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冬季来临,羽绒服、羽绒被等羽绒制品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但一部分“假羽绒制品”却在线上、线下市场肆意泛滥。
4 R2 s7 e8 f* y$ a/ d V H, y
0 F. e3 P8 L2 _
# `' ~" A. C( }1 I/ ^
记者在线上部分直播间里看到,商家把所谓的羽绒被吹得天花乱坠,不仅保暖效果出类拔萃,各种检测报告齐全,价格也是低廉。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0 B9 b8 ~, l0 P9 k. m& p$ ^: Q
9 n' _ I1 x$ ~直播间套路:样品是“好绒”但发货是“丝”
; j" z* S9 q6 A* S1 `
' @. |4 S4 ?# b5 E“2888元不要,888元也不要!”“95%的绒子,像葡萄串一样,很蓬松”“贴身去睡,真的像睡在云朵里一样的感觉,摸起来像摸婴儿的肌肤一样”“98鹅吊绒,一等品”……
* r* K/ L. Z9 O/ }% g, R* L; d5 _1 A- q$ P9 Y
直播间内,那些促销价仅需几百元的羽绒被,在主播们激情四溢的叫卖声中,被赋予了诸多诱人特性。为证明所言真实可靠,主播们还拿出检测报告和相关材料进行强调。
/ [& h2 J) G: a0 j {( s
一名主播介绍:“绒的检测专用章,红章我全部都有。咱家的吊牌,水洗标,都是齐全的。”
1 B' y+ I% c; b' S1 t
$ Z) q7 A+ c' Q* y1 C* J
然而,当记者按照网络平台上的地址,来到江苏南通市,见到了这些直播间的工作人员后,被这些网络电商工作人员告知,直播间的样品是真的,“没一个差的”,但消费者最终收到的羽绒被与直播间所展示的压根不是同一种,存在严重的“货不对板”情况。
( Q0 ]+ B1 i6 P, c0 x直播间工作人员表示:“直播间展示的是好绒,然后真正发的是那种,它是差的。”“你要听实话就是丝,跟绒没关系,就没有绒。”
7 P/ w9 j/ N' ~ i; F3 W
6 ?2 ?$ p- S! U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他们采用“丝”来填充到被子里以替代“绒”,如此一来,成品从外观上几乎难以辨别差异,手感也极为相近,这便是他们得以控制成本的核心手段。至于“丝”究竟属于何种产品?面对记者的进一步追问,工作人员却三缄其口,只是一再强调“丝”的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天差地别。
5 C+ ] z4 G' ]1 k1 y( U+ O0 W8 W9 F. N! @
羽绒被里没羽绒吊牌全造假
|( N5 K8 m" T# C) U w
- V6 G( W e [# u: b7 L8 k$ B
直播间工作人员向记者爆料,这些羽绒被虽附带形形色色的吊牌与标签,但上面诸如“一等品”“90%白鹅绒”“蓬松度 1000+”“信誉保证标志”“臻选 5A 等级羽绒”等宣传语,全是子虚乌有,纯粹是欺骗消费者的虚假标识。 这些标识又是怎么来的呢?
; ~6 D* I- e7 c w直播间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标随便说的,做标的人就在屋里,我让他做啥标就做啥标。”甚至检验检测报告、羽绒充气标,也是电商们成批采购来的,一套成本仅1元、2元,“牌牌1元钱,2块钱”。
( m x) e: S& n0 r! P$ S2 \* i7 T# A/ Q7 L5 |+ K9 W
但是检测却用的真绒。直播间工作人员指出,“基本上客户是摸不出来,一般他不懂的,看不出来。”
4 K3 X- M3 V, w& I4 |6 z8 S
1 z' I% e4 g, c* @& [0 s* }这些“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的羽绒被,被这些主播在直播间公然兜售,一番话术,让很多消费者不知不觉中,一步步陷入主播们精心布置的消费陷阱。那么,这些伪劣产品究竟是谁生产的,幕后制造假货的,又会是谁呢?
