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精神损害赔偿是权利主体因其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损害而要求侵害人给予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是现代民法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织部分。精神损害赔偿具有补偿、抚慰受害人,惩罚加害人的三重功能。 2 Q. c+ i0 J. A& {3 H# l0 V
$ ?: ~9 M# R s" ^1 R% p交通事故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 z; f) U, p" l5 z; D2 [& V4 L# c. w2 O; U) `/ B$ W( @7 E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规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 u$ `( y. A- w4 U& |7 E8 _ j% n3 q! P+ _( \+ u
相关知识:精神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
/ d k e3 D& ~
! P) _5 C" |9 }# x6 F中国于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和200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精神赔偿解释》)中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如下:
1 Z$ y2 P+ Y% m$ y0 W1 Q! ?% y8 D+ w, j; Q/ Y+ V2 r1 a
1、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法院应依法予以受理:(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3)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 z+ f- x- G3 [ E! K+ E6 |
/ j; |2 v. g \! e7 v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在依法予以受理。
& t" M) y& T q9 L% F" v2 S) R' w! L3 G4 s& M
2、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受理。
' D0 O: O$ l. j* l
: \1 V) S& n- j7 v4 V3、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受理: * s6 J2 M) q' U) K1 P" Z
! b z: U0 S$ }- q/ Z' k/ ~
(1)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 L! Y% t# p9 J4 Q: ?% H* {. d+ p4 z! S/ }* D
(2)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 E& O' }0 e5 z. F8 k# l) Q3 j+ Y1 l# ]9 m, n6 Z% j
(3)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 M$ b9 D- [3 f: ~4 b9 S4 Y% L }( O# f4 A$ g- G! D8 x- d" j4 S
4、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被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 Y# F$ Z$ J( N: ~2 i- Z
3 T8 s. t0 v, }6 m5、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I/ s8 V8 r8 G, I4 F3 V9 B
D/ G! U: O1 O& O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