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96|回复: 0

[车友之家] 驾车安全第一 避免害人害己的驾驶陋习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89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5587
  • 最近打卡:2025-04-24 20:14:49

6552

主题

3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3711
发表于 2024-11-26 08: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有些驾驶的坏习惯可能会影响你的车辆寿命,而有一些驾驶的坏习惯可能会影响你或者别人的寿命。所以要完全避免以下十条影响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驾驶陋习。
4 f2 Z( m, g+ F" o& X9 b: V% J    一、酒后驾车
5 a  h) `; K* F# C  j    每年约有4万人因为汽车事故而丧生,而酒后驾车占事故的40%。而60%的死者,是16-24岁的年轻人。据美国汽车协会称,每2分钟就有一起由于酒后驾车引起的车祸。8 L9 e: D2 z2 c5 _8 @3 {
    酒驾代价惨重,酒后驾驶分两种:. c6 z/ m2 U: y8 D% X" c
    1、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  n: w$ A6 |* s( p3 S
   2、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s/ u0 D+ B# e1 x/ I, x
    目前,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4 D& K- [; ^1 y: U; O4 z) d
    酒驾: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9 }0 N) T6 ?4 S, i# M    醉驾: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 Q% Z% @; Q; f7 V: x5 }7 r    二、开车发短信8 u1 a  h. O& G4 |, z7 k7 \
    在美国,每天有4000-8000起的汽车碰撞事故是由于开车分心引起的,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边开车边发短信。自从美国推出禁止开车发短信的禁令后,违规率下降了70%。
& e% @- w. J- M0 k; P4 m9 c/ G    人的应急反应需要时间
& |  a: B! R) B    车祸发生,只是一瞬间,如果以时间计算,可能一秒钟都不需要。如果一个司机是全神贯注在开车,那么,一旦前方出现紧急情况,他可以提前采取措施,从眼睛看到,到大脑反应,最后手脚采取动作,整个应急反应过程,不会超过一秒钟。但受到其他因素干扰,或者注意力集中在其他方面,如收发短信上时,应急反应的过程就会非常长,甚至三四秒的时间,都还反应不过来,而这时候,事故早已经发生了。
. o+ {- f0 ?% J9 g, z- o    三、开车时情绪暴躁7 D0 G$ _% A0 K
    美国汽车协会调查显示,每年至少有1500人因赌气开车及交通纠纷而严重受伤,甚至丧命。
4 B2 n) t4 ^6 J$ j+ r/ E3 B" c0 y    通常路怒症有如下症状:
/ J1 Z$ R' y9 r    1、开车“骂人”成常态。
0 H7 y: N6 ]" V  W0 X" V$ }   2、驾车情绪容易失控,一点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冲动。% @- O+ S" f3 T2 `- v0 x; r
    3、喜欢跟人“顶牛”,故意拦挡别人进入自己车道。
' H: i1 q! y5 _! D4 D. q    4、开车时和不开车时脾气、情绪像两个人。$ E0 F# i" a" A$ U5 f' ~1 X
    5、前面车辆稍慢就不停鸣喇叭或打闪灯。7 c* ]7 [3 l3 X% ]: D
    6、危险驾驶,包括突然刹车或加速,跟车过近等。
6 d" k/ G/ d' A) I3 d+ O; P    产生攻击性驾驶的心理原因,可谓五花八门。一个关键原因是开车人有一种不正确的期望,他们下意识里认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式和时间从甲地开到乙地,没有任何意外事项应该阻挡他们。
5 l1 L8 w5 Q3 c& A/ n) f7 G    通常这类“马路愤怒者”开车时的5种幼稚心态包括:
9 |) r; u& M- T; J# q    1、即使完全没有必要赶时间,司机仍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预期时间,规定自己在多少时间内到达目的地;3 c& X  o' E& Q' g
   2、喜欢在马路上和其他司机竞争,超过对方就高兴,被对方超过就懊恼;
2 s' o+ i. c. \# A" z) r    3、如果旁边的汽车打方向灯想变换车道,本能反应是加速跟上去,不让他超车;
& i* b; B0 a9 F4 j- Q+ ]& S7 u4 B. K    4、看到别的司机错误或不守规矩的动作,尽管一点都没妨碍自己,但嫌恶的情绪仍会油然而生;1 ]( O2 g1 z6 u6 q
    5、觉得别人侮辱了自己,会产生报复心态,并很难克制住这种心态。3 p( [4 t1 ~; [  @3 g  d+ l! Y
    患了路怒症怎么办?
