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之前,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对短效避孕药持什么态度?$ w) A& S6 ]6 n/ n6 O
8 k2 Q { d9 _/ S
& _6 a) u/ S/ |: z% ?从网上的言论来看,大家对短效避孕药可谓是又爱又恨,有的吃了头晕恶心还情绪不稳定,真是再也不想碰了!' T4 A% }" c( v
' X! B U$ F4 ` n1 h
而有的则吃了之后经期规律、皮肤变好、心情平和,一切都在朝理想中的样子发展:' L ~$ o6 r1 a K
! D) L$ W, ~; x4 J
的确,不同人体质不同,服用短效避孕药后的感受也不一样。 8 d, W. P6 }6 [" A( U2 n. `! a! ]
如果你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服用短效避孕药,或是想要服用却又怕对身体产生伤害,那么今天这篇与女性健康息息相关的重磅研究以及短效避孕药的科普,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 ^/ \9 [! c8 z. Y# I3 G k ) F' M# J7 z! J# O9 P4 Y' ?短效避孕药与这类常见药物合用有风险!, M: G# _2 s' N8 e0 s% l1 | E# E
4 Q+ r4 D2 |5 F/ |/ c4 K2023年发表在BMJ上一项研究,对200万女性进行了大概10年的随访,数据发现:1 T* o' P/ k1 X3 a' C
+ I# p( N4 Y/ o4 H* B+ C9 _+ M
非甾体抗炎药联用避孕药(雌激素和孕激素复方贴剂、yin道环、含有50μg乙炔雌二醇/去氧孕烯/孕二烯酮/屈螺酮/环丙孕酮的片剂)的时候,大大增加了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4 w$ R& ~, a" s
7 E& s- F) t, ^( {6 z
其中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2类的消炎止痛药,它们由于选择性地抑制环氧合酶,可抑制前列环素的合成,促进血小板聚集,而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最终可诱导血液凝固,本就有致血栓的风险。9 M! @+ E) j* B( t$ O6 P6 V
! m8 @: w( R0 L
再加上与有导致血栓风险的避孕药合用,「强强联手」,增加了血栓发生并不奇怪。 6 k0 b2 W* V, d4 M. I 8 V* Z5 W# N! m) V, Y但是丹麦的学者研究还表明,非选择性的非甾体抗炎药,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布洛芬,与避孕药联用也有增加血栓出现的风险! - B J9 z* T! m4 `4 t4 f0 } , y; k2 J& M% y( }! {所以如果姐妹们日常需要止痛药续命,比如痛经或是发烧等情况,合用避孕药之前最好先找医生把把关,评估一下基本情况。 4 O- A0 {- _, I9 p4 ]% F # y- ^; b7 ^* U) I& ]" M联用药物以后也要3~6个月到医院检查肝肾功能、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4 l( l0 ^" g- _ G4 @- u& k" M5 @: Y- J
补充小知识% y+ A$ Z$ S' ~7 J, I7 a' ?
7 q% E! k# k* t6 ^# }1 G) {复合制剂短效避孕药还会与以下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Y! a& y/ V+ I, u$ y& B
r4 ]0 n+ e3 ^, b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巴比妥、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在内的抗惊厥药,利托那韦、呋山那韦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格列本脲,格列美脲、二甲双胍、伏格列波糖等降糖药。 , g) D' h) V( ? : C3 @+ T+ n' y+ P2 |' o- ?所以有基础疾病需要联用药物的朋友,事先需要咨询专业人士,避免联用产生危险哦~ 5 W& {( J% C9 t3 c$ b6 {' Z 9 s4 F4 s3 j9 z+ b6 M短效避孕药为什么会有血栓风险?0 _6 ?3 K4 n& _
/ i8 a2 g% }9 q$ x$ M上面我们说到,短效避孕药本身就有导致血栓的风险,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x- n& r2 y3 z/ ?* U
! ~3 m& T1 g2 D$ j+ n
