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35|回复: 0

“开盒”都是一种侵犯他人隐私的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13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419
  • 最近打卡:2025-03-01 21:25:29

2082

主题

18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1494
发表于 2024-6-27 15: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开盒”?+ ~. M9 ]2 }8 O
; q- p* R) s+ v0 Y
; T/ v7 F1 ^+ w3 d0 Z3 V" K
所谓“开盒”,是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是指不法分子恶意公开他人姓名、照片、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社交账号、工作情况等个人隐私信息,以此对“被开盒者”进行威胁、或煽动网民对其进行攻击谩骂等。
2 s. T6 I1 W) |; I5 w: ^5 I) {
“开盒者”的动机* F- \* [' b* A

  f% M4 T7 [- U) X" b+ J“开盒“这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多样,有的可能是为了泄私愤,有的可能是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和个人“出位”,还有一些极端分子会通过“开盒”来制造网络矛盾、挑起纷争,破坏网络正常秩序。# Z( i; K3 n, ~2 @- z

6 D4 O8 G8 R" W7 J5 _- w4 Z7 G此外,还有一些“开盒者”,把“开盒”变成了一门生意,为其他人提供专门的“开盒”服务,牟取非法利益。一些想“开盒”别人又不具备相应技术的人,花钱就可以购买这种“开盒”服务,非法获取、散布他人隐私,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等。
6 ]5 D) e8 h, B3 v, ^4 T+ D3 Q! j" Y* H$ e2 K; j( w2 t
“开盒”,害人害己- r# g( ]! y- c
4 v$ d+ a; z) J0 c
最近,媒体就报道了多起“开盒”事件,“开盒”行为不仅给受害者的生活造成困扰,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主导“开盒”的相关幕后团伙也纷纷以涉嫌寻衅滋事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M( f1 V& m5 A! ~& l
. n+ V# \% w0 g! x4 }, V2 n1 o《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从2023年5月到2024年5月,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暴力案件3100多起。3 k1 X, Y4 Q1 x0 Y2 X+ X9 n
5 n5 j* B  [1 ^1 h# Y8 J( J
鹅sir提醒,无论动机如何,“开盒”都是一种侵犯他人隐私的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6 L' ^4 p! {  ]" E/ Q* C; {
7 s+ y+ D4 _; Z" ?- c- u遇到“开盒”该怎么办?& N# L; O5 {2 a! Q1 k& p

- c: o% m* X' k1 w& _0 b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联合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规定明确,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机制,健全用户注册、账号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监测预警等制度。
4 K8 l8 b8 i' n/ J
$ M  z) ?- Q) D5 O  X一直以来,QQ平台也高度重视网络暴力整治,全力净化网络生态,重点聚焦“网络厕所” “开盒挂人”等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借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诋毁以及造谣攻击当事人等突出问题,对发布相关违规信息的账号、群组给予从严、从重处置。
& D0 j& o. v( q$ L5 J; I% b7 J& R7 l- ~; U# K
在此,鹅sir也提醒大家一旦发现与网络暴力相关的不良信息,或正遭受网络不当内容的侵害,请第一时间保留证据并向平台和公安机关举报。
1 @7 h& g* k% ~; H$ d+ ]6 l1 ?* f. Y& l&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5-19 18:14 , Processed in 0.13339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