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春节串门礼仪春节走亲戚礼仪
$ e& r3 p8 b$ B# h: o" } L- _- B3 n) `% u0 V: i* h3 v. k5 d
春节拜年礼仪
6 x4 O; j# f+ X8 ~3 y$ k
. q) h4 H! Q' H! \3 v( V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只知道的是正月初一时,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朋友们也互致新年快乐,以吉祥之语互贺祝新春。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热情款待。其实,春节拜年学问很多,春节文化元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l4 Q* N( u" k8 \. R" P& U, H0 A* [
拜亲朋也讲究次序:
8 d" I" Q/ s6 O! s. z- ?. u5 b
0 w5 D) Z$ G% @; V& S/ M 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这种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到了清朝年间,拜年礼仪有了升华。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一般说来,平辈间拜年则拱手致语就行了。
+ x3 A+ }9 r; g5 g; C$ F
. T1 S( Q/ M$ e3 T: R9 T
首先拜家里长辈。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向邻居长辈拜年。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向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本属长辈,一般说,邻居长辈也会给“压岁钱”的。
! `: m$ }+ B( m8 H- ]5 s' r
K4 ^7 _( U. A/ y6 F7 | 其次是走亲戚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贺礼。进门后还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
* V3 B& g9 u) q3 F
: c7 l* t5 {: Z0 L9 k0 o. t 接着就是礼节性的拜年了。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一般情况下,不宜久坐,客套话完了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也应择日回拜。
) |$ t; }$ X: v$ \8 Z/ m
- u7 h% L+ R# Z p T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发短信、寄贺卡、礼仪电话和电报,都是一种新的拜年形式。寄贺卡时,也会同时寄上自己的名片。
1 J- c3 b) J+ l$ Y
! z! Z% b& |- s" `0 K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某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T7 M6 l1 ?% b' f! K
0 P# h0 L+ Z7 u% D; Z1 A- ~
古代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
1 j" `% }* M$ V+ s
1 p' i( E& m! H/ e+ W5 I 拜年注意事项:
! }( v+ i7 N! [& A- p6 @
* p) m* R5 m# {3 k 要注意衣着整洁。适当穿上一些好衣服,给人一种节日的美感。要讲究称呼的规范化。拜年的时间选择要妥当。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报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准备吃饭,最佳时间是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之间。
* o ]9 c T1 B' ], W0 p I% G, b2 I9 b1 E
1、最好穿新衣,以暖色为主,红色更佳,不仅渲染喜庆,还带着传统意义上的趋吉避邪的意思。忌讳穿一身黑或一身白。
7 D3 [1 g L- Y1 w$ D5 G1 L& k, L6 t9 p$ j4 m3 e9 s
2、着新装的同时,别忘了理发,俗语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拜年时,必须将头发收拾干净整洁。
. [# c$ M" F8 J9 {
