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明明没磕没碰,但一觉醒来,总会发现自己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在排除被“鬼”掐的和对象掐的可能性之后,身上会这些淤青就显得更加莫名其妙。 , x' I* K n! O0 e' k. q ; h: K n9 X* |1 _$ k9 V$ y6 \, h* Z" X淤青的产生其实与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脱不了干系。: W F2 d7 S# c. {1 |1 X7 k
0 R1 H; q$ K0 R K" ^' `毛细血管直径8微米,只有头发的十分之一粗,所以它很脆弱,遇到较大的压力时容易“爆血管”,血液从血管外溢到皮下组织,就会形成淤青。7 H; k3 j& y& O
但万幸的是,这种流血过程通常不会持续太久,人体有强大的修复能力,破损的血管会慢慢愈合,同时淤青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 " y2 ?5 y. Y* z* G8 o6 @6 t淤青最开始出现时,大多是鲜红色或者淡红色的,这也是鲜活红细胞的颜色。接着,出逃的红细胞会因为缺氧而逐渐死亡,淤青变成紫红色。6 @: t6 N7 K, c6 r( I8 T+ ~" k( [+ C
而死亡的红细胞被分解后产生胆红素,胆红素又被氧化为胆绿素,此时淤青则会变成绿色。当胆绿素逐渐被吸收,剩下含铁血黄素时,淤青又会转变成淡黄色,这也是淤青快要消退的信号。 4 }. Y+ [6 v9 F' S7 s& z! L9 H& x" {$ Q
1、皮薄肉不厚 6 x9 O( W& X) N7 U* N 0 ~1 R6 k @, {& _1 G6 G由于体内的雄激素水平高,男性的皮肤较厚,脂肪含量较高,抵御外界冲击的能力比较强。所以在受到同等外力冲击时,皮薄肉不厚的女生可能更容易受伤,身上出现淤青。 ; t" ]# p- t8 {- b . v! d; e+ P: k' k) y5 ~/ T2、生理期 6 }* C2 e/ ?% Q% J* C * g) J5 F1 p# s4 q: U+ K7 I5 @/ X9 e来大姨妈阶段,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会维持在高水平状态。而雌激素的存在,可能不利于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发挥作用,导致伤口愈合减缓,因此容易留下淤青,且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消退。 R( {$ ?0 _/ H r
* c7 }+ U6 {0 ?9 ^ R除了性别因素外,激烈运动时产生的撞击和衰老引起的血管老化也是淤青形成的常见原因。但如果身上总是出现淤青不消散,我们也要留意是否是健康出了问题。 8 K% I% a' b" U: P4 ~ {% ^' ^; d( u B/ m6 \
凝血问题 & ^; s% C/ i' y : a9 Z) D5 h! z4 X凝血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它确保在受伤时血液能够凝结,停止出血。而某些疾病可能会导致凝血问题致使淤血堆积,例如血小板减少症、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因子缺陷。 7 m5 T' N" W7 N5 E# f# `% d% D( j( |* B: v- n# k$ s; l: g3 r
慢性疾病) _9 V. a, m ~
; }. f3 q1 `1 G2 E+ ~0 y- F4 y某些慢性疾病也可能以影响凝血过程,从而导致淤血。/ f! G3 T, m( t4 g( q, c$ s
! ^- E: x; M, G2 y# q2 @" h; y. N
肝脏疾病:肝脏在维持凝血因子的正常水平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慢性肝病可能导致凝血因子不足,从而增加淤血的风险。; f& m0 L! o' `4 v, N- y6 K
自身免疫疾病: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导致血液问题包括易淤血。4 G6 j$ ^; X/ m
$ B% f( u& `( }6 ?2 Q4 ~" e
缺乏维生素 ) D' P3 W8 C. {( G+ x/ Q5 g# K. `: X9 e+ Q- D- I+ W2 r& ~
维K、维C和维D,这些营养素在凝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K参与了凝血因子的产生,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血管壁,而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而钙是凝血的关键成分之一。; [0 f; e6 ~- X% v: D: F4 z f" t' i
8 h3 e2 h! w6 D( W$ z因此,如果饮食不均衡,长期缺乏营养素也可能导致凝血问题,让皮肤下的小血管更容易破裂,从而导致淤青。, D$ k; [( h: ~- r. G5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