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必须女方家先办酒,男方才能来接新娘。”
$ R6 d1 t2 D# j+ o: g: ^& N3 N6 U! J: Z0 T' Y1 A p d" e
8 s& q. c$ g, j' q$ S
“新娘出嫁时,要换上新的红皮鞋,不带走娘家的一点泥土。来到男方家后,首先是拜堂,然后踏着麻袋,一步步上楼,寓意传宗接代。”
7 _+ E* x$ O& @" ~! [1 V6 s
( T9 O! u% _5 @' R+ [
这些规矩,你都听说过吗
, p# O, \" J: K7 [
% {! ~1 q r6 T! `3 @十月、十一月,是“好日脚”最多的月份,
0 z3 u3 @, l& [) g; Z7 a
- N7 A: b: P: r" P. r! F而沙地人的婚姻嫁娶中有许多有趣的习俗,
/ S( R$ \) o: ?
3 `6 c( E) b3 ?. ^' k
许多娶亲习俗你见过多次,但不一定明白个中缘由。
8 L4 c9 O$ ]; D
1 u0 O7 N. i: K
哈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下
/ X# ~1 H! \" c
0 Q1 J& u+ |$ `1、铺新床
+ H1 d' q7 m9 i
6 `3 ^& o- W, { ^- Q: r铺床的女人一般都要父母双全,家庭美满的,被挑中铺新床的女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娘家为女儿准备的被包中,一定会塞进一个由花生、枣子、甘蔗、糖果、和一些零钱的红包,做母亲的把美好的祝愿都蕴藏在小小的红色包中——希望女儿象花朵一样的生活,早得贵子。
% G% j7 H4 i; f* j
0 Z2 b) D! \7 _* P铺床的一般都是姑娘、姑夫要夫妻双圆,儿女双全最好(生儿子的优先考虑)。不是父母双圆,那如果祖父母缺一个的话,这个床铺不成了
, }% ?- g6 L8 R; A* |
过去,孩子生得早结婚早,符合条件的姑娘姑父舅舅舅妈多得是。
( Y) J+ l7 g2 p& r1 f
现在一般的顺序是姑娘-叔伯-舅舅-寄爷-老师。
# k2 ~ i9 Y9 w K) U/ X
1 l: F2 T4 t4 y4 n p1 g家里有关系的,请得动符合条件的领导乡贤的也可以,但切忌要符合上述条件。至少要挑儿女双全,做官做府,身辈上上台面的铺的,一是借借福气,二是拍拍马屁。
4 D: |* I5 z3 V6 y4 I
( q; \7 v5 c( X o& G
铺床一般是三层起码。最底下是铺稻草,金黄色的,代表黄金万两,现在启海地区稻草少见了,而且稻草很难收拾,所以用颜色接近的草席代替。如果是铺稻草的,记得铺的方向:稻柴根朝里床,开年生个大郎。
. L) t7 a u. U! ^5 }/ t第二层是绿色的,然后床单以前是有各种印的图案,比如百子等等。最上面一层肯定是大红的,也有各种吉祥图案,比如龙凤。
2 U H, ]& X$ @0 ]2 M5 I) j/ X* [7 H7 J3 C. a2 _ t! |5 p
2童子压床
0 A- \6 S& t: d' ?. s. L: C" i) ]/ |! x# u+ c
新郎结婚前一晚要童子压床。一般男孩加上新郎两个人,成双数,单数不吉利。“童子压床”有“早生贵子”的意寓,而男孩子压床是祝愿新人将来生的是儿子。
9 y, A6 b9 `8 @* j/ \9 N
& T" {( a6 Y9 L( z0 Z$ {7 {0 z0 ]这个很多地方都有这一习俗,而我们沙地人结婚,还要18床被子来压床呢~
* R! O! A4 g4 {/ q: [0 A7 L& F1 C4 D
3子孙桶
% ^# f+ A% `+ ~' H7 e9 n. v
' M3 {2 X, f) Q8 J子孙桶,故名思义,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与子孙对碗,红木箱柜一起是沙地姑娘的嫁妆三宝,陪嫁时必不可少的。
6 r, M6 X ]& V+ A: b( m! @6 D& ?: g! b! ?