有人曾对36篇研究,共36720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分析,发现避孕药可能有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但是吸烟、饮酒、既往有心血管疾病者的致血栓风险更高,并且最新一代的含屈螺酮的短效避孕药具有更高的致血栓风险。" r6 @/ A# L% A8 v0 e# y) K2 q
8 J8 l7 A ]) E+ W6 e
这是因为短效避孕药是利用「孕激素抑制卵巢排卵」这一原理,来实现可靠的避孕效果。但是单独的孕激素避孕药是很少见的,大多数是孕激素+雌激素的复方制剂,各品牌的组分和含量不尽相同。9 v5 N$ d. O8 G! e9 l# z
2 v# {! b# ]+ z) V
而雌激素可以促进多种凝血因子的转录,孕激素对凝血系统也有复杂影响,它们会引起血液凝固性增加,纤溶功能降低,这一增一降就会导致血流缓慢,从而令代谢紊乱,形成血栓。& w0 h i! ]2 {0 @' ^
# z! i, ]- @2 U b% l! w& O8 P
并且第四代避孕药的成分屈螺酮的结构与螺内酯很像,会导致水钠排泄增加,虽然会减轻水肿,但是也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从而增加血栓风险。 4 w0 r* e1 S( r8 m! W' v / u9 b3 k" h$ f% @; I0 B* ?/ W* X. G另外,持续用药比间断不规律用药的风险低,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头3个月或停药后重新开始服用的头3个月血栓形成风险最高,随着继续服用时间的延长,风险会逐步降低。 . e S5 N( C/ |; l" b ! `5 T1 X. Y' z5 g还有哪些副作用?* M" g; j* {4 X6 W' z7 U3 m
( k$ Q8 E" K* Q/ s" y4 f* N: l
除了血栓外,短效避孕药短期内带来的不良反应其实很明显,最开始吃的1~2个周期内可能会出现恶心、头晕、易怒、情绪不佳、嗜睡等,还可能有一些不规则的出血,但是血量不大。一般在前三个月比较多见,这些现象大部分会慢慢消失,不用担心。+ ]0 {9 w( i. J6 W9 _( X; F, i
! ]! o6 ^8 q; \
目前的研究认为,长期服用短效避孕药5~10年或以上的时间,是比较安全的。 & n/ ]' u( O7 w: r 0 e, k( W4 A7 v2 F: q9 P大多数人对于短效避孕药有担忧,主要是因为它需要连续服药,因此有些姐妹会在对生育功能影响和药物蓄积两方面有所顾虑。4 ^. t# Q' V1 r% H0 Y2 T
1 J9 N) z; o3 g' E. S
其实,短效口服避孕药中的雌、孕激素含量很低,而且也比较接近人体内的天然激素,半衰期短,人体很快就能代谢掉,不储存所以就没有蓄积风险。+ d0 Z; g6 o% f) V! G6 a
1 l7 R, a! E) v7 k0 S: \5 f; t
此外,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没有发现短效口服避孕药致畸的相关报道,且代谢迅速,停药后卵巢就可以正常排卵了,一般停药次月就可以怀孕,至今没有发现影响下一代生长与发育的证据。 & d/ o6 D' n7 n ; i, }2 I; y" T& I: I1 a这些人不适合服用短效避孕药: N) ]7 ?5 G" R4 @5 r |
2 |8 ?6 T4 f% s8 J# d那么短效避孕药是所有人都能用的吗?《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出,以下几类人群慎用:: x1 }# b' j8 X& w8 y5 R
* e( N! Y o' H% D. E/ j. X产后<6周且哺乳或者产后未哺乳但是有静脉血栓风险者; # }) e: F. A* r [! \1 Y7 Z ? 0 A, }7 h3 g! T4 `* H$ X6 J年龄≥35岁且每天≥15根烟; % ? \6 U$ w0 c% e7 y; E. A * o2 V& G- l# d" W& @有冠状动脉疾病多风险因素,如老龄、吸烟、糖尿病、3~4级高血压; Q2 g: W& e, {) U1 J# L
, ~4 l" u0 `; p1 S9 e- Q% t& L" A有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病史或者已知血栓形成相关的突变;$ k2 |, v) k) y. P2 i) `% [
) ?6 s6 u+ ^5 e" \
有脑血管意外史或复杂性瓣膜性心脏病; 2 J, `+ i W# w/ U4 Z8 ?) ]6 C2 y * f1 e0 W. [9 ^6 O# G5 I乳腺癌患者;+ M- P' Z* O. l/ [) [
6 K: n$ q: H' r
有持续的无先兆偏头痛,且年龄≥35岁,或者有先兆的偏头痛;: }$ Z/ _! f/ {9 K% t" Z
% |; U, N* d# f8 ?6 i9 Q
部分糖尿病患者;' q9 C* q1 ~2 ]/ B'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