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最新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这意味着,如果顺利,去年出生的婴儿多数将能够看到下个世纪初的太阳。
2 \' n6 j, X$ c+ h' f
! {) P0 \' ~. M' {# E! Q
, d+ _+ r/ {" n长寿的趋势,与人们的切身感受相符合。环顾身边,长寿老人明显越来越多,80岁习以为常,90岁也不再稀罕。
% g$ C1 I" P. `$ W1 g0 J
- y5 z, e! e1 e4 ?6 X e9 |. r
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翻了不止一番。从2012年至今,10余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了超过3.5岁。
+ c! W) |( x" W6 t/ q: X7 S8 h* F( U7 S
伴随长寿时代到来,迎面而至的是人口结构变化、养老需求大幅增长的冲击,整个社会系统面临深度调整。更重要的是,随着人生终点的推迟,老年、中年、青年的概念将被重新定义,人们审视人生的尺度将发生巨大变化,对生命的态度也将不同以往。
4 s6 d6 h; s4 s ?) v) m/ Y
2 c6 |9 I7 u2 ]9 T; [5 Z& i, d告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
/ B/ o4 w4 E0 t2 a z/ X6 e( O
' k7 U6 v# s5 q4 m' [7 k/ _& \$ ]3 Z收到记者的采访问题,88岁的原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陈育德很干脆地回复:能否用微信交流?
" Y1 a+ B) C9 E$ p! \; v; @, A. B E* b5 N5 H
20世纪60年代初,这位在北京医学院卫生系(现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均预期寿命测算的学者很难预测到,60年后的自己,在颐养天年之际还能熟练使用新兴社交工具工作。
. }3 y) g5 r' }2 L
% S/ A: J9 _/ @9 A4 e
根据1963年一项对国内“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地区”的调查,人均预期寿命当时仅为61.7岁。
* g" m" r6 f6 t$ Q0 D$ v8 |0 J
2 N" c# T3 l1 x4 N& L) T3 _什么是人均预期寿命?
8 }( R/ F5 P% ?
, A( E; Q3 i2 Q/ Z- f* c* e
简单来说,它是通过统计各个年龄段的死亡率,推算出新生人口平均可以存活的年数。各年龄段的死亡率越低,人均预期寿命就会越高。
: U& X$ K4 h) {7 i- s5 ^, M0 i
$ k1 ^+ g: k" P7 `/ d+ [$ Y陈育德解释,人均预期寿命是采用寿命表编制方法测算得来的,并不等同于实际的人口平均死亡年龄。不过,由于能够反映某时某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口生活方式和卫生健康等综合状况,并可直接进行比较,这一指标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
5 K1 e# k: A% R s
" n3 @* k7 D' T
如果把中国历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数字连在一起,可以直观地看到一条稳步上扬的“长寿曲线”——
4 E+ o# N4 Q: Q! T
8 P7 W2 x6 Q: X& R( ]新中国成立前,人均预期寿命只有大约35岁。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测算,198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67.9岁。到1998年,人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岁,已经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7 f2 S7 V9 ` n4 O
% l1 a- d* V+ W! i尤其自2011年至202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岁增长到78.2岁。
* b& a& L; }' f: y4 E; z+ e# m5 e) y2 v2 d' V
《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今年4月发表的一项建模研究结果推测,到2035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有望增长到81.3岁。
: v. |& l( R, h) y9 _' S$ h5 ~2 a7 [( a+ a
预期寿命的增长,与实际寿命的延长形成了呼应。
, {% _1 r p% ^ x) j1 v& a4 c: l r: Y2 _5 f& Y' d
张女士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局工作。她留意到,近年来发出的讣告上,逝者享年有大幅增长。她粗略作了统计:2000年之前,讣告上出现最多的年龄是70+;如今,大多数已经是80+,还有不少是90+甚至超过百岁的。
8 y2 k" }/ i# a$ E) [- X# ]$ E
7 \4 ]( j. _. i+ S) @' W“数据不一定全面,但长寿的趋势很明显。”张女士说。
! X+ ]1 b5 k) \# z. \
% A- Y& {& a. q& N; D大城市之外,乡村的长寿人数也明显增加。尤其是在一些“长寿之乡”。
" ], {! C. n3 y4 a) J& q" S2 _7 d5 `, n7 E) ?; o
江苏启东,毗邻万里长江入海口,潮水退、滩涂出,沧海变桑田。百余年来的这种变迁,至今仍有目击者亲证——
* e" x5 b, u& }6 `0 m, |# `6 S6 m i q! D9 ?' O
2020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启东有百岁以上老人185位,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增加140人。而启东所在的江苏南通市,七普数据显示共有1236位百岁老人,相当于每10万人中就有16位百岁老人。
X9 ^% ~/ F8 S
