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李奶奶今年88岁,在社区里算高龄老人了,虽然在家人眼里她已经算长寿了。
# R( }, H0 h8 o6 W# h1 u2 }, U
) P# I$ T5 ]2 w* F4 z7 E1 A( K1 B4 H* g* w) R& D, N7 r j& a
“这有啥,还没过长寿门槛呢,活到100再说吧。”李奶奶一边看着电视,一边不以为意的回答。
) K& w0 {7 L) e! G0 d& r# M
7 i( j+ B- ^9 P6 f2 M* P8 I/ ?) }
活到这个岁数她也看的很透,年纪上来后,指不定哪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病,就直接把人带走了。
9 ?: ~# _9 I, d! \
1 }5 s$ f) T5 F% t- u% c其实想李奶奶这样的想法的老人不在少数,如今越来越多老人迈入高龄门槛,但健康和死亡的不确定性也让人无可奈何。
k p; X: @# L. D, z4 S) `
( y; |# F" s; C" k N; i0 a* K! J1 Y01
2 p- H- y; J" |' U
2 }, p4 x: Z* m( C. z4 F5 y/ s
只要活到一定岁数,死亡风险不再涨
, i( S4 }3 U8 L# |( y: }% E
' S$ ^1 S* @! d& W1 e5 H" ~
衰老可以说谁也躲不过,当年纪上来后,随着机能的下降,人也会慢慢更接近死亡。但如今有研究发现,只要活过105岁,死亡风险就会进入平缓期,这是真的吗?
3 c* I) l' y& E4 C7 a3 y; b8 H! i4 ~% E# C* I4 P
这篇刊登在《Science》科学杂志,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肯·瓦赫特教授的研究团队的研究,从2009~2015年间长期随访了近4000名意大利居民,发现从90岁到95岁的意大利女性在一年内死亡率分别在15%和24%,平均预期寿命为6年和3.7岁,可以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死亡风险是逐步增长的,而且预期寿命也在不断缩减。
1 L' z/ r' v% U4 G( c- |
& b) ?% G! r* s& B& k但这个趋势在年龄超过105岁以后,死亡率反而不会继续增长,也就是说,到了这个年纪后死亡的风险似乎达到了平台期。
" X3 Y: ?7 _' x! c$ b: b: \$ f I: b* v4 e! I9 S
对此,肯尼斯·瓦赫特教授表示,很多长寿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安全的度过了70、80和90岁的高风险期,有些人能活到110岁甚至更高。这个事实也告诉我们,年纪达到80至90岁以后,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新的医学进展,将是提高生命质量以及存活率的关键。
( Y3 J, t; U0 k$ _4 Y
/ c2 ]& V, b. D# U/ v0 C其实从30岁以后,死亡风险就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等到50岁死亡率更是上升了3倍,这一趋势在60到70岁之间也在不断加速,平均每八年死亡风险就会上升一倍,过了80岁之后,这个趋势就会慢慢放缓,所以80岁是个坎,只要安全度过,长寿离你更进一步。
; o E5 \ R9 m1 a
! o. M/ }9 L5 K' Q02
* g2 d& ^) p) ]( n& O1 Q% a" b
( q8 _' r% r, e( B5 G一万人中,能有多少人活到80岁?
, r6 }6 u& x* K! h8 j3 |
8 Y+ s4 M9 |# F2 {0 `对于长寿,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岁数预期,根据大数据统计,现代人平均寿命逐年增长,预计到2030年可以达到79岁,2035年时可能会增加到81岁,其实按照普适角度,只要能达到平均寿命已经算是长寿。
- M# `/ }" x$ S3 x. }$ W% L
3 M+ ~4 i! \" [& e* M' A
那么如今在我国到底有多少人能活到80岁呢?
6 y8 i) Z7 t# }; R* e2 C% n8 B7 W
- e' \( x" u, z! d; d根据河南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中,就有238.86万左右的80岁及以上人群,也就是说,一万人中可能就有240个80岁以上高龄老人。
7 S- c+ _1 z( `. ~' S" @
# t, k% H: q6 D9 Y2 G& d# \另外陕西省统计局截止2022年底,公布的80岁及以上人口为90.7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29%,可见能活到80岁的人群还是占少数。
- K7 v8 k: t9 H. ]+ n3 _7 x4 K- [9 v( C( e
在传统理念中,长寿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想,时至今日,长寿依然是主流祝福,但是真的越长寿越好吗?
