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详情# i& h% j6 }- I! Z) |0 N5 W
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8 L1 p6 U( ^: G; Q$ V: C( P
! C ~# v/ F8 }- [, d- }
构成要件详情+ ]: c5 H+ ?; E0 K% M* w& g
客体要件 8 M: G8 `5 L7 n! z0 r4 ~* l3 `. K' x- Y$ N- q3 U
《刑法》修正案八将危险驾驶罪规定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显然,此罪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即危险驾驶的行为危及到了公共安全,给公共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危险,即对不特定且多数人的生命、身体或者财产的危险。 5 x X5 d7 y% I) ^: A& r 9 x5 n' |; W k4 u! O6 o客观要件/ n! D3 ?" w0 y2 t: _. O- w* [) T
% E5 G1 V$ z2 s$ |2 n
此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因此构成此罪要求在客观行为方面,要同时满足四个方面的条件: ; q M$ j: Q; | " M. i4 o3 w* G(1)行为条件: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这里法律条文采用列举的方式,仅将醉酒和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行为入罪。* ]( a2 ]7 X9 N" {4 T/ T1 w
# [! y8 `: B( p; V: r“醉酒驾驶”的行为。醉酒分为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属于精神病,而生理性醉酒则不属于精神病。在病理性醉酒的情形中,要看行为人是否明知自己有病理性醉酒的生理特点。如果明知而故意饮酒是自己陷于病理性醉酒的状态后驾驶机动车,根据“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其仍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不知道自己有病理性醉酒的生理特点,而饮酒后使自己陷于病理性醉酒的状态后又驾驶机动车行驶,根据“主客观一致”的原则,刑罚不应对此种行为人意志无法控制的行为加以处罚。' l" P e7 w% s9 ~' y( l8 N! l
6 g5 S6 }6 {* k7 \. o
“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行为。“追逐竞驶”是指驾驶机动车相互追逐或以追求速度为目的驾驶的行为,即通俗意义上的“飙车”行为。由于道路限速的不同,那么达到“追逐竞驶”的速度条件也是不一样的。具体要多少码还要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而加以具体界定。) o, ~6 k# I6 p( W8 r
' E, Y a' ?1 y! K(2)空间条件: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要在道路上进行。 “道路”与交通肇事罪中的“道路”范围相一致,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即凡是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道路。4 P6 F7 @% F ^/ M6 ^- @
( n, k( P+ K# K0 V$ P' t1 w8 G
(3)对象条件:驾驶的是机动车。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包括大型汽车、小型汽车、专用汽车、特种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机动车辆。$ \# S( s2 [4 q+ @) O8 \
' [( {$ w( O F! d注意:由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为非机动车,因此醉后驾驶电动自行车或驾驶电动自行车追逐竞驶的行为不构成危险驾驶罪。2 {1 X: I# S: B b) Q# i! E
# _# Q0 Y- ?+ Z
(4)情节条件:情节恶劣。法律对于“情节恶劣”没有作具体的规定,但依照立法的本意,在闹市区、在高速公路上等醉驾或追逐竞驶,或车上载有多人等情形可以视为情节恶劣。 2 C6 t9 e9 }' l# Z& i% t* r$ y% u# j- D$ j$ M, d. H
注意:这里的“情节恶劣”不包括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情形。因为危险驾驶罪只要有醉驾或追逐竞驶的行为即构成该罪,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交通肇事罪或其他罪名处罚。 & e) G, V! D7 Y" t8 X$ F! c" {! M # _5 e% U( p* n" B6 s7 O主体要件 + \- Z1 G T! n9 i 1 z6 }5 @( o4 |; P. I" Z0 p: y6 x4 M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主体。实践中主要是机动车驾驶员。 " c1 g) C) e1 I& S4 g3 F1 A3 q; S) J2 c! j$ i. {; c1 p
主观要件% m2 o2 b7 B4 r7 y% N, }0 D
* V/ C0 [4 V a( m2 X: {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行为危害到公共安全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状态的发生。# d7 K3 M$ o6 v
( m r7 A0 @& p: e认定详情5 W* z+ m, N: r3 B0 w
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2 u4 q4 L& T" K" F; `2 K
, i* ^( [, Q2 I9 X: S6 L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共同之处:三个罪名既然都规定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中,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就是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 _% Z/ Y* S& D% `6 {
+ m. ]# L ^! W
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三者之间的区别。其区别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h4 S+ h1 A" F9 |
2 v- O7 g6 X% x# w! b4 Y1 |4 x首先,主观方面不同。正如前所述,危险驾驶罪在主观上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意义上过失犯罪,主观上只能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主观上是故意,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主观上为过失。 9 Y1 S8 |2 k1 r K/ b " a" ]1 u% e# ]3 {' Z7 [其次,在行为方式上不同。危险驾驶罪只包括醉驾和追逐竞驶两种行为,交通肇事包括一些违反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要求实施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但犯危险性相当的危险行为。不应包括醉驾和追逐竞驶的行为。 8 o( n' [" h7 |! `# }8 q; F5 ^. Z" f: {: w
