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文章中,叶开写道:在教育工具化,教育关系物化的理念控制下,语文教材的编选,从小学的虚假道德、中学的空洞理想到大学的无趣审美,形成了一条严格运行的废品生产的流水线——学生们寒窗苦读10年,毕业之后,人人都成了合格的废品。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真正伤痛。“他刚好经历了女儿接受语文教育的过程,他有疼痛感、刺痛感和迫切感。”晓苏回忆说。 ) d& F3 w. C1 R/ ^) L( f + q7 `% }3 w! R4 {- T! } 4 c( o. n9 O+ }3 q) O* R7 L01 `% d; H5 m4 W) F在孩子最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精华的时候,却给他们喂了垃圾。, X* g& ?- D! d- [0 e# K
0 Y; Q' P; U, o( m& ?6 [( C
叶开的这种痛感,始于2008年秋天。那时,他在写小说之余,忙着研究现代文学中一些作家和作品。乔乔的学习,基本全由妈妈王琦负责监督和辅导。王琦是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的副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叶开认为由她来辅导女儿学习绰绰有余。5 y6 v: U4 {% F' e7 f
+ S* |; _ ?. r
但很快叶开就发现,妻子根本无法对三年级的女儿进行有效辅导,尤其是无法辅导女儿的语文学习。乔乔在前两年语文经常考100分,可这时候拿回来的成绩单上面,成绩一次比一次低。由妈妈辅导做的语文作业,第二天拿回家后,上面经常红红地一大片叉,乔乔觉得挺委屈。 $ h/ v8 e+ e% w; U / B6 r% s2 k, _1 M8 X在学到第七单元48课《智烧敌舰》时,乔乔又遇到了一道难题。题目要求她回答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因为刚看完《三国演义》彩图本,乔乔欣喜而自信地写下了自己的答案:“孔明和庞统”。这个答案也得到了妈妈的认可。 & B: T, e" \3 e& ` a8 s8 f1 n/ v! G: q& G) A% H8 u0 G( l( R
结果当天晚上,孩子就伤心地回来了。语文老师的标准答案是“诸葛亮”。班里有几个男生也看过《三国演义》彩图本,他们问老师,“为什么不能是庞统?”老师回答,在小学阶段答案只能写诸葛亮或周瑜,写孔明也算错。 9 U6 H7 _( L/ N8 M3 n4 E4 R 4 x! f. D1 o' l$ @6 u8 ~; N为了消解女儿的怨气,古典文学博士王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叶开,不得不同时出面跟女儿解释,“庞统是不亚于诸葛亮的一个重要的谋士,刘备西征蜀国,主要靠庞统而不是诸葛亮,诸葛亮是靠《三国演义》演绎出来的,事实上庞统不比诸葛亮差”。9 o0 v* O4 v" c2 h9 j- M9 e2 F2 f
2 h$ G J3 g' H/ u$ `/ {, T乔乔这才微笑起来。两位博士当时也笑了,不过是苦笑。这是叶开第一次被孩子的语文教育刺痛。 - d, S& F7 t. H' T% b, ^; Y & F9 e5 N2 }- d) }- ]“你可能觉得很可笑,但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如今回忆起来,叶开摇头叹道。两位博士实在是没想到,他们会在小学三年级语文题上马失前蹄。看到乔乔成绩下滑明显,王琦很着急。她找到语文老师,认为不应该让孩子做这么多练习题。 # G' R5 [3 X+ X1 e) z) J8 T- w$ R/ s! C9 g3 W0 d! ]
老师告诉她:“从三年级起有了阅读理解,不再只是认字记词。乔乔的阅读能力有问题。”“不会的,她看书没有障碍。”王琦急忙跟老师解释。因为就在上三年级前的这个暑假,丈夫给女儿买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是他们第一次给女儿买长篇读物。结果8岁的乔乔不仅很快看完了,还开始接着看中国四大名著彩图本。4 o$ T" B% i1 g6 E# P
) s' O D$ ?# U& J1 L6 k. y
