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A/ _- I2 O5 w$ A9 U$ l
3 b3 q3 T7 b+ i6 R- T2 o
现在打开二手市场软件,搜索MacBook Pro 13 入门256GB版本,再搜索iPhone X 256GB版本,会发现同样是5年前发布的产品,MacBook Pro 13 256GB发售时候的价格是11888元,现在还能卖到3000左右,贬值75%。 ! v- `' j: h8 x/ f. _ Q F* F ~1 C7 a: c8 R# g* LiPhone X 256GB版本发售时售价为9688元现在却只能卖到1200左右,贬值87.6%。如果是,64GB版本甚至能卖到低于1000的价位,贬值90%。( T- C; |8 C# d' c8 Z3 O" e
为什么同样是电子产品,电脑和手机的贬值差距相差会这么大? " q! W- c% r2 h& C 4 {" @6 O; i* J不谈生产应用领域,仅仅从产品形态来说。是由于电脑的“大”和手机的“小”造就了这种问题。 * p$ A9 s8 B' }: F; L/ T7 F8 F4 K4 r7 k& V3 N) ]- J
首先是电脑的“大”/ M9 v* n# o; @& ~- J9 p) _& F
+ A2 w7 u% ~8 m* Y1 B* v1.性能挖掘的可能性大 `1 H! {- h( P: N
" R1 U) f* U0 ^4 C! l# t
电脑不像手机,对体积重量有非常严苛的标准,如果插电使用,在原有配置不变的情况下,整机可以不用考虑功耗,因此性能上就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 G( o. r7 O; Q, w- G0 h) F1 T而且日常家用电脑并不追求三防能力,在硬件上配置选择上也预留了非常大的升级空间。哪个地方性能弱了,跟不上使用需求了,换个新的配件也能缝缝补补又三年。 6 I: d& f" s# @; a& b) B& f 9 G: c6 Q4 o# g( v6 k u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和手机行业外观设计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电脑的产品形态这些年基本没有什么飞跃性质变化,甚至MacBook Pro还出现了设计倒退的情况。+ c2 |$ R( J( W1 k! L
电脑每年的迭代重心—硬件升级也并不明显。尤其是CPU的迭代,大多数时候都是上一代的修修补补。比如业内著名牙膏厂英特尔。2021年发布的Intel第11代处理器用的是14nm工艺,听起来和旗舰手机的7nm好像也就只差了1到2代差距(严格意义上来说,手机SOC制程和电脑CPU制程是不一样的定义),然而Intel的14nm工艺第一次出现是在2014年,也就是说7年多来,电脑CPU在制程上没有本质的飞跃。 2 m9 h! |+ ]3 V) k5 |; N0 @$ O! a
所以Intel为代表的牙膏厂CPU在日常使用情况下,再加上插电使用,在用户体验上来看,没有绝对性能的差异表现。如果有那就加压降温上超频。实在不行,还可以换更高级别的CPU,缝缝补补又是一个三年。( ]# c5 |' X: s" |7 `& ]- K, K) V
. O* G; U( {7 w: F
2.丰富的硬件生态4 _2 e9 ~7 P2 r2 t2 M
, g; Y4 F. p, p( ?( \% s/ @电脑硬件生态何止是丰富,简直就是丰富。各式各样的配件都有第三方配件厂商向零售端供应。这意味着即使是品牌电脑都不是一次性的配置交易,即使整机失去原厂配件的情况下,依靠生态完备的第三方配件厂商,电脑在后期还有很大的性能提升空间。 2 v, V/ X0 D: X# M. G- I 0 T' @/ ]5 P+ q/ V) ^" C' M: Q然后手机的第三方硬件厂商更多的还是集中在了非性能硬件的“手机装扮”领域。4 v' J! k5 H& ^7 v7 T% i- I0 S
V" Z7 J1 B$ t$ l, _
3.整机价格和品牌不强相关0 Z( {2 T! T: A L* h
7 I' p8 { O" N电脑除开笔记本电脑这种高度整合的产品形态以外,还存在着一个手机领域没有的攒机市场。攒机市场中配置的自定义电脑对于整机品牌的看中度远远低于手机品牌。8 H: h8 h* m- i! l0 ^# a
