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秀才
- 打卡总天数:3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24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8:00
版主
- 积分
- 113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正式施行,关于民生、婚姻、人权、物权等息息相关的条例都有变化。& i3 w+ J% n. ^# |! o" }% G0 N; h7 m8 Y
" I* A/ d r8 u0 B& P; ^0 `$ [7 ~
其中包括讨论热烈的“离婚冷静期”、“婚前财产”、“赡养子女”、“保障全职太太”的新规!
" |+ ~' H. P; C2 }
. A" i$ p3 _1 @" m$ h在崭新的一年里,一起来看看哪些非常重要的法律法规即将影响我们,又将在哪些范围内保护我们的权益。; a3 G* F6 \ o5 F3 U
+ f( [8 o( h# s; ]3 v. v《民法典》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4 G; ` ]+ _9 U7 d1 j
7 E6 ?8 s( E& o( U; o' J
局长今天主要挑选了热度较高,同时也是大家关心《民法典》里的“婚姻家庭编”进行解读。 u- d7 u3 j0 K$ T! h" ?: ?
1 s# V: Y% _9 ]
大家要用心听课,保护好自己自身权益。
, f* }9 A& f% E- w" [ E' B0 C: L2 Y9 l9 d/ N: O8 @4 _
01. ~* `4 `3 J( U0 _$ t8 M4 M8 F
; ^. g% g: o7 c7 l& j; F, D
30日离婚冷静期,真的来了!- {( V$ P$ c3 l
6 j' G, h, D8 _' W) B# d《民法典》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申请撤回离婚登记。
8 T7 a T A D, K; I7 f! D$ J. ~
0 }" H$ z5 |/ d9 e: q! V同时,自离婚冷静期届满后30日内,双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放离婚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3 Z; M9 m$ U! W
$ }5 G G- r2 O1 _新规解读:
2 R. y, \0 @ g8 ^1 u, n/ M; o6 m2 l y$ ?7 B Q2 k
设置“离婚冷静期”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夫妻因吵架矛盾等造成的冲动离婚。
( X1 K9 P' a% G% ^, o$ d& w8 P) |' `+ e) P1 T7 \: D2 e
如果有一方在这30日冷静期内放弃离婚撤销申请,那么这段婚姻就维持原样,离不成了。' R8 P; y: e1 k0 G# A
8 n2 {9 V5 f! T0 \+ l. ~' I! M那如果一方需要离婚,另一方不同意,怎么办?
# J. L1 U- U2 e
! V Q7 }0 _- z, ?- Q( V如果其中一方认为婚姻已无法继续,可以在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如果法院判决双方正式离婚,那么就不受离婚冷静期的影响,判决立即生效。5 H0 }+ _( V: U7 d* U
- w- X1 E$ u' s9 {不过相对于以往的“说离就离”,要通过诉讼离婚的路径明显比以前更耗时耗神。- t: ^4 Y; k y8 t% o& Y
+ |% `2 H) Z' Q$ E
法院会先对离婚申请进行调解,调解不成需要提供婚姻破裂的证据才准予离婚。
B1 Q; N5 F% a% g6 j0 m3 E$ \
02
7 G4 g# [0 m5 y* @( c( f' a0 W W L+ \' X" ]# R8 v
三种情况下$ e8 L6 {( H8 r0 ?3 W( W: Q& e
支持返还彩礼: x2 t1 k7 t9 S
" o2 S/ N2 J3 w2 L7 s u
彩礼一直是热门话题,也是婚姻中的“第一道关”。; S- v+ b0 m1 X7 m, q: ^ O
" s1 \. W4 {. I9 p' T. D0 T/ `$ s有些地区仍然存在天价彩礼,甚至要砸锅卖铁才能凑够彩礼。1 ~: j: i4 A& F y
; D1 q2 c, I5 [$ c$ T只要是以结婚为目的索要的彩礼,一般不予退还。
4 _0 d: w2 I' G( ] G/ @5 _8 E' u9 F' K1 {7 g
但根据2021实施的《民法典》新规,符合以下情况并查明属实,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彩礼返还: 9 P- i7 d$ @. X
