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对一些需要跨出纸边的图纹,在制版时需超出裁切线3mm,预留裁切的偏差,此超出部分称为“出血”。 |
| 印刷或纸板过程中,多个颜色套印时由于位置不标准,导致相连的颜色之间露出白边。 |
| 陷印也叫补漏白,又称为扩缩,主要是为了弥补因印刷套印不准而造成两个相邻的不同颜色之间的漏白。 当人们面对印刷品时,总是感觉深色离人眼近,浅色离人眼远,因此,在对原稿进行陷印处理时,总是设法不让深色下的浅色露出来,而上面的深色保持不变,以保证不影响视觉效果。 |
| 挂网时代的照相制版工艺。为补救上网图片深色位感光不足,可移开原稿闪光一次或放一张纸补点曝光,或直接使用flash灯,闪动白光,以增加原稿的深位网,使影像柔化。 |
反白4 ]- |- v' z1 H& q2 z/ H W( Z
| 文字或线条用阴纹来印刷,露出的是纸白。通常使用反白这个功能让图文不填入任何颜色,以对比的方式来表现。 |
爆肥
8 w. r" ]3 o) ~" g* D2 K" [4 I | 手工套版在感光片加隔透明厚胶片来曝光加肥。
4 e6 T# m6 _3 d( s |
实地
" @5 K% {; Q/ e8 l) h9 w | 没有网点的色块面积,通常指满版。
+ y' l+ d, w5 ]- d3 x. ~5 s |
撞网* y) K/ Z- ?1 @) O0 a) R
| 在某些网屏角度叠印的情况下,这种网纹在细网线加网的条件下还可为视觉接受。但以另一些网屏角度叠印的情况下,就会和其他颜色产生冲突,将会产生非常难看的大块网纹,这种现象就是印刷撞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网花。这种网纹称为莫尔条纹或龟纹。 |
| 镜头制版的挂网工艺,正常曝光后取下挂网,补充短暂曝光增加反差。 |
玫花点
. l) S& L: L; `. S" X R# M3 {$ A | 印刷品图案所呈现的梅花鹿斑点式的网纹。
+ t% ]+ O0 _. F8 m1 H |
狗牙
' _# c) n4 Z5 R8 ^; \$ h G' Q | 狗的牙齿是凹凸交错的。图片像素不足,放大后边沿就出现狗牙状。 |
齐头3 D% u8 J, B* `& ] s' x& K w
| 版面排位的指令,以字首作基准线。延伸到拼版、装订,指以版头位为基准。 |
| |
| 将设计好的单页或者印刷版面,按照印刷机大小,纸张大小,印刷,装订方式等拼贴成一张印刷版面的过程。 |
| 指把彩色图像原稿分解为单色版的过程。
- Q$ w9 R% q% U" R |
专色7 H0 f: `3 m3 q4 T/ \2 o; ~
| 专色是指一种预先混合好的特定彩色油墨(或叫特殊的预混油墨)。用来替代或补充印刷色(CMYK)油墨。如明亮的橙色、绿色、荧光色、金属金银色油墨等,或者可以是烫金版、凹凸版等,还可以作为局部光油版等。它不是靠CMYK四色混合出来的,每种专色在付印时要求专用的印版(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付专色胶片,印刷时为专色单独晒版),专色意味着准确的颜色。 |
| 指CMYK四种印刷颜色中的其中一种颜色。
5 J: u; \- D. w, E) _% m |
裁切线
, Q: u8 u' ~( Q8 \7 y4 d2 x% c' S | 印在纸张周边用于指示裁切部位的线条。
# K: W9 j$ \- e4 H% V |
叠印
. |+ T2 a9 e/ M' _0 f9 ~2 C | 一个色块印在另一个色块上,需要注意纯黑色文字在彩色图像上的叠印。 |
| 是指书刊幅面的规格大小,即一张全开的印刷用纸裁切成多少页。
( D& j+ Z. g: Z+ q3 v* `5 I. { |
套印5 A3 o) f6 A2 t" I* K+ M7 w
| 两色以上印刷时,各分色版图文能达到和保持位置准确的套合。 |
| 在套色印刷过程中,印迹重叠的误差。
- K/ S% V: B0 `% G' m8 h8 ] |
P(page)( m a$ l/ Z2 W7 t/ ^& C$ Y% r# w
| 指印刷品的页数,与尺寸无关。$ z' ?5 I1 n e* c
|
| “PS版”是英文“Presensitized Plate”的缩写, 中文意思是预涂感光版,PS版分为“光聚合型”和“光分解型”两种。光聚合型用阴图原版晒版,图文部分的重氮感光膜见光硬化,留在版上,非图文部分的重氮感光膜见不到光,不硬化,被显影液溶解除去。光分解型用阳图原版晒版,非图文部分的重氮化合物见光分解,被显影液溶解除去,留在版上的仍然是没有见光的重氮化合物。 |