所以正是电脑攒机市场的存在,整机厂商再多,提供给市场的服务更多的还是集中于产品设计和售后服务。也正是因为如此,攒机可以获得比整机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具有个性化的配置。对于用户来说,在性价比和个性化配置这些关于性能表现面前来看,设计和售后服务显然优先级还要靠后一些。 1 c" s t- J8 w0 R1 i 1 d- H* c) h/ h其次就是手机的“小”的& n b6 X t7 L( X$ t0 V: F' p
k6 ?9 R/ M+ G: K" o: Z g/ e
1.性能提升空间小7 e) d) ]7 |3 A. y
8 s% d9 z" H3 t$ J1 K0 g' N
手机对于体积重量有非常严苛的要求,再加上日益提升的三防需求,让手机的个性化配置的可能性越来越低。所以现在的手机几乎上是一体机,性能硬件只能是购买时候的一锤子买卖,想要获得后期的硬件级别的性能提升,几乎是不可能的。 2 {5 @" O4 T8 x并且和电脑不同,手机由于不能随时随刻的插电使用,对于续航的要求远高于电脑,所以注定了手机不能像电脑那样,通过超频等形式依靠提升功耗来保证性能表现。' f% ]+ N* Y# L' ?$ e
这也意味着手机和电脑在性能挖掘上有着天壤之别。( c' q; ]/ ]! i
4 t. R$ z5 L' [) m
2.硬件处于快速发展周期2 L: t! C* A% ?, e5 @7 \! h
+ |, h D- W! Q6 B4 t+ a
和电脑领域不同,手机硬件性能前些年还处于一年接近一倍的性能的提升,技术的爆炸式发展意味着手机的性能也是一个月一个样,这个月买的手机,有可能半年后性能就不够看的了。# M/ n3 n: H a. F9 \
# q! r. b# i& a* L( \% l) V即使到了现在,手机行业的性能提升表现依旧处于爆炸式发展的末期,每年的迭代让新机的性能依旧会比上一年旗舰手机的性能有着不小提升。因此买新不买旧在手机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6 b( ?6 v7 R/ f& M ( ~* E$ @" t1 X3 r最后就是,手机依旧会面临这样的困境 , F3 o# B' H( G: U# b' W由于硬件性能提升幅度的降低,iPhone 13开始,苹果通过阉割核心和限制频率来区分Soc的性能,相比较于旗舰级的Pro系列,iPhone 13系列直接阉割了一个性能核心。 8 G6 C" N; Z1 ~5 G$ [9 w$ T% o5 s P即使到了iPad mini 6,苹果虽然在iPad mini 6上使用了全核心的A15芯片,但是为了和iPhone 13 Pro系列保持性能差距,苹果对iPad mini 6上的A15处理器进行了降频处理,从iPhone 13 Pro系列上最高3.23 GHz的A15处理器,降频到了2.94GHz。 8 j: Q6 n, c0 p: F$ \+ G2 u, A+ Y4 s& N; L
无论是多核分数还是单核分数还是图形处理器分数,iPad mini 6与iPhone 13 Pro Max的满血版A15均存在一定的差距。 F3 F' j5 w- p: J但是最为典型的就是iPhone 14这一代。由于技术进步的放缓,A16相较于A15处理器在制程上提升不到,作用在性能表现上,A16仅比A15在绝对性能上提升了大概20%,这20%还是依赖于晶体管数量的提升带来的小幅增长。但是A16的价格却比A15直接提高了2.4倍。7 N1 A8 |8 ^5 i4 @( @
9 R+ c! U3 t! L$ _9 W
苹果这下不演了,直接在新一代的iPhone 14用了老款A15处理器。和上一代的iPhone 13 Pro系列的处理器完全一样。 3 u: q0 `/ P2 L. U除开苹果的价格策略和友商产品的性能助攻的因素,可以看到,正是因为iPhone 14的不仅不表现,iPhone 14少有的出现了上市就敞开供应和价格破发的现象。, F! b& @7 p) P! E) ?/ E+ Z
可以预见的是,iPhone 13 Pro系列的保值率和过往的手机的保值率将会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C" ?, Q8 G7 C6 G. d
+ k' F4 x8 E$ b: p9 u9 J2 I
o, y( @. n9 o; W" R4 O) ]6 e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拨打电话13101986181,让我帮你组装电脑,装机!% Z, G2 Z% N+ i0 O. m2 K ' r% i2 F/ d) x l5 b Z 6 N# |$ e: n" o! Q: l% e;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