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
, j0 I- }# d. a, X: P3 N0 q. j8 ^1 O+ f) s9 N
* @- B3 f# ~% }6 R2 b. p6 p/ Y“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很优秀,却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呢?”
" o1 T) |7 B; K
0 s6 v$ Z5 l( f Y( ]5 s' S+ b一个网友的投稿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她说:“感觉自己活成了一个优秀的废物。”
, y: E6 n8 x) M% b* i, K7 _/ ~
7 ~ R' }! t! \" @& g+ h' L
这是一个 97 年的女生。在很多人眼里,她是个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 w$ f6 O. l$ Y/ W6 q$ f: }( G
就读于美国某知名大学,毕业后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当地有名的咨询公司,收入不菲。
# b6 r) U9 _/ x/ N/ p( ~0 S3 M* i- S8 R2 W' C# g0 ]
原本女生也觉得自己是优秀的,但看到有学弟学妹也进了这个行业,她觉得自己也就那样。
& b% j5 E, C. K q- G* g% |2 a+ U: ^
. V2 y2 }) a: `; c
今年秋天,女生准备去世界著名商学院“沃顿商学院”读 MBA。
! s& C, u+ v' |) e5 v! f! N; [; d$ z- M
但听到有人要去哈佛,她就会觉得别人好厉害,自叹不如。
' K' W- T9 ], d# M" G% z$ t
! v* x% _0 _. g1 W( v2 D, n甚至,女生觉得自己的英语已经说得很流利了,还自学了西班牙语,但是听到有人说英语一点口音都没有,甚至还会法语等多种语言,她就觉得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9 J/ X% ?7 m, e1 N
* e/ M. Q0 W+ h/ z! M; T( j
这个女生可能出现了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症状——“意义饥渴症”。
0 y# j$ ~% d. \& p9 X6 u
! Q6 c; C4 q9 s! f
简单解释,就是——
, b& w# m# L& u) U1 C5 l; [
) V, X# t( \$ Q/ G1 D+ v
· 做任何事都会过度追求“意义感”,带有极强的目的性。
6 ^0 F6 x" m1 s* z. j: R
& x5 f* o" q$ e5 n5 |2 y: I. z7 a· 在外人看来已经足够优秀了,但因为没有找到意义,还是会时不时感到痛苦。
' n, j# y: _8 S$ e: m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容易有“意义饥渴症”?“意义饥渴症”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如何减少内心深处的“意义饥渴”,轻装上阵?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6 |- _" ?& U' V6 g! w8 L9 V9 V5 u: H4 z+ c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
7 I* E! p7 L3 P K* M/ y* U
, K7 Y6 e+ h2 Y越容易有“意义饥渴症”?
# U7 J B |' y" t9 M
5 C" O/ W. K! y0 N+ S' `4 H1 N相信在大多数人看来,上面提到的那位女生,完全算得上是特别优秀的人了。
* y/ s; b6 k- B8 ]' z- t$ x
9 U; q) _+ H" R) A1 i& ^/ c
但为什么她仍然很内耗,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呢?
' ?+ n; }5 p M" d
& K0 q/ [- Z9 A" |) `$ S3 x1 v- E这还真不是她“凡尔赛”。因为从她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猜到,女生从小到大应该一直是个目标感很强的人。
5 v2 O% Z% l* \& S: t
& u$ k3 y; L- {) [6 y- i# o' e无论是自己设置的目标,还是别人设置的目标,她都能很好地完成。所以,她一直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最后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 n9 u! P9 R+ y6 c
$ B4 e- I! L9 i0 z' M4 X- M2 g$ C4 A这时候,问题出现了:目标一个个实现了,前路突然没人画道了,她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4 |" X9 _" {1 I: K
" X" `/ @. j/ C5 g+ O
这时候,女生从小养成的“向优秀的人学习”的习惯,又在内心里升起。但她也因此陷入了迷茫,因为答案太多了。
+ ?5 _$ j& d" T% f Q
1 t$ _6 p: X0 H) W' q: Y' F
谁才是下一个她要学习的人?有人不用挣太多钱就可以活得很开心;有人语言天赋很高;有人旅行经验很丰富......女生突然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又不可能一下都达到。
) M6 |, X4 D$ K! j1 Y' X9 l
1 w) [! F. M: K' S2 M
自己的人生路虽然走得很好,也挑不出毛病,但是该往哪儿继续走呢?反而迷茫了。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人,也有和这位女生一样的问题。
/ R( x' Y: T0 C3 e) F
, J7 P8 a' Z2 a& ~1 {' J
TA 们从小就按照既定的成功框架去走——
' Y8 p: w1 W; j$ N F1 [+ U3 |6 Z7 s, m% f* X1 y/ t4 Y
好好学习,考个一流的大学;找个体面的工作,拿高薪;找个门当户对的对象结婚生子,再按照同样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于是很多人到了后面,感觉自己成了“社会工厂”里的零件。
; R, d6 U9 { L: Z0 i" Z
: ]6 V$ W" P2 g) I只按部就班地跟着流水线走,不考虑这样做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自己喜不喜欢。感觉学这个有用,就盲目地去学;爸妈觉得这个专业好,就顺从地去读;直到长大后,缺失了对生活的感知力。
% t7 j8 t' g' ~# R# o/ }. l8 e& k3 x- ?
