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y% B2 }) \3 N10万元贷款分24期偿还现金流状况 ) }4 v8 a+ Z+ \1 l《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咨询了多家股份行和国有大行的车贷业务,发现其普遍的贷款名义利率在3%~6%不等,而汽车金融公司的利率水平要高于银行。, x# \- N: X; F1 W. v
( Q7 F! B( ?: k7 Y: j5 Q4 |就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为某豪华品牌旗下的一款紧凑型车的标准信贷金融方案来看,这款车的总价为21.37万元,选择首付30%也就是6.41万元,贷款金额为14.96万元,期限为两年,月供为7033.34元。经过计算可得知这笔贷款的名义利率为6.42%。6 f; [0 o/ C% I6 E
! U x4 J& U7 d! a
可以看到的是,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的车贷利率都普遍高于4S店所提供给消费者的贷款利率,那么4S店为何可以将利率压到如此之低?除了上述所提到收取贷款手续费和在还款方式上“做手脚”以外,记者发现,4S店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来补足售车利润。 : \* B' y" I% A& U$ K& Z& g( {2 `: j& C* g8 t2 r: n
超低利率的背后援手# x0 l& j/ O) @" B( ]" Y @
/ a h- q' ]2 d
尽管按照计算得出的实际利率高于4S店销售向消费者宣传的数值,但这一利率仍然合规,且低于银行车贷相关利率,为何4S店可以将车贷利率压得如此之低? 6 r7 X1 z% e! C) r* ?' l: n; Z2 E0 L/ c6 u! F5 x, A4 B9 \
主机厂贴息是主要原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家合资品牌汽车经销商内部拿到的资料显示,主机厂为提振销量,会根据销售策略对不同车型推出相应的汽车信贷贴息方案。一般而言,单价越贵,主打车型的贴息幅度越高。* \' F; X6 `# Q0 A4 c, M6 M, l
$ h7 f s- T( p8 g/ L% H; o
以某款售价20万元左右的B级轿车为例,主机厂给出了8000元的贴息上限,即消费者贷款利息额≤8000元时,利息全部由主机厂承担,也就是所谓的“免息贷款”。当贷款数额较大或还款期数较多,产生的利息>8000元时,消费者只用承担超过8000元部分的利息,即“低息贷款”。 & T% t8 G6 b8 l/ t6 t; U u4 g1 A& M- i
一位合资品牌销售公司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厂家选择给客户贴息主要是为了扩大销售量。各厂家给予的金融分期政策,目的是为了让手中现金不足的客户能够提前购买车辆,降低客户购车成本。 . a+ e# b g. D8 A7 A+ u' L3 ^: Y4 l& f) q# p1 a. g
“贴息的确会增加企业成本,其中的成本核算特别复杂,但企业承担了用户成本是一定的。”上述合资品牌销售公司内部人士说。: T+ L( @) e2 n- J2 F
- _, h$ J+ O) ^; k- _
不仅如此,主机厂对经销商的金融渗透率也有相应的考核。“厂家每年都会给我们4S店下达一个分期的指标,一年必须完成一定数额的订单,才会给予相应奖励。所以说,4S店通过价格优惠政策,引导客户去做分期,这也算是所有4S店的一个宗旨吧。”一位豪华品牌4S店销售顾问介绍称,这也是消费者选择全款买车优惠幅度一般小于贷款买车的主要原因。& x/ |8 _: X% W2 t
- r" |: j7 W/ v7 u" [据了解,4S店销售人员成功完成一单分期贷款会有更多的提成奖励。“如果全款卖的话,一辆车的提成是600元,但是做分期的话按照贷款额度不同我可以再多拿100~400元的分期提成,所以我们一般也是会推荐消费者来店内做分期。”北京某4S店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2 l0 |5 A) W3 i
! T. F) C8 B! {: z$ u, L' \罗兰贝格《2020中国汽车金融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新车金融总体渗透率达43%。按使用金融产品的台数比例,贷款渗透率约35%,融资租赁渗透率约8%。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新车汽车金融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终端消费升级、信贷接受度提升,汽车金融市场将保持进一步增长。& d' o. F7 p) _0 R
3 b/ E/ w- p# L; a- |& Q' i/ e8 n“不瞒您说,现在我们店里都是按照指导价9.1或9.2折的价格进货,之后9折左右把车卖出去,再靠金融服务费、上牌出库费、保险返点这些方式弥补卖车损失。”提到目前汽车销售行业的现状,某自主品牌4S店销售人员颇感无奈。 L; j7 T. J0 f; l
0 y F; ~0 x. P: s7 ]事实上,当前多数汽车经销商新车销售业务处于亏损状态。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一项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经销商新车销售收入平均为0.76亿元,但经销商新车销售平均毛利率为-3.5%,这意味着,汽车经销商平均每销售1台新车就要亏损3.5%。 ( ^$ M; S# V' m2 T1 M2 S, |0 O7 l6 A" w2 g) J
