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 p( X& T" _; t; U C 特例的差烟:多年前我工作任务,需要去为一个大企业服务时候,在团队积极的配合下,我们很快完成了任务,最后的服务对象是该公司的老大,在该老总高傲肯定中提前收工。随后老总说:“辛苦了,抽烟”,随之拿出了金软钓鱼台随手丢了过来(那年代没有什么95、1916啥的,看得到最贵的也就大绿猫及极品云烟也包括这个买不到的金软钓)。我没有及时出手去接,直到烟掉落地板,我才把它捡起来,放到桌上对老总说了声谢谢。然后掏出自己右兜的美软,也递了一支给这老总,他说不会抽这个洋烟。我说我烟瘾大,只有抽这个才过瘾,然后点火开抽。说实话很想抽这支金钓,因为奢侈也因为我没抽过,可怕的是也抽不起。可是在自尊与诱惑中,前者为王战胜了诱惑。谁不是爹妈养的,或许有些人会觉得我不识抬举,左边兜里的恭贺新禧6元,右边的美软6.3元。但我还是坚持了,老总抽完烟走到我身边,拍拍我的肩膀,再次对我说声谢谢就走了。二年后我有缘也拿到了二包该金钓,在开抽的时候,回想起这次工作经历,这是我没有当时抽到的最好的差烟。; s) r" s$ e7 o4 R. H9 Y
' u. [7 O& s, P9 A4 q1 b7 G 特例的好烟:上面说了差烟,当然就会有好烟。也是多年前的事了,也是才工作的时候,下班途中上一个大坡,骑自行车的我都费尽,前面有个50多岁的大爷,蹬三轮拉着满满一车子的大白菜和萝卜,在中途下车拉行,就下车滑坡这么点点的惯性,大白菜滑了一排下来。我下车一手推三轮一手推自行车,也看到个30多岁的男人下车拾白菜。到了坡头在平稳的路边,大爷对我道谢,这时拾白菜的那人也把菜放上了三轮。大爷在道谢我们的时候,拿出被繁重体力劳作而褶皱的红三环双手给递过来,我没有客气给大爷上火,自己也毫不犹豫抽了起来。不知道是做了力所能及帮助他人事;还是被大爷的真诚给感染,这1.3元一盒的黄红三环抽着一点不输给触手难及的FB。时间飞快的随着地球自转而循环着,有一年饭后出去买烟,在柜台的犄角旮旯看见这个黄软红三环,丝毫不停顿,请老板给拿这个。老板说2.5元,同时露出了鄙夷的目光,我说那就买一条吧。回到家我拆开了烟,点上开抽;脑海中出现了大爷那乐观的笑脸,还有那双饱经风霜递烟的大手,我笑了……这条烟抽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每次当我为各种不愤所狙击时,都会静心的抽上几支。脑袋里闪耀着;“吾立于天地之间,秉受阴阳之气……十之八九为逆境,十之三四为顺境”。只要感觉累、不满、不公有情绪,那一切都还会有转变。这个难道不是一支不算好烟的好烟吗?- a3 j5 p* `1 [* g. [+ S* m1 F* v
. K. ^0 o0 g9 T
最后,好烟有好烟的优势,普通烟有普通烟的存在感。一句话只要市场有需求,就都是好烟。针对一些品鉴白皮,不见得都好抽。连拿到这个试制品的中烟人,也不见得每个人知道是啥品牌的烟品,只有抽了以后才知道好不好抽。这个白皮早年也就是各烟厂的职工福利,而现今定义是“有关系地位”的奢侈。但是现在的打样白皮,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试制阶段的白皮所用烟叶都是较好的。有些高端的试制所用的也是最为顶级的叶片,目的就是调制出一个最为合理的配比。但也不要轻易的追捧,有些也是可以抽一支就放冰箱的(目的不是保存,而是除臭)。最重要是不要被山货白皮给杠上。; y. m- D0 v |4 B3 X0 R7 o, v' N
2 l& ?6 d6 h( u7 G
再提下正装非卖品,也分前后。上市前的非卖与上市成品也有对比。有些会在印刷或者排量上,微有出入,但在上市前拿到的订版非卖,正常情况下会比上市版好抽些,烟支有些也会有不同。为啥会好抽,上面交代过了。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吧!就如原来那个国际版精品红河,上市前拿到的是雪茄棒的烟支,而上市以后就是白色卷纸烟支了。上市以后出现的非卖品,有些尽管条盒也是白皮的,打开后与上市的正常商品也是没有区别的。所以也不要过多的把非卖抬高,当然说了这些也是相对的个人经验而言,事事都是没有那么多绝对的。