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这两年我国的环境确实有些严峻,部分外资企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撤出中国,最近在东莞也有一家日企选择离开,但是在离开的时候对离职的中国员工却给了高额的合同补偿,不免让人想到了“恶意补偿”。
# T2 G1 A6 ^' B4 \6 k# b @2 [
$ S* @2 _, o/ n7 v3 m; y& P' J% A% s# ^ q6 Q: @
因为一位在职5年的员工表示,在他离职的时候,这家名为日本电产精密马达科技(东莞)有限公司给他补偿了高到15.5万元,这都定的上一般人三年的工资收入了。
. Z, L5 r6 k/ s1 Y5 t* _3 b4 U& G. O/ r+ j ^
赔偿的明细也很多。包括:“2N+1”的经济补偿金,75814元;“N*1.3”的特别慰劳金,44799元;“2N”的再就业支援金,13784元;“2N”的感怀铭记奖金,13784元;“1N”的年终奖提前发放奖金,6892元。
- \( `! a* |( }8 ~* x# ?4 p0 |
8 J5 K5 S% g# ]* e3 t所以可以看车这位员工的月工资不足7000元,但是却能得到将近16万的补偿,不得不说日企的赔偿项目和赔偿金额真的是很不错。这也让大家羡慕不已,毕竟同为打工人,如果是国内企业倒闭之后可没有怎么丰厚的赔偿。
' w. R5 Z* g. O! u8 V* W, s, t& n3 t& n
& D5 u! \0 A; `4 G能够正常的把之前的工资结算掉就谢天谢地了,很多公司都巴不得最后一个的工资都不发呢,更别说是赔偿金了。
& R5 a( V( Y6 s2 g
) p1 k% p) c4 q: o
所以日企在这一点上做的很不地道,有一种“恶意补偿”的感觉,严重的破坏了国内企业的压榨生态,用心不可谓不险恶。
4 \( U! c8 \0 O- S7 I' l* Z2 Q$ N0 b9 k8 A
这一点佳能这家日企可算是开了个坏头,因为在2022年的时候,佳能珠海的工厂已经开始逐步关闭。佳能的工厂有1317名员工,而这所有人都和佳能接触了劳动合同,并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 ` f1 Y+ ?, `* S7 u9 G9 I
0 H K% d4 V: p1 @4 R+ L佳能的赔偿方案里有经济补偿,特别慰劳金,就业支援金等,其中一位在佳能工作了30年的老员工甚至拿到了150多万的经济补偿,这个数字对于不同打工人来说真的是想都不敢想,佳能是怎么敢的啊?
! g) P" n/ m+ @0 r& z4 r
+ p: q4 q' k$ a" M, |& q5 @
除了日企恶意补偿之外,美企也同样在恶意补偿。
) E. y5 z6 \8 l, E8 x( B. T. \. V$ S4 w1 D7 ^
美企史丹利在2020年由深圳搬到了苏州,为了让工厂能够尽快搬迁,给予在深圳的工人非常满意的离职补偿金,其中一位经理表示他拿到了64万的补偿金。
4 ]0 S0 z3 O1 S; b. f8 ]
* y) C! S( m, E7 m$ q
但没想到有微博的网友就在不久后表示,美企史丹利的做法违背了劳动和法,深圳劳动监管部门应该责令其收回多给的补偿金,让工人们把多的钱退回去。
& h4 p7 O1 D" z7 L& |8 Z6 Y; o3 r+ v- Y# ?7 J6 m3 {* h/ q. U. K+ x
因为这样做在给国内的企业挖坑,而且还顺势做到了收买人心,简直是可恶,明显就是在“恶意补偿”。
! Z6 G; Q+ o# X0 N* R( r* @/ R
) L9 G( |+ ~* u; M这其中就还包括特斯拉,因为它率先开启了新能源汽车降价的风潮,导致国内部分新能源汽车不得不被动的跟着降价。结果官媒痛批特斯拉在恶意降价。
- H ]' z: D& i$ _- W7 t2 E8 h0 @/ K! |: Y; E
它特斯拉对消费者降价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居然还收买人心给工厂的工人涨薪,简直把国内企业不放在严厉,着实放肆。
) t, ?+ J- _" x; r9 u0 b+ L$ R, k1 M, h0 b- Q! Y. n+ u* Q
那这是国内的企业会反思然后跟进国外企业的福利和待遇吗?
' ^$ b" P0 I; G' }; D: y
. [0 {2 S. J: H4 y! q) s1 F还真没有,国内企业正忙着教育员工,要员工懂得感恩,要员工无偿为公司加班,要员工为公司奉献。
9 w' J5 K0 F, ]) o' u* H2 }& ]3 N0 g" i0 I( u
专家也在一边建议大家应该掏钱上班,这样大家就能在公司提供的平台上学到丰富的经验,打工人简直赚麻了。
% H( f1 @1 F8 j# Y1 j, Q8 P1 N/ M" c \
所以你看在外企工作,打工人只能赚到钱,但是在国内企业工作却可以赚到海量的工作经验,相比之下外国企业太肤浅了,还是咱们国内企业考虑的周到。
5 A# F* a9 Y2 p- W; b/ `- {1 W0 \
) P. b* M. ~# ~8 Q9 z
所以日企,美企这个恶意补偿的行为是在坑国内企业还是在收买人心呢?
+ h, q6 g# ~$ u7 f' ?
1 g- J% X8 `" B3 {1 i
4 F$ X$ d0 b, x1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