5 ]6 ]8 L& @  \  m5 A( y& [    1、学会为自己减压,切勿将不良情绪带至车内;2 G/ H1 a  _2 d7 t$ P, l* J
    2、保持车内适宜温度,有助于控制情绪;
% _* h/ Y- {/ ]: P0 M    3、出门前准备周全,避免因匆忙出门忘记物品而导致不安情绪;
" R8 e1 U7 B" u1 r8 v+ G* B& U! |' p    4、开车别在路上争吵,退一步海阔天空;& s5 E/ b8 Y$ e
    5、播放一些平淡一些的车内音乐。7 f# k+ H2 y0 o
    四、儿童不使用汽车座椅. j( ?# c# O3 {$ L/ Z0 a
    据美国国家高速公路安全局表示,汽车的撞击是导致车内2-14岁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平均每天约有4名儿童死亡,至少500名儿童因此而受伤,因此使用汽车儿童座椅,对孩子的出行具有十分重要保障。
" I: A" h% ^' T# |( l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但是近年来因交通安全知识匮乏、防范措施不力导致儿童交通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据交通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中国儿童乘车出行中儿童安全座椅的配置率不到0.1%。在所有儿童交通意外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孩子是在道路上受伤的。
! l9 @; {& |- D( s, `& [# v    权威部门表示,目前儿童乘车安全最有效的保护方式就是儿童安全座椅,能降低婴儿死亡率达70%,降低4至7岁儿童死亡率达59%,但我国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不足0.1%。欧美国家对儿童安全座椅有强制执行标准,比如瑞典要求7岁以下的儿童乘车,车上应配有保护儿童安全的装置;在美国,法律规定的年龄为4岁以下;在加拿大,法律规定是5岁以下;澳大利亚规定的年龄是8岁以下;德国、荷兰和日本甚至将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要求提高到12岁以下。
- d" m0 D  ^6 I2 n( D# A+ r    五、超速驾驶,尤其在恶劣天气时8 @1 v& g- a* @9 G
    据美国汽车协会调查显示,在所有的追尾事故和致命的撞击车祸中,由超速驾驶导致的占了分别13%和33%。超速行驶在雨雪及大雾天气,尤其危险。
; y7 {: @2 o: i4 R9 Q# Z) l    超速会降低驾驶员的反应能力。据测算,时速40公里时,驾驶人可以观察到90度至100(视野度)范围内的物体;时速为105公里时,就只能观察40度以内的物体了。超速行驶时,对前方突然出现的险情,难以及时、妥善处置。
$ \4 ]  C/ I0 s0 q3 V2 a5 f    超速会增加事故发生机率。如果道路上车流量较多,超速的车辆势必经常处于加速超车的状态,每超一辆同方向行驶的车辆后驶入原路线,就增加了一个交织点;超车时,超越车辆一般都占据在中线位置,有的还占据在道路的左边,超的车越多,与对面来车交会时形成的冲突点也越多;从安全角度来说,车速越快,车距应越大,但超车时车距却不断减少,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率。; w1 v9 m; d( T: i5 q  s* T6 w
    超速会加大事故的严重程度。在车辆发生撞击的过程中,车速、车型、时间是影响安全的三大因素,而车速起着重要作用,撞击程度、损毁情况与车速快慢成正比,车速越快、撞击力造成的破坏越大,引发的交通事故越严重。专家指出,汽车的最高时速是指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好行驶车速,但这并不表示汽车在最高时速的时候是最合适的。一般情况下,汽车的行驶速度要比最高时速低20公里,汽车的各种机能才算发挥得比较稳定。1 @8 n9 `% U$ V. B0 y& p  q
    六、低估天气,麻痹大意( e( ~0 X; x: I0 c; V