第三,在是否要求出现危害结果上不同。危险驾驶罪是行为犯、情节犯,只要有醉驾或追逐竞驶的行为且情节恶劣即可,不要求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交通肇事罪为结果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危险犯。 # k* E8 k. x& u: A" l* L1 o 5 v7 z" `7 b' s8 ~再次,量刑上不同。比着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险驾驶罪是一种较轻的犯罪,因为毕竟没有发生危害后果,而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都要求造成严重的后果,由此带来量刑上的差别。3 q, V( Y" T- E/ g* @4 G! E+ ?) b- Q
3 g* T8 t0 o) G; b" N立案标准 详情+ s0 h0 N) ~+ y4 B S H& Q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 k8 S! V. W% ^ _5 M# t$ Y# m# e. g- i1 b
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 `2 w9 w/ P, f3 z @: p* g D 8 h/ k5 B0 _8 E量刑标准详情 * U0 r! ?$ c: d《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 S8 S7 r6 O- A* N- I4 C; x/ P ' m9 r8 Z( O) G8 V$ x/ e(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4 f7 M5 O7 D% I) ~5 d
( \0 l& _6 A" J! Y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S% t0 W. e0 h) `7 y, m
! F9 \* n! M5 D' x(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 A! H* b/ `3 ]4 U* ~- }( D3 u7 I/ j9 q! Y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S" T3 H9 H8 |. }1 c& M# s
7 B1 w+ e* ^' B3 x' I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7 G; k4 i5 c/ @ `( V : k. G5 f. j+ X, `6 V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 ~; L0 m; @6 r% u0 z+ \7 g1 B% N7 u& x" W
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I8 V7 Z" T: e% K/ j9 n6 s9 q7 s
; `+ t$ V8 {. M$ S/ N- ~
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2 E& n7 U# J; x: ^
/ G6 x& n/ f. F& V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S. ~7 s8 I { g, H) L6 W1 h7 W+ {$ {7 |5 ^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7 o, t1 i8 y* ^7 V
1 q2 ] M2 O9 L
(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 D/ N! M; U1 y7 I9 Q' D # b5 y6 x1 f5 I9 A8 ? (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9 y4 |- x+ ^$ P
2 ?; N% o! `. a( o& n" c. K) G
(四)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8 s) }4 l! u) e, }0 }0 W, f
6 R' d8 T' V. R (五)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5 C, j' `6 z: O6 }. C7 i2 i( X - N9 y+ U* r2 p. Y* j6 Z (六)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l* K4 z6 r& f) J" X9 h
1 E! C8 N& I! j$ x9 V (七)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 Q1 g) Y: B: A; d$ i* ^7 Q5 E/ R( r- F2 j: s' t
(八)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R% j9 g' o- r6 h. c( R" n y/ }- n7 h9 s! ]* n/ ]) L+ s5 ]
三、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 }. o k* d. s7 q. n; {0 i0 p8 \9 f" U, `8 _' t% q' }1 G# [1 N
四、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 / ~& }1 C$ S. z7 A6 H7 A$ L- W 9 ~1 x* F3 E+ }1 V$ ^司法解释 详情 ' x! K) y1 Q( ^[刑法条文]: s! ?$ {# A7 s, V/ I9 |! |, \$ w! y8 h
- u# ?/ L( Q9 I. V/ `; K$ i
第八条、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修改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6 o# T6 D, [2 ~" {3 n i1 n( l
6 i- P# Q% \* H$ J5 I. V; X1 h6 S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 D/ C- y9 q$ c8 E- R g! V- k4 i; @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a3 u' C$ T4 ?7 C, |
% S7 z% F% {. y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1 x3 ^3 r& @ F8 v
( m5 e7 ^* |1 u! C) m(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7 \8 I" V. E( f! `1 L* D @" o2 ?$ X6 ?+ V. T$ W6 J4 M h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9 d+ z, M9 v* P1 K. }
2 H1 ?% ?6 u/ p2 h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S" c1 J+ S, @, T# ~
5 I9 |5 `5 T5 F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 f- h5 v( D' k. \" C4 T M+ f# z6 E3 ^4 ]* R( ~' S5 i% I$ i
法发〔2013〕15号7 M6 a$ n' _) a, Y# i* M
; ]9 X! O+ M1 c9 N- u; R
为保障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依法惩处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侦查、起诉、审判实践,制定本意见。0 B* E, l& B$ u
) y4 R4 A1 F8 y! W 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2 d6 V$ d1 n- |
F+ {" u+ R9 N8 ~+ r
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j- v7 Y/ k/ d" l Y
2 R2 ]4 P. a$ O6 ]( ^2 W$ ~" w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a) ~* L2 D! B8 E E. c
