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你可能听说过一个词,叫物以稀为贵。
7 d# u# A' C) p3 a# D$ G
; t/ J+ @( |* J; A2 o
有的东西本来不值多少钱,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买得到,可是有一天却很难买到,它的价格马上就涨上去了,可是买的人还是络绎不绝,甚至愿出高价去买。
+ j% ]9 H- ]+ d1 U就像绝版书,它在新出版时几乎无人问津,价格也非常低,可是绝版之后就成了稀有产品,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8 s6 l+ l. H. u; X) a: k. h/ `( G Z6 u假如这本书成为禁书的话,就有更多的人购买和阅读。
7 s0 _: `4 z3 D. Q- j: b+ u
这种现象也叫禁果效应,它指的是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得到更多人的参与或关注。
- j9 p# \: i; f也就是说,别人不想让你知道的,你越想知道;或者别人不想让你做的,你越想做的。
0 ]5 N: l! q) y5 m3 @* S! v" `( z
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两个人虽然遭到双方家长的百般阻挠,但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被干涉而有丝毫减弱,反而越爱越深,到最后双双殉情。
2 {$ ~' x }( y+ _% f- o
' E# b* l$ O( c$ f: X, m1 V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说的是一位法国农学家为了劝农民种植土豆,可是很多农民却不买账,认为土豆是一种“毒苹果”,死活不肯种植。
# }3 w1 y$ J. j" p9 s这时农学家想到了一个点子,他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种下了土豆,并由一直身穿军服的卫队看守。
9 }7 K( o" j( n
农民们看到有人把守,就偷偷地来看农学家是怎么耕种、怎么除草和怎么施肥的。
B* j" n/ a/ M' A5 n. r7 H) |
有一个夜晚,农学家故意把看守的卫队撤走,结果附近的农民悄悄地来挖土豆,并在自己的田地里种了起来。
~) Z3 }5 t* z6 @大家还一传十十传百,结果没几年,整个法国的农民都学会种土豆了。
) g& |- N% O, M* y1 P
你看,农学家用了“禁果效应”,让附近的农民受到‘禁果”的引诱,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挖土豆,并种到自己的田地里。这比大力宣传却不被接受要有用得多。
U7 [' x3 y6 ?% M% D: [3 l4 f4 `; c
那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禁果效应”还是有不少危害的,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受到它的影响呢?
. L1 n m# r5 L5 D) s+ n2 q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抑制自己强烈的好奇心,不要轻易被各种现象所迷惑,尤其是那些不想让你知道,或者不想让你做的事,就要时刻警惕了。
6 x5 P$ k& ^+ }+ V) K- q比如有的人卖课,他带着劝退的目的跟你说的,让你产生一种信任感,从而愿意为他买单。
/ d1 H# v9 M" h" E1 Y" V0 D
8 a" V3 }# W0 I' ^- z+ N因为他只是想在你面前树立一种“为你好”的假象,劝退你是暂时压制你的好奇心。
/ w5 ]$ K' e8 s9 A当你想得到又有可能得不到的情况下,是比较容易冲动消费的。
4 d1 n/ R: }! G5 C6 r还有一种是卖书的,书商和作者刻意制造一种“禁书”的假象,让你以为那本书真的是禁书。
) R _* N' O8 g+ C4 ~6 y" c于是就在网上到处找,可是所有的纸质书已经买不到了,只有在某个平台才买到电子书,这时这本电子书一定大卖。
) ]! N" o* W: l
任何一个心理学效应都有它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 |7 d+ x0 [3 f
只要正确认识它就能避免被它伤害,还能更好地利用它为之服务。
6 K2 b2 E% C6 t# A. ?+ D2 K
这个禁果效应也不例外。希望你在生活中能够正确认识它,使用它。
" B' C; Z3 ~6 [, m% l* J
/ t; s9 ]9 z%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