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13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419
- 最近打卡:2025-03-01 21:25:29
版主
- 积分
- 21494
|
这两天,网传的一段视频让人非常揪心,一个 孩子紧跟大人在路上骑行时不慎摔倒,结果被对向汽车碾压,这引发了网友们的热切关注和讨论。3 P# Y/ d: l3 O/ | ^
$ Y' I1 w; I/ w/ z2 H. g! T3 `) g5 F
据媒体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经常带着他骑行,还拍摄了不少孩子跟着一群成年人一起骑行的短视频,并发布在了平台上。在这些视频下面,热心网友纷纷提醒该父亲要注意孩子安全。
4 N f% X3 D& S9 G
# F \- H& t( O k按理说,身体力行鼓励并带领孩子积极运动本该是一件好事,为什么会变成悲剧呢?从这次的事件中,我们又能吸取哪些教训呢?
2 ?! g' L* w3 v8 i. r1 E0 w, l今天我们就从两个方面来聊聊,一个是孩子适合与成年人一起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高强度运动吗?另一个是带孩子骑车的注意事项。4 o5 e$ e1 @; a! s" x6 T4 o5 }: v
% I& c; S# Q$ {" R, n! ^
孩子更难正确估计风险
' v" e( R' k7 e! c- V, V( D我们都知道,很多运动往往要求运动员时刻判断当前的情况,并且预估即将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危险性,然后对自身的行为作出及时的调整,而这些活动往往都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封闭的专业场地中,尚且可能出现反应不及导致运动者受伤的情况,而道路这样的环境,风险因素就更多了。
, n- z, D5 u$ u1 L% J R {9 ~' `6 {那么,孩子能够及时判断出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并正确应对吗?答案是很难。
% R0 `$ z9 H2 H2 a3 v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7~12 岁的孩子通常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指的是虽然他们在理解因果关系和处理具体信息上有一定能力,但在处理抽象概念和远期后果方面仍然有限,这意味着他们对危险的预判能力是有限的。5 T, w2 j% L4 r. H1 k' o. Y
一项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危险感知能力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研究者邀请了一组 9~14 岁的儿童和一组成年人参加实验。实验包括几个风险评估任务,例如让参与者观看一系列与危险情境相关的视频片段(如高速行驶的汽车、攀爬高处的行为等),然后要求他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按下按钮,表明他们认为这些情境何时变得危险。
- T! c: n: S% Q+ I; A3 z结果发现,成年人在判断危险情境时,反应时间更快且更加一致,而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儿童在判断何时情境变得危险时反应较慢,而且对不同情境下的判断不一致,说明儿童和青少年的危险感知能力较成年人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复杂或快速变化的高强度运动环境中,他们更容易低估危险,从而增加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 E' k: K8 W$ r$ O! ?- P* o孩子自控能力不足8 T* b+ U& O, ^+ d
在高强度运动中,我们往往需要在极度兴奋、紧张或疲劳的状态下,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良好的控制。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 F0 p2 W- W" N2 A0 M) U
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孩子在很兴奋的情况下会大喊大叫,表现得很冲动,或者在很累的时候丧失情绪管理能力,这是因为他们大脑中的前额皮质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这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导致孩子会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当前状态的影响,让本就不太成熟的自控能力变得更为薄弱。当孩子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危险时就很难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增加了发生意外的风险。
) Y/ Z4 l1 s, b$ t- S* F9 y' H1 l8 \
带孩子骑车要注意什么?