+ y& ?/ f; D) ?9 S! }8 o' q- i! p9 T9 [' P3 O7 k& W: b" w% |
这可真不一定,从现实层面来看,老到一定岁数,如果生活无法自理,活再久也是痛苦,特别是身体条件不好的人,自己受病痛折磨,也给家人带来较大的负担。
4 } W* ` ?& ]3 ]# w. X- l
3 |% v9 Y* M/ n/ g其实寿命长短和人生幸福感没有直接关系,与其追求生命的长度,不如丈量生命的厚度,比如健康程度、生活质量等多维角度。
( G/ I6 k3 T* Q
/ Z" m& ~1 c2 S: _; d
根据《psychological bulletin》期刊上发布的关于长寿与幸福感关系研究中,研究员在3000名老人样本中,根据问卷和访谈形式,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生活满意度进行数据收集,发现65岁-70岁的老人是对生活最满意,也是最幸福的群体,但70岁后,幸福感会越来越低。
" [% a4 I/ t$ C7 X1 f. A2 A- F. f' J+ C
其实大多老人的幸福感来源的主要受来自自己的身体情况影响,70岁后处于病痛高发期,老人更容易出现机能衰退和疾病困扰,身体上的折磨让生活质量也逐渐下降,所以寿命长不一定幸福。
1 ~ f/ J* [) Z) Z- J k
; K( y: g+ l2 O* {* x4 a: j03
: s1 @: y7 c. z4 u
9 M/ o8 I9 r' F0 Z% Q6 s最佳延寿运动出炉!
% n1 L; [! n6 Y: s# R% {7 F& I7 ?- x& T- Z, C* f ~% i. B$ G
这3种运动效果好
9 c0 j4 `. b# b) }9 I( a
5 n% Z& y' G4 K. c年纪越大,身体状况就成了自己最大的本钱,也是老年幸福生活的保证,那么身体养护自然少不了,而且越早开始,对身体的影响自然更好,也在无形中给长寿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 n' |% P2 A" H2 `+ i2 `) P
; e5 g# b* y4 l! d; B而且有研究发现合理的运动会影响衰老进程。良好的锻炼不仅有助于“延长寿命”,还是减少衰老对人体的机能影响,为老年生活保存能量,那么做什么运动才能越快越好的达到这个效果呢?
. ?) w0 A; c( O+ Q- Y6 l
7 R3 [( F1 u) Z9 i6 e$ i1、挥拍类运动
" z8 x3 Q: ` e# @) H" |
! X ~( R/ _) o牛津大学相关研究发现,挥拍运动是非常好的健康运动,根据对照观察,和不进行挥拍运动人相比,经常做挥拍运动可以降低56%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而且挥拍运动是一个全身性运动,需要调动视听功能,大脑反应、全身肌肉、心肺功能,从体力到脑力都能得到一定正向反馈,还具有一定社交属性。
# e! L8 }6 C" h- N2 _
. H1 _' G9 P( P5 |; Q* M/ ?6 K2、游泳
J0 C( a" Z$ m
+ F8 M7 S3 d8 p, g游泳也是一种可以锻炼全身的健康运动,长期游泳不仅可以刺激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还有助于预防老龄化心血管疾病风险。一般建议每周至少游3-5次,每次保持30分钟以上。
/ [3 P' y, d) _# I* i q( C# v$ N% e
4 l5 n8 v% u! B8 @8 r% x
3、室内有氧
6 x! n2 s( |1 \$ Z2 |6 [1 O' H
/ X, x. ~: w+ p8 D8 T2 S比如瑜伽、普拉提、舞蹈、有氧体操等有氧室内运动,可以很好的锻炼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健康以及调节3高,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等好处。建议每天保持30分钟-1小时的有氧室内运动,每周最好额外增加150分钟以上的力量训练。
& P, g/ s4 f# y1 p# J9 C6 O0 ?" p0 b- i+ }
其实只要保持动起来的习惯,无论什么运动,都可以有益身心,当然这个过程也要注意身体承受能力,避免超负荷运动,量力而行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运动的效果。
9 {: S8 E1 R1 J8 u; i4 E
9 p% k1 J$ G# e& y9 ?" F%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