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 W& S) K I' M$ W. K+ f, h7 U但众所周知,工资与物价一般是随着时间上涨的,就好像如今的1000元能买到的东西是远不如20年、30年前买到的多。要知道,几十年前很多人的梦想还是成为万元户呢。/ Q; p& t" E6 B! z" f
W4 W: v+ m1 E+ c! ~# i$ U3 U# p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计算,这里我们参考往年的CPI,将工资年化增长率与通胀率假设为3%进行计算。 5 Y3 ^0 M0 M: V5 b; _+ X3 i7 B
考虑到小A才35岁,离退休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在考虑通胀的情况下,到退休时应该准备的资金预计约为391万元。这就是我们需要给自己准备的总金额。. B( N% k1 [! J ~: {
5 x* e' |9 F; l/ h
计算公式:通胀调整目标金额=初始目标金额×(1+通胀率)^距离退休所剩年限 % Z$ O) V& K! M0 ^# z9 @* B. h, i# i7 z& d' q4 ^, g( Y! `
(2). 测算社保可领养老金与需补充的养老金 ' q0 k& f" G& [+ m- j * n% G* x9 {. r, U9 V: S; p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推算,2020年由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均值为3349.8元。假设养老金的增长能与未来的收入增长率(3%)保持一致。可以大至估算出小A在退休时点(2052年),每月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为8626元。5 m7 j+ F$ H2 e X0 T0 [; n
" W- N* w0 @; Q# K
计算公式:退休时养老金水平=初始养老金水平×(1+养老金增长率)^距离退休所剩年限。(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 N1 M" |" w0 R2 |7 n , I {# x( ?6 ^别看8千多元好像不少,就如我们前面说的,这笔钱20、30年后的购买力很难和现在对比。+ S$ b- n' I& d* F( R+ W
" M2 u0 c1 ]- g. n如果后续养老金再投资收益率与通胀率相同,那么剩余20年养老金在退休时点上的价值就很好计算了,我们使用退休当年养老金乘上20即可,即为207万元。8 D# n: ]; N. z f$ t- u: W
) n; n) X9 l6 V- h
最后,只要将前面计算的需准备的养老金总额与可领取的社保养老金总额相减,就能得到在退休时,还需要为自己准备补充的养老金目标金额。8 ^8 X* ] W+ A
: Q7 I5 J( S/ ]5 u5 W, s. J02 8 J) |- n' v. V- a9 O5 v* L7 j制定投资方案 + B" c6 @9 s6 t( D) r/ a* U, u: J0 w! k$ i! m2 l9 N
在考虑通胀的情况下,小A的基本养老计划可能需要391万,减去207万元的社保养老金收入,还有184万的差额。 - N2 s4 d! |- v: _& d' }' u* P0 f : M! \8 v* ^# W/ r对于一般家庭来说,退休前可能都处在上有老下有小,或许还有房贷、车贷的情况,而在退休后又没有了工资收入,彼时需要拿出这样一笔钱着实不容易。这也就体现出提前规划个人养老金的理财的重要性。 & ^. T2 r8 ~1 J0 O; a " }. N9 S! a* E" P( G& [4 h R好在,随着个人养老金相关优惠政策的推行落地,一方面帮助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参与者,获得了税收递延的系列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专门为养老基金而增设的Y份额,还能享受到免收销售服务费,减少管理费、托管费等福利政策,机构还可以选择免收申购费等销售费用。* f# [" v+ T/ I# q4 ^9 p
4 a b5 i6 E+ K7 _ @
我们不妨试着用当下收入的一定比例,来为将来的退休生活做好储备。越早规划,或许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今后养老的压力。( e' S- }8 E1 R( E7 M
