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我国基本养老金作为多数退休人员唯一的经济来源,虽然能保证大家的基本生活,但是生活水平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有的人养老金能达到五六千,但有的人可能连1000元都没有,比如去年河南在养老金调整时,其中就提到一个单项调整,对在参加养老金上调后,养老金水平仍低于1000元的人,还会再加发20元。说明,即使是职工养老金,部分退休人员的收入仍然不足1000元这个标准。
- x$ f ^7 v& X3 ?! x1 i4 L7 m, ?
! A6 T7 Q# c* g( \; a
除了职工养老保险外,我国的公共养老金体系内还包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比职工养老金的水平,农民到手的收入要更低,有统计显示,2021年职工人均月养老金水平是2987元,而居民人均养老金仅有179元,差距在十几倍。为此,针对养老金提低控高的呼声越来越高,部分人提议,可以统一按照收入水平进行调整,对月养老金低于2000元的人多涨500元,对养老金水平已经达到6000元的设置封顶线,不再上涨,这样会快速拉近养老金收入的差距难题。
j8 c2 r6 d# k7 O) }7 I$ m# j9 A3 T0 w m, e6 t4 D* w! ~5 l
3 c6 F0 X0 W4 K理论上似乎可行,但实际要实施却很难,4个原因影响的是多群体的切身利益,你也是吃亏的那个:
( E+ e& N$ |$ J9 w ]& a: [: s. q% v% ^! e4 D2 T
第一,打破“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养老金实施原则
; o0 q5 M2 K7 u: D9 D/ A. Q2 ?
基本养老保险能实施几十年,到2020年年底,已经有了4.5万元的累计结余,就是因为这一模式得到了全国老百姓的认可,只要你积极缴费,多缴长缴,就能在未来领到更多的养老金。但如果过度进行提低控高,就本末倒置,养老金实施原则变成了少缴多得,那么,一直按照高标准缴费的参保人将感到遭受不公平的对待,部分参保人将开始断缴退费。
- A# o- K' N, I8 ]
. Z7 P8 C0 M- {% j+ o* u' D+ P
虽然说退费只能退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但这一信号会导致以后的年轻人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规模越来越低,养老基金却要继续发钱,甚至还要为多数低收入人员每年每月多涨500元,支出大于收入下,养老基金账户面临的就是被掏空的危险处境,之前网传社科院预测的,养老金到2035年将会枯竭可能将成真。
" u: I( O% w( b
0 Y8 q+ J0 c) w. [/ q( p& F
8 U# ?5 [3 |( d2 ~* W" t" T* n而对于退休人员,属于高收入的群体,他们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不可能再退费止损,但是退休前比低收入者多缴或长缴的社保费在养老金调整被封顶后,他们就是在亏钱,部分愤怒的老人可能会选择集体去有关部门讨要说法,政府公信力受质疑,闹事群体增加,还将影响社会秩序,是非常可怕的后果。
- Q: y! H/ l3 d
( {+ d* @" R" i, S* c' U2 W第二,高收入人员是养老基金净贡献的主力
6 S- X( C. l1 f. x. Y. t
职工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分为两种情况,这与其具备两个账户有关,对基础账户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1+60%)÷2×缴费年限×1%,对个人账户则是: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发月数,之后将基础账户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相加就是当月退休人员应领取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的收入是来源于参保人个人负担的社保费,这笔钱全部都是属于参保人自己,但余额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领取完,不能为养老基金做什么贡献;
) {. Y4 P9 P. F4 O' q1 [
# M+ }+ i4 n j; _- G/ f, m* {. b
K: A$ \- w- `+ g( l而基础账户养老金,计算方式不是看你存进统筹账户多少钱,而是看本地的社平工资,你的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这是由单位负担缴费的,属于高收入人员,按照工资水平作为基础计算应缴费的指数,工资越高,缴费水平越高;还有的是属于缴费时间长的人,他们都为养老基金的收入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 z# J2 e3 x0 M& L- J" I* u$ H6 ]