    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调查显示,高速路上的致命车祸中,有20%是由于恶劣天气引起的。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20亿美元。/ f2 ~) ?+ t  S; L3 \4 L
    一般影响到行车的恶劣天气主要是指雨、雪、雾等天气状况,而应对以上几种天气的驾驶措施也各有巧妙不同。如果在雾天行车,起雾时尽量在普通公路上低速行驶,待浓雾散去后,再上高速公路行驶。如在高速公路行驶时,浓雾突然来临,应该立即将车驶向最近的服务区或停车场暂避,或把车驶向路肩或紧急停车带停下,开启示宽灯、尾灯、后防雾灯和危险报警灯。如在雪地行驶,行车要点在于缓慢起步,切忌突然加速、制动或猛打转向盘。制动时尽量用点刹,不要一脚踩死。如果情况不是很急,最好利用发动机制动。如果赶上电闪雷鸣的天气,车窗一定要全部关紧,并将收音机的天线及早收起来。
- d) x8 |  z9 q! _$ r9 A/ V' v    七、佩戴度数不准的眼镜,影响安全视线! E( T5 v* E1 n3 o1 f
    90%的道路驾驶隐患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因此视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你的驾驶安全,而夜间行驶是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g8 ?: Z: V& `0 K$ a* s
    随着私家车普及,近视眼司机也越来越多。据交警介绍,虽然现在近视眼对考取驾照没什么影响,但“眼镜族”开车多多少少还有些受限制。从省高速交警支队提供的数据来看,“眼镜族”夜晚行驶高速公路的事故率高出普通人群20%还多。眼科专家介绍说,夜里光线比白天暗,视网膜上接受的光量有限,在光照量很少的情况下,正常视力的人看细小东西会比较清楚,而近视眼的人则相对差些,开车时也就容易出现危险。
0 w5 `- C3 T" m9 ^! ?( T, X    据了解,除部分人戴隐形眼镜外,大部分“眼镜族”戴的是普通眼镜,夏季强烈的日光或刺眼的车灯都对他们的驾驶安全有影响。据交警介绍,戴眼镜的司机更容易受到光线影响,如果遇到强光刺眼时,会出现视觉模糊、判断滞后等现象,直接影响到驾驶安全。1 q+ J4 n! g  J* v! B6 |9 D
    眼镜族驾驶员越来越多,保证驾驶要做到几下几点:
( d6 L' z  {; E" d. E0 b" C6 K    首先,在给车辆贴膜时切忌选择颜色过深的,这样可在最大限度内保证视线清晰;. N5 D& B) _: a, J8 H
    其次,要正视夜间光线暗淡对视力的影响,“眼镜族”夜间最好不开车,更要避免疲劳驾驶;
8 i0 g( ?# D& y1 Y& Z  C3 W    再有,夏季光线强时,建议戴度数适宜的浅颜色的墨镜,以保证行车安全。1 K! i/ I1 e4 \
    八、不系安全带$ ^# q% c/ d1 m9 `6 M; o% O2 K7 M4 z) n
    系安全带是防止汽车碰撞时受伤的最有效方式。在过去的30年中,安全带只是挽救了21万人的命,如果每个人开车都自觉地系上安全带,美国每年将有超过5000人可以逃离死亡。- j$ t) s( Y2 @2 @6 O8 \% L
    调查数据显示:在一次可能导致死亡的车祸中,安全带的使用可使车内人员生还的几率提高60%,发生正面撞车时,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死亡率44%;翻车时可减少死亡率80%。日本最新研究表明,车祸中后排未系安全带的乘客猛烈撞击前排座椅,会对司机或前排的乘客形成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在车祸中死亡的概率增加大约5倍。/ T0 ?; _3 m  `4 d
    安全带的防护作用主要是:
  G, k# W; t3 M0 k5 z9 X7 `' f    防止驾、乘人员被抛出车外;& z' H, z4 a6 l8 n9 t
    对抗撞车时的减速度,使驾、乘人员不致与方向盘、仪表板、档风玻璃等物品发生第2次撞击。1 N7 |  r% \& w! X/ i! r
