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燕子,如今生活在高楼大厦的城市中,已经很少看见了。小时候最开心的日子就是放假时,到乡下外婆家,田里偷红薯,烤红薯,树上摘“龙眼”(桂圆)、杨梅、杨桃,下河摸鱼,要说跟乡下邻居小孩最爱吹嘘的事情就是“小燕子,穿花衣,年年都来我家里”。村子里的老人常说燕子不进“苦寒门”,如果燕子年年在你家筑巢,说明是你家一定是富贵人家,但真是这样吗?实际上外婆家并非什么富贵人家。8 d- Z3 e% M* l. {+ o! a4 T
& I/ b! c \5 @: P$ ^, g: x) C6 a! Z观点:燕子并非嫌贫爱富,它也并不能分辨“穷人”和“富人”,它分辨的是“穷”房子与“富”房子,以前富贵人家盖的房子,对于燕子来说更适合居住,更安全。 # Y) g$ n' t1 X; \1 L0 e* D1 y V9 a. x, \
燕子只是想要找一个更好的容身之所哺育后代,不然你想想,如今城市之中那么多“富贵人家”,即使高庭大院,燕子也不会过来筑巢,反而是在农村居多,难道“最富贵人家”都在农村?哈哈,开个玩笑,下面说说为什么。 ) F$ k# U6 z- Z! A# @, _- o4 u! N: i# l9 S9 `
燕子为什么喜欢进“富贵人家”? / r: J( m, h' g6 L" D- _/ N; K7 F! l1 ^! B' h v
我对老家的古老的房子较为熟悉,所以用它来举例。福建闽南乡下历史较为悠久的房子,称之为“古瘄(cu)”。这种房子与现代混凝土浇灌的不同,大多数都是由一块块花岗岩或红砖“堆砌”而成,而室内屋顶则是有木头打的斜坡式框架,铺砌上琉璃瓦。2 E; R9 A0 f: p q7 ^
. l# z; W! K" ^& c; _# T; i
古瘄特别结实,花岗岩石材经得起岁月的侵蚀,如果房子里并未荒废,长期有人打扫修缮就不容易潮湿发霉,侵蚀木头,屋顶也就稳固。这也是为什么老人常说房子没了生气就容易塌的原因。 9 x9 C, o: z, A# i7 m0 W3 L) |" |9 @, }) P5 W
较大的古瘄,屋檐往外延伸更多,门口屋檐下的空间称之为檐廊,南方雨水较多,更大的檐廊意味着路过的人有更大的避雨空间。屋檐是一个斜坡结构,檐廊的顶部可以挡风。 " y% }' q6 D+ w1 z* [7 X( U+ i. i: @9 X$ L6 s3 L
以前越是富贵的人家或者人丁更为兴旺的房子越大,房檐向外延伸越长,檐廊更大,雨水更难以进入,很多古代寺庙檐廊都很大。燕子安家同样会选择一个能为幼崽遮风挡雨的好地方,因此会选择富贵人家的房子。 ! h( y" O! s2 Q, x, z4 L, j4 h% q; I* R: m& {- c
富贵人家,家里人丁兴旺,香火传承的更为久远,房屋有生气,修缮得更好,不会杂草丛生,野兽野猫蛇等等敬而远之,对于燕子来说也就更安全,而且富贵人家的房子大门一般都又高又大,这意味着房檐更高,一些动物难以爬上去抓燕子。 , _% x$ } z S, J: v& b/ ~ 7 d1 G, x) V9 |7 O- ?4 g6 h不过,大门并非在“外面”,而是在“楼内”,有点类似“骑楼”结构,只是井深更加深。遮风挡雨的“功能”比屋檐的延伸更好,相当于把一个一楼的房间墙砸掉,只留下承重的柱子,与外界接壤,“让给燕子住”,燕子直接在天花板角落上筑巢,这种环境燕子哪有不喜欢的道理。 2 F! r2 A; @/ `0 K0 [, v- D. r( y/ I z5 \/ `+ b) d" a: C
总结9 X: ] g4 _! Z" Q- I5 K
3 z v8 C& {4 n, p3 Z' s/ c) e. x, ]现在城市虫子较少,农村乡下植物更多,“防虫”更少,意味着燕子妈妈可以给嗷嗷待哺的燕子宝宝运来更多的虫子。 - J6 Q' ?8 S& S; i& `- s/ G1 D' W3 M# a
实际上,我国古时候,房子大多都是这种斜顶屋檐式的结构,特征都较为相似。古时候的“城镇建设”与如今的高楼大厦不同,植物多,防虫剂也没有,不管乡里乡下,燕子都会挑选更能有效遮风挡雨,防止其他动物袭击的地方筑巢,越是富贵人家的房子,越具备这样的特征,因此有了燕子不进苦寒门的说法。. O: X( S) h2 } g# r" O2 t
' p& l* _' i6 {' d8 s) d$ N/ H/ F5 Q+ V以前,贫苦人家更多的是较矮的茅草屋,即使是建造砖瓦房,没有较大的土地,房子也相对较小,屋檐较短,不利于燕子生存,所以燕子不爱“光顾”。; M; Z' y# u" Q7 l" i, ^' J) A- u, Y
. ~1 ~2 o5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