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哭嫁也就是新娘结婚嫁人的时候,履行的哭唱活动。在我国有很多地方都有哭嫁这个习俗,比如说土家族,藏族,壮族等民族的女子,嫁人之时必定要哭一番。按理说结婚应该是一个大好的日子,为何要哭呢?新娘哭什么?这样哭嫁的习俗又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呢? 0 I6 ~1 a) y V4 T6 W3 p& W9 z3 I
( f3 U& L* M' f; n! y其实哭嫁这个习俗很早开始便有了,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据说战国时期有个赵国公主因为要远嫁他乡做王后,而该公主的母后赵太后因舍不得女儿远嫁,因在女儿即将踏入他乡之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由此哭嫁习俗便形成了,这个习俗直到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着。
7 A! ?$ c6 X2 g8 \; Z" U& e
# ]( [0 a6 T% t( K, D' G# l" @3 M虽说该习俗不好也不坏,但是让新娘在出嫁之前使劲哭,实在是没有必要。如果只是出嫁那一会哭也就无所谓了,最主要的是有的需要在出嫁之前的一个月就开始,只要有亲戚朋友过来,就得哭起来。所谓是“哭爹娘,哭哥嫂,哭叔伯,哭陪客”等等,这样下去不得不承认当个新娘子真累。
' L8 @4 Q1 _! {9 t f' S# H" K/ `3 S! `1 z
那么新娘结婚之时为何要哭呢?其实这也与古代的封建制度有关。其一新娘担心自己的前途,在古代女人出嫁后完全依附于丈夫生存,如果婚后丈夫对自己不好,那这女人的一辈子就算是完了,所以出嫁前哭一哭有的也是为了表达对自己前途的堪忧。 6 s6 L' _) E; ?: ?1 A
2 i6 c! O/ {. r0 C+ I, o1 J
除了哭自己的前途以外,出嫁之时哭也是为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之后不能承欢膝下,但凡有些良心的女子必然会感到伤心而大哭。最主要的是古代的交通和通信都不发达,如果嫁到远的地方,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再相见,这难舍难分之情自然就通过哭表现出来了。
) C1 Q5 Q6 I! T2 I$ `# k6 i: e
( G3 o8 R9 |& W$ B* g; b: [0 t最后一种就是新娘的怨恨了,要知道古代结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的新娘对自己即将嫁入的夫家可能一点都不满意,更有甚者早已有另外的心上人。但拗不过古代的婚姻礼法制度,只能从命。如果是藏有这样的心思出嫁,新娘自然开心不到哪去,必然是要通过哭发泄出来。
: I" L5 Y( N' M# `) y( H0 q, M# E% Y$ E0 ]& E' n
纵观这几个原因都是在古代那样的环境下所产生的,但是现在完全没有那样的担忧,现在结婚离婚自由,交通通信发达。在现代社会出嫁的新娘子完全就没有必要哭了。不过现在哭嫁这个结婚习俗确实已经被人们慢慢的遗弃了,可能过不了多久这习俗就会消失。 3 |" G( ~# A0 a; H, T& }6 r) M! ~8 Z
7 o+ o+ I: Q8 A1 n8 m,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