: w* T6 L, t8 w; p8 p 3、登门拜年时间别太早,礼尚往来已经不是越早越好,保证别人的休息,找好适当拜访时间非常重要。
' f* I3 [5 f/ K7 [% l+ n6 z% `2 ~
k5 s' U& v0 Y4 u6 z 4、家里拜年时,忌说不吉利的话,像什么死啊、病啊的,不要过分渲染不好的事情,什么离婚啊、谁谁有病了等等。
8 O1 b! c) t6 }9 L
2 y# A/ b, f# ]' j* B: t 要事先对可能碰到的长辈、同辈的称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使人感到不够礼貌。吉利话要说得适宜。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祝贺语。交谈时,要拣双方愉快的话题,不要扯到悲哀伤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谈阔论,信口开河,过分激烈地争论问题,要在轻松愉快、亲切自然的气氛中,把道喜贺新的真情实意表露出来。举止、姿态要文明。
: b9 O6 j3 p/ J! p5 K
: c. O4 ?5 C3 S$ u 常见的春节拜年方法:
4 |* |4 W/ ]$ w7 I) w8 N& W3 B( _
8 G, {4 y4 c) L, G7 U8 o' Y p) v5 w$ e' q
一是叩拜,即跪拜磕头,现在在一些农村地区,晚辈给长辈,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还行这种礼仪。
5 t8 m) a6 ?+ d) y2 i
* w/ K \* M& ?3 I& i 二是躬身作揖,作揖的姿势是先双手抱拳前举。这抱拳可不能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凶拜”。大过年的,来上一个右手握左手,就是触人霉头了。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或下级向上级拜年时所用。
9 I; \6 D$ p4 Y, U+ ~6 o
* ^5 ?/ k4 X- H8 q7 U
三是抱拳拱手,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这种礼仪多见于平辈间的拜年。
G: i0 \3 o. \- @$ J2 h3 f4 p) X
四是万福,古代妇女礼仪的一种,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侧腰肋间,上下微晃数下,双膝微微下蹲,有时,边行礼边口称万福。当代已经鲜有袭用。
7 E+ e6 l! F5 P
+ s! `5 `0 c w/ a 五是鞠躬,现代通用礼仪,用于拜年,多在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亦可用于平辈间,男女皆行。
9 ]" M# g2 M; v# f6 i* F
# n: d8 w" l4 r 春节拜年基本礼仪:
% J6 M' ?% O+ T* t- L4 O
! P8 d$ j! V3 q( y, [5 B9 I' A 在拜年的时间上选择要妥当: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报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准备吃饭,最佳时间是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之间。过早,可能人家还未起床,节日都要休息的习惯;太迟,正适人家吃饭,不方便。下午应以三时至五时之间为宜。向长辈拜年,最好安排在节日内以示敬重。
' U- _+ Z6 Q1 L0 S) ^% M; C9 K
5 B* w( D) C3 C, Y; V. Q1 R
春节拜年要注意衣着整洁:干干净净过节日,穿衣和打扮要整洁、大方,适当穿上一些好衣服,给人一种节日的美感。 要讲究称呼的规范化:到别人家拜年,尤其到亲戚家拜年,要事先对可能碰到的长辈、同辈的称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使人感到不够礼貌。
* y0 J4 _$ [8 x8 J6 o) r
" S& e8 @7 {- }0 p0 \! f3 M5 ]' J “吉利话”要说得适宜: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祝贺语。交谈时,要拣双方愉快的话题,不要扯到悲哀伤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谈阔论,不要信口开河,不要过分激烈地争论问题,要在轻松愉快、亲切自然的气氛中,把道喜贺新的真情实意表露出来。
& j6 Z @* r5 k: t+ ]
; S e& e% `, |
拜年时接物要有礼貌:主人送茶,要起身双手接住,并道谢。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让给小孩,然后自己取少量受用。
* [7 M/ T5 W b( L" n
! @, }7 z& ]) f! b2 z- ^9 a' f
