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作家连岳讲过一个故事,让我印象很深刻:
) u: [' H+ ~, ?
; `, F& \$ u$ y7 W. M
有个哲学家被国王判处死刑,请求缓期两年,国王问他理由。他说:“我有奇能,两年内可教会陛下的爱马说话。”
- H8 l# }/ b; i/ X国王欣然应允,哲学家的好友很不解,说从未听说过谁能让马说话。
( a( S, y5 D* s1 o9 v3 a
哲学家答:“重点不是我能不能教会马说话,重点是这两年时间里存在很多可能。国王可能死了,可能改变主意了,我可能死了,可能逃跑了,还有马可能真的会说话了。”
+ m; N4 ?: `8 z% y# n! W* r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叫人醍醐灌顶。
7 C9 e+ ~, E; `: n0 M
是啊,两年时间,藏着太多可能性。
9 h# z9 Y& T2 N被眼前的困难绊住脚步,迟迟不肯迈出第一步的人,留给自己的往往是无尽的等待。
; S) s6 @; i+ G0 Q$ c; d
只有先做再想,先上车,再调整姿势,才有可能抓住机会,逆风翻盘。
+ i4 X j$ X/ }+ b8 q* h) k* M
6 m" }- L$ z8 ^9 \+ |
想太多,是成功路上的最大阻碍
& z9 b; Q" N" _网上看到一句话很触动我:“不要过度准备,准备时间越长,越容易不战而败。”
; G: Y A1 n* p l$ h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戳中了无数人的心窝子。
/ |1 {8 E1 f; g$ A
记得大四的时候,室友阿华为写论文,熬了好几个大夜翻看文献找灵感。等全部看完,真正动笔的那刻,却忘了读过的内容,只得回头再翻一遍。反反复复,一直拖到最后才匆忙提交。
" a( h* z7 [4 Y6 v而另一位室友在定好主题后边看文献边下笔,没灵感的时候再带着问题去询问导师,或是去图书馆查找资料。这样反而写得又快又好,还被评为系里的优秀论文。
2 u- s3 |5 p, d' z9 ^/ r5 t卢梭曾说:“由于过分审慎,人们对于时机就会重视不够,就会坐失良机;并且由于反复考虑,人们往往会失掉考虑的结果。”
8 j# B1 m) E* w/ y. I" U. @
一个人最大的谎言就是“还没准备好”。
0 U1 M" [$ ?, D& A. H3 u! u' }2 i; W多少人打着准备的幌子,给自己预设诸多困难,看似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实则是为自己找一个回避困难的理由。最后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0 A: Q! T% u% I6 \9 T. }8 ?
正如一句话所说:“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 Q0 }2 d1 P) [/ r) \( }! u- D
许多时候,在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情况下,与其期待一个完美契机的到来,不如先选择开始,说不定会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
! P- x5 S* f9 s2 d. U$ v% B
7 X# _; _8 j) F' c) Q( I, J0 `/ y先上车,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 q# ~4 f0 o* r6 n& i1 `/ X1 r6 M! b8 r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人在年轻的时候,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9 x6 S! k* P9 M% Y$ Z3 b% F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
* k7 B8 K* c8 C4 ]5 Z8 }
“人生最后悔的事莫过于——我本可以。如果这个观点是对的,那么人最核心的能力就是行动力,说做就做,绝不拖延。无论是否年轻,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容易错过机会。”
% f: W/ Z/ e/ ]1 K深以为然。
" E/ W. k! S4 I7 g7 S思虑太多容易让我们陷入完美主义的陷阱,而完美主义又恰好是多数负面情绪的根源之一。
' a. \0 I! E, Q5 x F4 k# a要想摆脱这些负面情绪的困扰,最简单高效的方法就是付诸行动,在行动中积累经验,找到破题之道。
( j: u. N7 m; k" x8 w: X) [电影《飞屋环游记》中,一对老夫妇为了能到南美洲的仙境瀑布旅行,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启了他们的存钱计划。