长久以往,自我渐渐消失,不停地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随之而来的便是无法被填满的满足感和无止尽的焦虑感......
8 ?8 r7 |6 Q3 y) `4 `8 V
2 Y6 b% V) g# N. o那要怎么走下一步,才能让自己目前的生活有意义?
0 ?' H( K. o/ y
9 n" a* q( z' s6 ^9 [5 _
其实大家不要太在意自己目前的生活到底有没有意义,不要去执着于定义某件事的意义。因为这一切行为都是没有必要的。
( b5 T; c% n! i3 Z
# _5 \5 m1 {2 F0 p& k3 Y
别被“意义饥渴症”
2 z) r p% W ?% J; P1 i0 I# d$ _: l$ t
毁了自己的快乐
$ O- |) V5 _$ l) t, ^5 H8 ?
) M' K% V5 P8 M& _1 N
作家和小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过去的 4 年,他试图恢复跑步的习惯,却一直失败。为什么呢?
& m# a& Y! n% Z7 F3 R, g和小畏说,他一开始确实有达成目标,第一天跑了 5 公里。但第二天,他就开始犯懒了——想到要跑步,他的内心就充满了倦怠感,因为昨天太累了。
; e: @8 g3 B& L7 |) [! q2 e! j: K! L
于是,他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一股自责的情绪涌上心头,觉得自己好差劲,只坚持了一天就不行了。
, T; ^# j$ ?6 i. W
8 c5 k* Y3 d2 I) l! Y, @9 l) \
过了两天,和小畏又逼自己去跑步,结果跑了一两公里,就开始气喘吁吁,不得不走路。他一边走,一边自我嫌弃,觉得自己体能太烂了,才跑这么一会儿就不行。
& f2 x( G% g! _ U; m6 w
% ]& h; }/ ~) J( P$ i
于是,他对自己的厌恶感愈发强烈,到后面干脆放弃,不跑了。即使不跑,他心中的自我否定依然存在。于是他开始焦虑内耗,觉得自己连一点小事都无法完成,注定一事无成。
0 t) u' o* ?! i2 Q3 l
% K" n/ |9 Z D- R0 A+ n
“意义饥渴症”的其中一个症状,就是“目标感太强”。
; |" P; P. z2 p# s9 |1 r. H, l" t
. R' m, v1 E, Q比如,每天要跑 5 公里,今天没达成就没有意义,骂自己太菜;一星期要背 2000 个单词,没背完就是不够有毅力......
! C" p; P& t9 ~% |/ f" S. ~5 u8 R; R: g$ _1 }
有心理学家说过:“每个人天生都有自恋属性,我们希望自己是好的、优秀的。于是,我们会本能回避面对自己糟糕的一面。”
% e* f0 d2 Q1 [) T" G+ q
! ]& `9 H' a3 O$ I7 u0 G M大部分患有“意义饥渴症”的人,其实也是完美主义者。因为潜意识觉得自己是优秀的,所以一件事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满分。
1 Y; J4 }; S9 J' I! P* y, m- M$ l' z8 l/ \
就像开头提到的女生一样,上美国名校,就职顶尖公司,掌握多种语言......每一项经历都无限接近世俗定义的“人生赢家”。
1 W {! H9 x' \0 ]3 W' O
5 @; t! g1 y0 |# p& d
但她仍然觉得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因为自己不是全能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别人优秀。
$ ?4 j' e3 e' J! f# p8 V
# e1 f3 f$ o: N+ O太过于追求一件事的意义,会容易使人焦虑内耗或陷入虚无主义。
% w3 q& b5 Q/ y# ?% i& u
如何减轻“意义饥渴”的
0 n( G( _) X" r& T! Q2 c$ x$ ?# C3 h J6 S: v/ y5 h- T
心理包袱?
