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亵犯罪行为与猥亵违法行为是两个不同的行为,那这二者之间应该怎么区分呢?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猥亵犯罪行为与猥亵违法行为如何界定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u3 {" N+ m. o& y
* K7 [4 ]0 D b8 Y6 S
猥亵犯罪行为与猥亵违法行为的界定: * Z/ s7 ?9 Z* b- F ) q9 e" {1 {. ~" p9 q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在不具有“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实施”的严重情节情况下,应当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幅度内处罚。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猥亵他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因此,尽管刑法规定猥亵儿童的,应当从重处罚,但并非只要存在猥亵儿童行为,就必然构成猥亵儿童罪。首先必须准确认定是否属于“猥亵”,其次必须准确界分猥亵儿童是构成犯罪,还是属于一般违法行为。9 Z1 j) n' N/ D# g. R
) X- ^* I; s* r z% W7 x$ C 对于何谓“猥亵”,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治安管理法均没有作出明确界定。通常理解,猥亵是指以刺激或者满足性欲为动机,用性交以外的方式对被害人实施的淫秽行为,客观上包括抠摸、舌舔、吮吸、亲吻、手淫、鸡奸等行为方式。但是,这种理解较为宽泛,实践中仍存在争议。例如,本案中,被告人吴茂东辩称其亲吻被害人脸部不是猥亵行为。我们认为,认定“猥亵”行为,必须综合考虑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 F% B4 P! t2 i
5 I% M4 J- H% z2 X 从主观方面看.行为人主观上通常具有刺激、满足性欲的动机。有些行为人出于使被害人出丑、羞辱被害人等卑劣动机,偷剪或者脱光被害人衣服,对被害人进行凌辱,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属于强制侮辱妇女犯罪行为,但如果上述行为是针对儿童实施的,因刑法未规定“侮辱儿童罪”,故也可以认定属于“猥亵儿童”。9 v9 Z( }" u% Q2 @7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