Z/ o: R; }0 j+ e
就在即将达成存钱目标时,他们的生活开始出现各种意外。孩子上学需要学费,房子损坏需要维修费,生病住院需要医疗费……
. @; t: X2 [- R4 Z5 {: i
为此,两个人只得一再延后出发的时间。
8 B/ p& ]8 F& O0 ` B$ ] K" ?
直到老奶奶去世,他们也从未离开过房间半步,因为存钱罐还是没存满。
7 N# q* D6 o: p6 d7 n后来,等到这间老房子要被强拆,老爷爷决定履行当年跟老奶奶的承诺——带着屋子飞向瀑布。
; A. y) C2 i, F5 z n; e他在房顶上绑了千万个气球,在房子拔地而起的那一刻,他才恍然惊觉,原来这趟迟到多年的旅行是可以说走就走的,根本不需要特地等到把钱攒够的那天。
y% o8 G- T; t1 f- u# U如果老爷爷能早点醒悟,也许老奶奶就不会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 D$ C! g) |; a/ c w# T
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人生中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可拖拽的进度条。
3 ~$ y8 Y+ _0 h) |/ o( r9 d虽然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弥补缺憾,也无法穿越到未来规避风险,但我们仍旧可以选择当下出发,行我所行。
& @/ s& U7 X& t
; m! [. V$ a2 d3 X/ g不怕慢只怕站,机会只属于在路上的人
: R0 D7 E7 t: R9 }; v
先做再想,还是先想再做,这个问题无异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能够在做中想,却没法在想中做。
/ X# d R- z4 u- z. S1 V3 T- _' C" _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任何事只有在行动中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所在。
; Q% X6 u, [) b r, h6 A0 P: [360创始人周鸿祎在他的著作《超越好奇》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 t2 i$ I h% r. L
读大学的时候,没钱买电脑,但又想自己做产品创业,哪怕连基本的创业条件都不具备。
% L" {4 M- v8 g: e; p
但当时他的想法就是:有条件要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创。
. x2 W/ f8 u2 e! T于是,他每天蹲守在机房门口,只要有人翘课就迅速补位。或者看哪个教研室配有计算机,就偷偷溜进去蹭计算机用。
1 `+ V9 U8 H$ y2 i' `/ s- Q
有时候一用就是一个通宵,等天亮了再从门上的气窗翻出去。有一次,因学校计算机配件丢失,周鸿祎差点被当成小偷送到公安局。
' d* R0 f! {# T' I( @
这段经历对于周鸿祎来说虽然“渡尽劫波”,一度让他在学校“臭名昭著”。但也因祸得福,信控系机房的两位管理员在得知原委后向他伸出援手,主动说:“我们这里计算机比较多,你们就来我们这里用吧。”
) v; q9 x3 o( q/ x就这样,困扰了周鸿祎许久的没有计算机用的问题被解决了。
7 h/ S$ w) V8 f2 ]* U# Q他说:“先上车再说,路上再‘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这后来成了我做事一以贯之的方法和态度。”
' b8 j0 H7 F, g7 u" ?, ~不怕速度慢,只怕原地站。
7 Q$ n- a9 F- [& M3 f% `2 i- ~
与其原地等待幸运之神的降临,不如主动出击创造条件,先做起来,当我们的手中握有足够多的筹码,幸运之神想不眷顾都是难事。
& u& ~: a% c) {/ \# `
一月会变成二月,二月会变成夏天;三四月做的事,八九月自有答案。
* c" I3 M0 m/ _3 V- y当我们不确定该往哪个方向前进的时候,不妨先勇敢迈出第一步,不管这步是否正确,先专注于眼前。前行路上,答案自然会伴随时间逐渐呈现。
7 _& O; W. u$ D3 S
" _7 ]2 m" `* A# W9 d5 A
写在最后
8 Z* M6 ~, E0 v( S
人生就像一趟开往远方的大巴车,至于准备在哪站停靠,和谁同行,取决于自己。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先上车。
8 n/ T9 G9 p, {' ]6 B
能够抵达预想的目的地,固然很好;抵达不了也没关系,至少收获了沿途的风景,结识了诸多同行的人,也算小赚不赔。
j% L4 R# u. c3 @3 N0 X; d: D' D
如果从未出发,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失去什么。
8 s1 K, C) {; V1 ?记住,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只是有太多人被自己预想的困难给绊住了脚步。即使没有捷径可走,但只要我们付诸行动,就能比他人更接近成功。
" s* }7 W3 `, J8 X& b$ A. k( l
% f& W& m+ v7 ?* e;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