,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其次,癌症病例数量有限,无法对一些不常见的癌症进行可靠的统计分析。3 l8 [! [/ T; |" R }& ]- p- Y+ l \# [
事实上,牛奶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康非常重要。我国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摄入300-500毫升牛奶或相应的奶制品。这些营养成分对维持膳食均衡至关重要,盲目拒绝牛奶反而不利于健康。# t8 c% Y) V& N. ~6 f, l2 v4 K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