| |
| 青(C)、品红(M)、黄(Y)、黑(K)四种油墨。所有颜色都可以通过这四种油墨混合而成,最终形成图文颜色。 |
| |
| 用丝网作为版基,并通过感光制版的方法,制成带有图文的网印版。 |
| 以透明塑胶薄膜通过热压敷贴到印刷品表面,起保护及增加光泽的作用(分为光膜和哑膜,其中还有一种高端薄膜叫触感膜,其手感佳,价格贵)。 |
| 也称过油或者叫上光油,在印刷品表面涂上(或喷、印)一层无色透明涂料,干后起保护及增加印刷品光泽的作用,这一加工过程叫做上光。一般书籍封面、插图、挂历、商标装璜等印刷品的表面要进行上光处理。上光有三种方式,分别是涂布、压光和UV上光,可增加印刷品的防潮、防晒、耐磨、防污、抗水性能。 |
| 以金属箔或颜料箔,通过热压,转移到印刷品或其他物品表面上的加工工艺,叫做烫箔,俗称烫金,其目的是增进装饰效果。 |
| 将印刷品的局部做凸出纸面或者凹陷的感觉,通常叫击凸、压凹,都要制作凹凸模。 |
| 在印刷品表面刷一层胶,然后再贴上一层绒毛材质,使得印刷品表面有绒布的效果。 |
| 压纹工艺是一种使用凹凸模具,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得印刷品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对印刷品表面进行艺术加工的工艺。经压纹后的印刷品表面呈现出深浅不同的图案和纹理,具有明显的浮雕立体感,增加了印刷品的艺术感染力。 |
| 模切工艺就是根据印刷品的设计要求制作专门的模切刀,然后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承印物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品工艺。 |
| 折页是常见的印后工艺,有对折、三折、四折、五折、手风琴折等折法。 |
| 纸张太厚,或是纸浆太脆的印品直接折页的话,内部的纸浆外露,会导致印品和画面严重损坏。而压痕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压痕分为平压、滚压和旋转压三种。 |
| 又称打点线、打虚线、针线、牙线等。在优惠券附券、奖票、回执、门票、打折卡等制作过程中经常使用。5 A, @; u- Z1 ~, t5 e0 W# S, n
|
| |
| 收据、门票、合同、联单等经常会涉及打号码的工艺,这类设备往往是采用自动跳号的打码头,安装在一组旋转的轴上,通过轴的旋转来实现。有胶打和铅打两种。 |
| 简单来说就是将两张不同材质的纸张通过机器上的胶压平贴合在一起,从而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新的纸张。常见就是坑盒和板仔书等。工艺顺序和模切视产品性质决定先后。 |
| 刮刮银油墨是指用于遮盖彩票、电话卡、有奖税务发票等密码(扣奖区)的那层容易被刮掉的银色油墨。这类油墨分为普通刮刮银油墨和紫外线光固化UV刮刮银油墨。 |
| 滴塑是用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按照要求塑形成设计的形态,在常温下的固化型,使得印刷品表面获得水晶般凸起的效果加工工艺。滴塑工艺常用于笔记本印刷、包装盒表面装饰、标识标牌等处。 |
| 在书籍、簿册、卡片的切口上,用金色材料和特制工具滚烫着色的工艺。 |
| |
| |
| |
| |
| |
| |
| 也称后背,指书帖配册后需粘连(或订连)的平齐部分。精装书背有圆背和方背之分。 |
| 衬纸下面印有书名,出版者名,作者名的单张页。有些书刊将衬纸和扉页印在一起装订(即筒子页)称为扉衬页。 |
| 也称封面、外封、皮子、书封等(精装称书壳),封皮是包在书芯外面的,有保护书芯和装饰书籍的作用。 |
| |
| 书帖粘联零散书页时在书帖上涂胶的部分。通常以最后一折的折缝线为基准线按一定的宽度在书帖边涂胶。 |
| |
| |
| 书刊中由于图表版面的安排,需在书芯内插入的一张或多张页。 |
| 将一个书帖按页码的顺序依次套在另一个书帖的面(或里面),成为一本书刊的书芯,再将封面套在书芯最外面的一种配页方法。 |
| 套在封面或书封壳外的包封纸,常用于讲究的书籍和经典著作。 |
| |
| |
| |
| |
中缝
