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蒸糕》
* R2 J, a2 ^; S5 s
; U2 h$ p2 w* a# X2 r0 R3 `
% K) ? f2 _7 |; G {* D/ S蒸糕是崇启海人很看重的一件事,所以蒸起来很讲究。品种也多:有白糖糕,红糖糕,红枣核桃仁糕,桂花糕等,口味又甜又糯又淳香。崇启海人都很喜欢吃,口彩也好:蒸蒸日上、甜甜蜜蜜、高高兴兴。
& g' ~. |/ o6 m( ~: y) K
1 H) |. L& p0 P5 q! K▽《看新人》 3 K3 j' K6 Y% m5 J8 ~. y8 F! i
3 H4 l9 I6 P+ k8 N;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崇启海农村的结婚场面很是热闹。办婚礼时男女双方家长各自大办酒席,大吃大喝两三天。 / g, a2 P' f. \
1 i, z) Y" W* q; ~7 h7 F8 g {
▽《蹲草窟》 ( W3 E, ~0 g0 ^! T3 a; q
, C) p, H- C* z9 l \$ ]1 k三、四十年前许多事情都和现在不太一样。就比如刚会站立的婴儿,一般家庭里大人忙于工作、农活和家务,没办法随身带,就把婴儿放在家里的草窟里,由老人或稍大一些的哥哥姐姐看护,让他逐渐逐渐长大。 6 a% t5 O5 ^6 G$ y4 t% {
# @- |: C& H7 c" z) P3 M▽《晒太阳》
3 E2 N* {2 {0 H X% F: h
% u2 Q9 g! `( X+ x, }% r冬天的乡下寒风凛冽刺骨感觉格外的冷,所以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蜗居在家。但老天总是公平的,不管穷人富人,太阳升起,孵暖人生,一视同仁。对老年人来说,太阳就是命。晒太阳是非常幸福和享受的一件事。 + b/ J1 m) E3 q4 _% p& H
" L) m$ Z( q! F! F5 E# q▽《爬海滩》
$ M8 b) b3 T b% _( ]$ ~* ?9 u% @+ O2 ~- ^9 o
农村里每宅每户孩子都很多,家里父母大人也管不了他们。孩子们在玩的时候都是大的带小的,彼此逐渐长大。崇启海临江靠海,所以,孩子们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玩的地方就是海滩——堤岸外侧的港汊。芦苇荡和石头筑成的石梗上,有的男孩还赤脚爬在滩涂的烂泯里,捉鱼捉虾捉蛸蜞,野天野地穷开心。 " J8 ^! ]( S2 M4 J5 u
% g8 T# K) r) y/ O$ m" e9 Y$ e
▽《钓蛸蜞》 ' i1 T. |; S% f1 P# |& o" o
, ?3 q: D4 H. h4 _, Z4 f
崇启海地区蛸蜞很多,多的像芦苇荡一样。哪里有芦苇荡哪里就是蛸蜞生长的地方。除了在长江岸脚下、运河边、泯沟里,电灌水渠及农田里都有,甚至在宅上的井里,阴沟下水道,家的角落里都能看到,真是无处不在,满地都是。
5 K# c& z/ E3 P
; R* q( e+ a+ T- n▽《上水桥》
]1 F# n, [6 m- z" ~ G- `. P$ B
& v4 h* H1 D3 d! }/ m2 @' g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以前水桥对一家人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淘米,汰菜,洗衣服,汰脚,洗澡搞卫生。空闲时,还可以在水桥上钓鱼、钓蟹、钓龙虾、可以说,水桥是吃穿住行都靠它,一生一世离不开。 * B7 A! w6 y9 p( u
: S5 q2 N- D2 Z" j$ @2 t
▽《上坟》 . D% k5 o+ q) X8 v, `& Z" s$ d) H
* a! Q! q% P0 B4 S" I. b8 I
我们崇启海农村的家庭,人过世火化后,一般把骨灰盒埋在老宅后面的竹园里,也有的埋在自留地里。而家住在长江堤岸边上人家,一般都埋在岸脚下。到了清明节,家人就会拿些供品,买些香蜡烛,折些锡箔银子,到埋骨埋灰处祭拜祖先,缅怀哀思。
2 V& G: e. l" ^% v/ t
$ e. }+ X: |7 V2 l5 K3 |( L" F) j▽《卖棒冰》
+ z' Z8 R3 k3 X* l- r& C" g$ ~' j+ r+ K6 \! e* G
“棒冰要伐,赤豆棒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夏季最热时节的农村田头,小队社场心和四厅头宅沟的路口头,经常响着这样的吆喝声。 5 v P. z1 X& u1 w" c( \
1 P5 b4 n8 K# D5 @& P▽《搓玉米籽》 " Z2 b& [8 }/ ?3 Y' E/ x* ~
0 J4 T t4 T9 l x人民公社时期,玉米是农民主要的口粮之一。所以农村的农田里总是种植大片玉米。成熟之后,根据人头分到每家每户。到时家里人会男女老幼齐动手,把玉米籽搓下来,晒干,装在缸里甏里,作为来年一年的口粮。
9 p# g( `* h: r% j$ I ^: G( A2 s! g) K0 B
▽《牵磨》 . W; ^. ^: l. Z G2 K! F
; n0 P; f8 \% y6 B+ {3 A4 d
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崇启海农村或小镇上还没有粮食粉碎机,所以,每家家里米粉或玉米粉等都是磨床上磨出来的,条件好一点的人家都是自备磨床,农村里的磨床会经常用,平时磨的玉米粉是撒在即将煮熟的白米饭上,变成玉米粞饭,既香又有营养。春节之前磨的米粉,是用来蒸崇明糕的。
" a' `) @5 B, t1 O/ Q4 B
. v) Y7 F( i4 z5 a; t▽《照蛸蜞》 ( S' ?; }4 x* X' \6 O. O0 _* C2 u; G
+ O! e/ j3 d! t- z
到了夏天,蛸蜞真是多得不计其数。乡下的农民到了晚上会背上环篮,一手拿着煤油灯盏,去沟渠边、小河边或长江外堤的芦苇荡里捉蛸蜞。因为晚上的蛸蜞会从洞里爬出来乘凉、玩耍。这时的蛸蜞如一下子被照到光亮,会什么也看不清,呆在原地。农民会顺手把它抓住,放进环篮里。 % l; K! _' V/ ~
6 p r. S- e& M$ l z* ~, V$ t' P(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