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482|回复: 0

失业的年轻人假装上班:有人公园坐一天,有人去超市蹭吃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45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6902
  • 最近打卡:2025-06-17 16:11:33

5197

主题

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4877
发表于 2024-9-25 17: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口嗨是年轻人最擅长的事之一。有工作的时候,每个人都在高呼躺平、裸辞、提前退休。但如果真的失业了——特别是在如今的就业环境下,大家又开始假装上班。
6 z2 n4 @4 A: R5 r8 J% h
* R* r/ K! C. E5 S6 q& _5 S5 J# S现在,你在豆瓣、小红书、知乎等任一社交媒体上搜索“假装上班”,瞬间就会看到成百上千段失业故事。把这些故事归纳总结,我们能看出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以及他们面对的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  C9 R$ Y8 x2 Z& Y+ c0 b3 H

# W4 z' x% R) @2 E$ A, f( U比失业更难面对的,是告诉家人自己失业了
* [9 q' W, s& G: ~6 V3 ~8 p9 C! k9 ^
知乎上有个超过500万浏览量的提问:“明明失业了却还要瞒着家人天天装作上班的样子,是一种什么体验?”5 B2 a+ a% w4 x: x1 b, w
$ {* q$ h6 r( u
我们爬取并几乎看完了610条回答,试图还原“假装上班”这件事。
+ Q7 F4 X3 o! S( @! ?1 t( K2 B: q$ D; g
首先,假装上班最直接的原因,是家人在无形中带来的压力。
; E8 Y- B0 R5 f  I& Q1 {: w6 e* h; e" F2 ]& J
对于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失业者来说,压力可能来自不同的家庭成员。- U/ S& Z- M$ \

3 _& L3 |4 r- G7 T% X0 F3 r如果尚未成家,需要隐瞒失业的对象主要是父母:“怕我的平常事情到父母那里就变成了天大的事儿,让他们日思夜想的事儿!”) K/ n+ i) Z# l. ^, Q. ~

; `3 d2 y7 c! c2 t# U4 U需要隐瞒的人数往往和主人公年龄成正比。如果已经成家,隐瞒的对象可能还要加上公婆、孩子、另一半。
& P9 j* J2 L* m9 w% j4 H7 ~' s& y
# S# ?- e( F* u" _! S/ W# z除此之外,还有“七嘴八舌的亲戚”“嘴碎的邻居”“势利眼的同事”。
( W6 _6 S$ X/ \7 S# _$ G
% S, u" Q* H  E$ g" d) n总之,把失业的痛苦分享出去,只会得到加倍的痛苦。
/ G0 @0 e0 c! Y- G8 P3 R4 z 102219mtuyhyqljvxjhjzy.png
0 Y$ ~4 n& [! X, C) z
2 U; U2 d$ ^1 ]! N5 P7 g/ v2 R/ X3 J4 W0 q  g) |, y* n6 i
向最亲近的人隐瞒失业这件事并不容易,不仅考验心态,很多时候还考验演技。* C8 V3 d, Z* M( r! N( ^0 _# }

' j. T* Q6 Q  W- Y4 X& F; w对于独自在外生活的人来说,需要随时应对家人的电话或视频,最普通的一句“工作忙不忙?”也变成最难张口回答的问题。
7 k1 u8 S9 e9 B6 H) ^3 y9 R) w1 U$ n" U6 Q; U0 R$ e
“看到家人给我发的信息或者电话,就会一激灵,很紧张,马上有一座大山压过来那样。”
- a3 P+ c9 b, ]: y2 T4 `. r5 q! G: O
“最怕的是白天我妈给我发视频,因为模拟不出办公环境。”( R9 j) \) E1 m# H8 f" i, q
$ M  D0 ]- ]  V( a- j
“每次打电话回家还趁着以前工作的休息日。”( b# d. a# W8 L) ?: C- {( o
3 n% O$ `8 _- g6 t: X) M0 |
如果跟家人同吃同住,隐瞒的难度就更高一个数量级。不但需要长时间撒谎,还需要做戏做全套,假装一切还在之前的轨道,延续自己失业之前早出晚归的生活。! s) X# m9 Y; f" ^4 u) `
' |3 ?5 K5 p# _. m0 |
“以前不对家里人说谎的我这一年把半辈子的谎都说了一遍。”7 x8 d1 f# g6 r- M+ o
! l0 [- Y' z9 s1 N- y1 w, a; J
“为了不让家人察觉,我还要不定期地在家唠叨之前那家单位的琐事。”
5 }; X  P3 ?2 [) B9 i" M+ ^. j0 r7 j" \5 @* O: R0 Z) ?
“太迟的早餐就不吃了,要装作怕迟到那样子。”
' c# C/ o) ~* g5 l: `# ^ 102221qjxz4gxcx67djo99.png * E( @0 m' m! U! e. x5 [