不仅如此,国内未出现“价格倒挂”现象(即车辆实际售价低于进货价格)的汽车经销商占比仅为16.3%,与2019年的20.1%相比,下降幅度较大。其中,合资车企产品价格倒挂现象较为严重。虽然价格倒挂幅度有所降低,但价格倒挂20%以上的经销商比例为9.8%。 " P- y' n2 X. x0 t8 c ; N6 V+ t) {" B! b新车销售的利润几乎为负,那么经销商的利润从何而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主机厂返利是重要来源之一。所谓返利是指主机厂根据商务政策给予汽车经销商的基本返利,这些返利种类繁多,考核项目也会因时间或不同车型的销售政策而变化,涵盖销售量类返利、市场费用类返利、市占率返利、二手车返利、满意度类返利、日常管理类返利、金融保险类返利等等。 2 y: |7 N' ~, a) D/ |! s * x8 K9 w& ^1 C, @3 \& V ?) ?' q为达到主机厂制定的销售目标,经销商不惜大幅让利促销“以价换量”。“到了冲销量的时候,很多4S店做活动都是亏10%以上往外卖,但综合厂商销售返利后,基本达到营收持平,但减少了车辆的管理和维护成本,后续也可以开展维保业务。”上述豪华品牌4S店销售人员介绍称,以一台30万左右的车为例,用实际终端发票价减去进货成本,亏损4.5万元,厂家的各项返利弥补4.86万元,1台车的实际毛利为0.36万元。* _* R' j8 l" U) r
$ a; L9 ]: ?' @& V+ \
此外,保险返佣和售后市场服务也是经销商利润的重要来源。据从事保险行业的相关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车险业务服务趋于同质、竞争日益激烈,为占领市场,财险公司不惜牺牲利润打“价格战”。而险企在获客渠道尤其是新车上险时高度依赖4S店等传统汽车经销商,为争夺客户致使高费用高佣金盛行,佣金、手续费甚至可以高达车险费用的四成以上,而最终这些高额成本都由车险销售商承担。 ; I5 E6 P! K# f; u! ^& Z J9 c; t1 x: n( q, h) B0 j; K
上述从事保险行业的相关业内人士表示,9月19日实施的车险综合改革将改善手续费乱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非理性的手续费竞争会完全消失,具体成效还有待时间和市场检验。”。- `$ t+ e' r! j- ?6 \5 ?& A
9 V% \" n# |8 D4 _% C/ S2 l
汽车售后市场业务也是汽车经销商们的盈利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第11期汽车零整比数据显示,当期汽车零整比100指数为336.97%,较上期上涨11.1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将一辆车所有部件按零件售卖的价格相加之和平均可以购买3.36辆同款整车。( f3 t7 d3 R- m$ b* b" y! Y
6 g% i; a& A$ R) d6 V) i以中升控股为例,其2019年公司年报显示,该公司利润来源主要来自新车销售、售后服务、金融保险佣金三部分,三者分别为29亿元、86亿元和29亿元,其中售后服务占比60%,超过新车销售和金融保险佣金之和。) N2 U; x! j1 U% y; _( y
: O: _" k$ r3 }' x! W
尽管收入来源较多,但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汽车经销商们可谓“哀鸿遍野”。据国内10家主流汽车经销商集团披露的年中财报显示,有7家集团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仅3家实现净利润增长。其中,广汇汽车净利润下滑超6成,成为下滑幅度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9 ^7 V d* i& D( ~6 w
( q: R x; A/ b. \$ z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研显示,今年上半年仅20%经销商基本完成厂家销售任务,实现销量增长的经销商占比为21.5%。值得注意的是,有17.2%的经销商销量下降了40%以上。与此同时,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019家4S店相继退网。 . A' x8 U: e$ l* y$ A % ?4 e k( s, l“近两年来汽车市场处于下行状态,再加上疫情冲击等不确定因素,金融企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收紧,经销商贷款越来越难。当下汽车经销商集团的融资越来越难,贷款到期后没有新的资金流入,很容易因为资金链断裂出现问题。”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常务会长、中海同创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勇表示,汽车经销商集团都是重资产经营,大多依赖金融杠杆去发展。过去十几年的市场爆发期,汽车经销商集团用短贷长用的方式买了土地,建了销售店面,在如今去杠杆化的环境下,贷款难度大,经营压力也会很大,很多企业会因此堵不上贷款的“窟窿”。9 s5 g$ Z, Q& x3 V2 v1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