/ n. V; X- p Y9 `* [: f
# n' t2 }5 z, ?4 d1 D" j你可以试试以下 3 个方法:
! {9 S K: A# H% Q
0 d+ p/ K2 F- O3 c- u1
- L% e0 d8 l2 |( K
: t* D1 A& y6 W# m设定小目标,建立与自己的良性关系
& p8 f! o1 R( o
- n$ n& l/ B1 j u2 G% z有“意义饥渴症”的人,很容易为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
4 G9 j) x! a8 c0 k+ l2 Q6 K5 d3 x5 U3 k0 w1 a
比如刚刚提到的一天跑 5 公里,一周背 2000 个单词等等。如果不能坚持下去,就会容易陷入自责中。
& N% c9 P6 @( R9 y+ h- M
) D( U* v* k }
我们可以尝试把目标进行详细地拆解,简化成“稍一努力,就能达成”的程度。
7 U' q5 a1 a& I/ i9 I
& v2 L# x* v9 J! ?) F9 \比如,把一天跑 5 公里简化成一天运动 20 分钟,不限形式;一周背 2000 个单词简化成一天背 10 个单词,有空就背多一点;一个月阅读 5 本书简化成一天看 10 页书,重点领略文字的魅力。
( G8 i5 N6 P6 h. K, t+ R& @$ l0 }* @2 t
可能看到这里,你会惊呼:“这会不会太少了?!这样有意义吗?”
, c7 G3 M: b$ d9 m- V7 b; D- O0 q) w" X1 {4 A* ?
先不要管有没有意义,而是想想:你做这些事的目的,并不是立刻让自己变得优秀,而是建立与自己的良性关系,慢慢养成一个自己感到舒适的习惯,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其中,感到快乐。
- D9 @4 j/ y2 Z( A3 w! `
! n; z* ^2 ^ D" B% e; ?要知道,那些一天跑 5 公里、一周背 2000 个单词的人,并不是强迫自己自律,而是因为热爱而养成习惯,最终才变成了所谓的“自律”。
; H' J- F( {+ C. @0 r& o$ R6 p! O5 J7 ^/ F
先尝试去热爱,再慢慢变成习惯。后续你会发现,当你开始享受过程,才是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
+ I. @) x7 ~* ]6 P( M
& o* y& M& z1 J. g; {最后,不要忘了为这些小事庆祝。
$ G& n2 ^) y. n7 f0 O; h9 k1 i0 K& j
因为,当你能为一天运动 20 分钟而庆祝时,便意味着每次锻炼你感受到的不再是压力,而是“我很棒”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会滋养人,让人获得更多动力,走得更远。
$ A9 f! M6 ]- W/ P( U! V# i
" w) H' @% X, l% M9 s2
7 K T8 k- P3 i6 o: I
f& ?; k6 |$ E' G% a8 A
培养一个能支撑自己的兴趣爱好
& R/ U! t! M* {7 {; U9 t3 Z2 P; s2 t* z) B
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朋友蝴蝶患有典型的“意义饥渴症”,她的情况和开头提到的女生差不多,有颜有钱有才华,却还是觉得人生毫无意义。
* d$ }" z* I+ I* K* E: a. z2 ]' a
1 v' P, b$ z w7 E鉴于此,我劝她培养一个能支撑自己的兴趣爱好。蝴蝶对画画比较感兴趣,于是报了个油画班开始学习画画。
' a6 n- W# Y' O- N& K
a! W3 y+ U1 }3 K4 N学了半年后,她把其中几幅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挂到二手平台销售,其中一幅画被一个孤独症孩子的妈妈买下。
+ j) L% n" n. ^ V
- K" l7 ~9 Z. J
后来,这位妈妈给蝴蝶留言,说孩子很喜欢她的画,也去报名学画画,现在画得越来越好了,孤独症也得到了改善。
6 n, w* S8 }- V
; L. ~. n) E/ q& n
蝴蝶告诉我,她突然感受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
7 }7 D: `, u- A6 S" m$ y* \2 |5 V0 W
我告诉她,其实画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不管最后画得如何,只要在过程中能感觉到自己被治愈,就已经值得去做。
3 e$ l1 G& m* E; k( I+ N
) N& Z* p3 v3 q& W
3
% d5 e& |* Q4 Z" _! N& `" z
. w6 o# z( _# x' A0 T. A练习“虚度光阴”
/ }4 p. \: j3 v: V& l5 r6 `' l; Y; D% _6 G# g! g
学习如何“虚度光阴”,并让自己偶尔“虚度光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 H2 S" \8 ~4 n7 y( @& k& y# S$ Q! G) |7 i& H
比如,什么都不做,只是躺着静静地听 20 分钟音乐;在海边独自发呆;在公园的草坪上晒太阳;坐在路边看两只猫如何追逐打闹......