不可否认近来有些“独特”高低端山货,也是打着非卖、专家品鉴、专供出口的印刷来诱惑消费者的。 & E" O8 R) c4 k p $ s: R% D6 f; {4 ]# g6 X3. 品鉴----咋样品吸老烟,原来写过个帖子。现在就浅析一下我对现买烟品的品吸心得。曾经抽过才下机台几小时后的新鲜卷烟,说实话除了调香味道及烟味纯正外,热、辣、噪点及刺激下咽等问题都存在。一点没有该挡位香烟的优势。后来经某烟的元老级点教,才知道是烟叶与调香还未充分融合,才会有这样的味道。从前的褚烟为啥好抽,是因为烟叶在库房自然发酵都是3年以上,才进机台。所以我现在买回来的香烟都要放上二月左右,才会拆抽(混除外,为啥你们懂的。专供出口的我会刻意开一包,看完后再考虑放还是直接开始抽)。而对于一些平常难见的打样,有缘入手后,也会开抽,最少可以知道该烟品的样子,与大家交流的时候也可以说出个一二三。作为一个爱标的人,有些哥们会把难弄的孤品永久保存,而我的态度是:“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原因就是刚才说的。有人说抽烟不可当饭吃,我也还算认可这个观点的。毕竟香烟这玩意是“过嘴云烟”,曾经有位叔叔聊天说,他一个同事跟他一块加班,就二人加班,而且那人烟瘾极大,用烟几乎不离手形容都不为过。这个叔叔就观察他同事,发现这个同事抽的是“假烟”,把烟吸进嘴里,烟支从嘴巴中拿出来,烟气就跟着吐出来。到加班结束,这位叔叔对他同事说,你会不会抽烟?我看您这样的抽法,完全就是不会抽烟,叔叔这个同事急了,说道我就这样抽了20多年了,你说要咋抽才叫会抽。说到这里一个很矛盾的问题来了,有人说卷烟这东西,本就是用来“哄骗”一下嘴巴的,价格高的与一般的有啥不一样,不外乎就是忽悠一下嘴巴。这样说也没啥错的,可关键是一些真正的好烟,带给我不止是嘴巴里的开心,更多的是形神皆怡。这卖矛的我也接受,卖盾我也认可。那到底应该咋来品吸,前面已经说了方法,后面的扯聊,只是可以代表我自己“矛盾”录入。说的不好之处请大家指教。 5 G3 s2 o0 L" @/ t : Z; r7 q9 w7 f" z' `4.敬烟----我感觉软包的更为方便,可以从烟丝端开包,这样给人递烟的时候,人家都会领情感觉到敬意的。而不会因为直接拿着滤嘴敬,给人一些尴尬。当然也可以先抖出来,让对方自己拿,不过还是没有一手拿着盒子,一手递给他人那么的有尊重气息。硬盒的麻烦点,但也有好多方法。自我感觉还是双手把烟盒打开,让他人自己拿烟支好些。今年受新冠的影响,我出门尽可能都是软包烤,混几乎都是硬包也几乎是自己抽(软硬包装我都弄了塑料保护外盒,这样不会把烟支弄的褶皱,给人敬过去也不失礼貌)。像上面一点说的,那个老总把烟扔过来的情况,我感觉即使是最亲密无间的发小,也都不要有这样高人一等趾高气昂的动作。正常情况下“话是开心锁,烟是锁钥匙”,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对于敬烟这个话题就到这吧! 2 Y% g; {; c8 r7 g; m# ?- b, T / L/ F; Q' R+ u, t4 V$ n% x& Y在朋友圈看见几个哥们在议论烟品,抽啥好、抽啥不好、抽啥不如抽啥、不要听人忽悠,白沙及红塔山咋会好抽,那啥啥、啥的才好抽,要抽就抽那啥啥啥的等等。。。。。。2 E# m& q5 p! w: `) }/ j: Y) x' _
% x$ V6 x6 f( o8 Y8 |
首先,作为一个烟民,我很光荣,我默默的履行着一个纳税人该履行的义务。作为一个烟迷,我很执着,只要能弄到的烟品都会把玩下,品吸一下。尽管其中不乏有抽一口就把剩余烟支放入冰箱的(放入冰箱不是保存,只是用来除味)。但不管是烟民还是烟迷有谁不想天天抽好烟的?这里的好烟针对的是“那啥啥啥的”;都是站在各大烟草或中烟售价顶端的。无可置疑这些顶端品种,在烟叶的调配、高科技的制咀、数字化的调香、精选的环保卷纸、优质精美的印刷等等的各个流程工序。都要比中端及近民亲民的烟品要精进的太多。老话说的:“吃刁了的嘴,撩惯了的腿”从下往上抽不难,由上至下抽超难。日常都抽高端烟的不少,占据烟民中的部分,天天都抽近民亲民烟的为整体是群。 M. M& b/ m$ }$ O% ]1 }" b9 x+ O
