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秀才
- 打卡总天数:3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24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8:00
版主
- 积分
- 11316
|
劳动者不接受单位的调岗而离职* A7 l" \; N' k9 Y/ g- M* N
向法院起诉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E/ J6 ?0 ~$ p) b
法院会支持吗1 h K/ z7 S. B- H+ o
近日
: y6 P3 `# Q- n/ _2 {% K4 r/ X+ s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3 W- S8 J! U; q
审结一起劳动纠纷案
8 Y' J! u/ b0 }, m0 w7 k4 L
. E% E& m. R F- n$ }9 p' G案例简介. l4 O6 D L3 M/ s4 [# |
& ?8 n% u L: n9 t2012年10月10日,王某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王某在该公司任职工程材料管理岗位,在县区某项目工地工作。# g L, N$ R, w5 J2 c* S1 u
2022年9月,该项目结束,岗位被撤销,该公司向王某发送通知:“因某项目结束,你所在的岗位已不存在,通知你到该项目销售部工作,待遇不变,自收到本通知之日起5日内到销售部报到,逾期视为旷工,旷工超过5日,按自动离职处理。”, B0 A! s1 M. J: u, e6 a- v2 ?
王某回复:“该岗位不适合,要求重新调整。”
% `/ P1 d$ M. L/ q5 U5 Q该公司于2022年10月再次向王某送达书面通知:“无法调整,自收到本通知之日起5日内到销售部报到,逾期视为旷工,旷工超过5日,按自动离职处理。”
7 ?* u( S- o8 T' ^4 j此后,王某再未回公司上班,并提起仲裁,又提起诉讼,要求某房地产公司向其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 b$ _& J# @1 s" ?$ ]
该公司辩称,王某已接收通知,但未按通知要求到销售部报到,视为旷工,应按自动离职处理,不存在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
8 H) I) i Q1 D% ^* L+ `/ ^5 t承办法官受理该案后认为,因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单位确实无法维持劳动者原来的岗位,单位不属于恶意调岗,但单位具有与劳动者协商的义务经协商仍无法达成一致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提前30天或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故单位具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仍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9 Y! f$ K" V' w6 j; R5 O4 D) R如果劳动者以此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不属于劳动者自愿离职,而属于因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离职,单位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P1 R+ h0 X" @' W6 b7 W+ B6 z
由于本案中双方没有协商一致,这时劳动者以实际行动表示离职,属于因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离职,不能再以旷工予以评价,故有权请求经济补偿金。 O3 p! H+ `8 C; d
审理过程中,法官组织双方调解,向原被告双方释法析理、分析利弊,最终促成原被告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某房地产公司自愿向原告王某补偿3万元,双方再无其他纠纷。
1 a# n) t) t w) b; H法官说法6 s. V! C% l( s8 Q' w
' g6 e& L6 `8 r. \; T
劳动合同属于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合同,由于不同的岗位对劳动者的意愿影响较大,所以,需尊重劳动者的选择,法律不能强迫劳动者从事其不愿意从事的劳动。! q- S! z$ d) }) x/ @% n8 L$ o
尽量满足劳动者的意愿,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 D: u7 P& S! g- c( R: \. B% d, m
但是单位具有经营自主权和人事管理权,单位的人事管理权和劳动者的意愿应相互协调,尽量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明确,如果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中规定了单位可以单方调整岗位的条件,劳动者不服从,则视为违反合同约定和规章制度,劳动者具有过错,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予支付经济补偿金。$ A: a" K$ X. [* @: M+ \
如果劳动者以此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基于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的约定,劳动者对调岗具有预期,则属于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属于可以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反之,如果单位违背合同和规章制度,未经协商随意调岗,导致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单位降低条件调岗,在劳动者不服从的情况下,单位以不服从管理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则属于违法解除,应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
) k; `' b: o* g- V5 X: P
3 E ]5 M7 l6 k(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