子孙宝桶有三件:马桶、脚盆、水桶。
$ t- o9 O; ]" ]# S
g' R; `, E- g# Z, V5 m( b马桶亦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脚盆亦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亦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
" i5 D4 x$ A5 o4 J4 ~4 u" ?* R- ]) ^9 z" ^; b7 S% s3 k
桶里面放枣子,期盼“早得贵子”;放长生果(带壳花生,节数越多越好),寓意长生不老和多子多福,;放桂圆、荔枝、百合、莲子等干果以及五只红鸡蛋,象征“五子登科”……
0 A& a* L* a' t7 }
) L/ }9 W( x) }$ H- |2 d
子孙桶要专门由娘家兄弟在新娘进门之前拎进洞房。
* C2 d; Q' v. D8 H
# n6 x1 K" g: [+ O6 U
和“童子压床”同样的道理,长辈们常常会找一个小男孩往马桶里尿尿,寓意“早生贵子。”
/ g. e" ^: s1 m; j/ q6 U8 t5 e
- \2 Z6 q' p: [% e; f; R6 T# {( R
老一辈结婚的时候,子孙桶都是由木匠师傅正儿八经做出来的,由新娘带去夫家做家当用的,如今婚礼上用的子孙桶多是作为摆设,图个好寓意。
* m! f" X) h& O
C1 L6 |# ^( ~$ b向来以“热情好客”出名的沙地人家,通常还会子孙桶里面都会放个红包,这个红包通常也是留给提子孙桶的人的。
3 h! q; n7 o$ Z; ?
$ u& N3 ^/ |) w4迎亲火把和灯笼
+ ^! [% N0 S8 F) @
6 Q' d L* K4 y) W& i( D5 y# C) v0 J沙地大部分地方,在新娘进新郎家之前,新郎家都会派出童男童女各一名,持点燃的火把,走在新郎新娘前面,将新人迎进家门。
* d: _# \' A$ j) ]3 L( L
! ?2 L5 ]0 F$ V+ Q e# c沙地里迎亲,除了火把还伴有灯笼,但是现在纸灯笼很少用了,多是用电子火把和电子风雨灯替代,也算是与时俱进。
\5 Q/ e5 Z! b4 d% A! F
. u/ `( l- \! ~据传,古时候各地有抢亲的习俗,因此送新娘往往是在天黑后再进行,男方为了保险,就派出大队人马,手持灯笼火把在半道接人,目的是让新娘子顺利进入男家。所以这灯笼火把的迎亲习俗也就一直流传至今。
8 o. E2 }, G3 n$ j! h5 z" U3 U. q1 G& w
6 C& s: _) A a& b) O
5上轿火熜
1 [' \* S/ @/ W' V }
. P b+ d1 R2 J+ j) c/ d旧时,新郎去新娘家迎娶时,往往会带一个铜火熜,并且在火熜里预先放上点炭火,待新娘子出门前,再续点新娘家灶头的炭火。新娘抱着铜火熜一起上轿,到新郎家后,火熜里的炭火立即被送到男家灶肚中。
7 r0 W3 y' d1 m9 P4 R
. C- _3 r0 D( R; f2 r! P- U“上轿火熜”的含义大家都能猜到,有续接香火之寓意。但其中一个小秘密有可能现在许多人不知道,这火熜除给新娘取暖之外,还是一个新娘临时解决内急的用具。早先交通不便,迎亲抬轿队伍有时要走上大半天山野小路才能到达男方家,万一新娘在轿内内急,一是羞于启齿,二是条件所限。于是,新娘出门前,新娘妈妈教的这绝招就管用了。
, c: u, s4 }" w3 b& B% s0 I5 T& c. S1 K
由于火熜放在轿车里不安全也不方便,现在很多沙地人家嫁女儿都用热水袋来代替火熜了。
! A& A# H# M$ B
8 s4 R [2 U# W6传麻袋
Y8 S8 F: r8 A
- s: B% O1 P5 @6 {
新郎新娘拜过天地后,由男方长辈在堂前地下铺上5只麻袋,众人一边传递着朝前铺,一边让新郎新娘在花烛的引导下,在铺好的麻袋上踏过,一直送到洞房门口。
2 Y+ o% o4 K$ s1 L) {2 ~1 p/ J
$ |" G8 i1 ~9 P, I6 J& x5 _/ n+ H! |传麻袋的寓意很明显,就是希望能传种接代,家族兴旺,后继有人。不过讲究的是,必须是5只麻袋,不多也不少,象征着五代同堂,这是人生最高的福分。
