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读《红楼梦》,最痛惜的是林黛玉之死。虽然后四十后中,对于黛玉之死的描写是全书中最精彩的片断,但许多人都认为,这样的续书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不断探索《红楼梦》背后的故事,想要找到曹雪芹的原意。于是乎,黛玉之死就有了诸多的说法。
6 T, d* ]2 M) k& z0 I/ v8 B# H0 r7 K* X. Q$ X
周汝昌从前八十回的戏文中推断出黛玉最后是投水而死,刘心武也支持这种说法,并认为黛玉是一步步地从水边走向水中央,最后溺水。而且因为她是绛珠仙草,所以最后连遗体也没找到。 `5 C2 v! \1 c. ?
) e2 }1 I) }. u) G/ r8 F; I
不过,他们的说法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黛玉不再是那个爱使小性,视爱情如性命的女孩子,颇有点韩剧中的自我牺牲精神,她自知病重,反劝宝玉娶宝钗,为了让他死心,选择一死了之。多么伟大,多么无私。但这种现代化的言情手法,很难说符合曹雪芹原意。
y! b2 Y1 A+ O) ~. c1 n
6 E/ f2 ]# N: [$ B- j 而黛玉之死,又有一种说法很流行,即上吊说。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只是前文的判词中有“堪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有人据此推断黛玉应该是上吊死的,宝钗则是在被冻死,埋身雪中。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没有道理。此处的林中、雪里暗指的是两个人的姓氏,林中挂和雪里埋是哀叹两个女孩子的悲剧命运。仅根据字面意思来分析,得出黛玉上吊的结果显得很幼稚。 + E6 k- X' V o u. G B
" g0 A/ {7 W# ?& b, g* c
那么,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在现存的后四十回中,她是得知宝玉娶宝钗,自己爱情美梦破灭,只求速死,所以以绝食抗争,最后香消玉殒。
) ?0 c, ?& ~1 L9 _% r5 r( _# }# \) O1 Z
不过,这种写法肯定是不符合曹雪芹原意的。 5 O& D: q8 C4 M" G2 A
5 T0 M7 q. V4 k3 d
和曹雪芹同时代有一个诗人富察明义曾写过《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诗有注释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抄本焉。” ( I4 N6 Q. l. h8 g
# |+ Y# T# w8 i3 |" t) m 后人根据这一句推断出,这个富察明义肯定认识曹雪芹,或者他的家人朋友认识。在书还未流传时,富察明义就看过该书的抄本,可以肯定他看到的书肯定是曹雪芹原稿。
4 {" N5 C V% z# v! Q p* L
^8 ~1 E( \' L) ^+ _ 富察明义的二十首《题〈红楼梦〉绝句》中有一首,写的就是黛玉之死:
6 P& N- P0 f: s8 ]) t
+ j- M! y. o( E( b8 ^" `" x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 {7 F/ A* L2 `- S. d% d+ f' b9 _! j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3 H) S% M! e/ Y: z$ O: U
; ^. L2 o {( k4 a 这首诗大意是说,林黛玉所作的《葬花词》成为谶语,暗示了自己的死亡。怎样才能有灵丹妙药让她起死回生,与宝玉重续前缘。
3 r3 X. q) u! e9 z0 \5 V* I; n( @# u
有人认为这首诗对应了第九十八回黛玉之死中“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的句子,从而判定黛玉之死正是曹雪芹原稿的内容,从而认定后四十回也是他的作品。
3 v! V2 N3 S5 X$ D# C$ P" o- m
本人不以为然。如果黛玉真如书中所说,是因为宝玉娶了宝钗,失望和气愤下绝食而死,那即使能起死回生,那也不可能嫁宝玉吧?何况在该版本中,黛玉本不是病死的,而是一心求死,又何需返魂香? ! @$ U; R: Q7 Y# d! L0 K
, \; A/ W" R0 `6 f, a
不管投水、上吊、绝食,皆属于自杀。而上述这首诗则证实了,黛玉不是死于自杀,而是正常死亡。 0 y/ z3 y* y, H9 O+ }+ e9 c5 \
) r" z. \& n6 c- S9 a 在《红楼梦》问世后不久,嘉庆已卯年,有个叫归锄子的人写了本续书,叫《红楼梦补》。他在序中说:”余在京师时,尝见过《红楼梦》元本,止于八十回,叙至金玉联姻,黛玉谢世而止。今世所传一百二十回之文,不知谁何伧父续成者也。原书金玉联姻,非出自贾母、王夫人之意,盖奉元妃之命,宝玉无可如何而就之,黛玉因此,抑郁而亡,亦未有以钗冒黛之说,不知伧父何故强为此如鬼如蜮之事,此真别有肺肠,令人见之欲。”
/ u$ L3 j8 }$ J( ~' ]) d4 e" L6 U
5 O3 R" Q) y) X: Y4 Y9 P/ m$ t1 R/ w 这位作者的意思是说,他见过《红楼梦》原本,宝玉娶宝钗并非奉贾母和王夫人之命,实是元春的意思,宝玉无可奈何只能接受。所以他有理由斥责四十回的续书是别有心肠,让人见之作呕。 - f J) O3 h+ }
+ y7 k1 }! U# _& Q& _/ e/ b 由此可知,黛玉病死可能是最接近曹雪芹原意的,而不像现存版本中的绝食,具体细节也和当前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有较大差异。至于投水说,上吊说则是无稽之谈。 . k( a* }& Y4 Q* G' V# p( q
0 w' o' K) y!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