+ V2 e% `* o( g# N( ?2 t2 o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7 ?0 x. V! M7 }7 g9 u
1 S0 W+ `9 b% l) q
(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Z' p$ n4 P) ?; d6 F
, z% Q+ K4 G+ \8 u2 t! C
(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k0 |0 o! O; X+ O
N4 S4 Q2 \1 z3 f/ _: L+ v, j" `! a (四)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y* y! ^6 v. ^2 ^% g2 d% t
% o9 E. R' b* ~6 e3 h, E4 m( F
(五)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 S9 v0 m. D1 |6 e1 v) t1 y) f2 A3 k% u% o& L, N+ P
(六)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 f: s b* i* ~
/ o' b7 _8 P( U. }) Q (七)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2 c& I5 {/ D) a& u9 ^+ q6 u0 v& g( q5 v. g4 w
(八)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 n6 ]: @8 w' u # x: u- d4 W- O, p9 A r 三、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g2 s5 B7 K6 G+ [ K! R
* t9 F+ n2 d4 Z. H 四、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 [: R% F' S+ h6 c8 A
5 `4 X8 _* f: L, E' E
五、公安机关在查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时,对查获经过、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和抽取血样过程应当制作记录;有条件的,应当拍照、录音或者录像;有证人的,应当收集证人证言。* \* H0 n4 W9 l1 Y) z
# D; p8 s& h9 o7 _8 ] 六、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意见是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醉酒的依据。犯罪嫌疑人经呼气酒精含量检验达到本意见第一条规定的醉酒标准,在抽取血样之前脱逃的,可以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醉酒的依据。 4 Z9 ]$ q, b' @* ~: I! t ; ?: o# d( @! ~$ H7 `+ \6 _% v# Q 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本意见第一条规定的醉酒标准的,应当认定为醉酒。$ n% v) |! L3 l
! ]4 l8 @0 Z" T5 V2 W0 E; _% {& _
七、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定诉讼期限内及时侦查、起诉、审判。8 T* |5 h4 h' G7 c+ D
' O2 ]/ U* S) X5 a
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i9 |& r. x) r( y) b4 W; ^, f$ u
0 P0 K+ [0 {3 d6 V1 f, S: X
法律意见 3 F- i6 z7 A5 Y危险驾驶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或者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最高刑期为10年。 ( n, Y: x" J: P* [7 _5 d. X0 P' Z % @& k' J# e# }. V0 w被逮捕前可以做什么 # ~% Y! X5 N+ _6 @: V. Y. l/ o* |/ |' ]! l
(一)【自首】建议尽快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且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自首是法定的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的,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5 b) J7 w; s+ G0 k7 U0 X9 g, |0 S" L# f1 W( t5 a# I
(二)【积极配合】应当配合相关机关,如实回答案件相关问题,且不袒护他人,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可以拒绝回答。 : @2 h t! K9 q. D 6 a& z2 U% _" Y% ](三)【坦白案情】 在交代案情时,行为人可以说明案件发生后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去挽回被害人的损失。9 H& I9 }9 g3 p/ D+ b( J# @
# Y: Q/ K+ l0 S$ v
(四)【诉讼权利】若有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提出控告的权利。 1 r' @ G+ n8 F3 F; I7 M 1 W- F5 c; k" X$ O6 O被公安机关逮捕后可以做什么0 L# n3 z! x- M
: b" K5 X4 L8 W& |: t3 A1 ?1 o( ~
(一)【程序合法】如果被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超过法定期限(拘留最长不得超过37天、逮捕后被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的,可以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 c+ v$ V8 w1 a6 l+ G, p9 K; T$ F9 ?$ U% T; c1 c
(二)【刑事会见】如果在侦查阶段,那么仅有律师能够进行会见,所以可以在侦查阶段便委托律师介入,了解清楚案情,弄清楚违反的法律法规,避免因为不了解程序和法律法规而造成更坏的后果。 0 x5 B. n% N3 g# V, z! k 8 N B+ y/ D$ h h(三)【取保候审】如果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的孩子的,那么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 p# T- O& `2 U, H+ h' K) o% L1 u5 P& t1 l3 D
庭审阶段 0 W# E A/ ~( n F% N L # ?- O+ l5 F7 D7 F8 m4 R(一) 【回避】如果发现参与审理的法官、书记员、陪审员和案件有关系,那么可以提出申请,让他们回避。 * S" U F# s; a/ z 3 C0 f$ H% J8 k# j ?! y(二) 【诉讼权利/人格权】对于司法工作人员侵犯其合法的诉讼权利(如自由辩论的权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为,可以向法庭提出控告。 . ^" f+ V+ }8 q9 D, N2 N# P% z$ l! @- \% N$ g
(三) 【质证权利】参与法庭审理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 8 U9 I7 T0 L: Q5 d* f: i& L, F/ h* J- J: v
(四) 【质证环节】对于未到庭的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的内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9 x# h- N: V0 c. w. Y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