) ]+ N" C! u0 K2 t9 z% u
* u5 v, W: G) M7 F$ x" t" J0 q虽然也有不少人提到自己为了隐瞒失业而减少和家人的联系,但失业的痛苦和孤独还是想通过亲情抚平。5 E+ x1 U9 X) T

+ B+ L5 u$ W7 S/ n% e有一位网友写道,当自己接到妈妈的电话时,大多数情况都不得不撒谎,说自己还在上班,等下班了再回她。但即便如此,还是会主动跟妈妈视频:9 e4 v- }+ {5 Y2 P
4 Z1 K( ~8 x$ d8 z4 Q3 t; R
“很想她的时候就出门,在路灯下走来走去跟她视频,告诉她我刚下班,顺便假装跟她吐槽下工作的辛苦。”- I: q+ ?# G& f/ X( x" E

1 o. C0 F' v9 ~2 \/ |8 N. F/ ]城市里的新型流浪者1 U# t9 z* B$ z# F
; h; r9 Z3 T0 H; e+ p  C0 I
无班可上之后,假装上班的人们需要找个消磨时间的去处。
5 t. a/ W8 Q& B% C2 W9 t) S8 ~6 S+ K8 ]! J; a# q- L: f0 a
一些人每天有规律地出现在公共图书馆、付费自习室、咖啡馆、快餐店、商场的按摩椅或者公园的长椅上,安静地度过一整天。* \" `) @4 E7 z. {* @
& E- U/ z- D( S) g
图书馆是假装上班人群的首选。它免费、无人干扰、设施齐全,甚至还有一定的治愈功效,“周围全是差不多年纪的学生,我不像异类。像一滴水,重新融进了大海。”% r9 q7 Z" H4 z) g* p$ B6 u9 o

% X! q: q& z. Q2 [而年纪较大的失业者显得更落寞,他们每天开车出门,找个地方停着,在车上玩手机或睡觉,然后按下班的点回家。: Z2 X2 H3 b1 ?- g" R3 B' r1 p2 t
9 s/ w: S' i- t) g, a$ Q3 r0 f
还有人带着一天的干粮,在公园或者河边“像个白痴一样呆坐一天”。# Q: }) j5 ?; O7 Q
4 g& T" D" e( y% @' C/ K& Q% D
为了尽可能降低开支,这些城市里的“新型流浪者们”也探索出很多独家经验。比如有人推荐去大型超市,因为那里有各种各样的试吃,或者去逛售楼部,享受宾至如归的待遇:
; S- G$ e9 A; c& l- s# f" D% b2 c- J7 m5 A) s5 t
“运气好的时候有口水娃锅巴,那种烤肉味,让我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还有杂粮糊糊,可纸杯太小了,我连着喝了三杯,服务员满眼睛微笑的解说让我意识到该离开了。”
) n7 H% g/ n+ t% Q5 P" ?2 M! t% |/ [4 J0 }1 Z9 J, V# Z
“我只好在干货柜那里磕瓜子剥花生来吃,大爷大妈的作风我是摒弃和不耻的,他们总是随便吐壳子。”
3 I+ }6 _6 W' |$ k: p5 V, M
$ x% w2 g6 D1 f8 |# P  |“在样板楼盘前转了三圈以后,我就坐沙发上吃葡萄和荔枝了,毕竟这是我一周的营养来源。”
- e! ?/ {6 D3 q: n3 j; l- F7 V2 J# W 102222ws2jjomczhbijjfn.png
6 v, ]0 q' I: ]* u8 {5 \- b5 x. x7 D% k! H9 b  [! o