; F$ R+ u: V8 r# m% J0 C6 Z$ b | 指中径纸板与书壳纸板之间的两个空隙。: h" I; j& ?' R* C( i) s0 h
|
折缝线3 K5 U9 ~/ U( l$ N: [4 q k
| 印刷书页在折页加工时的折叠线。
. l. V) V% B- y) A8 s |
铣背
) I8 I1 a& J6 d9 ]& h; _" z/ w | 用铣刀将书芯后背铣成沟槽状便于胶液渗透的一道工序。
: O; H. n* @4 d* I+ R# S |
刀花
6 v5 w; b+ g0 S" W9 e- g+ Q | 切口出现凹凸不平的刀痕。
$ r' v( A9 I2 F% l, U |
| 手工分本后,书背纸宽于书心厚度的部分。或包本后,封皮在书背与封面或封底的连接处凸起呈棱线。$ E/ {. `. G9 e7 U' c
|
| 书帖中小于裁切尺寸的书页。. ~) U& I0 N. P* O7 D) n5 W
|
| 因印刷事故,使书页的一面或两面未印上印迹。" B0 ^3 F- J! E3 X7 X2 {
|
| 将印张按照页码顺序折叠成书刊开本大小书帖的工作流程。* [& b2 |- ~. H4 l* P$ x R
|
配页
" }0 P* F# u; f; `8 q" O | 将书帖或多张散印书页按照页码的顺序配集成书的工作过程。
* U" K* O# R; @! N% q0 ]; m |
勒口
% z0 J- l! F- {. T/ E' ^ | 平装书的封面前口边大于书芯前口边宽约20~30mm,再将封面沿书芯前口切边向里折齐的一种装帧形式。
( m% x5 n( v( X \9 J; l |
| 连接书芯和封皮的衬纸。
9 g+ |) f( l' {7 q |
毛本* l, g9 U6 h5 g2 v% P" m) V+ n
| 三面未切光的书芯。9 s, w/ Q+ d- i) y1 K
|
光本3 c: {; c% S6 M4 ^, d y- _+ S% f
| 三面切光的书芯。
. o. A. g! |3 O J |
扒圆% L5 ^/ b4 K( z. k) A. d& ]& {
| 圆脊精装书在上书壳前,先把书芯背部处理成圆弧形的工序。$ ]9 T& K' @2 ?+ q1 F5 N1 I$ X
|
| 精装的一种,书背制作成一定弧度的圆弧面。* E n# Q& A( f$ E4 c0 @$ L* V
|
园势
0 m% C% M+ k2 r s( \) F | 精装书圆背弧面的弧度。! T5 V5 {/ B7 b, S: H
|
方背# P/ |' l& K/ }/ _7 X3 j; O* \0 b
| 精装的一种。书背平直且与封面封底垂直。 L. _2 x8 w) D3 b
|
| 贴在精装书芯背脊天头与地脚两端的特制物。: b4 s! F+ [$ @
|
筒子纸7 }/ g0 V. p2 V6 S! V# R, M( _
| 成筒状的牛皮衬纸。分别与书芯的书背和书壳粘联,以加固大开本、厚本精装书的书背。6 }) `4 ^! I. ?- n& a
|
| 也称全面书壳的表面材料是一整块。' V3 m8 r' Y; `9 \$ m7 H
|
接面
, p! o+ T3 F+ d4 y9 f( \ | 也称半面书壳的表面材料不是一整块,通常是封面和封底用一种材料,书腰用另一种材料拼粘而成。! t6 ` v7 x+ Q7 M. B
|
起脊
2 D8 ^. u4 p, {$ d! A$ F | 精装书在上书壳前,把书芯用夹板加紧压实,在书芯正反两面。接近书脊与环衬连线的连缘处压出一条凸痕,使书脊略向外鼓起的工序。
- C( Y5 F/ M/ c1 Q; V: ^ |
| 精装的一种。书心没有起脊,但通过对书壳的特殊装饰加工,使整本书的外观像起脊的精装书。 |
| 指精装书刊套合加工后,书封壳大出书芯切口的部分。, C4 \0 }6 H5 N# z3 [& P/ I
|
平锁% N# n" a9 ]. m" Y* j1 E
| 将配好的书帖逐帖以线串订成书心,且纱线在各书帖间排列成行的锁线方式。+ E" S) K3 I1 t& g
|
| 将配好的书帖逐帖以线串订成书心,且纱线在各书帖间相互错开的锁线方式。 |
| 在书封壳的前口两角上包一层皮革或织品。 d7 o" f$ i" \4 n3 N
|
| 又称书沟或沟槽,指精装书套合后,封面和封底与书脊连接部分压进去的沟槽。 " e% c# M, s!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