/ o G3 R# h% }2 F& e
! c2 ?1 f: {8 z! @$ X! [$ B8 V依照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辗转来到位于南通市的南海路,这家名为盟庭家居的公司里,工作人员却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生产的所谓“羽绒被”,实则是采用非羽绒材料填充的被子。
+ t- }2 Y( _- b1 {, Y4 c7 s
& C3 }% C f; T2 f+ r9 f5 ]盟庭家居 工作人员:“我们跟你说直白一点,这就叫假羽绒被,我们现在有充丝的,它也当羽绒卖,就卖假货。”
, Y! O+ c/ v i/ X. W
; k0 W, m+ C6 y1 J5 L( m. _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羽绒被品质优劣与否,关键评判指标在于绒子含量与蓬松度。 依据国家标准(GB/T 17685 - 2016)之规定,当产品标称的“绒子含量”大于或等于 50%时,方可被定义为“羽绒”。而且行业标准(QB/T 1193 - 2023)明确指出,唯有以同一规格的羽绒作为唯一填充物的被类产品,才有资格被称为羽绒被。
; h% F% ~% G2 i9 D: K, a- X6 ` a
然而,这里的工作人员为营造出羽绒被的使用体验效果,竟采用“飞丝”来鱼目混珠,冒充“羽绒”。所谓“飞丝”,是指在羽绒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
( Q/ }6 r- k8 h
, E6 H% H4 l6 `( t/ A/ U
由于其形态与羽绒有相似之处,当“飞丝”和“羽绒”被填充进被壳后,无论是从外观审视,还是用手直接触摸感受,消费者都极难分辨出二者的差异。而商家为降低成本、追逐更高利润,便在生产过程中动起了歪脑筋,选择以“飞丝”冒充“羽绒”。
: _9 B- F7 G3 j3 C" k7 l
' W% t" s. Q/ t- Z5 O* m4 C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同样一款外观的羽绒被,充“90绒”,成本需要800元,充“高丝”,成本只要400元。
. b8 G' V, i* N9 x' ^# }8 ~
& A0 j1 M* N! v对此,盟庭家居工作人员表示:“你摸着的话,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摸不出来。 ”
) U y' q$ U+ N& K: \, s
6 q" ?4 J3 N/ \3 f/ m大量假羽绒被进酒店、民宿
, o) d& `$ x) L
# t y. e4 V- e, i
记者又走访了南通的家纺市场,发现将“飞丝”添加到羽绒制品里,甚至用“飞丝”代替羽绒,已是“公开的秘密”。
5 {' E4 u$ L# ?4 R6 k
2 [ e8 h+ G, N# X4 x这些伪劣羽绒制品无法过检,商家们都心知肚明,但在利益驱使下,他们选择违规售卖假羽绒被。商家透露这些不达标的假羽绒被除了被消费者买回家中,也会流向酒店、民宿等场所。
]0 Z; I1 w, C; s7 R8 f7 n此后,记者来到江西省九江市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这里聚集了百余家羽绒服装配套企业。记者惊讶地发现,这里儿童羽绒服的价格非常便宜,质量更是令人担忧。 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里的这些羽绒服装企业,不仅使用“飞丝”作为填充物,还有所谓的“吊包绒”“手感绒”。与合格的“绒子”相比,不达标的填充物显然在保暖性能上大打折扣。
3 m9 y- @5 g& X& B. t
商家告诉记者,他们这里用的检测报告、吊牌、水洗标、羽绒充气标等都是在辅料店买的“通版”,谁都可以用。
/ _$ s- x9 N8 }) S1 g1 Z0 K
记者发现,这个创业园里分布着多家辅料店,不仅出售各类标识、质检报告,还主动给客户提供极具欺骗性的“建议”,让这些伪劣的羽绒服在外观及相关标识上能够尽可能地以假乱真。
/ Q: O: A* Z6 N+ g7 q+ ]% d" B& ~- u辅料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冒充羽绒的辅料很受服装厂家的欢迎,今年销售量高达20万套。
+ X) V A+ \1 T8 ]2 }' U& z
+ s! v: d/ _+ ?" T6 m1 Z- {! l+ C6 y! Z
记者又来到江西九江一家名为胖瓜童装工厂店的儿童羽绒服装企业,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他们既生产合格羽绒服,也生产不合格羽绒服,他们会把合格羽绒服的检测报告用在不合格的产品上。
, ]1 s% [; @1 l+ y! G W这类商家对自己的违规行为心知肚明,但为了牟取利益,他们就建议选择“分仓”发货来躲避监管。监管严的地方就发好货,监管不严的地方就发“充丝”的。
& t7 Q) F- f9 J: B+ G$ U
一款填充物为“飞丝”的所谓“羽绒服”成本价不到40元,两个月内销售量高达6万多件。
; H9 A7 p+ V& v: [+ c, f+ i& e3 G
企业牺牲工人健康
7 C& W( L& ]/ h. M3 I
生产“棉、丝、绒”混合填充物
! ]- U' c( F; X' w' o8 ?8 `. S
; y" s( V6 Y- _8 m$ Q/ ]$ u, T记者在江西九江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里找到了一家名为河北羽兴羽绒公司的企业,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他们生产的假羽绒服填充物“飞丝”的种类多,价格相差也大,单价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 k0 }) y; V' C' c6 S
另外一家流行羽羽绒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成本来调配各种填充物的比例。不管成本被压缩到何等低的程度,他们都能够提供与之匹配的“飞丝”。
% s; p7 q' |6 h+ }7 x而为了躲避监管、逃避责任,流行羽羽绒公司会装傻充愣,虽然对客户采买“飞丝”的目的心知肚明,却要假装不知道客户的用途。
: o4 q i7 t' A- c' Q记者发现了更加惊人的内幕,江西越之翎羽绒有限公司为了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全然不顾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健康,竟然采用将棉、丝和绒相互混合的方式,只为增加羽绒制品填充物的蓬松度,从而在外观上迷惑消费者,而这种填充物的成本每斤只要7元。
0 E+ r, P- S( B记者目睹了工人们生产这种售价仅7元一斤的填充物。现场的工人们都头戴专业面具,据他们强调,这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粉尘过多,必须防止粉尘吸入体内。
1 L% j5 \4 V4 b% L从原料生产端以次充好,到线上线下销售端知假售假,这些假冒伪劣的羽绒制品,就这样被公然销售。提醒相关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实现产业全链条的监管,对这类利欲熏心、肆意妄为的商家予以打击整治。
" ]1 w4 ?* |: y0 `+ k
% D! r! e- ]; R" ^* R#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