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在现代社会,个人信息安全日益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随着网络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泄露、身份盗用等问题频繁发生,导致不少人被卷入非法贷款等财务纠纷中。
* { L5 ~/ U3 M( Q/ q
6 \& D/ Y" `) }! [9 I! v 因此,掌握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个人信息被盗用非常关键。
8 N7 v# w F5 e, N! W' v9 H
本文将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预防被盗用信息并被非法贷款的方法,第二部分则教大家如何自主进行征信查询,防止被贷款的情况。
% o+ [2 R( b) p2 }4 g; L9 q# B! q
6 {2 M- K6 u2 N% _1 _信 息 防 盗 用
0 Y! @! m6 W! X+ m# J3 h01
9 S5 q* K+ G6 {% m, Q4 T4 V/ [
谨慎保管个人信息
/ Y3 x9 \9 a2 z2 B0 X# Q- W" k7 a1 _) [ 身份证号、户口本、护照等证件信息:这些信息是身份验证的重要凭证,千万不要轻易提供给陌生人或不信任的网站。
$ o% ?2 d# H' S h3 M
手机号、住址、邮箱:个人联系方式容易成为骗子攻击的突破口,特别是涉及到网络账号注册时,务必启用两步验证。
9 l, x: O' s8 l) H6 ^+ D
银行卡号、信用卡号及密码:金融信息是盗用身份后最常被利用的领域,定期更改密码,保持银行卡、信用卡账户的安全至关重要。
7 V6 j( p1 K+ d3 L
PS: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的,一定要加上备注:“仅用于办理XX业务使用,再复印无效”,备注内容与身份信息要有重合位,但不影响信息查看为好。
/ [+ B7 S( ?9 J0 O+ H! R02
* k1 g0 e% c7 U" P" B避免在不安全平台提供信息
* H" ?9 e8 q2 K" F6 z 随着移动支付、网络购物等需求的增多,我们常常会在不同的平台注册和填写个人信息。但在使用这些平台时,务必核实网站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6 c9 v! d* [1 f8 t 核实平台资质:在填写个人信息前,确保该平台的可信度,避免在不明来源的链接或网站上随意提交信息。
3 G5 v; k. U A
启用加密协议:选择使用具有加密通信协议的网站(如https),这样可以保证你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会被轻易拦截。
E/ H+ y7 B2 c/ `- r) C5 w PS:特别是注册某个APP或其他平台时需要个人手持身份证拍照的,特别要留意,勿轻易拍照发送给对方。
E, g6 y4 c P2 x2 S03
2 \& A/ C" \' w) \7 i保护个人设备及账户安全
8 b: B. q) {9 Y1 ~ 不法分子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如木马病毒、钓鱼网站等,窃取你的个人信息,因此保护好个人设备的安全尤为重要:
+ n: ?4 N7 j+ a
定期更新杀毒软件:确保你的电脑和手机中安装有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能够识别并阻止恶意软件。
0 ^- |. N8 l, l6 q 启用账户多重验证**:对于重要的银行账户、社交平台等账户,建议开启多重验证功能,增加安全性。
% A; n5 z5 |: J4 N" q
不要轻信不明链接:避免随意点击短信、邮件中不明链接,防止进入钓鱼网站或下载恶意软件。
9 F4 `$ W7 T' ~1 U$ U0 a6 F
PS:不要随意点击短信里的来路不明的网址或链接,特别是冒充XX银行,XX软件发来的红包等等。
2 d6 W7 Z. B. ~# e' ^" z
04
6 ^: y% h# m8 Q3 \8 c
定期监控信用报告
B. ?$ x& x6 z/ ~ 定期查看自己的信用报告可以帮助你及时发现异常,避免被不法分子盗用信息申请贷款。国内如征信中心、中国银监会等机构提供了信用查询服务,建议每年定期查询:
w! X* X, f# R9 _: k1 g0 M4 H1 e 定期查看信用评分:信用评分变动是判断是否有人冒用你身份进行贷款的重要线索。
8 A) U9 t( X; g# D- I0 M, p
关注异常贷款记录:如果发现有自己未曾申请过的贷款记录,应立即联系相关金融机构,进行核实与举报。
, o( t* |# N! h* [7 r5 V
05
4 C' G1 n5 p% F) W谨慎处理贷款推销和诈骗电话
% A: e7 g. Q6 s% u 骗子通常会以贷款业务为幌子,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骗取个人信息:
