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_8 O P9 _6 V. e. @& C7 C那我们需要做什么?3 }; Q6 X C' n a6 J' t- u( W
/ h# }; t b1 `1 h* f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降压,而是让血压不再升高。真正高明的中医治疗高血压从不是单一的降压,而是把形成高血压的因素拿掉,这才是真正的治本。 9 I) J4 D T- O$ h) N6 ~. J q9 ]4 Q s$ v5 o5 P9 U, p" d. B
中医认为导致我们血压高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不足。 " c8 P# g( J' j/ r. {8 z- I! t1 S$ d; o1 U u+ e. |
哪里不足?肝肾不足,因为肝肾不足,下盘就不稳,老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走一会路就感觉飘飘然,头晕乎乎的。因为肝肾不足,也就是肝肾阴虚,阴不足,阴阳就不平衡,阴不制阳,虚阳就会上冲,冲到头脑就会晕,就会着急上火。 5 N! ~; c, z, r* V5 _* f) U x2 \: Q6 q" k/ Z" Q0 y
这类高血压的人通常比较瘦,脾气比较暴躁,中老年人居多,因为中老年人用的太久了,年纪大了,不足是正常的。1 H$ D3 X( s# m, @! W! x! p
4 u+ ]: E2 Q& t" P+ l. U: }不足型高血压现在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因为耗的太多:熬夜、纵欲、炒股、拼命工作、整体胡思乱想等等,这些都是在耗肝肾。$ l O6 g# {8 O/ N1 v }- F0 {$ @
/ U" J# d/ l9 }$ H0 O, ]# G% t
为什么不足会引发高血压?因为你不足,但身体又需要,不得已只好通过加压的方式把气血供应到身体各个部位,尤其是大脑,需要很多气血的滋养。 ( Y! t5 u [) s. M$ U0 M5 t! y. l' R6 {5 ]9 c. w" v4 E' W) G/ `
举个例子,农村出身的小伙伴都知道,家家户户有水井,当水井里的水不足时,需要用水做引子,并且需要用平时数倍的力气压水,水才可以上来。而当井水很足的时候只需要轻轻用力一压水就出来了。 8 |7 z' G0 b; F" k# ]: D+ O- z( L* m& l
如果你明白压水机的原理,就会明白高血压并不是你想的那么可怕,它其实是在保护你,也是在提醒你,你不足了,你不要再消耗了,你该歇歇了。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降压,与身体对抗。, {$ @' v1 H8 b$ E1 c8 {
5 L4 u- Y. \( Y4 G/ U; l中医认为第二种高血压,就是多余。 $ f4 G9 H5 Q8 T& `0 R. c' ^- Y- M+ q2 a7 ]) f* N
多余,就是身体垃圾太多了,没有排出去,把全身都堵了,血管堵得最厉害。! Q I- R c: B1 K2 M$ v
' I9 j# L& ?' \
这样的人通常胖子居多,平时养尊处优,吃得很好,各种营养品,大鱼大肉,就是不运动,慢慢的身体就处于一种拥堵的格局。 / s1 N) m2 X2 {) i+ Y9 w+ R8 T$ p2 K, n; k( F
让你身体拥堵的是一种叫痰湿的东西,痰湿体质的人去医院验血,抽出来血都油腻腻的,很多脂肪,西医就叫高血脂。这是因为痰湿慢慢渗透到了你的血管,痰湿是一种阴邪的力量,是一种阻碍的力量,它会让你的血管里的血流动越来越缓慢。0 |& ^& ?2 x% i7 u6 [ R
. r7 |, d5 ]4 t. p3 ^; b血液流动不顺畅,可是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尤其是头面部都需要气血滋养,怎么办?心脏只有加速跳跃,卖命跳跃,这样血液才会升上去,于是就形成高血压。 ' @7 W6 E5 h3 `( [8 Q! f% t. D1 D0 I% r, N* C- M
这时候我们的血液已经像黄河里的水浑浊不堪了,淤泥越来越多,如果不好好清理,就会形成於堵,一於堵,身体的垃圾越发排不出去,就会越来越多。这些多余的垃圾就会阻碍我们气血的运行,身体是智慧的,哪里有瘀堵,就会调理气血去攻击这个瘀堵,于是就形成了高血压。 ; U9 }! p: u8 d" q6 t4 y: X: D. H& i
这就好比一条沟渠被淤泥堵塞了需要更多的水流来冲刷一样,如果没有更多的水流量这个於堵冲不开,水就到不了田地里。# ~* _* e, s ^4 E
% z8 v, @6 }/ |
可见,高血压仍然是身体在自救。吃降压药就是在与身体自救对抗。/ C r ^+ q: q. U y