. @; ~; K6 {2 R$ I 其次,抽烟只是一个习惯、只是一个属于个人的偏好、只是休闲时候的一次放纵、只是思考事体时候的一种姿势、只是亲朋聚会的一个情缘、只是面对压力时候的一股舒缓、只是面对空虚无助节点的一丝坚强、只是劳累收工后的一席宽慰、只是夜深反思的一簇光亮、只是面临抉择拐点的一抹矜持、只是面对尴尬卡点的一刹过度、只是博古论今旋律的一个音符、只是搭讪问询的一颗铺路石、只是戒烟断酒断朋友的一个借口、只是...... 。只是定格喜怒哀乐的一座硕大像素点;但,抽烟不是日常生活的全部。假设众多工薪烟迷都不切实际的成为“烟奴”(收入与消费不成正比),用今天的收入消费明天的高端,那影响的怕不止是烟迷个体本身,深入一点估计也会祸害一个小家庭的平静。一边是满足自我膨胀及享受,一边是脚踏实地的琐碎。答案自在人心(当然这个世间毋庸置疑的是会有“英雄烟奴”),都追随“高端控”去抽“那啥啥啥”或者“那啥啥啥”之上的更上一层楼,楼上面还有豪壕嚎豪。对于众多烟迷恐怕是“高处不胜寒”了。量体裁衣才是王道,条件允许夜夜笙歌一人独钓一江秋,翌日开启“那啥啥啥”模式,无可厚非。条件不均衡,为蛊惑强势强拥“那啥啥啥”则“夜拥笙歌霅水滨”过眼烟云了。, p2 [: a& l! K* E9 e3 b) W! H
( q% I1 q4 F1 @9 K+ \' q8 S 再次,迈入抽烟有瘾这路子,想要彻底戒掉不是不行,只是太难,而且还不能立竿见影说戒就戒,计划着来减少吸食量,直至戒掉。那么既然抽会了,我又很矛盾的赞成抽就抽“那啥啥啥”的观点的,原因就是:“抽啥都伤身,为啥不抽点好的”。虽然这个抽“那啥啥啥”的立场站在上述“原因”框架下,论点论据无可挑剔。可,量体裁衣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的实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最为客观的答案似乎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最正宗的答辩应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写到这里好像我在“和稀泥”卖矛又卖盾没点自己的主见。我认识的朱师傅,与我一样都爱烟;他日常都是10----30以下的各色烟品主打。偶尔会拿出“那啥啥啥”或者更豪一点的调剂分享下。用他的话说就是:“虽然工资可以养活我自己,可是我是有家庭的人啊!。。。。。。日常10-----30以内换着点抽,可以省一点。但是如果看见啥新烟上市,不管多贵都会买盒品个鲜。出门办事;逢年过节也买几盒中高端,迎迎节气”。我非常赞同朱师傅的见解,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作为一个烟迷不说要把整个“那啥啥啥豪壕嚎豪”来个遍,按照大中国的几大传统节日,一年中奢侈3----4次我相信各类烟民都不会办不到的。记得才工作那会,与一个同事相处比较奈斯,一次加班后一块吃夜宵,就在他哥家所住的那条街区,他把他哥也叫来了,他哥拿出3.5元的绿南京散给我们,说条件有限凑活着抽吧酒过三巡,他哥又说对于抽烟最期待每天都能抽12元的红河。但是每当节日或者遇到开心事,都会奢侈来盒芙蓉王或者金玉溪啥的,打打牙祭。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抽烟的态度,踏实而实际。6 I7 X9 q6 K7 R* m
最后,对于普白沙或红塔山,是否真的是难抽。我想说的也相对客观点了。点火时候都是“那啥啥啥”的,根深蒂固是抽不下去这类亲民烟的。不管他的条件是怎样构成的,换个角度看,我们都可以奔着抽好烟的方向去努力,不断的去学习奋发完善自我,早日冲向“每天都能抽12元的红河”的境界。而普白沙或是红塔山等等的亲民烟品,在烟科中心调试时候,在成十或上百的方子中,总有比“那啥啥啥”吸味更好的试制品,只是不对外,又或上市时候没有采用该配方。所谓好丑,就如白沙或红塔山只是基于同一价位烟品来斟酌比对,如果用“田忌赛马”的方式分出好丑,那跟“张飞战岳飞”一样牛大了。 " Z/ b- A( i( R: ?6 i , V) n% ]- y. L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