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国企工资,急速调整,增加还是减少了?
6 V+ Z3 X* d: U- a
2 _5 b4 \$ d/ @" a' S6 i- m% S* W
近年来,央国企的变革如疾风骤雨,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命运,更牵动着无数职场人的心。
7 @- H8 o6 g" _- U+ D- y. ^8 j6 v近日,在国企“不胜任退出”的改革热潮中,国家再放大招!
$ S3 X- W, F# ]' U6 u; t9 R' d
——“202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震撼发布,国企加薪新规则,火热出炉。
# B9 t; Y# b- V# m最近,湖南省、黑龙江省鹤岗市、吉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天津市等多个地区发布202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提出要逐步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
$ ?7 H8 X4 C& t5 e& w8 c& J6 {其中,该政策表明:
2 F) O/ W6 E* Q' @私企不做强制要求,国企必须从严执行!
& F# r$ u1 T; j! H! ^0 ~
典型区域标准如下:
% c+ W. ~* O9 x& }. X+ J7 M
1、湖南省:基准线6%,上下分别为3%、9%
7 W4 ]: E& s( K8 K- b; o2、湖北省:基准线6%,下线3.5%
6 Z1 z5 B+ J1 I
3、江西省:基准线5%,下线3%
o9 O/ L6 W6 @/ G5 m, O, \
4、宁夏省:基准线6%,下线2.5%
( B8 ^& r2 T+ D" p( \' r' F. k3 Q
5、吉林省:基准线6%,上下分别为3%、8%
1 P: p8 q7 {& C( }
譬如,在湖南,其要求主要如下:
) ]/ w, A7 z+ B. C2 x3 {“2024年工资指导线适用于湖南省城镇各类企业和按照企业经营方式进行经营性活动的各类机构、团体。工资指导线是政府向企业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的建议,属于指导性信息,主要为企业工资增长的指导线和参考线,无强制性。
* S( d6 s/ T, J, _
* x' }" }: i3 u# q7 \6 ~# ?各类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依据工资指导线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合理确定本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
5 ^2 |" `; T% y( i3 ~: s1 F
对工资水平偏高、工资增长过快的国有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严控制其工资增长。
& m1 q! m# j& K4 V对经济效益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幅度或扭亏成效显著的企业,可在工资指导线的基准线和上线区间内协商确定工资增长幅度。
0 v! y- U& f, f9 G0 ]* t7 s现有工资水平已超过所在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倍的企业和经济效益比上年增长幅度较小的企业,可在工资指导线的下线与基准线的区间内协商确定工资增长幅度。
8 D/ S$ h/ d7 o% A7 O- d2 i' g7 g q当年效益情况与往年持平或略有下降的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参照下线确定工资增长幅度。”
: ?3 W- R5 Z: D. g/ a其中,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企业薪资,怎么调?
9 j: ]) Z! L R y
综合上述国家及各省政策,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8 G, O' E! ]1 P# X
1、公司效益比上年,较大增幅,加薪区间:基准线至上线
+ W7 [- Z. z" R5 _; r- y
2、公司效益比上年,增幅较小,加薪区间:下线至基准线
9 F ~6 W% r* ]
3、公司效益比上年,持平或下降,加薪区间:不超过下线
3 D0 n4 s& L: G( u- L1 `4 {" b. N
4、公司工资水平,超过当地平均2倍,加薪区间:下线至基准线
* ?: D% J( U% ]简析:
; f K; W+ Q7 H$ C0 R0 j4 V1 L根据“202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这一宏观大政策,工资数字上的增减变化,这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国企薪酬管理的重大变革。
- m7 @+ O4 D; e
同时,也充分表明,国企加薪不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了,而是有了明确的“标尺”,国企过去享受了太多的时代和政策的红利,过了很长一段旱涝保收和步步高的美好时光。
4 K( o; @0 ?- }' J- x2 L( f如今,趋势巨变之下,国家和政府、市场和民众等都在过紧日子,如果一众国企还在那里悠哉度日,就似乎说不过去了。
/ R" j6 W6 w" R. a' M
有鉴于此,国家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重磅推出了这一工资指导线政策,正当其时,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6 m. J2 v# k8 {% c+ z6 c3 w
其中,对企业而言,最明显的变化是:
1 X* J. M7 Y2 S: x p7 j# [
企业效益好,加薪上限的尺度相对较大;
2 a' v2 Q$ ]! d3 d1 l2 |
效益平平,也有底线保障;
" I( q5 ^6 s# t1 {, O: q
但是,对那些以前超平均两倍工资的人来说,其调整幅度就比较大了,可能就高兴不起来了。
/ C3 H' A `7 X5 u, J3 b# z也就是说,该政策出台后,实际上,也说明国企职工等的工资水平将统一归拢到一个合理的空间内,在保障基本的要求上,依据各自效益的实际情况,给予了工资下线3%到上线9%左右的相应调整尺度,具有足够的弹性。
, f7 O/ G: F& j; N' B7 w另外,在这个新政策中,通过基准线和调节线两大指标的约束,在纯粹的数字变化之外,也考虑到了不同行业属性的一些变化,比如电力、比如石油、比如电信银行等,都要严格遵循该政策的主要精神,未来,或许会减少一些贫富的差距。
3 B& C5 J, G8 l" r( L
此外,此政策之下,很多国企人可能会产生一些担心,例如,加薪空间或受限,担心领导偏心,基层员工担忧的“薪资摊薄”等。
$ u. T+ B# t# D9 g& A
其中,对于“薪资摊薄”的问题,“指导办法”中也考虑到了,并规定,“企业不得借调整工资增加原有劳动定额”,也就是说,“企业薪资包”一旦定下来,员工人数就不允许新增了。
) w4 A: }" B# b* g其他的,也有化解之法——绩效考核是关键,透明公正才能服众。当然,到底会去怎么做,就不得而知了。
* F; H7 O* n( z# x3 w7 v
写在最后:
" Q; Z$ B) u8 n! c; X
国家发布国企工资新标准,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在整体上有几个功能——
, y/ s% D3 G% @* ?( y
其一,建立统一的工资新标准体系,与时俱进
0 m! K, |& d; ]# s
其二,在提高工资水平的同时,在基础保障和薪酬激励两方面做了有效的平衡
& `7 k' o. L- W8 z+ P+ @1 x5 J0 v其三,在行业、岗位、职位、价值、工作量、人员规模等方面,进行了多指标的综合权衡等
" g" X2 ?% [: R
其中,这里的第二点,应该是整个政策的设计核心所在,简单来说,就是:
7 a- N. {2 z$ p整体上工资水平要提高,同时要有效兼顾保障和激励两者,避免产生过大悬殊。
" b" S4 k3 g1 z2 T" s; h
总体上,形成一套最新的激励和约束的工资体系,对国企的整体效能的改进和提升等,将是一个强大的推动。
8 _: z, `6 d0 N6 N) x H
对这波国企加薪改革,你怎么看?
8 I/ P5 r7 s- L% m/ e; Q2 E9 g
# q# H3 v; w- y4 O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