3 s; @$ d& q6 |" x( n7 f2 ^04 5 v. R3 S& X$ ~7 B* U) G ' V! x; |6 \+ O; W1 ]- M& }& |7 K有一位伪药神,他发明了一种抗生素,宣称可以杀死身上所有细菌,结果细菌没杀死,健康被杀死了 & w8 j: L5 S8 ^# a! w- n" J0 _ 3 ?2 i4 {( B5 B; A! B( E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e& @" l* \) l3 g
& q9 a% U) g& ~4 N3 s; ]
小编一个朋友,四岁那年感冒发烧,妈妈带去医院注射庆大霉素。朋友怕打针,哭闹着,死活不肯。在妈妈与护士的强制下,终于被迫接受了庆大霉素的注射。' S7 e+ `/ ^. _6 ^: r7 J
5 O8 y# U9 t5 j0 v- C
原以为是病情好转的开始,却不曾想到是悲剧的开始。 0 a. R; \! J% M% K0 Y, Y7 t6 r4 p- n! {. e; l; }
几天后,朋友的听力骤然下降,妈妈叫他的声音比平时大了好几倍他也听不见。妈妈慌了,心急如焚带去医院,一检查,噩耗传来,朋友已经耳聋。而造成朋友耳聋的罪魁祸首就是庆大霉素。 # ~9 u$ O+ F+ e+ C$ W 0 I) y* M$ t0 U这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妈妈去找医院理论,医院说,别人也注射了庆大霉素都没问题,唯独你家孩子有问题,怪不了我们医院,只怪你家孩子身体不好。 : h/ ]( l. A6 E7 ], G: q ( E# z; M% z# p# g2 h( y妈妈欲哭无泪,又万般无奈,只好带着孩子遍寻名医,用尽了所有的积蓄也没有挽救孩子的听力。因为,庆大霉素导致的耳聋是无法逆转的。 $ L& F- ^$ \9 @4 K3 }1 Y5 f- [) I. n3 D
目前,因为注射庆大霉素导致耳聋的中国儿童大约有30万人。30万妈妈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Y* X; c4 d! W/ q& L+ g7 v) s6 ]4 \8 h
I @! W0 X$ R8 a' M6 {
抗生素到底是怎么治病的? 0 O' a z9 Y5 S7 A6 ?9 [. j " i$ d( D1 A' z; ?/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简单粗暴。: n4 s- M' M; V
) |2 ~$ P+ Z8 k$ l# i; C
抗生素通过杀死你身体里的细菌来治病,然而,抗生素不仅杀细菌,也杀你。更多时候,细菌没有杀死,你身体的有益菌却被杀死了。抗生素这种治病方法叫做“宁可错杀一万,也不放过一人”。 . |8 H0 V" N+ U * R3 u, ^. |- [% N自古以来,西方的殖民文化都以侵略为主,于是他们把这种思想带到了医学,杀死细菌。问题是,细菌真杀死了吗?没有,过一段时间细菌会卷土重来,而且比上一次更猛烈,于是再制造更厉害的抗生素继续杀。 F9 L- b8 R+ d' K$ K2 X0 p& C5 j2 @ z( V" S; x% X& H6 p* F! r
细菌也毫不示弱,每一次死亡会带来更强悍的涅槃。细菌永远也杀不完,新抗生素的研发永远也赶不上细菌的变异、重生。 9 f6 v" y% l& U8 G 2 `( G8 X3 ?9 u" o) [0 c z这种对抗式治疗让西医陷入了死胡同。 + n8 X; P [8 ?: N- S( g$ f 8 K5 z3 y. @5 u0 |* t2 C为什么眼里只有细菌呢?为什么死死揪住细菌不放呢?为什么不思考为什么会产生细菌?同样的一个人,同样的环境,为什么细菌不找他,偏偏找你? # Y/ F! a _- O' e- Z 0 k+ T5 g1 S8 [6 h7 q* B: c中医就高明地看到了这一点,并深刻领悟到了这一点,于是中医不杀死细菌,主张与细菌“和平共处”,和平共处就相安无事。中医选择的方法就是改变自身的环境,釜底抽薪,把滋生细菌的温床改变,细菌就不战而退。 0 |/ _. Z' n* h5 ]! U3 x0 r4 L* w8 k4 Z9 l1 h( Y
这就好比,一个潮湿的木头长出了蘑菇,西医老是揪住蘑菇不放,蘑菇长出来就摘掉,摘掉又长出来,长出来又摘掉……就这样循环反复,病永远也治不好。中医呢,我不动你蘑菇,我从木头上下手,把木头拿到太阳底下一晒,蘑菇永远长不出来了。 0 ~9 W, V1 p. c1 d0 W: I, A: d$ I* n2 ]. V6 d
中医西医到底哪个更高明不言而喻。 & [) U& Q* N& Z5 a+ P; H# O ' l$ A5 f4 H; g0 o) w9 j抗生素不仅治不好病,还会扼杀你的阳气,摧毁你的免疫系统,让你弱不禁风。8 c0 l* U5 t# k# R- X* i* T/ w. F: B* F/ z
: B/ v- T( U n1 ] c4 Y- j* H ~# n
抗生素大寒。抗生素这种大寒与中药的寒有着本质的区别。西药的寒,是化学合成,身体无法识别,无法识别,身体的免疫系统就发挥不了作用。而中药的寒身体是可以识别的,并不会产生赖药性。 , c* l* z4 g5 W9 H/ f, ~7 L* {4 f* W5 {2 `, V6 d2 B
大寒之物必伤阳气。阳气尽,生命也就耗尽了。* T* r" @9 ^: H8 s.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