听完王琦的解释,老师不相信,摇头表示怀疑。这让王琦很忧虑,她开始想,女儿不会真是有阅读问题吧。回到家,她急忙跟叶开探讨起来。叶开那时正研究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叙事,并得出结论,“那一代的不少作家不说真话”。 / ^5 e$ [& l* ~. V4 M5 ` - C; y0 h& x& b9 W; c1 j2 g听了妻子的担忧,他拿起乔乔的语文课本,试图弄清问题所在。结果一打开课本,他发现一些不说真话的作家的作品,不仅进了女儿的教材,“而且还要背诵”。更糟糕的是,一些原本是经典的作品,到了教材里被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0 T4 f$ r I5 S
o# j/ P0 ]) k0 ?他正冒火,转身却发现乔乔抱着《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目不转睛地读着。为了考验女儿,他刻意跟乔乔聊起《哈利·波特》和四大名著彩图本,结果发现里面很多故事和细节,乔乔记得特别清楚。“这说明她不是胡乱读,是真读懂了。”叶开强调道。他和王琦也一致判断:大可宽心,女儿的阅读理解完全没问题。+ t8 i. w' J3 a- z! O/ m g
2 ]7 ]- ~0 |) t叶开因势利导,告诉乔乔,不仅小说和电影中的赫敏很聪明,现实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也很聪明,考上了美国很好的大学。于是,沃特森也被乔乔视为榜样。 / N0 t" B2 H. w9 v' g& l4 q$ Y3 `9 X, [. k
在三年级以前,乔乔在课堂上很少说话,但看到小说里赫敏在上课时经常举手提问,她决定向偶像看齐。以后上课时,脑袋后晃动着两个马尾辫的乔乔,经常把手举得很高,希望老师能叫自己起来回答问题。1 o5 `( [0 I: e* W9 T/ ]
4 w& ^3 W2 O) U! i
可是,她很无奈地发现,自己的想法经常和老师的不一样,尤其是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乔乔撇着嘴,一本正经地说:“我语文课上喜欢发言,就是有时候没有办法说到点子上,老师的那个点子上。”/ o% L* {+ r j5 O& t2 z9 e
' ], m$ e7 r F) k0 Y" j有一次,老师讲互联网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时,强调好处是“可以查阅信息学习”。乔乔则认为互联网可以让自己玩更多的游戏,因为她从4岁上幼儿园小班时,就开始登陆迪士尼网站,玩小熊维尼吃蜂蜜字母的网络游戏。这种观点,得到其他同学异口同声地支持。语文老师只是咧嘴一笑,什么都没说。2 o" H% }9 V" E) t' a [3 @
/ ~5 e* U+ E4 e6 v# ?- K Y" c
乔乔只爱看书,对穿着不在意,但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她喜欢在课堂上举手,偶尔甚至会插老师的话,常常有人在课后说她爱出风头。有一次下课后,她走到一个这样评价她的男生面前,对着他的耳朵大吼大叫。6 e3 l( T7 Q. ^- F0 X
2 N! X2 @5 Z1 S" S: ~ q“他们对个人的尊严不是很看重。可是,如果你有很高的尊严的话,那别人就没办法破坏你的立场。”小姑娘义正辞严地解释自己的行为,她认为当时自己必须要表明立场。但有时候,乔乔的坚定立场并不起作用。. i% X' s! h/ Z3 ^
# Z. F: F1 Y5 y9 o
2009年秋天,叶开的专栏已经写到了第10篇。他第一次参加了女儿的语文公开课。课上老师讲的是课文《带刺的朋友》。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电视机、投影仪等设备齐全;学生6人一组,课桌面对面拼在一起,像圆桌会议一样便于分组讨论,颇有一种民主、平等、交融的气氛。! h( f, x* a! F2 l( ]7 Z5 {3 ]9 h
9 W4 o, k/ d3 i8 }9 u课堂上一让提问,叶开就看见乔乔把右手举得高高的,但老师就是不点她。后来老师说换个方式,找不举手的同学提问,乔乔故意把手放下,但依旧没被点到。叶开在后面看着,觉得一阵阵心酸。. `1 h0 b( v6 \# t0 y' d* t
: W1 B U% n& j, p+ U