3 p3 x! \3 [& z) M9 v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 ?- \& ]3 h9 J(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 f, F0 i6 A, d- v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 U! }$ |2 }
& ?; N: T/ F' M; D; D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f) p% b# J* o. F$ p* J& B' r$ e; c5 P3 Y2 ^/ l
新规解读:6 [0 I5 I* a, T
0 v+ b; l/ s/ e! o3 D
离婚要退还彩礼,必须按照以上三种情况执行。. [7 ~; _& ^+ N5 g
: c4 {- V: h1 }2 `$ ^ L9 r- l
而除了彩礼,男女间在婚前产生的费用,也有明确指示。
^1 y. X1 d% c$ l2 j( X: {+ s2 g/ d! b4 V; H+ l
比如男方和女方恋爱期间所花费的恋爱支出,是不属于彩礼范畴的,只能是赠送关系,不能要求女方返还。! W5 e1 b5 b+ h7 v) U9 P( R
& m- X# m+ N- c( R) ]" H
如果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证,而此时感情出现危机要分手,那提出彩礼返还需按双方生活时间的长短、双方过错等来衡量彩礼返还金额。
0 {0 k, @/ O: f* ]" _' @/ y0 e G2 H2 U
另外,男方迎娶女方时所支付婚礼宴席等属于消费性价格,并没有金钱实物,也是不能返还的。
; _, I l, S+ |/ H! P
& G, F9 S) ?3 w4 d' w5 K032 e9 A( ?3 ^# q: A5 N/ P
) g% N2 @4 r1 u, ?# ?% x: e
婚前父母帮买房" x I( d6 `/ y" t# B
不属夫妻个人财产
; J: Y- `$ }6 ]" {
0 @1 ^. F9 M4 s5 d+ E" P) d; x4 H买房艰难,很多小年轻都需要老一辈助助力才能在婚前准备新居。
# A! P0 d% K* V7 ~8 @# o& I) L5 C8 a
: T% f. I/ G9 Y6 @9 \% X$ N; E但婚前父母出资买的帮买的房,婚后应该算谁的?
0 w* M# K) f0 }% g! |- ]. c9 o+ k( x4 Y ^7 g! k
《民法典》对此发布相关解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延续了现行婚姻法司法解释相关规定:
: o6 W( p* j5 \
* [$ D7 W: @* J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6 P8 [) R% h; t# l' A" Q
+ e( k, c" \0 y, g8 V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规定的原则处理。, N% h% u. v. p' y3 J! G
3 o$ ]! C% M4 C* q* z; x" n新规解读:' p9 y) Z+ K2 R6 V. r9 P
7 @. W R/ P: Y2 N: |# z2 |这一条例不算新规,以往婚姻法里也有相关解释,但婚前财产依然是热度高居不下的话题。5 C- x2 T5 _2 s9 q% T
( h3 C0 [; T: v6 ~5 f) h通俗来讲,婚前已经属于个人既定的财产,婚后也不会变成夫妻共同财产。- B$ t) E$ R5 p: K* R7 l: i
4 R( [6 i6 j/ c1 _7 A
那如果买房后需要双方共同还贷,怎么算?
6 R4 ~: s- P6 z/ y3 ^0 @
! W* P$ O& ] D- Q( y! M- O$ \( B这里有两个原则,婚前取得的财产归个人,婚后取得的财产归双方。4 n3 O- }; J' @6 A }. o6 N' t
, y* I+ }8 M/ Y/ o+ o也就是说,就算婚后另一方有一起还贷,在离婚时也不可以要求分房,只可以要求拿回自己已还贷的金额以及按比例应得的升值空间。1 b, Y( a$ s5 w7 `9 R; f9 w& Q6 S; Z: H
5 l% b" g! m) y% b) ?) J
除非在购房前有约定赠予,否则不能拿走不属于自己的财产部分。
5 S6 [# `) K Q0 c
: m) T) I; r3 _& V H0 ^04" T. l: c2 J6 q( t
, s; T( V1 h2 g \) u
妻子终止妊娠
8 j7 K8 C) p; d% t$ i- N9 c是否侵犯丈夫生育权" z/ b+ }+ d6 Z
0 Z$ h- B5 O# K$ f6 d2 F妻子没有经过商量,单方面终止怀孕,这算构成侵犯丈夫的生育权?8 ^, S* h* s- T6 | s. s; L0 \
% \ g b( }' P; j
《民法典》明确指出: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y+ R# X1 s: @. N3 ?