! t% G( s9 ~& a: O5 C. f/ S
投资方案简单来讲,无非就是“何时投”、“投多少”、“投什么”的问题。 8 C8 B. ] u5 m9 |) }5 L + [: F; f# d* v(1). 何时投、投多少?' N% K _! Y, i* e
7 |4 j+ d: G" r对于养老投资而言,可能大多数人会比较看重账户的稳健增值。如果选择投资于养老基金,相比于找准时机“一步到位”,每月定投或许会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为什么这么说呢?小广觉得原因主要有三个: 8 D' M. u* L1 @. @! q 0 I! \, N7 Z* K8 x3 q% J; `一是缓解短期的资金压力。一方面,一次性投入过大容易导致一些流动性问题,而分批投入则能降低这种风险;另一方面,按照规定,个人养老金的每年12000元的税延优惠是可以平摊至每个月扣除的,即每个月也可以享受到1000元的税延优惠。 2 f P5 A5 X* e" t$ _ ?* C, D3 X) z . L) x4 d0 n1 @, \二是平滑波动。定投可以通过高纪律性的投入,按住自己“追涨杀跌”的手,减少因为短期操作造成的账户波动,更有利于实现养老金的长期稳健增值。 2 g& v/ p$ W+ a2 j% s& c 2 x& {/ {9 ~4 o& o% ]三是降低择时风险。养老投资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我们相信长期投资的力量,但是如果真的不小心“梭哈”在了牛市最高点,比如2007年6000多点时进场,那么即便过了15年,账户依然会亏着50%左右。而分批投入,则能大大减少此类风险。比如同样是2007年高位进场,通过每月定投,15年至少是实现了回本的目标。 5 o( Q/ y! f6 c, x G7 _6 _* \; N
相关计算公式: 9 O% r: q2 f( C3 {9 e( \ * B Y, {. k- Y4 d& O1 j第(N+1)期本金及收益 = 第N期本金及收益×[1+第(N+1)期指数涨跌幅]+ 第(N+1)期投入金额. N; Z! d- F# w
$ o3 @7 l w$ ]+ N% W R- \定投总收益率=[(期末本金+期末收益)/累计本金投入-1]×100%+ G) q0 g: u- O# l
2 a3 w" M( M6 |% @: F
一次性投资总收益率=(期末余额/期初本金-1)×100% 6 p2 M# m5 O. J# [6 n- v6 \ 4 o% N8 _+ x! y1 _% ~. D/ o计算公式:2 u' [8 o! S F
* I6 u1 I; e' c, b2 _ |每期投入金额= (目标金额×要求回报率)/(〖(1+要求回报率)〗^期数-1) $ p h2 U6 Z2 _% a" \# S0 J# ?2 u# ]/ K- f& N" Q8 R
我们常常会提到四笔钱的概念,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印象。其中,关于人生保障的钱一般建议的投入比例是10%,按照小A的收入来看,大约就是700~800元,对应的要求回报率在10%左右。要想达到这个年化回报,在投资初期,权益配置比例较高的养老FOF基金或许会是较合适的选择。 5 l5 p$ k8 _. p3 v( O6 O9 D6 ?+ C5 I8 i) g/ {. u. D8 b, b
等到年岁见长,收入逐渐增多的同时,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等花销也逐步告一段落,这时就可以加大养老投资的金额,并且增配稳健类的产品,从而降低账户面临的风险,提升对未来养老生活的信心。 7 A) l0 H; w' Z- B9 k+ }$ ]) ? 0 d. N1 d2 a. q# m(2). 养老产品如何选择? 9 f6 m9 Q% v8 Q' M' q% N9 ?+ ^$ [' ]" N) X/ K
前面提到了,最近不少养老基金都新设了Y份额,这可能会让一些朋友感到不解。“ABCDE份额我已经搞不清楚了,怎么又多了个Y份额?” " t+ ~! z1 E$ d& K: R" O# q& f! N' J- Z. M2 g& o
其实,Y份额是针对个人养老金业务特地开设的一类份额,只能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进行购买;而在运作上与A份额还是基本一致的,但费率上会给予一些优惠,以给大家的养老投资减负。6 x2 C8 c x+ e p; ]0 T+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