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在医疗的世界里,CT 检查就像一把双刃剑,既为医生诊断病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却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风险。
& ^: \, E8 U- z' v: L
+ \- f! M+ H6 R$ R李丽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意外摔倒后的就医经历,会让她对 CT 检查有了如此深刻的认识。那天,她走在路上,突然脚下一滑,整个人向前扑去,头部重重地撞在了路边的石阶上。她只觉得一阵剧痛袭来,眼前瞬间模糊。被紧急送往市里的医院后,医生为了确定她头部的伤势,立刻安排了 CT 检查。在那狭小的检查室里,李丽躺在冰冷的检查床上,机器发出嗡嗡的声响,她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经过一番检查,结果显示她颞骨骨折。
/ {5 \6 f8 \- E3 g2 _; S* x5 F9 S/ {& o$ W, y
由于在大城市住院诸多不便,李丽决定回到老家县城就医,这样父母就能在身边照顾她。她满怀希望地带着市里医院拍的片子来到县医院,本以为能顺利就诊,可没想到医生却告诉她,这个片子不能用,得重新做 CT 检查。李丽一下子就急了,她大声质问道:“我前几天才在市里的医院做完的 CT,怎么就不能用了!都是同样的检查部位,为什么还要再做一次,这不是讹钱嘛!” 医生耐心地向她解释,说是因为需要看动态图,没办法,李丽只能无奈地再次接受检查。结果,最终出来的检查结果和第一次一模一样,这让李丽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不禁思考,这第二次 CT 真的有必要做吗?
) } d; l! B8 E
6 o* I' q- {5 _: n
其实,像李丽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明明在一家医院刚做完 CT 检查,换个医院或者甚至只是换个科室,就被告知需要重新做。有时候前后时间相差不过半天,这确实容易让人产生怀疑,医院是不是在故意多收费呢?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6 f1 D/ q5 l- z2 x8 }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九病区主任孟旭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不同级别医院所使用的检查仪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基层医院的设备性能和检验水平与三甲医院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就好比一个是普通的数码相机,一个是专业的高清摄像机,拍出来的照片质量自然不同。而且,不同医院的化验水平以及计量单位也不一样,这就导致即使是相同的检查项目,得到的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
5 g$ p3 A6 N$ I# v; @& a) g7 {, Y+ a( l7 J) j6 O
影像学诊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能力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等多方面的素质进行综合判断。不同的医生对于病灶的严重程度、范围的描述很可能会有所不同。有的医生经验丰富,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关键;而有的医生可能需要更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可以说,医生的 “阅片” 能力直接决定了诊断的结果。所以,当患者去到新的医院就诊时,医生为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往往会要求患者复查。
" Z' E. v; D H, Z' X$ g
$ n# k: d) s. S0 I
还有一些疾病的病情变化非常迅速,尤其是一些急性发作的疾病,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在做完检查后的几个小时内,病情就可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比如某些脑部疾病,刚开始可能只是轻微的出血,几个小时后就可能发展成大面积的血肿。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需要多次检查来明确诊断,以便医生能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E5 I5 s& f; |. q. [; H, ?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医院的利益问题。检查费用确实是医院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先进的 CT 检查仪器价格昂贵,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如果患者都不在本院做检查,医院如何收回仪器的成本呢?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医院会随意要求患者重复检查,大多数情况下,医生还是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
% i$ Y+ p2 p$ r5 j0 g% t7 N9 A
! u7 W, T8 ?3 U T0 |( ICT 检查在如今的临床上已经变得非常普遍,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普及,它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然而,近年来,关于 CT 检查存在致癌风险的消息却越来越多,这让人们对 CT 检查又多了一份担忧。
$ }+ B. U) P" K) x4 { G2 v' Y1 H
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自然》子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们对多国队列研究中接受过 CT 检查的 94 万余名儿童、青少年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受试者累计进行了 1331896 次 CT 检查,人均达到了 1.52 次。在长达 7.8 年左右的中位期随访中,共有 790 例新发血液恶性肿瘤病例。研究人员经过仔细的分析发现,相较于辐射剂量小于 5mGy 的受试者,辐射剂量大于等于 10mGy 的受试者患所有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都会上升。当剂量达到大于等于 50mGy 时,风险更是会增加 166%。而且,每增加 100mGy 的辐射剂量,儿童、青少年罹患淋巴恶性肿瘤、骨髓恶性肿瘤以及急性白血病的风险分别会增加 101%。从长期的研究数据来看,每多做一次 CT 检查,患血液恶性肿瘤的总体风险就会增加 43%。
$ H+ v# W% _3 s6 Y
/ ]. ~ M! Y3 _5 ^" a. B# |
不过,湖南省胸科医院放射科主任凌杰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上述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年龄在 22 岁以下接受过 CT 检查的青少年,而且研究的关注点更多是在血液肿瘤上。并且报道中也明确说明,只有辐射量到达一定程度时才会增加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正常做检查是不会给健康带来额外伤害的,自然也不会增加患癌风险。
5 O5 E* c% t% `2 t# Y
, A8 i3 s2 ]- _$ g* ^7 J虽然如此,但我们不能忽视 CT 检查本身是有辐射的这一事实。CT 检查的致癌风险主要来源于 X 射线产生的电离辐射。根据我国辐射防护标准的数据显示,一次性接受少于 50mSv 以下的辐射剂量都是安全的,只有超过 100mSv 时才可能会产生直接辐射损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国际医学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的胡宇峰也解释说,做一次 CT 检查的辐射量一般在 2mSv 到 10mSv 之间,不同部位的 CT 检查所带来的辐射量也有所不同。比如头部 CT 的辐射量可能相对较低,而腹部 CT 的辐射量可能会稍高一些。
5 ~# P2 J3 v3 ? I, v" B4 M
) S+ x: x! f. n" @' O4 G4 y一般情况下,成年人一年做 4 到 6 次 CT 检查,每次检查间隔 2 个月左右是比较安全的。如果是普通体检的话,一年做 1 到 2 次就足够了。所以,我们不必对 CT 检查过于恐惧,但也不能随意滥用。
! i8 x& n+ p6 q+ {/ f6 i" R
那么,在进行 CT 检查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辐射对身体的影响呢?
0 y0 e6 ~$ t/ a4 y首先,在检查前一定要注意脱下身上的金属物品。这些金属物品可能会干扰检查的成像效果,就像在拍照时镜头前有障碍物一样,会使图像变得模糊不清。女性内衣上如果有钢托,也一定要脱掉,否则可能会在图像上形成阴影,影响医生的判断。
* T, I3 g0 L! s# m' I
其次,不要做过度的化妆。一些化妆品中可能含有金属成分,在 CT 检查过程中,这些金属成分可能会吸收 X 射线的能量,导致皮肤灼伤。所以,建议在进行检查前最好保持素颜,不要化妆。
# j/ D5 ^2 G5 }# U6 ]再次,要尽量避免进行重复检查。如果之前做过的影像资料已经足够清晰,并且医生也明确给出无需重复检查的意见,就不要再额外进行检查了,以免给身体带来更多的辐射。
& i: P* k4 ]2 F& J6 [& @
最后,在检查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安排。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检查的参数和时间,患者配合得越好,检查的时间就会越短,对身体的辐射也就越低。
% s" y) t' u' e5 B, i* T
去不同的医院需要重新检查很多时候是出于严谨的医疗考虑,在非必要情况下医生一般也不会让患者重复做无用的检查。所以,我们作为患者,要理解医生的做法,保持正确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利用 CT 检查帮助诊断疾病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 p# e s/ O! l
/ h1 p4 g: d9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