3 Y h7 @) V7 T+ t' n
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
9 ~) u# n/ B1 ?4 B) M* t# W/ ~% w/ [6 m, j z) N- G# w- Z
新规解读:
2 f1 X. v8 Q. u3 R# y- R" S. s4 D/ \! ?) j% E; M8 W
在法律层面看,男女双方都享有生育权。; w. Z2 ]9 E) O1 }
. [$ R7 r0 d: j: s- m# `; H
但女方是属于生育更主动的一方,生与不生、是否采取终止措施,终极决定权在女方手上,男方不能因为女方终止怀孕而以侵犯生育权进行赔偿,法院也不予支持的。% n' k1 g0 E' G" k* u8 S9 V$ F
7 L e2 U. h1 a8 k& u7 S换句话说,男方无权强制要求女方生育。7 p8 b7 l& m2 t2 _* m
1 }( S( I; h% r2 `) E如果夫妻双方对生与不生,是否终止妊娠等问题有根本分歧,沟通不成显然会影响感情。
7 d2 c5 ^6 K2 g; x o
) e, y) ]$ C: c! y' U因为这个问题感情破裂诉到法院要求离婚的,法院调解不成,这也是判决离婚的一个理由。
% ~- Y- z2 s+ }2 B6 l7 N* A( m
3 ~% r- y Q7 u7 t* Z05' m4 O3 q7 R0 ]8 t) G H4 X
! D5 _, W0 i; A% L, _- A! \未成年子女抚养9 Y+ G- c) a& k3 o8 g) d8 d' Z! t
尊重8周岁以上子女意愿
J, ^, c1 x1 l. j% N9 T0 P6 N4 C
离婚了,孩子跟谁?
% `0 V8 G* B, a' s! g2 ~# }0 {0 q) C+ J. X. H' O
这个话题很现实,在本次《民法典》中也有了新的解读。
9 F3 P; W r% V' h$ b* s" C! \( a( w* j7 u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 S0 D k2 e3 b# Z/ D. [( P1 M
" d3 B* c) ^4 X# i2 i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9 M5 G- k1 M) a1 {# C/ g
$ x) m. E& F: y% \8 Y) r1 o, }新规解读:
- Z, J5 p- s$ w4 j, ?$ O D/ ^% o7 V( M% ?6 ], `! X W
孩子2岁内(含哺乳期)的抚养权,一般是随母亲生活。* C% G, ^! Y2 O% p+ l5 f( ^0 X
( `/ z8 A# x2 P/ N9 P$ G4 s除非有特殊情形出现:比如母亲有严重疾病、母亲放弃抚养权、母亲经济能力不适合等。( [" M- Y" a: P4 O( v ?
/ l; n" N( t& s: [1 R+ V _4 t
本次《民法典》修改的是尊重8岁以上子女的真实意愿选择,删除原来10周岁的规定。: H9 o) R8 S0 a2 X" _
( o. t* l4 U3 \: j3 f: S; i那么2岁以上、8岁以下的孩子的抚养权,如果父母双方未达成共识,法院是会根据父母的经济实力、文化程度、抚养现状、居住条件、工作特点、子女性别及家庭结构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5 H" v) Y& N1 Z7 d4 Z, X% Q
+ ^, q' N: w/ x, |6 P05
8 L, u- r S0 g, E, r# t/ r- c
' c% L" J% U1 A' ^5 e离婚后子女改姓5 o( A; u( G+ d" L2 s
不得以此拒付抚养费
, N9 S8 t- W7 B; I4 V
4 w% |$ O2 Z8 }! u6 Z% J6 G# S离婚后,能不能自行帮子女改姓氏?
' A. z6 h0 A& S7 S. r8 m7 C
$ Q: Q* _) C0 t+ u6 @- z改了姓氏之后,能不能拒绝支付子女的抚养费?