8 I5 _; b+ V, ]) }根据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的评选标准,每10万人中有7位及以上百岁老人,是长寿之乡授牌的必要条件。自2007年以来,该学会认定的长寿之乡已超过100个。
& f% ?; ]/ w/ S
- x$ x9 i8 d b" j+ B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 U; i% {5 W3 K$ X& u7 C. Q; v3 _4 e$ l2 P% Y
2024年3月,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布上一年度的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国高龄老年人群主要健康特征、关键影响因素与干预技术研究”获得一等奖。
1 u0 F/ G3 A! T4 z1 W
8 A" I& E! g- {. B: A; M8 v/ l% j0 S" k
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龄老人研究。项目组历时20多年,在全国23个省份800多个区县入户随访4.2万名高龄老年人。
7 ^9 Z1 C7 h+ z$ x5 z
2 P2 O2 U# K) f, J. n# t% b2 C2 H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毅发表论文指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好的医疗保健和更高的收入,使得老年人更长寿。
& X. V) Q0 [$ w' m: _) q
$ P" G; F( K2 s! K( Z* y8 U, o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吸烟、规律运动、食物多样化与活到百岁之间存在着独立的显著关联。
u1 t0 u' R" n9 r% L/ H; F2 u8 |: d( [: X& z; j: j2 i
对数据的定量分析,很大程度支持了美国人口学家塞缪尔·普雷斯顿的判断。普雷斯顿认为,在影响寿命增长的因素当中,收入增长和营养充足占了大约25%,其它因素主要是传染病媒介控制、药物和免疫方面公共卫生的革新。
6 J4 p: @, b# L* s* N* R
: J. v6 h# |) N1 {( M# _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全民卫生健康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近10余年来,我国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 f; ], v8 ]( ]. m' I- j$ w. ^+ o5 v8 p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说,研究显示,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与婴幼儿死亡率降低、传染病防控成效有很大关系。
1 n8 S$ l" d& M2 n: o5 g
+ H ^: ^* O3 o从历史上看,1949年之前,我国婴儿死亡率高达200‰,也就是五分之一的宝宝会在襁褓中夭折。
: K( ^3 e; Y. |; J
' @* }& p4 E7 v4 b" i( U
与婴幼儿死亡率相关联的,通常还有孕产妇死亡率。1949年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500/10万。
! d2 r; f8 [2 o+ z& R% c! E8 I* I
1 D; x) V* Z" ^" J, Q. s! H这几项严重影响人均预期寿命的指标,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均出现持续大幅改善。到2023年,我国婴儿死亡率已降至4.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6.2‰,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5.1/10万,均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 r- q, q% o& a" N2 p7 y
L. }% O; N& g0 S' J' q
从近10余年的数据来看:与2011年相比,婴儿死亡率下降62.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60.3%,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42.1%。正因进步如此显著,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评定为全球十个妇幼健康高绩效国家之一。
. p& o* K; ?" M% x& N; p; p6 l( ?+ ^, s# i/ j' A# t" s
除上述妇幼健康核心指标的极大改善,一系列恶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治甚至彻底消除,也是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5 b0 u0 q I) p
$ O$ u5 O9 A* z* N# U9 O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20多年前第一次到中国时,看到广大农村还有不少人缺乏医疗保障。现在他发现,中国医疗可及性已有很大改善。
+ C' [# M& k% ]1 @8 V2 A* u3 u4 T- q7 h* M/ O8 a5 E1 f# F) }- k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大幅提高是一个惊人成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这一成就的贡献者之一。”泰勒说。
& u$ }& w1 R! N' ^1 F# Z6 [+ }
. |$ r% K3 T# S8 T/ ~" g让长寿更可承受
5 _: q6 E; w# h0 X
6 _* ?! T I' ~" B6 Z4 j/ R* S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根据研究预测,到2050年我国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会翻两番。
4 m, e* K% H& H% X
2 d) g. o7 j0 ?% U+ E寿命普遍延长,一个“附加题”难以回避:老年人越来越多,是否意味着社会的负担将不断加重?
