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L! i- W& S* a1 \' {# z$ K 我不知道是现在人变得世故还是害怕受到伤害?其实,争论或说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内心那里都藏着阴暗面。8 \' b9 {" o- [2 \6 h
5 _$ m$ {3 u6 I. |: @; E- e 不自信。所谓“持之有故,辩之有理”。如果一个自信的人,他本身并不在乎争论的结果,而且还会期待别人的观点。而不自信的人往往会注意到自己的论点论据是否充足?自己是否会丢面子?各种顾虑,让自己不敢与人相辩,也不愿与人相辩,所以常常会在别人展开“攻势”之前先拒绝别人。9 P' ?; ]$ g3 w2 t
- ]6 A2 H8 d( f2 K
怕伤害。一个人的尊严在什么时候最容易在乎?我想一个就是在民族大义上,二是在自我理想和至爱上,三就是在与人辩论之时。有种情况,我们之所以与别人争得脸红脖子粗,不是因为别的,就是自尊问题。自尊受伤比肉体受伤更痛!相传三国的诸葛亮生生地把王朗说死,这个王朗死就死在自己的自尊上。心理学研究人的自尊,把自尊分为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而内隐自尊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尊,相对不稳定,它遵循内心潜意识的本能欲望去做。在辩论的时候,如果内隐自尊心强的就会极力地去维护自己,如果失败了轻者受到打击,垂头丧气,重者恐怕如王朗一般被气死。6 N, f) A/ C$ a g& ?9 u3 T. W4 \
/ ^8 A8 V( u+ Z2 u) R 无耐心。不管是说服还是争论,其实很多时候也是体现出一个人的耐心。在辩论的过程中总有一个人先,一个人后。而后的人就要先把先的人的话听完再说。如果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倾听不仅是为了听清对方的意图而是尊重对方。别的人自尊受到了满足,自然不会轻易拉下脸。没有耐心的人总是逃避别人的说服! - ?6 e9 }+ H. m6 p 9 E% U3 m/ k; x& @9 p 如何面对说服或争论? , ]6 E6 ]; Z) T9 O: X! S: @! p- m- A( g
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跟别人争,以为是好事,却不知道自以为聪明的你却伤害了别人。你可知道,你拒绝那些乐于找你辩论的人就像你端着一盆凉水浇到一块烧得很红的煤炭上,结果怎么样?火灭了,却生起了“气”。对方会深深被你刺伤,他会很尴尬,很不知所措。他内心除了自我受害外,还有一丝对你的愧疚。朋友之间是这样,恋人之间也是如此。其实,有些时候,有些话题还是辩一辩的好;有些事情一旦说出来了,就不要妄想将其“扑灭”,最好的办法是得出一个结果,说清楚。这样“到了黄河就死心”的结果对谁都有好处,而不至于又开始没结尾。 3 T( _$ |0 L3 B9 v: e, o1 E6 T& D* V( D6 s4 k. Z
我们如何面对别人的辩论呢?% j9 x, s; Z9 L
' ^" P3 i" q6 \/ ^3 R( v; i0 k 首先,让我们明白辩论的意义,所谓“辩论之道,在自启,在明理,在止于至善”。这个认识必须要懂得,与人相争,为的不是面子,而是求实明理,让自己有所启发。很多 good idea 都在辩论中诞生的。 * N T2 I( o6 M) y1 @9 L$ S Y8 y 4 }* a" \; s" f* |+ k% P' G 其次,只要我们增强自信,多学习,多看书,多留心观察生活,就不必担心害怕与人相辩。“持之有故,辩之有理”,简单点就是肚子里要有“货”。- k6 p' \4 m, {6 u
- |/ w( B, p! x
最后,我们争论的时候要记住“辩理求实,论道启真”,而不是图口舌之快,伤害别人,如果你说服不了一个人,那就把辩论当做锻炼思维和说话的一次训练,一个有结果的争论胜过无数默不作声的拒绝。 ) n( z6 Q- ^3 I! [! N2 w # v9 F; F7 k0 C- s! }+ g6 [/ p 辩论不在于在辩,而在于论;说服不在于服,而在于说。找个时间,找个地点,找一个人,找个话题,然后去“肆无忌惮”地辩论吧,来一次有结果的辩论,你会收获很多! 7 J' U* W# L6 [8 W6 n' f2 W6 n6 w3 E5 b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