; Y, V+ Q6 i) M+ s
/ z+ f' ~% O1 K) u+ M《民法典》明确,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
( ~. G" }3 `( m7 ~3 f7 ]/ L/ A; \ e E( ? Y; b
父或者母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当责令恢复原姓氏。/ |( g, }$ E4 U, |# A6 T) V
+ L: S4 b( N8 p+ o+ n! }- R+ r2 V ^
新规解读:/ P3 H) `* x& b5 }
6 _* L$ C" A. [3 J' H$ a$ X
父母双方冠姓权是平等的,但双方都无权擅自更改子女姓氏,必须得到双方一致同意才能帮子女更改姓氏,而且不得因为子女更改了姓氏,拒绝支付抚养费。
2 p9 Q- {+ P: A p& Y: o {) T* `' n( m. }% x" p
在局长收集信息的过程中,看到有不少单亲妈妈对这条法规抱有保留的态度。
: e- B# d( [/ v( s0 o5 n1 z
; V- M5 c# d( n' n8 W7 P, p9 E如果其中一方拒绝支付抚养费,且拒绝同意孩子更改姓氏,单亲的一方就会变得被动。* P2 S1 E$ p: q7 u9 a
) S# V7 K7 ~2 S+ r/ u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如果有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情况,对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8 T4 I3 h. s/ X u- h: b5 B
/ x# G: i! }; ^+ Q; `4 h! V
06
+ z0 k" k5 W& H# ^* d1 T- v2 L$ I3 u* a2 s
持续性、经常性的家暴' ^3 F% l8 o: y- A$ y
被认定为虐待
! o2 f$ m; {$ [. S& G+ q9 C% W ~! } W; ]% x- k- H
本次《民法典》对于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稳定有更深入举措。2 ]4 ^& g5 Q8 {$ L5 t
: E. m3 _4 R0 ~3 \/ Q对于家庭暴力,不拿“以和为贵”等和稀泥方式忍受,家庭不成为暴力的保护罩,不做忍气吞声的受害者。1 |) d4 d' K9 _) e' I: S1 e
: K. l& _. M' @: J& L+ S《民法典》明确:在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家庭暴力的基础上,将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认定为虐待,体现了对家庭暴力坚决说“不”的鲜明价值导向。
8 h3 @2 t" v$ M
# ~1 ]( F$ v- ]" P) h/ f家庭暴力指的是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 o5 U" f2 a5 L
4 s2 z& ]& o1 J/ @家庭暴力是侵犯人权、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将面临三方面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责任。$ v+ l1 ]5 I+ j* S. y, @
: R/ c; |8 y+ K9 S- C; W! r
新规解读:3 [5 I, [- |3 `6 C
% i: o5 {/ k1 U- M
对于家暴,一定要保持零容忍态度。
P# g0 q1 _1 r9 |6 u: T- \7 C) t6 ^% a. G3 t
① 拨打12338或110报警;5 h; b; E$ e9 d) w3 F
' V# M$ b2 o z5 x" G* i2 {
② 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 `( w# D* b. F L B8 K6 l
7 |$ ^+ U* w( k( w4 [+ i7 Q; Q, \4 g: g③ 保留证据:照片、报警记录、医院诊断证明等,以备日后起诉离婚等。: ~' w5 e, @' b: }
8 d' T- w) Z! D) U8 D3 J
面对家暴,不沉默,不冷漠!用法律保护自己!2 _* h, V8 y! T. x3 C% j
6 F& s! V: O- p$ K% J+ l5 n! p9 ^5 F
072 c" D; n. V6 g3 u: _& q# p
1 m6 q' j. X1 C& w d1 i+ p {全职妈妈离婚
1 D- M7 N/ @/ e# C5 v% a4 _应得相应补偿0 H' Q& D: Y6 n2 m1 R% w) X& J3 I; C% J
) Z" p4 A4 j- X+ {
全职妈妈一度被认为是“高危职业”,需要操心家庭内外,牺牲自身的事业发展,然而却缺乏应有的保障。
# h' k7 C) X! G% H$ y" L( F
9 {. @! e( E, s7 T: |# m% @9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离婚家务补偿》明确: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 r Z6 p/ D6 s
