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1 V" U2 `5 v1 T# |& C9 H可乐、果汁、奶茶、无糖饮料……这些甜饮料喝起来甜丝丝,很多大人小孩都爱喝,甚至被很多人称为“快乐水”。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些“甜饮料”堪比“伤肝水”。 ! Y- G }$ X2 u & ~3 y; R _9 l9 E7 [伤肝又致癌!这种饮料堪比“伤肝水” ' W( ^. }! w P" v& |" u' c, w/ p# L; L) q1 a
2023年9月,一篇发表在《营养素》(Nutrients)医学期刊上的研究显示,与不喝含糖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大量喝含糖饮料脂肪肝病风险增加60%。那如果换成代糖(人工甜味剂)是不是就没事了?不,研究发现,如果每天大量摄入人工甜味饮料脂肪肝病风险增加78%。①! |& V/ h! E- s& U, J1 ]: U# z
' }2 ^ P$ o7 p, Q, G- c2 j, v. |& p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的饮料类型对脂肪肝病风险也有影响。与不喝含糖饮料的人相比,饮用多种类型的含糖饮料,脂肪肝病的风险增加74%;饮用多种类型的人工甜味剂代糖饮料,脂肪肝的风险增加94%。 ! K' ]% g6 v2 V( a2 l( [ # I+ K9 L- D) Q m! M然而,甜饮料伤肝可不只是脂肪肝病这么简单。+ v! G3 p% q6 F/ G8 s9 |8 e
9 B) c( H8 }2 t( T2023年8月,哈佛医学院等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一篇为期21年,对10万人的研究显示:与从不喝含糖饮料或每月喝少于3杯的人相比(每杯约355毫升,约1听),每天喝1杯或更多含糖饮料的女性,患肝癌的风险高85%,患慢性肝病的死亡风险高68%。②" a* o8 W. ?, O D' T
+ ]( U$ C9 ^6 i5 S4 u看到这里,可以说甜饮料真的不是“快乐水”而是“伤肝水”,伤肝又致癌!9 x' t1 ]8 P6 G
# x6 f: D: n8 z' a, J6 H! N7 z
甜饮料危害到底有多大?中疾控给出答案” + A! X/ }0 z* k! @3 G/ ?. f1 y! k$ Y1 B0 @: w t
2022年7月,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发表在《欧洲公共健康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从1990年到2019年,30年间我国居民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而死亡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死亡率也增加了35%。 : o1 Y8 O% Z J9 T& ?7 y' N4 X$ i# O) s8 G, T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因含糖饮料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4.66万人,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95%。男性因含糖饮料死亡的人数以及过去30年中的死亡人数增加幅度均高于女性。+ a& q H4 J8 U6 Y0 ~
. Y9 n7 ^3 ]( j+ ~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死亡的负担尤为突出。在过去30年中,因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死亡的人数分别增加了95%和94%。5 s' P R- U3 U8 Y! r. f7 L
" H9 ^! A/ Y/ e" p2 a: @" N
研究作者指出,过量摄入含糖饮料作为一种行为危险因素,与超重肥胖、高血压、红肉摄入、饮酒和吸烟一样,变得越来越普遍。③+ d% q8 \/ [# |/ h; U
* E8 n6 i8 h/ ~2 j4个方法,帮你戒掉甜饮料 w M, T2 A6 Y/ v6 H9 u$ P / G) B" |' Z P, _) u# s1. 逐渐少喝,降低频率2 z9 A j) z3 ?4 ^2 y C
' r* Z3 t+ {: ~5 q
甜饮料中的含糖量高,对于一些喜欢甜食的人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依赖、瘾。几天不喝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很想喝一点,可以自己给自己一个限制,比如之前每周喝5杯,下一周限制自己喝3杯,这样逐渐降低喝饮料的频率。 % {" z6 P$ \0 ~6 l0 P. g1 i& D/ t1 e4 I6 |! H; _+ f$ R
2. 用其他健康饮品代替. }* D ]. \- M5 d4 r4 ]: J
a! E( G* W5 `
可以用茶、牛奶、柠檬水等健康饮品代替饮料,既解决了白水没有味道的问题,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健康风险。" M2 G% y$ F" V* d'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