拜年时欢闹要有节制:掌握适度。不宜大声喧闹,不宜通宵达旦,以免影响邻舍,妨碍别人休息。 拜年结束时,要表示谢意,邀请人家回访。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要赞美几句。临分手时,可发出邀请,表示回报的意思。
3 C$ p: j$ ?% \6 D# a, m
8 H, Q; g2 o' _% N) @: x- C 小宝宝拜年也是有讲究的:
! ^2 x6 A. s9 T6 o" s4 K
$ {/ `/ Q: _$ N, g! ~; U
新春将至,小宝宝们也要跟着爸爸妈妈走亲访友去啦!不过,在把孩子打扮一新之余,您是否已经告诉年幼的孩子,怎样才能做一个受人欢迎的“拜年小使者”呢?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胡育提醒家长,出门前,您别忘了给孩子先上一堂礼仪课。
: z1 P, z, U( t, r3 m, h" ^( w) z5 N: | p5 S- D0 ]; j
别只教孩子讨红包
5 w4 M- a: h1 t6 n) A# P h2 i$ D1 n5 x3 p2 Q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胡育在从事幼儿教育研究时发现,或许出于好玩的心态,不少年轻的父母总是喜欢教孩子学说这样的“祝福”。殊不知,这很容易给孩子留下错误的印象,以为过年就是“讨压岁钱”或是吃喝玩乐,而忽略了节日的真正含义。她建议父母,抽时间跟孩子讲讲“年”的由来,有哪些习俗传统,告诉孩子过年意味着家庭团圆,也寄托着对来年的展望。明白了什么是过年,孩子们才会对传统节日多一些敬意
. ?; c+ g2 I- ?! K0 c
' E: ` Q0 f* |/ e9 x ]' X3 |$ v/ u3 u 学会分享莫攀比
9 ~: A" @7 U( [$ Q
) ~) f! G/ n! P) \% f5 Z7 ~
亲友聚会,孩子们会接触到不少同龄伙伴。互相攀比谁的压岁钱多,谁的新玩具高级,甚至为此争争吵吵。这些镜头,可不应该成为新春即景。家长不妨准备一些诸如橡皮泥之类的玩具,供几个孩子共同完成,学会合作,或是鼓励孩子们交换玩具,分享快乐。对幼儿来说,身体素质发育尤为重要。因此,您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互相约定,看看新的一年里,谁能先学会游泳,学会打球,或是添了别的什么体育技能。这样的比较,可比争一样玩具有意义的多。
2 |; Y9 v# s; o% a" Z: B8 T+ N" W. H3 ^4 M9 ~4 F8 Z
餐桌礼仪要注意
' l& I/ @, R: x
2 H1 P3 Z" [/ {6 J% j 新春佳节,聚餐频繁。家长们可得注意了,别认为孩子年幼,就可以任其享受大家的宠爱,成为餐桌“小霸王”。既然是参加筵席的一分子,就同样要注意餐桌礼仪。您得提醒孩子,别只顾着把好吃的堆在自己面前,别忘了给长辈们夹夹菜;敬酒时,也可以举起饮料杯,送上祝福;想离席去旁边玩,可以,但得先得到父母允许,并和同桌的长辈们打个招呼。别忽视了这些细节小事,它们将帮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 Y8 v7 T& a2 U6 H3 }) I% B9 q0 ?
1 V# F) X4 \4 o) w' B6 r' @) Y 出门前的准备工作
% {8 C7 ?2 B5 ^! P8 L4 M
4 e1 {( i" @2 e5 b3 [# b- R7 l) {1 p 打招呼
7 l2 ^" @1 ]7 T. N, |
. t( @9 z3 `, E 1岁:此时宝宝多半还不太会说话,所以事先教他们看到人要叫人,抱拳作揖等。
I2 i4 e$ h# f( ]& V
4 T) r3 _3 t- N: R- H8 b
2岁以上:可以教孩子说“恭贺新年”“岁岁平安”之类的吉祥话。
2 o9 d* ?5 u$ e) j0 d3 z
& Z" G' y$ ^( s1 P
收红包
+ v$ |/ @3 W' l! y$ R
6 e, s! R) {: [, t2 \3 E. [( ~
2岁以下的幼儿,不会知道红包是什么,只要告诉他别人给他时,要说声谢谢,然后放进自己口袋或给妈妈。宝宝稍懂事后,要事前跟他们说好不要马上拆红包。
2 ]( R. D( s% q
% W. w( [2 ]" ]( b. ?% r 接受糖果巧克力
" N# L) g- i( L3 i% |3 E W
1 m! z9 Q7 o: L1 q$ n 宝宝虽然听大人讲过不能吃太多糖果巧克力,但还是不能控制。所以,大人要自己控制,并讲清楚如果拿太多这些东西,就要剥夺一些他喜欢做的事情或东西。
; l4 A5 S7 r1 }
/ g; a8 w3 l9 l8 ~0 [ u6 S6 ?- K 特别提醒
, ?/ Y, f: j! } q- K! ]. o" C$ w: J) R
1.别让热情的大人亲宝宝的小脸,以免细菌交叉感染。
0 \8 e0 w4 Z+ S
/ ?5 S" M6 K X4 M8 h o 2.尽量少带宝宝去人多、空气质量不好的公共场所,比如大型超市、百货公司等。
$ y; |! u; U" U/ O3 b# s4 {/ |6 z, F: a+ Q2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