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似乎已经成为了劳动者的污点,许许多多的用人单位不愿意招用有过劳动仲裁记录的员工,不管是他们心里有鬼就想着坑员工也好,还是害怕麻烦避免出现纠纷也罢,反正目的肯定不单纯,这种情况下也导致很多劳动者也不敢让新的用人单位知晓自己的劳动仲裁记录。后续找工作的问题导致这些劳动者都不敢维权了。 ( I9 k& y S. `& L) P
' m2 g6 Q+ H" J& W一、劳动仲裁记录到底能不能被新公司知道?/ h# _4 V4 f- F L
3 U0 s8 P' o8 o# Z! _(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想知道,只要愿意花成本花精力去知道,新的用人单位就一定能够知道你的仲裁记录。 * C; c |$ D" \0 d9 ~1 X5 j( B* q9 }# v. d
询问劳动者是否有过仲裁记录这是最直接的获知方式; 联系前公司背调这是获取员工仲裁记录的最重要方式;即便不背调,那通过一些线索也可以分析出员工是否有仲裁记录,比如下载一个企查查APP查询前公司的开庭记录,比如通过搜索裁判文书网搜索前公司的判决书,去寻找有没有与新员工类似名称的当事人; 比如直接在当地人社局网站或者仲裁委网站公告送达栏搜索员工名字(这个只局限公告送达的案件,非公告送达的案件查不到);这是一些合法的手段,还有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那就只需要劳动者一个身份证号码外加一些红色纸张。! f X! z- W& p8 Z2 J
+ R8 c$ \! ]5 ^3 E' |二、新公司是否一定要知道劳动者的仲裁记录 $ G: J' d( U, R* E% B ( e' T& q6 ?) N* P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现实中不是高精尖行业,不是企业管理层,不是心存猫腻的公司,一般都不会想要知道劳动者是否有过仲裁记录,绝大多数公司,绝大多数的行业,绝大多数的岗位,连劳动仲裁是什么都不知道,连背调两个字都没听过,他还在意这个?举个例子,不具有歧视性,但是话糙理不糙,去工厂打螺丝,谁关心你前面有没有仲裁过,公司只关心你能不能打好螺丝,去饭店当大厨,公司也只关心你能不能把菜做好。背调,谁来做?查询线索,怎么查?这些网站是干嘛的?付出红色纸张找人查,钱谁出?出不出得起?出得起该出给谁?+ R8 f z p' U8 `3 c. ]
. Z+ r. _- `" T0 }
三、因为你仲裁过就不录用你的公司,不去是你的幸运。1 ]! n& i! G2 n* b- v, l" t+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