4 y# L$ e7 D" c1 f4 s5 z8 _% @ 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接到贷款推销电话时,切勿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及银行卡号,尤其是对方主动联系的情况下。
: {/ {3 {( X8 o" J0 F4 M 避免点击不明链接:骗子可能会通过短信发送钓鱼链接,谎称是贷款申请通道或优惠链接,务必谨慎对待。
! j% \0 O& j/ I& Y, k% | PS:这种一般都是定点推销的,对方能准确知道你的个人信息,特别应该多个心眼,谨慎接听。
) B( Y* r* C* v- g+ y) A06
4 B# Y. \' q$ e( j5 L" c发现信息被盗用,立即采取行动
: ^( s; F* U( j: `: b: A ]+ \
如果你怀疑个人信息已被盗用并用于非法贷款,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 w9 @# z: O: i1 s# j
联系贷款机构和银行:第一时间联系涉及的金融机构,申请冻结账户,防止资金被非法转移。
2 a5 M& ]/ q# h- l: d+ }2 y
报警备案:向公安机关报警备案,将信息盗用情况登记,以备后续追踪和法律维权。
+ U7 }; \8 C8 h4 I' X- H
通知征信机构:告知征信机构,申请冻结或纠正信用报告,避免信息盗用事件对个人信用产生更大影响。
" v3 _/ J2 {# e- G
PS:如果可以的话,务必要保存好任何的文字、通话、图片等证据,这样才有助于公安机关更详细的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 i3 ?- E7 a: j3 U07
2 I9 y* Y2 ?$ g5 S- z, o警惕网上的可疑行为
& E- ^9 U( `9 t( H5 [. U
诈骗分子经常利用网络上的论坛、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并分享他人信息。对于可疑的行为要时刻保持警惕:
; P$ s; o" M, `: j
谨防社交网络的隐私泄露: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分享过多个人信息,例如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等。
0 M$ _1 e# L8 u1 ~ 警觉低利率、高额度的贷款广告:通常不法分子会通过发布“零利率贷款”“秒批高额贷款”的广告吸引受害者,实际上,这些可能是套取个人信息的骗局。
, @7 s/ p5 }! j
征 信 查 询
- M! T0 l" S9 D* A4 a. d1、访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0 J% D( A1 {: q! H8 ^8 A- B( I2 a6 v5 {选择“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 X4 l5 }8 x, d( s0 h) ?& F
官方网址:
http://www.pbccrc.org.cn
+ [! H }% @5 [; I/ B) S/ ~2、账号注册
& h G# h- O: P) h6 ~1 }2 R/ C
( w& v$ E4 ~$ M3、账号登陆
! N$ F, j1 R; b' N% S C
2 K$ ~% g8 a# i& y% P; l; G4、个人信用信息的申请与获取
# L8 m& Z7 H; [# o) e. ?* `6 \! n0 A# [$ x# b" \1 Q
个人信用信息提示:一句话的方式提示您在个人征信系统中是否存在最近5年的逾期记录,也可通过发送短信代码来申请查阅。
% @1 A+ i1 ^! l* K' {6 ~
/ E' A/ Q! m/ { 个人信用信息概要:展示您的个人信用状况概要,包括信贷记录、公共记录和查询记录的汇总总计信息。
8 t9 x0 N* e. c+ ` 个人信用报告:展示个人信用信息的基本情况,包括信贷记录、部份公共记录和查询记录的明细信息。
. z! ]! [/ }% J, E
PS1:征信中心提供的征信信息已涵盖大部分主流的金融(银行、信贷)机构,但部份小型的民间借贷机构是有可能查询不到的。
* K7 w- H% B/ m% k" H1 @ H4 [) X
& p2 e! Z! y& v$ m8 m
PS2:如果个人征信被金融或贷款机构多次查询,会被判断为缺钱而需要多次、多家进行借贷的人,将影响并被调低信用额度。
* x% N m0 ^. T+ Y/ e' | 结 语
# e% b0 \2 R* t: V
个人信息的保护需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提高安全意识,保持警惕性,是避免身份盗用和非法贷款的最有效方式。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不必要的财务损失。
; \6 B. W: w5 R/ k- X, f
3 M* S1 H8 N9 C3 V4 a, d* {4 o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