. k/ E6 A5 } o# f9 A养老金计发基数是从本地社平工资计算出来的,平均工资考虑的是对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工资水平,计算后得出的一个平均值,所以,最后计算下来,高收入人员的养老金普遍低于退休前的工资,而低收入人员到手的养老金却高于退休前的收入。本身已经是在倾斜照顾低收入人员,用高收入人员多缴纳的钱平均给低收入人员,为他们发放和调整养老金,如果说净贡献的群体不再缴纳社保费,为低收入群体多涨钱,其实就是透支养老金统筹账户的行为,持续支大于收的发放,最终养老基金账户被掏空,要负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只能由国家财政出钱。
8 n1 @3 ~1 I. z; i( ^4 v
# a: V5 T$ T5 i
5 z$ ?1 I0 A& }: H4 y第三,2000元~6000元的群体将更不满意
r, g4 M& N e9 c. l. P% i将2000元作为一个加发标准后,属于6000元以下的其他退休人员,他们的收入和养老金达到6000元或者超过6000元的人相比较,也同样属于低收入的一类群体,只为2000元以下的上调,那么目前养老金水平处于2000元~6000元之间的人也会觉得被区别对待,可能将开始要求多加发养老金。截止2020年年末,我国领取职工养老金的人数为1.3亿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数为1.6亿,现在每年养老金上调幅度基本控制的5%上下。
# A: ^* u; } n4 G# k
; o) a" j+ _, n5 A今年创历史最低,达到4%,按照人均职工养老金2987元计算,今年平均应该每月上涨119.48元,1.3亿人每个月就要发放约155.32亿,一年就是1863.84亿,如果将标准提高至每月多涨500元,相当于国家每月要发放650亿,发放压力多了近600亿,一年就是7200亿,这么大的支付压力,养老基金账户根本承受不起,如果还要加上2000~6000元的群体,国家财政的大部分资金可能都得放在养老金发放上,其他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将因为缺少资金注入而停滞不前,甚至会引发经济倒退。
5 v: C0 e/ P" I* a
1 A$ B; y2 `- A* x1 H' S
) j: s. v. y0 {; a& x第四,收入过高引发经济通胀
; a. t$ G2 Z# l
国家上调养老金和工资,并不是随便拍板决定的,而是全面考虑经济收益,物价变化来确定的标准。《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就明确,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 L: ~3 k3 H/ b( v5 y2 m- V1 v9 z- g
为什么物价要跟着收入走,一方面要保证大家的收入能够覆盖物价上调,才能保证收支平衡,另一方面,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乱象。不管是物价还是收入,一定要一起稳定调整变化,才能保证这两个需要。如果一下子突然为2000元以下的人多涨500元,收入涨幅将在25%及以上,超过目前养老金上涨幅度的6倍以上,而今年7月份,全国CPI上涨仅有2.7%,低于预期中的3%,收入一下子多涨了25%,这些进入退休人员账户的资金,随着退休人员进行消费,将流入各行业,商品价格上涨稳定,收入过度上涨,商品数量低于人民币数量,很快物价为了跟上收入的变化只能跟着提高,将引发的就是大幅度通货膨胀,钱将不再值钱。
: u: h9 L& C2 A8 T
4 I! I2 }8 j2 B) z* X2 x
" s# f) t0 ?7 w8 v我国的物价和收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所以大家能正常消费,部分国家因为通胀严重,比较典型的就是津巴布韦,长期通胀导致“钱不如纸”,买东西都得拿着成捆的纸币去买,人人均百亿富翁,1000亿可能只能买一个面包,社会经济乱象丛生,这对一个国家是非常不利的。
5 F; {3 C7 K% l0 a
7 _1 c; n5 _! b8 ?' d3 t* S综上来看,养老金突然提高和设置封顶线,对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说是弊大于利,如果觉得自己的收入低,目前还在参保中的人,可以从灵活就业向稳定求职转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未来收益要多过居民养老保险,而在职人员,可以从到大城市参保、考公考编提高自己的缴费水平,延长参保时间,这样退休后,养老金水平会更高。
/ _& D# \- k& j* r2 z* F
- u" q5 @. E! [1 a1 O#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