0 S, ?5 j" R( V0 }7 h4 L# I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M9 ~! N4 W9 s, _' l
6 j# i( W- F% J% @& Z) J8 {& [8 W这条法规被“调侃”为给全职妈妈发工资,但其实不应该当成是工资,而是离婚补偿。
& r3 u8 Q3 v: O$ z; {! _5 Q+ i5 m- W
本意是想要对婚后照顾家庭的一方给予一定的保障,但在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夫妻双方并没有书面约定夫妻财产分别所有制,导致这个法条的适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U% u8 ]- y1 V6 ]
9 C- i/ }- O h8 O
新规解读:
$ t% j* ^$ V6 Z- }1 K, W5 c2 G8 M: p2 F/ |1 L
目前对于全职妈妈的离婚补偿,虽然有法规指引,但执行起来仍有难度。
' O0 M: Z1 | i0 s4 F" Z4 y$ H5 `2 D* l
比如补偿的是夫妻共同财产怎么证明等,以此衍生很多问题需要后续完善的。8 F8 ]" K" p8 T/ @; g! y
: c$ M" X) E2 i* m7 m) l
但是!《民法典》对于全职妈妈的付出是肯定的,明确对家务劳动价值予以认可与保护。
( x4 Z: R4 U/ K! X. ~; o1 z( k' f3 Q3 d: `* y& {' X7 B, c
从今以后,你刷的每一个碗、拖的每一次地,在离婚后都有权向对方要求家务劳动补偿,记得保留相关证据。8 t- K2 h l( L) V
8 p; ^; @1 U* \: `
08* u) n C" U9 _9 h+ z5 g
: ~5 Y: G% q# f; s3 b
更多新规
/ F# u& D5 Z/ f9 u# ]一并看全
0 T, U# X3 x/ a; {3 D2 X
" W* Y8 Q7 F8 ^$ H: V$ a* ~7 R01
; B$ o) U$ r) \ o6 n不尽孝者少分或不分遗产! C2 y0 h. U4 U6 i T/ ` K
p3 `5 P; p) R% ]没有对父母尽孝,却要参与分遗产,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 a; N- Q! I8 U; Y8 @
7 o2 D. l! w0 M4 ?0 T) ?" C对需要扶养的被继承人没有进行扶养,提出要分甚至多分遗产。
* \; y1 P, l# a4 N
) D- N& e0 K4 Z& c民法典规定,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5 x8 Q- @5 ~ G
02) d4 c8 f; u# a7 `) T4 |
继子女遗产继承
$ J0 q- c3 n) t6 I
" W4 ?6 n. i$ y* g5 X" ~" A6 t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的遗产,还能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吗?
& V& q; E9 M, b4 B' P
" ^4 r2 u! j9 U0 F+ Z: M/ x《民法典》明确,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1 A7 X/ i, l9 j% G: n
039 l- A+ n8 o/ r: |, @/ B( X# _
3 k) {% Y/ Q6 z$ D
胎儿如何继承遗产$ p+ I& e1 ?: S- L' f5 v
$ ^! y9 H, C' n
对于未成年人的合法继承权,延伸到未出生的胎儿,胎儿也享有合法继承权。
5 o. p9 ~2 a" k3 P" m! R! Z2 j# e& C
《民法典》明确,应当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没有保留的,应从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中扣回。( u: E8 P! O0 h3 N, W5 `8 k
) U* d# V, a" y9 \: }* _. b3 y
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如胎儿出生后死亡的,由其继承人继承;如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继承。
; G. \. t7 B& r D, ]+ ?- p+ T5 S- Y- Z& B K) _
好了,关于2021年《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编的亮点改动咱们先盘点到这里,你对哪个新规有新的想法呢?) Q! [: h- n9 r6 \; Z
; l" @& Z! ~* S& ^# y4 K*以上法律条文解读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咨询专业律师。
6 q2 f; k8 \ n1 g0 u) D0 j6 v* V# |: M;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