后来乔乔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提问的机会,老师却回答不出她的问题。“这个问题等我们深入了解之后再回答。”乔乔以朗诵的口气,模仿了老师一年多以前说的这句话。, K: p( o5 S h7 k8 Y. y
' h1 Q/ o; q0 p9 P7 Y% m0 T
回家后,叶开查阅资料发现,《带刺的朋友》改编自一位作家的文章,编者对这篇文章进行删节和修改后,导致课文前后逻辑接不上,所以老师根据课文确实回答不出乔乔的问题。 ' ~* R% E1 _1 G f: r/ n' M% z2 L2 i5 }) }* j: Q$ Y% U9 E
乔乔告诉爸爸,这种公开课事先已经演练好,一旦有提问机会,班里大多数学生都要举手,但老师只找举左手的人回答。* B' G3 R4 I+ R# [' g) T: ~
5 C4 Y8 C; G( Q& u W这让叶开想起了30年前自己上公开课的情景,也让他异常气愤:, o, e3 X# w9 q3 o/ \: d+ n
: O1 Q2 ^8 E% r3 c
三十年了,语文教育时至今日还在表演和说谎,不仅教材作假,教法也作假! 0 S" {8 M! S7 S" x. [7 B+ D9 b# I0 V3 o4 u& |
“我们最应该反对的就是虚假!没有真的善是伪善,没有真的美是臭美。”11月底,在应邀给上海一所知名小学的老师做讲座时,叶开始终强调自己的这一观点。他给讲座取的题目是“教书还是教真”。 1 F% v0 Z0 C# y2 I) D, o% K3 b! W" e$ Z% W( u X
讲座开始前,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向叶开诉说了自己的苦恼。这几年来,她只要让学生以《我的爸爸》为题写作文,就会发现班里的学生几乎全都病了或者是摔了跤,然后爸爸背着他们上医院。7 F- C8 d2 h/ k( g
k/ @) d- _. c, E4 k! ?这位老师忍不住感慨:“连教材都可以作假,那么其他的假,像这些作文模板,也就不足为奇了。”) k2 V6 N9 ^5 w, x2 x
, i5 s Q: Z8 g$ @- F3 {
叶开和王琦从来不让乔乔参加朗诵比赛。在他们看来,那种规定题目的朗诵充满了虚假情感。他们要求乔乔,平时在班里要朗诵的话,要用正常语调,不要假天真。 ( Z9 y% V, n5 k' U . I- x% @; {, F% |: u2 t! M$ v6 b同样在他们看来虚假无趣、没有真情实感的,还有乔乔每个学期都需要背的名言。在叶开看来,这些名言很多是编者自己编的,“背这些垃圾还不如背老子孔子,或者是唐诗宋词”。所以每次老师要父母监督孩子的背诵作业时,叶开总是直接在乔乔的课本上签字了事。8 c& H- H1 L/ \
4 U7 v! Y" E, l4 Y' s$ V“我们就是不参加无聊的事情!”王琦干脆利落地总结道。5 F: D& I4 C! X# e
. |/ B# U z. p$ ?乔乔把眼睛从《格列佛游记》里挣脱出来,抬头回应了一句:“我的父母很宽松,能有他们做父母太幸福了。” - P0 J Y. J4 d% p3 n) | p. {- N6 P3 C
04 : y- C. {- ~& d6 ?孩子就是一个易碎品,语文课把他们弄得遍体鳞伤6 J; G+ U0 \4 X7 C
' |: T% N/ x- Z% |背诵名言可以轻易应付,但像在文章中划好词好句这样的作业,常常难倒乔乔和他们家的两位文学博士。老师说按“aabb”格式划好词好句,乔乔觉得课本里没什么好的,就随便划了划。班上有个男同学,把“爸爸妈妈”划出来,结果得了A-。 . \ n$ P$ R% a2 H6 ]; z 0 W/ l/ C/ v- j, Q$ R9 c4 }每次划好词好句时,叶开都很紧张。这位《收获》杂志的副编审不知道哪个词比另一个词更高级。“难道这个词是部长级,那个词是科长级?”他反问道。他把划好词好句比作揪树叶,并形容说,“即便你揪下所有的树叶,也不会体会一棵大树的美。”3 H$ A3 b+ T" H/ A g: I. g& V
) P) w8 P1 u$ r- l2 `7 d/ {- c" ]为此,他在专栏里写了《好词好句与陈词滥调》。但批判归批判,为了减轻女儿的痛苦,他和妻子还是得耐着性子帮乔乔划好词好句。在杂志社编审稿件时,叶开给国内很多知名作家提过修改意见,但他对女儿的作文指导,大都以失败告终。, L5 x% c) }: _+ G) v# z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