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靠储蓄成大国,今居民储蓄超120亿但负债也超200万亿。楼市和资本捧杀国民,政府整顿资本。经济下滑让家庭重视现金,需提升认知防被资本利用。
y9 |. Y. j6 P1 A! {( [) e( j/ T% M* u9 V) X
0 `5 x. z/ Z- H$ U" x
曾几何时候,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中国人靠加工物廉价美的工业产品挣得了微薄的收入,看着欧美国家疯狂举债消费成为负债人,我们节衣缩食成为储蓄大国,那时候的舆论基本都是欧美国家和人民迟早都要破产,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富有的国家。 ; x: {; U2 R& U" Q H1 |
" {3 [0 t2 N0 H5 F( C# k; k& F* ?( k; ^+ G
在刚刚迈过21世纪的门槛时,我们加入了WTO,经济和收入出现了疯狂的上涨,开始2000年全国居民的储蓄总额仅有6.4万亿元,如今24年过去了,我国居民储蓄总额翻倍增长。目前居民储蓄总额超过了120亿,接近20倍的增长,几乎全世界都看到了来自我国的储蓄实力。
! R- T) s7 q8 V$ U
0 m4 w$ @( f+ W( N8 |5 N7 T' W不过储蓄总额的大幅度增长,却没有让国民感到幸福感和松弛感,现在中国的家庭普遍焦虑,家庭支出、房贷车贷和孩子教育让父母焦头烂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储蓄大国的同时也是负债大国,居民总负债早已经超过200万亿大关,是储蓄总额的两倍,居民平均负债达到14.7万。
( v5 _! t& p6 R! k e* Z8 ~) h8 u5 o& a$ A& }3 M0 t2 [
按照中国目前的居民和负债比例其实就是资不抵债了,更加糟心的事情是中国的财富分配这20年更多流入了富人和官僚群体里面了,尤其是早期的4万亿还有时不时增加的基建,普通人根本无法从中获得财富,最多只是在下游喝一杯羹,大头都被资本和权力寻租获得了。所以这120万亿的储蓄可能真正落入国民手上不会超过三分之一。
5 Q- P! Y3 u1 p4 A& ~
. R* a' x8 S# u i5 I中国人这20年来负债暴增,罪魁祸首就是楼市,楼市基本可以说掏空了几代人的钱袋子,本来中国人是害怕借贷和杠杆的,因为杨白劳故事在穷怕了的中国深入人心,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二十年中国人对楼市从不敢到后悔最后孤注一掷的广场,有的大胆激进的还疯狂加杠杆三套五套的投资,结果一大半的国民都被资本捧杀沦为韭菜。
! u5 K U% E9 J6 \. I1 m' g8 ~( e& b& ^2 d
7 I4 g5 A, l6 ]7 s1 x我们现在如果回想一下以前开发商做的广告,再看看现在房子的价格,我们是不是有点感觉非常讽刺,傻子才会相信啊,在边远的地方一个开发商就可以造一个新城,一个商业还没旺生死未卜就要几十倍的建安成本来购买,其实都是被资本的广告捧杀了,“你值得拥有”,“给爱一个家”,“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等等。
8 J: m6 y1 g) k/ n4 v6 l
6 U) t9 k, t; _) d* f. P2 U+ Z除了房产造梦掏空了国民口袋之外,其他的资本也是蠢蠢欲动,觊觎中国人那富裕起来的口袋,不知道大家有没发觉,中国现在很难见到贤惠的女人了,贤妻良母似乎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亿的大龄剩女,即便在婚的很多都是燕东萍这种精致利己主义的,因为女权主义在中国开始盛行并成为主流,其实都是准备在后面运作的结果。 + R2 ~1 O9 g8 Z6 A6 ^4 |
n) m, I2 l1 C5 M* T" G) P资本是一个嗅觉非常灵敏且残暴的猛兽,中国人的家庭环境下女性才是消费的主流,其次是孩子,忍辱负重是中国男性的美德,所以这么多年来资本都在捧杀女性,要独立起来,要包装好自己,女人不爱自己就没人爱你,这种舆论攻势不但激发了女性消费欲望,还把中国的离婚率迅速提高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水平,结婚率和出生率却降到冰点。 9 y5 u8 p% l4 A- E2 S
/ q' y$ u' d# A+ B) i- w资本不但在舆论上给女人洗脑,还别出心裁制造了双十一和双十二等节日,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剁手党和买买买死忠粉,为了掏空未来,有钱要消费,没钱借钱也要消费,信用卡、花呗、白条这些看似唾手可得的资金,让女人们觉得提前消费不是什么大事。
2 v, H. A0 ~) r& a8 O1 B, t+ d: ~" w' W* w7 n/ @% ]& @
中国政府也注意到资本的无序扩张对中国社会的危害,这几年在政府报告也有对资本的整顿内容,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不过人的意识一旦收到毒害,要想回到从前是非常难的,好在最近中国经济下滑,很多家庭都意识到现金为王的重要性,一切在国家的引导下都会慢慢好起来,我们也要提升自己的认知分辨是非,不要成为资本的猎物。
6 ^1 \5 h0 D" r3 u+ c/ w
( O4 ~% E1 V6 H8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