3 X. r: d$ l8 U9 B' M d9 M
4 f( [) j* E9 t7 o: H$ G不要充满目的性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即使是世俗层面看起来“无意义”的小事,只要你自己觉得有意义就行。
0 u, e U) A, Q
8 r. w$ t, u5 k# d$ ]7 w$ }4
4 g6 J0 n) O& R" {& J
1 ]6 I' H1 {$ C ]( e x. ~) B
多看一些哲学类的书籍,进入“心流模式”
" n: A9 I) {' ^8 s- w$ n7 P
3 P2 a0 i# @! Q" |7 o" A《洞见·从科学到哲学》这本书里提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思维模式:“我们的痛苦很大程度来自于我们的大脑对我们的控制。”
* v+ S4 I: d, d. f2 c5 f1 ~7 z
9 v. b8 ?6 A5 Q7 H4 o0 h意思是,痛苦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我们很容易自己下定义。比如认为一个人好,这个人做什么都对,就算做出不符合常规的事,也会觉得 TA 有不得已的苦衷。
9 s3 g7 L8 a2 k! Z7 Z) k7 F2 _/ f1 m8 q5 T& G
相反,认为这个人不好,就做什么都是错的,即使 TA 帮助了人,也认为 TA 是有所图。
2 V1 [# F8 e& R$ z. Y2 x% r4 Y$ P( O. ]0 ^! F! R
有“意义饥渴症”的人,就很容易去下这样的定义——这个事情没做成,我就是失败的;虽然我还不错,但这个人在某方面比我厉害,我还是不如 TA。
7 w) L0 `! ~! ]! `" h! O$ K9 H. x9 Q
书里还提到,这都是认知失衡(失真的预期)的表现。因为那是“你”自己认为的,都是主观想法导致的。
( ]# M+ |! J- \7 X$ A0 f/ T7 U: I
G3 J4 ^& ~+ P/ T; x如果你能练习不去这样认为,那么我们就能摆脱大脑对我们的控制,继而摆脱痛苦。
! K1 d, A) Z$ G, h P
. T! m0 w+ h c3 |8 U+ N( U
写在最后
- I8 G$ y T3 o+ e' E* U: G8 Z+ v, c2 H9 U9 {- A" ~
《纽约时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有“意义”,真正的意义或许只有在恰当的时机才会浮现。
) n* ^/ p! w: P4 @: f# f" h* e3 F' } [7 ^7 R f
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些思考方式比如成长型思维、懂得感激、从挣扎中领悟意义等都可以提升人的幸福感。
/ I* i+ v/ X- L- q% T) O; T2 h+ m* N: M1 j8 b: G% ?) c
如果你正在遭受的一切令你痛苦不堪、空洞迷茫,努力去坚持意义感只会阻碍你,而非帮助你变得更好。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时刻纠结一件事的意义所在。
A/ G: p! n" B1 f9 E
$ |6 h) w. i, D/ W) k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设立目标,但不一定非要完美;我们可以承认自己存在短板,但也要肯定自己的长处。
1 @+ [' x& P8 P+ c% q; L2 r; z$ U- G9 ?# H+ G0 f
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耐心,允许自己慢慢来。只要你开心地度过这些瞬间,那么每个瞬间都是值得的。
0 ~) B- p2 X0 _2 u8 O& y8 W. r1 A" D$ A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慢慢来,会更好。
# T1 h$ ?! h8 a% R$ E
. V( ~- N: z4 t+ m+ d2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