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6|回复: 0

[海门历史] 登的灶上烧小餐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13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419
  • 最近打卡:2025-03-01 21:25:29

2082

主题

18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1494
发表于 2025-2-2 12: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难忘儿时美食香
" M$ K  z! T  L* e' f% O* U8 g2 G" ]4 v$ N7 K9 @% i- _3 X
8 H9 x* k+ q/ O
  儿时乡下,家家都有一副土灶。无论是早晨,中午,还是傍晚,土灶炊烟总是小村一朵飘逸的白云,一道亮丽的风景。袅袅炊烟里混杂着饭香、菜香,还有柴火的味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燃烧着柴火的土灶,灶头上掌勺的是母亲。家常土菜,一经母亲煎炒烹炸、蒸煮烙炖,就做的有滋有味。在我记忆里,儿时的美味总跟母亲灵巧双手联在一起。
2 t$ Q4 Q& p6 F* P- B( j
1 f! F6 W8 L+ f# }' [  v: e+ F8 {  “春在溪头荠菜花”。阳春三月,荠菜返青返嫩,水灵灵的。母亲提篮拿铲,徘徊在田间地头,仔细寻觅这一大自然馈赐的美味。不到半天,拎着莹润青嫩的荠莱满载而归。母亲洗去荠莱根上泥土,拣净荠菜叶上杂物。将荠菜放在热水中打个焯,捞出切碎,在瓷碗里和鸡蛋一起调和搅拌,撒些盐末,热锅清炒。浇上葱花,看看土,吃吃香。间或有些面粉,母亲把荠菜切碎后,拌上茶干丁、鸡蛋皮、碎肉末,包上一大盆荠菜馅馄饨。馄饨噼噼啪啪下锅,热气腾腾上桌,让我美美地解了一回馋。在那饥肠辘辘的日子,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馄饨,那是莫大的奢侈。
& X- }! p: f: u8 c* e7 ]# V6 x3 U. ^6 R! p3 \- t! Q
  老宅后面小河,供我童年游水嬉戏,也让我在贫寒的岁月捕获“水产”。入署,小河中的蟹儿四处出沒。蟹不大,嫩,远沒到“清水蒸食”的份上。母亲将我在河里摸到的蟹,洗涮干净,竖着对切,粘上面粉,油锅一炸,做成“面拖蟹”色泽金黄,满屋浓香。啃到嘴里,有嚼劲不说,还混合了蟹黄的鲜美,融进了面粉的香糯。田螺是水鲜中的旺族,随眼可见,垂手可得。晨起,水桥边、河滩头捞一把,清水中过养。到黄昏,洗净去尾,在爆香的油锅里翻炒,清脆的响声,震动兴奋的神经中枢,逗起我无尽的食欲。“田螺肉炒嫩韭菜”是母亲拿手菜。红烧田螺肉放红尖椒、生姜丝,去腥入味。吃起来脆脆的、辣辣的、鲜鮮的、过齿难忘。有时,母亲将田螺、鲫魚、昂刺魚这“沟三鮮”联袂熬汤。揭开锅盖,汤白如牛乳,一上口,就是一个清纯的“鲜”字。
/ ~# C5 A$ V. R' R# ^; K0 ^" j; D+ r: P! d, J! \+ W' d
  芋艿,留给我的记忆最多,也最生动。毛茸茸一窝窝,叶片圆润翠绿,露珠或雨珠,积在叶脉上,疑是大颗水银在风中低吟浅唱。芋头在八、九月间成熟,白露过后,始掘。吃芋头形式多样,不仅煮着吃、还烤着吃,大多的是做菜吃,“毛豆子烧芋艿”糯而鲜,一清二白。是道下得了饭,佐得了酒的经典土菜。深秋后的香沙芋,干松松,糯笃笃。母亲不用外卖酱油,而用自制酱料烹饪,将老芋头跟猪五花肉整个文火焖烧。土灶上的芋头烧肉,入味的不是肉,而是芋头。那香啊,丝丝缕缕,钻出木锅盖缝,攀缘灶沿,绕梁不息。芋头、猪肉香味互相渗透,油亮交相辉映。一盆上桌,不到片刻,芋头一扫而光,盆中只剩几块红烧肉。5 @; m: m  E  K) V+ ]

# _$ d: r( X3 T2 p2 H- F  俗话说:猪肉香,鱼肉嫩,羊肉鲜。当年启海农家,每户都养上五、六只小山羊,春夏喂“布纳头”、“水山药”,秋冬食“番芋藤”、“黄豆箕”,属正宗无污染、纯绿色。除夕之夜,家家的灶炉里都是烟火腾腾,劈开的树根疙瘩在灶膛慢慢烧着,锅内羊肉之香悠悠飘散,小村洋溢着年的味道。母亲将羊腿切成巴掌大的肉块,放进铁锅里,先加上水和萝卜片,猛火烧开,去除膻味。后用生姜、酱油、红糖、黄酒、红枣等调料,小火焖煮四、五个小时。经头烧、二煮、三焖,羊肉黏亮红酥,浓香四溢,香味鲜味吊足了你的胃口。吃时撒一把新鲜大蒜叶和胡椒粉,热气缭绕中,羊肉肥而不腻,送进嘴里舌颊生香,周身暖和舒畅。正如当年清末状元张謇所言:“沙地红烧羊肉,一块上口,打嘴不放。”
# C$ @4 [4 ~4 H" D, C/ N& z' G( B+ `$ C: {# O
  母亲是烧菜的好手,也是腌菜的行家。只要地头上一时吃不了的蔬菜,都会腌着吃,而且总会腌出一片新天地。母亲腌制的五香萝卜条,黄澄澄,脆生生,辣蓬蓬。在缺吃少食的当年,一直是我下饭解馋的首选。雪里蕻是腌菜好料,似乎一生长就直奔腌制主题。腌后生吃,酸,爽。辅衬汤中,特能调味。母亲将干蚕豆用水浸泡,待蚕豆发涨发胖后去皮,然后与雪里蕻腌荠同锅烧汤。“腌荠豆瓣汤”,鲜上加鲜,味成一绝。寒冷的冬天,外面北风呼啸,雪花飘飘。屋内全家人围着饭桌,就着一大盆“腌荠豆瓣汤”,“唏溜唏溜”喝着番芋玉米稀粥,粥热烫嘴,菜香诱人,其境其情,甚是温馨。有时趁着灶膛未烬尽的火星,埋进几只硕大的番芋,待灰冷之后,剥掉外面一层烤黑的番芋皮,捧在手里滚烫,吃在嘴里喷香。
& h, M& y5 q! }( n4 {& A- b  x! b- g% T* N7 [# C
  一堆砖、一口锅,砌成朴素的农家土灶;一捆柴、一灶火,烹出喷香的乡间美食;一顿饭、一家人,过出和美的烟火日子。几年之前,全家移居小城。离土灶越来越远了,离柴草烧大铁锅的影子越来越远了,离屋顶上冒出的古老而亲切的炊烟越来越远了,但是,当年香气弥漫的土灶,亲情荡漾的美食一直流淌在我美好的记忆中,是我一辈子魂牵梦萦的一抹乡情
- w3 ?( l; D5 q  D
1 {6 c8 ~( o! ?3 f# G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4-7 05:53 , Processed in 0.174112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