0 Z6 V- M) W4 w; ?首先,从法律角度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 12 周岁;(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 16 周岁。& f8 R' _* X3 f* \# N4 `5 [0 H
未满 12 岁在道路上骑车,一旦出现事故,仍要负一定责任,此前也有相关判例。- P: f. Y. D1 q8 r9 C) i% Z
也就是说,只从法律角度考虑,未满 12 岁的孩子,不应在道路骑行。而考虑到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当地道路交通状况,可能孩子满了12岁上路都不一定安全,一方面就如上文所说,低龄孩子对风险的评估和情绪的控制都很不成熟,另一方面,孩子的个头往往相对比较矮小,骑童车的话,个头太小,不易引起司机注意,骑大车甚至共享单车时往往又只能勉强骑行,出现突发状况更容易失去控制造成风险。因此家长更要好好考虑风险,做出合理安排。4 S9 @2 i* i D+ [" h' E- ]
# B% a: d1 p5 ]+ @8 \" u- l1 s, p' s
此外,适龄青少年骑行运动,还要注意车辆的选择、调教以及训练的循序渐进。家长带适龄孩子骑行前,应先带孩子学习基本的交通规则,并给孩子准备好骑行头盔和手套,这二者可以降低意外带来的损伤。上路前要检查车身结构,车轮、刹车等处功能是否正常,有无松动。骑行时应在自行车道,且不要并排骑行以免阻挡道路,大人可跟在孩子身后提醒指导,不能一味地强求孩子跟上大人,以免造成运动损伤或意外。
3 _$ c, c+ Z. {6 R2 m5 D4 Y
6 v- c/ }7 T9 `- y% ~如何带孩子更好地运动?; \0 U, a8 w- c# t
因此,家长们应该为孩子选择更为科学的运动项目,在重视安全的前提下,既能让孩子发挥他们的运动能力,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又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U6 v( |# a% R+ l9 m: n4 g3 E5 k
以下几个建议,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带孩子运动:+ E9 @. x; i' |7 G- y
18 ^& [1 Z! I) g% K( l7 l
7 i. I! T! @# ?( q% S
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5 r5 k3 p3 z3 j& G' t; x( @
选择那些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应该对技术要求不高,而且风险较小,例如游泳、慢跑或篮球等。 }- F6 p5 ?; J" Z4 _
2
0 ^+ H8 @) C0 ?) O2 Z! d* N9 \
: r: [+ k! @, b& T1 s# O/ C' @, ^) z逐步增加运动强度
! L6 c* P/ R* R7 y3 |根据孩子在特定年龄段的体能和心理承受能力,逐步增加运动强度,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强度或成人化的运动标准。如果不太清楚孩子当前适合怎样的运动强度,应该咨询体育老师或专业教练的建议。3 N8 r9 Q V( k; J: g+ Q
3
/ L ~9 x$ L" k+ ~- j. J A e( y, ^& n
培养运动安全意识: T0 e) ]7 o0 `6 f; q3 v3 ?3 N
在进行运动时,教育孩子注意安全,学会识别和规避风险,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例如根据这些运动项目常见的危险事件,与孩子一起进行危险应对的模拟练习,引导孩子正确判断和应对风险。% z) u! v# c* U3 z* d' X+ @7 g1 [
4
& c4 V2 @; w5 h' w& ?# {2 V& U6 E# U U1 u# u! C0 r8 b
注重团队合作与互动: n% S' v$ m- s0 K& [( n
在选择运动项目时,最好选择一些需要团队合作和沟通的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和情绪调节能力。7 r% v& a) J8 G: P Z
5
, W8 z: k7 b8 Q( ~5 W6 T! G- f) X4 ?, J- V* n) s* `, I, I! v
通过维护器材增强责任感
4 S9 }$ `- X1 R7 P2 b2 m. a很多运动需要用到专业器材并需要自己定期维护,比如自行车、轮滑等等,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基本的检修维护操作,让孩子学会爱惜器材并增加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的责任感。& D- G, _5 S" R' h* Z! _' I" M& K* s* l* W. \
最后,再次强调,运动是好事,安全无小事,作为家长要更好地评估孩子能力,选择安全的场所,做适合孩子的运动。
. l, S7 H5 H0 ~2 N1 m9 v
3 d" D/ j2 ^, p6 l$ D
8 @5 ?2 X0 G0 T( B% z$ u# e"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