* F* r+ b U- U1 H- B
4 _ J2 |! R7 i- ~5 g4 H7 Y- i7踩米筛/跨米袋
- E; r- H) V2 L
* \& `# |0 t* B( ]9 r$ H4 k新娘出门前要踩在盖着红绸或红纸的米筛上,在父亲的祝词中拜别先人和亲朋好友。
4 s) q6 ^# ^" K* \* ~) o* V7 [5 J+ R8 l
旧时吃的米是用捣臼椿出来的,碎米很多,用米筛筛选时,最完整的、最饱满的米总浮在米筛顶上。让新娘踩在米筛上告别亲人的风俗,是娘家人希望自家的女儿嫁到夫家后,也象米筛顶层最好的米一样,做一位既能干又出挑的主妇,俗称“米筛顶上的人”。
3 Y+ ^# F# ?1 e# O$ I
% q" `, @6 L; ?. Q. Y7 j1 P' ^% P
这一习俗到了我们沙地呀,就演变成了新娘要跨过米袋。
% a& [- |3 i2 W8 X8 Y* O+ f W
+ V& w8 T5 ]+ \, J! T8 U8 R0 U
8吃汤圆与洗脸
. q8 X3 Y/ Y/ M# S$ t+ a" b+ m" q K" x
新娘进门前或进洞房后,一般都会由男方家里慈祥和眉的老妇给新娘喂几口细汤圆,然后打一盆热水,绞块热毛巾让新娘擦把脸。
8 i4 c! x/ p* o, ?" h, U2 z2 p+ ~" R4 I; M
喂汤圆的人很有讲究,生肖不能与新人有冲撞,另外最好是有孩子的妇人。
" l7 w$ z9 b% h- E# |& L* e
& z5 c" U3 z1 M j& y0 i r
“吃汤圆”的风俗很好理解,为的是祝福小俩口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 D6 x3 i9 U# y+ ]
0 F9 h- h- N7 ^ U, I, e: p% N
沙地一带的新娘,在娘家吃了汤圆后——在新郎家吃汤圆前———这段时间是不能说开口说话的。
2 r* j) K; `: o
& Z. ?6 ^5 } n: d# i2 ^& ?1 P很多别的地方的小伙伴都在奇怪,怎么跟新娘讲话都不理人呢
2 g& B$ v3 p& s+ j7 s6 J6 X* F" e" \: b
小编今天联系了不少沙地的长者,他们告诉我,这是为了以后夫妻两生活中减少吵架。
3 p8 ^ L! C$ Y7 Z# ], Z
' d$ G0 V2 g. b: c5 q+ W
“洗脸”则并非是为了让新娘擦擦汗了,沙地人有个说法叫“防热面孔冲”。就是说,新娘洗过脸了,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和婆婆发生争执时,相互不会红脸,有矛盾也能平平和和地解决。当然,现在的新娘都化了浓妆,洗脸就免了,拿毛巾在脸上做个擦洗的样子就成。
" j0 H( M7 u. ?) G' D0 q- E, u5 m" B
所以沙地新娘吃汤圆和洗脸,这两个习俗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0 u6 F# h0 n+ {
- O6 e) A/ @) x2 R9 `; q2 R' {
9撒喜果
- s; f$ \( K% p8 j% x; Z6 Y- k0 z5 u4 f) a: A3 B1 R! }. G
新娘进入新房(洞房)后坐在床沿上,男家谴一慈祥老妇向新床上撒一大捧花生、莲子、枣子、喜糖等果子,有时也向见证婚礼的亲朋好友撒帐果,以此祝愿新郎新娘早生贵子,连生贵子。
V& i6 U: w, D8 a5 e2 e; X: z% i! \5 x: ~7 M
10松柏长青
# c# p0 \8 ~" K) n: \* `
! Y7 i; o. |% n: E4 l. a在沙地,男方迎亲队伍赴女方时,大部分是空篮担,最前面一担要挑一对三尺来高带根系的松树和柏树,树上还要缠绕红红绿绿的丝棉,到女方后种在女方后园或空地上。
0 @2 j% V* U3 [& y% S
' J$ N8 M& k$ c* R: ]+ U' ]松树枝和柏树枝是常青树,永不凋谢的,寓意松柏长青,“柏”又正好和“百”谐音,寓意“白头偕老”、“百子千孙”、“百年好合”。
7 q/ y& H" I$ c9 ]! V% D1 v
