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其实不仅电磁炉和明火做饭口味有差别,不同功率的明火之间也有差别,甚至厨师对油温火候的把控也会对口味产生影响。通常而言,明火做饭更容易产生爆炒的香味,有的人称这种特殊的香味为锅气。锅气的背后,是复杂且在烹饪中极为重要的一类化学反应: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 " j g! c" i( n" @) D) e: q
& o4 _5 |, L" ]% L' q' ]4 {美拉德反应代指食物中的还原糖(碳水化合物)与氨基酸/蛋白质在常温或加热时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反应,其结果是生成了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除产生类黑精外,反应过程中还会产生成百上千个有不同气味的中间产物,包括还原酮、醛和杂环化合物,这些物质为食品提供了宜人可口的风味和诱人的色泽。
. C$ U& q! M; N3 v) y0 w w8 `% Q- N
美拉德反应能快速地在约140℃至170℃环境下进行。虽然电磁炉的温度能够达到200-300度,但功率却只有1000-2000w左右。相比燃气灶,动辄三四千瓦,饭店里的燃气灶甚至能够超过5000w。这也是饭店里的厨师炒菜时能让锅内也燃起火来的原因。由于水的沸点在100摄氏度附近,功率低的烹饪设备没法立即让食物表面的水分快速蒸发掉,也就没法达到美拉德反应的适合温度,因此缺乏炒菜的香味。高功率的烹饪设备,甚至让食物直接接触火焰(烧烤),也就能蒸发掉食物表面的水分,让其表面产生美拉德反应而增添焦香。当然,食物也并不适合长时间在这种温度下,因为高温也会破坏掉维生素、蛋白质和糖分。炒糊的饭可就不好吃了,不仅有苦味,还有一种叫做丙烯酰胺的致癌物。因此,急火往往伴随快炒,小火才有资格慢炖,美拉德反应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5 t% T0 U9 g @$ [/ r
E* b* E- T" w: g# g
其实早在1912年时,美拉德就将氨基酸和糖类水溶液混合加热后,溶液产生黄棕色的发现讲给法国科学院的其他科学家听,但当时在座者中几乎没有人能意识到这个反应背后的潜在意义。直到1953年,化学家约翰·霍奇发表论文系统地整理了这类反应,美拉德反应才步入大多数人的视野。
3 D' i4 J/ X$ H8 N5 `9 Z& W
; P+ x, P5 I1 P! ^
5 q6 ~& | q. _
1 O5 H( D& K( b: m* C7 d2 N
烤面包、褐色的牛排、羊肉串、半透明的红烧肉、烤鱼上的焦褐层、金黄色的宫保鸡丁、以及金色的炸薯条等等都有美拉德反应的身影哦~可惜的是,1953年霍奇总结美拉德反应时,美拉德已经去世了。如果美拉德知道他的发现成为如今许多厨师们的理论基础,为广大极饿势力做了这么大的贡献,想必也会十分欣慰吧。 5 o$ z0 |$ l4 O6 O/ a4 g( d) ?
5 J4 P5 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