' r6 y: A* l' w1 u( X8 T$ U
/ t# U0 J6 Q; p$ |! o" [9 L$ P7 f今年9月发布的《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接近3亿人,占总人口的21.1%。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 }8 C! P0 l& }: ~* B% b) m# V
; }- ~3 M, z7 N9 r& G$ b根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3100万人需要照顾服务。到2023年,这一群体进一步增加到约3500万人。
6 p( ^; D8 l9 K6 L, c& |
7 S8 |/ Y, E; \; Z“中国医疗系统的首要目标应是防控慢性病,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中国专家在《柳叶刀》发表论文时分析。
( k- i. b5 S7 Y5 j) J# [! e) O0 b" y9 [' l* P
为了把慢性病关进“笼子”,我国采取一系列行动。
. m* R7 m, t8 k2 B, S
. n7 L H0 d&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 `+ g% n6 s. Y- q# K) b: y. W; g. T" |# t
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此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10多个部门,将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四大慢性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总体部署,并分别制定具体的“路线图”。
; W1 j2 @5 ]" M& T+ F: b0 p# G& @# }4 K4 \8 `; Q
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大血压、血糖、血脂“三高共管”力度;将慢阻肺病监测纳入居民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工作内容……针对多个慢性病,防治关口不断前移。
7 u6 A& B8 _( P! M" J5 j
2 M) }7 P9 P9 A, [
让长寿更可承受,除了降低慢性病的“负作用”,还要做大养老服务的“正资产”。
3 k: f9 L) ]* Q( T4 F1 w8 k
' o) n: }5 t* Z; L* s6 q( {$ V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十四五”时期要重点聚焦老年人面临家庭和个人难以应对的失能、残疾、无人照顾等困难时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 Q& U' e6 h3 m% B2 G
+ {1 H/ v. c, o
织密养老幸福“网”,不仅要政府兜好底,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 [% M+ J! s/ V$ n# J
1 Q( {% K; q* a8 J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建议,全社会要树立和践行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新理念、强化老龄社会治理与多元主体责任共担、优化养老保险、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培育银发经济新动能、增强养老服务要素保障。
8 U7 H7 V' I" p# y8 ~4 D" ^
. {( r$ `/ ]0 W/ Q. X$ ]" P' h$ c
改变变老的方式
, d4 A& |0 v4 d: z, o4 |5 j% x! L6 Q% ~3 ~( O8 C, l
“我们开始进入长寿社会,而不是老龄社会。”英国的长寿经济学专家安德鲁·斯科特如是说。
1 @7 q6 g' M! r( h% |
2 x* `& s5 i. u% Z2 z, I2 y没有人能避免变老,但如何变老却是一个可选项。
9 `0 H! e) Q+ r) d2 R$ P, U
6 ]7 t: I! Y$ x: n' F# Z3 e全球医生组织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时占祥,近年致力于建立全球长寿诊所协作平台。他认为,目前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支持存在不少空白,未来,医疗资源应当转向预防保健、主动健康,鼓励人们采取更加积极的健康行为。
( E% R. P; r1 R' ?, I8 `$ [. F/ L
8 I3 ?; H! M: M时占祥说,有必要改变对高龄老年人的看法,构建一个为长寿作好准备的社会,确保长寿者生活质量与寿命延长相互匹配。
, G4 H2 A7 R% ^' X" y* K
: x9 B2 z" }( L; G0 f- I" w* z要活得长,更要活得健康,这一理念不仅得到更多社会个体的认同,也已成为引导学术研究的一项指标。
4 w8 m, _1 W |" B2 t6 ^3 P
# I M2 \/ u$ T6 B x& ?6 M
除了预期寿命,世界卫生组织自20世纪末以来开始同时采用“健康预期寿命”,以反映各国人口的健康状况。
& z& Y. p/ s) D: d1 B2 Y' M4 [
% _! } b+ r1 i2 K6 x/ I在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乔晓春看来,健康寿命比寿命本身更重要。延长健康寿命,将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减少生命最后阶段对家庭和社会资源的消耗。
' Q3 l c A9 S, _. o! W$ m. d
, n" Q1 ^1 I# t: }6 c2 N( \
到老年大学学习唱歌、书法,在老年活动中心参加丰富有趣的活动……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4 W# s; ~) y2 X; Z0 Y
# J7 H8 B3 O n: |2 S1 o在江苏省南通市,今年9月,“知心奶奶”蔡松英给考上高中、大学的孩子们包了“红包”。20多年来,这个由离退休老人组成的“知心奶奶”团队,陪伴200多名重点帮扶对象走出阴霾。
A. J: C7 ^" G
5 E& D/ h5 U- I% S' q一项关于我国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的分布变化调查显示,2020年时,在即将进入老年阶段的50岁至59岁人口中,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比重超过20%。随着40岁至59岁的中年人在未来20年间相继步入老年阶段,届时老年群体总体受教育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8 T1 _ t9 h3 I4 n; i6 n9 f1 [" D+ `: s+ ?, f- g: _4 Y5 m3 r% k& l
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研究员马瑞君看来,这为促进“老有所为”、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提供更多可能。
: r4 ]% w: J% |9 u5 n T" [! E& \3 D! x
0 ~7 g; f! }+ d% c5 ]充分挖掘长寿时代的潜力,要改变我们变老的方式。
2 W4 X4 y# a- x Z
n& S+ v( n) t) J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人们从意识层面改变对老龄人群价值的认知。
2 X% C& z8 K# X* P+ d5 D+ [
& H! ~" G. j- d' q6 ~: K.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