# p: i+ O# T. j
为了吉祥,讨彩头,寓意日子能过的红红火火,还要挑上五谷盘丹,大麦、稻谷、棉花籽、甜玉米、花生之类。
" O/ {0 ~! M5 q6 E# d# }% L
5 T# g$ k4 a. r: f# a- {
11留杆
7 Q) \4 Q) a( X8 C% Q
, V4 i! a) L$ u1 ~$ p) ~4 C9 U从前轿子起轿前,轿夫要抬着花轿前后溜三溜,俗称“留三留”,以示新娘难舍家中父母及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依依不舍地惜别娘家人。
& X4 l4 C( V' q* ~
* H* ?7 Y0 y% `. T( ?6 I+ a( P现在是汽车迎亲,这活就有劳婚车驾驶员敲档位了。
; O. c3 g9 y K/ T! `9 c; t2 `. |& U1 m: [9 Y a# ^$ r& ~- C
而沙地人还有一种代替方法是,新娘坐在堂前的椅子上,由两位强壮的兄长弟弟一人抬一边,椅子前后晃三晃。
7 k/ \& r. [- B$ m5 z( h9 g
3 ]$ O \" `6 q12搜轿
9 D& F! _4 V9 c# x3 g8 \% ? G' N. z' v: A- C, q k( a. {
这个风俗已经不太多见了,新娘在进入婚车前,由新娘家的一个长辈(顺留公公)左手拿一面镜子,右手拿一点燃的红烛,借着烛光,用镜子在车内(相当于花轿)上下前后均照一遍,检验轿子是否可靠,还有驱散浊气之意,以便让新娘顺当平安地嫁入男方。
2 S( n1 @6 d) x: X' D- g( i3 M7 X0 {: x: U9 ~
13望冷望热
' T# H5 Z# n1 m9 G+ N+ `, K# \/ d
S( `) |7 v4 F+ m
婚后第三日,新娘由新郎陪同回娘家,俗称“三朝回门”。岳母以糖汆蛋、麻团作点心,但新女婿不能吃完,以示文雅有礼貌。同时,新郎新娘按辈分拜见女家亲戚长辈,以感谢女方亲人对婚姻的支持和帮助。
- x9 J- u. w" e# y" K# s; _9 Z! n
6 i& }, ~: \5 c% T$ A& @# ~+ @& c& W新人去看望女方家长辈的过程俗称“望冷”,意思是女儿出嫁了,家中冷冷清清,所以要来慰籍一下。过些日子新娘父母来女婿家探视女儿,看看女儿嫁到夫家是否平安快乐,幸福美满,亲家娶媳妇后是否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这就俗称“望热”。
6 x* e. L" m' i+ @5 Y$ Q" J
?; [( `7 Z4 z( X* L3 [$ h" e
14抱舅新娘子出嫁离开娘家时,脚不能沾娘家的地,由新娘的哥哥或者弟弟背着上轿,再上车以后再由新娘的女性长辈给新娘穿上红皮鞋。
8 |, h/ x% d# n# b1 I7 G0 |
1 H* n: R" v+ M8 o4 Q. K
沙地人嫁女儿,至今还保持着要礼金这一习俗。
9 n" a R. c! V. S) z6 h( I* g
) `9 U2 p# ]: Z9 g( f大多数沙地的风俗是,女方家的正酒在中午,男方家的正酒设在晚上。当晚在新郎家,还要闹洞房,不过用沙地方言讲就是“炒房”,以男方的亲友们为主。
/ |. s% X, i' \
) i+ P5 q$ d n) H' p! g0 b
彩礼:双数的钱,金器,礼品凑八样
) Z7 t6 j! [! F6 C- `- d3 D( i) O% q0 v; b A/ l# P
你们有没有要在结婚前夜找人来睡新人床的习惯
3 c7 x$ N7 Z5 n u, B. n0 v5 D2 d2 p6 J3 H: A
而且如果小孩尿床是很好的事情的说法。。。
) k3 ^1 H! X( m, G% y" c( T& g, W) G/ I* h8 }1 s
坐床喜 指结婚当月就怀上了,也有说“新婚当天怀上,叫坐床喜”。
& |8 _) e4 J9 b0 Y- C; C& w- \6 I1 S; O- h% j4 g& a* @
听房 现在商品房了 听不到了
: ~# @5 A, V( |' {* ~5 C! H
" }' D' \+ D- c# A* L"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