    正确地使用安全带要注意以下几点:
% m# B2 K3 l  @7 d3 m: S   1、腰部安全带应当系在紧贴在髋骨的下部,与股骨部位正好接触上。在碰撞时,碰撞力作用在盆腔的骨骼上,避免安全带勒紧腹部导致严重伤害。
- C; C) \. D$ B  o    2、肩部安全带应当系在肩部,跨过胸腔。人体的这些部位能够很好地承受安全带的束缚力。/ g2 l2 t* e9 p9 R' m4 u1 s' `: U( ]
    3、为了使腰部安全带系紧,在搭扣端向下拉腰部安全带的同时向上拉肩部安全带。( o1 y' M) M' S, [; x
    4、系上了安全带,却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所系位置不当或过于宽松。" V; D# H  w! T
    5、上高速公路时才系安全带,城区行驶时不系。
, o2 {# G: i6 |# z# z    6、不是起步前系好,而是边开车边系。
5 t! k2 K! |' d6 B: d    7、为应付检查把安全带斜跨于胸前,等检查完再把安全带放下。* L& f' W9 y* p3 v
    九、转向过度
8 V5 r0 }5 I9 L' F( I7 J4 V    如果你开得是辆后驱车型,那么转向过度往往比较明显,开车时切忌加速过猛,否则极容易发生事故。1 L8 u' z/ ^; z4 G, w' s: e
    所谓转向过度现象,其实与转向不足类似,只是反过来而已。导致转向过度的原因很多,如速度过快,或是转向盘操作失误等。
' R+ U1 K& q$ q& ?* Z. @0 u9 A2 }    如果发生在后轮驱动的车辆上,通常是因为转弯时油门踩得太大或突然松开油门导致的。一旦油门踩下,后轮的侧向力会突然降低,使车辆前方侧向力增大,而导致转向过度。一般的处理方法是:慢慢松开油门或微踩制动,以降低车速,并尽快修正转向盘,向反方向扭转。在进行转向盘修正时,不要一次修正得太多,可分为几次修正,当车子开始朝原先行驶方式移动时,立即回轮,但也不要回得过猛,以免车辆摆动过大。$ m; J9 c  ?' F+ ]$ O/ X- L
    如果转向过度发生在前驱车上,通常是因为在转弯时,突然猛踩制动,导致车身重心前移,使前轮侧向摩擦力增大,后轮上扬而减少了其附着力,造成转向过度。因此前驱车应避免转弯时急踩制动。
( g' {9 t' O- w# Y* m    十、疲劳驾驶8 I+ d! {& }' u) I3 G
    睡眠不充足就开始一段长途驾驶,往往容易发生事故。如果在驾驶时有睡意,可以把车开到一个安全地带,小睡一会。% q4 R; s, H% o5 j: e* H/ F% I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此,疲劳后严禁驾驶车辆。
% w# [' Y) g  W/ Z$ N7 T; y    疲劳,一般可分为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从疲劳恢复时间来看,可分为急性疲劳、慢性疲劳和积蓄性疲劳。急性疲劳是由于日常劳动所引起的暂时疲劳,经过短期的休息,疲劳就会消失,正常驾驶疲劳就属于这一种。慢性疲劳是由于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而引起的,这种疲劳使劳动质量下降,影响身心健康,短暂休息不能消 失。过度疲劳是由于多次疲劳和连续疲劳积聚形成,可能突然以某种病态表现出来,这种不能用短时间的睡眠来恢复,需要经过长时间休养和十分充足的睡眠进行恢复,否则这种过度疲劳会发展成慢性疲劳。驾驶人在出现过度疲劳和慢性疲劳时,都不宜驾驶车辆。4 y$ n$ i  J: n9 g6 F& c' [" P. a. _' U
    对于汽车驾驶者来说,一个不经意的小错误往往带来的会是大伤害。因此,对于有可能致命的错误,是一次也不可以犯。小心驾驶,安全出行。/ ^. O5 A0 K3 s; q; ]5 N

* h- J6 t$ V6 i2 j6 A6 I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9-19 12:32 , Processed in 0.218081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