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00|回复: 0

太超前了!这种“写真”走红社交网络,专家:别公开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13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419
  • 最近打卡:2025-03-01 21:25:29

2082

主题

18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1494
发表于 2024-12-14 16: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年头,眼珠子都可以拍写真了,追求仪式感的年轻人实在“超前”。近日,一种新兴的“虹膜写真”突然在国内外走红,不少年轻人紧跟潮流,纷纷效仿,各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发布写真照片,配上浪漫文字,并分享自己的体验。5 ?4 E, y  j% z" g. |
1 C: v9 R" d# [: I( ?% p
不少情侣也将其作为一种情感见证。
$ |# J& a1 d( k! H
- a' s- B$ R" J) R* U还有人带着家人或自己的宠物前往拍摄。( I% p7 G  M- ]1 ?) ]/ x% f2 I

( W1 w0 a" Y1 ]7 c* B4 x, V# M$ T2 H: g% L9 `& y
那何为“虹膜写真”呢?4 {% W+ D+ l- S' u  g& Q
0 l1 Z  y- ?! \' \. N
虹膜是指瞳孔到眼白之间的一圈, 所谓“瞳孔写真”就是用微距镜头相机拍摄眼睛中的虹膜部分。通过后期调色,将虹膜的纹理和色彩表现得更为细腻生动的写真照片。
8 G. [  o# Y' I, R9 g“虹膜写真”的拍摄仪器与医院检测视力的仪器相似,先将顾客的下巴置于托盘处,两侧的强光照亮瞳孔处,然后由微距相机对虹膜进行拍摄,便能得到一组“虹膜写真”。   * H# O& ^! r9 i- \! N' R7 q- W
5 M! I8 f5 ]+ j/ R' X1 Q
因每个人的虹膜颜色不同,从而使得拍摄出来的写真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特色,宛如艺术品一般,十分梦幻,给人以审美冲击,赢得一大批年轻人喜爱。. Z0 P7 `/ C) @! G; H2 B

9 w; M7 Q6 V6 K7 P2 C价格上,“虹膜写真”的分为单眼和双眼,价格从几十元到两百多元不等,再往上,甚至还有定价三千多元的“虹膜写真私人藏品”、“典藏级艺术品”......! C% F0 Y. o: F9 ^( \: A0 ?: y; U7 s
& U$ z3 X* M$ m( R
经过电脑渲染效果,一般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能取片。还可以用照片制作手串、手机壳等周边产品, 不少从业者将其看作很有前景的新兴产业。
- N( m/ r  w  G! U' i, n, Y( m* i! ]8 M- t* e
640.webp 3 g: B+ L* W6 J3 V

' W( b3 w) J( Z! i: i7 e% X# x( n9 v# s4 r+ J3 Z
随着虹膜写真的流行,一些网友开始担忧起来,高清虹膜写真照片是否可以直接用于虹膜解锁?
" F! f  Q; @4 a# V% `, [众所周知,生物识别技术在安全解锁和身份验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利用指纹、面部识别、虹膜扫描、声纹识别等个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验证。因此,虹膜识别技术也被广泛用于手机解锁、门禁系统等领域。网友对虹膜写真的安全性提出质疑也在情理之中。, G0 |8 ?+ i- E* H9 D
, }% E6 d6 g) h$ e6 e6 J6 }, ^4 _
但实际上两者存在本质区别。有从业者表示,“虹膜识别”需要通过活体检测,捕捉眼球运动轨迹来进行识别,而“虹膜写真”是静态的,而且后期还会进行艺术渲染,无法做到生物识别。此外,虹膜图像采集需特定的虹膜采集仪支持,以确保准确的识别,对设备的要求较高,“虹膜写真”的微距镜头可能无法完成。9 s, o1 D7 }# w4 D- i1 B2 B

: B5 h6 C; y& P  U既然如此,且有这么多人追捧,那“虹膜写真”当真就这么安全吗?不妨听听专家怎么说。   
& o& B# i3 y) q2 J+ H, M. a1 f* B0 T6 f4 ^7 e
# B% G: |( U( J$ n+ }! m' s
从健康方面来看,眼科医生表示,“虹膜写真”从原理上讲,是将虹膜的局部放大,呈现出细微的结构,在医学上已经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眼造成伤害,但由于拍摄瞬间往往需要强光照射,如果光线过于强烈,瞬间光能聚焦,还是有可能对视网膜造成光损害。因此,医生建议“在拍摄时,眼睛尽可能避开强光,更不要注视光源,也不建议经常拍摄。”同时不建议有角结膜炎、眼底病变等眼病,或近期刚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拍摄虹膜写真。( @9 E; z# v/ ]' I' |& {
从个人隐私方面来看,虹膜和指纹、声音等一样,都包含了人独一无二的信息,因此,对个人信息安全是存在一定影响的。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八条,敏感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或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
- S6 q9 x% g) X
2 }4 D; s$ B9 |& H) L4 j) t- i$ m! v/ z尽管“虹膜写真”和“虹膜生物”认证在硬件、软件和技术原理上并不相同,但不排除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虹膜写真”的照片,结合相关技术手段对虹膜生物认证系统进行破解。“对于拍摄的虹膜写真,尽可能不要在公共场合展示。”专家建议。         * B' \  s, \1 W, @
1 f% F# w; z* `6 _
那作为消费者我们就得完全规避“虹膜写真”吗?   + W5 u$ S8 N; ^$ B7 \# t* |& p/ @

( V! U, R" a" d+ K% ]其实也不尽然,选择专业正规的工作室,拍摄前重视与商家的用途约定,在保护好个人信息的范围内,我们也能体验一下这种新型写真。     
9 Z! N: u% F8 b7 X1 c+ ^0 c1 w( n" C7 l( v4 m
在拍摄前,消费者一定要与拍摄机构签订相关隐私保护协议,经消费者同意,商家方可采集虹膜这类敏感的个人信息,避免后续纠纷,同时规定双方在照片使用、存储、传输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可能出现的隐私泄露情况规定相应的责任和赔偿条款。拍摄完成后,要求商家妥善处理原始拍摄数据,例如及时删除或按照严格的保密要求存储,避免数据被非法获取或滥用。商家应承诺不得将消费者信息用于其他用途,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2 B$ K% L: m9 c6 n% K3 C
; c! z8 ^9 |5 r- y6 }' T有律师表示,虹膜写真照片如果单纯作为艺术品,并在消费者同意下进行拍摄,不涉及侵犯隐私。但商家若利用拍摄底片获取不法利益,则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 i9 l; c, w/ Y% m
' N$ [* y* y. S( D" z6 r9 A6 ^5 B1 J" X: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8-31 09:41 , Processed in 0.14438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