# @) m" f' K) N2 |! G还有一些人比较恋旧。他们会去“老公的公司”,或者“朋友的公司”,找一处公共空间或没人的工位假装工作。1 J/ f2 N6 G6 ~# k9 @9 C: t) x) C

: L! {3 Y4 P, y. X+ Z, ^9 K甚至还有人趁着公司裁员后工位充足,照旧回到自己原来的工位,照旧和原来的同事去食堂吃饭。& P3 X' W2 B6 T
4 N& |  n: N+ n- p" h
假装上班的人中,一大半是“主动失业”2 F, J' v! J, T; z1 Z5 U
( Y! Y& ^6 Y; l- K5 p* J' O3 K4 |
在假装上班的人中,也分被动失业和主动失业。
9 |/ e1 \( N: b( o# T
" F' |+ Y8 a' u6 ?被动的很好理解。近几年,大厂不断裁员,小微企业生存艰难。
0 u  R6 X# W* y" y8 r5 B0 w6 z0 Y( k9 M6 ^( k, r  x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4月,16-24岁城镇人口调查失业率为20.4%,达到近几年新高。6 N: l! J/ g/ h9 ]1 D1 ?5 f
9 d+ r6 L6 k+ y1 p
至于那些主动失业的人,或许对工资、领导、公司的考核制度不满意,或者为了考研考公,或者干脆就是简单的“不想打工了”。
  X( T: K. h9 e' p2 T
/ R- _) A5 o: U* j& M; w对于主动失业的人来说,离开工作后的第一感受是轻松和惬意,“可以躺到天荒地老”,即便是找工作的过程,刚开始也充满希望,“比有工作但浑浑噩噩度日的状态好太多了”。4 D$ x8 v( p2 q1 M- q: A
# f7 e% {* ]4 X3 g
不过当失业的时间足够长之后,孤独、焦虑、自我怀疑等关键词开始抬头。6 B4 N$ U$ @' I% l/ Z0 d

- g  G  h/ p% R$ D9 w$ l) p' r“孤僻的一个人,除了买东西,除了回家,基本上不会说什么话。”
8 `5 l0 @7 c& G1 S( R: ?, r& W
, {, ~! N* ]/ j“每天无所事事,在石沉大海的等待中逐渐崩溃,加上缺少工作的需要和氛围,整个人越来越懒散,越来越觉得无聊,意志也越来越消沉。”. p3 v& {% n1 e: q  k, _
5 V! N% Y. Q9 h* W
随着失去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压力逐渐凸显,整个人也变得小心翼翼、缩手缩脚。. F* Q% K0 i' Q7 `
# M9 J1 E! c% Y# Z8 _
“计算着剩的钱能撑几个月,每个月为房租水电吃饭担忧。”1 {2 F* q: z2 H* r  C& _. |
' l. ^8 F$ \; _8 N, q/ E6 t3 @, F5 h
“房租和伙食都快搞不定了,可是梦想并没有给我带来财富,天天都很焦虑,很烦躁。”- Y. p  m9 y+ W" ~
102223lzzhmvxeznicvvmq.png
" ^, A) u7 e! ^8 P, ]: p# T+ K% l) Z* ]5 M
, H! x2 S4 r0 e9 l  }
虽然嘴上很绝望,但现实中,他们都没有躺平。在假装上班的日子里,有人在求职,有人在兼职,有人在备考。3 a2 g( t' y, h  r+ g4 q

' ?8 p5 g9 m# a7 E" z在描述自己最新状态的回答里,超过一半人提及自己重新找了工作,还有一部分找到了工作之外的其他出路。& N/ ?9 }; l/ u9 L
1 b) w" a. Q1 O+ Y7 `! E
转行也好,换城市也好,考试上岸也好,总之摆脱了假装上班时的窘境,进入人生的新阶段。
5 |2 @' B6 |% m& Y
! ^3 V' Q3 M8 r$ x也有网友实在装不下去,选择向家人坦白,结果“意外地没有被骂”,因为家人永远和自己站在一起。
" c  _+ i8 n9 Y4 z( b4 v$ ~. \ 102226xtr46vxaa6pstjpn.png # J( i+ r3 ?2 J% B; i+ r0 d
# ?5 t+ q4 p! L. R2 }1 Y" T; O
6 B  U( M% f2 [9 n" _1 D
那些回答里面,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话是,“其实失业也没什么,不必觉得丢人,在这两年萧条的大环境下,更是正常的事,千万不要因为失业而否定自己的价值。”: m) m) P" `4 Q2 K6 v

- u$ R& y( N# c8 J* p无论如何,假装上班的日子总会结束。当表演落幕,祝愿你有个新的开始。, e# ^8 u- W+ S
102227b5z5np5xqzpl7e54.png 9 N' a' p7 n/ h. h

7 Q( p# x) q6 l8 y9 g" P# s2 T7 U0 J  Z8 f: g+ M/ s! {8 E3 o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9-8 14:38 , Processed in 0.204448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