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在下午茶这件事上,年轻人总是“口嫌体正直”:一边喊着要么瘦要么死,一边吃着零食喝着咖啡奶茶,主打一个既要又要。
& X; k. J# K x2 r# [" w- T# G) A7 k. P
( `+ d" N7 l0 V! c$ O/ c o* _8 U
于是这几年,各大现制茶饮品牌纷纷开始强调健康,减糖减脂减热量。咖啡当然是其中的“天选之子”:美式、意大利浓缩自带0脂低卡优势,是运动健身人士首选;相比之下,那些花式咖啡似乎就没那么纯粹了,复杂的配料表,让人心里直犯嘀咕。
5 J& \; K8 J6 } u8 h6 h
1 s- r* |4 w% K不过你可不要以为,年轻人只是为了瘦。从长远来看,“低负担”,不止与身材有关。
\$ S% x. s2 [/ b c9 q0 O2 V; ]
0 ?0 q+ ?. X l" s$ S) H
健康觉醒的消费者,对人工添加剂说NO
3 L, P4 l( s, g+ h) n3 m' Y6 a* Q7 Q: C( u4 H( P; N' Y
当你随便进到一家咖啡店,菜单上生椰、橙子、柠檬、普洱、山茶花……各种口味琳琅满目,让人选择困难症发作。
3 k: Q4 {% a2 o9 G' u7 j9 u o9 a- K9 H# e: o5 y
但其实,你内心却反复嘀咕着哪个更健康,哪个添加了植脂末。
$ Z& y( k( F7 o4 A5 \& Q+ l! _5 |) n3 J, i# t4 ~
不光是你,现代人喝饮料,对热量、脂肪等细微指标越来越关注。《中国新式茶饮大数据研究及消费行为》调查则显示,49.4%的消费者会担心健康问题,42.2%的消费者更在意是否会长胖。换句话说,比起口味,他们更加在意的是“健康”
% d7 R4 z: ~$ L
5 U' _, Q9 r3 V人们逐渐认识到添加剂危害,开始更加重视饮食健康
; p8 F0 r; [& n3 Y; d3 e
! W: u$ I$ i4 Y- e8 u3 i( U他们的这些担忧,其实不无道理。
" i) N9 p( C; x$ `" L# F" R
4 Z9 L. {1 Z9 O0 A0 N《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这本书里提到,随着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食品厂商们竞争激烈,每天都在研究如何让消费者对自家产品“上瘾”[3]。而这上瘾的秘诀,就是过量的盐、糖或脂肪。
' {5 K& u, r S" G! A9 v
7 S( P" v6 G) N8 V: c% F我们的祖先长年生活在食物匮乏的环境里,糖、盐、脂肪都是宝贵的营养物质。大脑在漫长的进化中,会将这些成分不假思索地理解为“高奖赏食物”。
4 n1 }0 h! s9 Z) y H
$ @. X6 c* _ ~" F( o所以,面对香香甜甜的奶油蛋糕、脆脆的油炸薯条,你总会觉得欲罢不能——来自远古的基因告诉你:“香”“鲜”“甜”,就意味着好。
4 C1 H' v5 F1 `8 s2 p9 u* @7 a
, s9 K1 e2 I3 y但更糟糕的,是某些人工添加剂的使用。
& x( I5 u2 U+ D9 p3 J
! u3 B8 V7 G3 Y1 j0 Y
比如,人工制作的阿斯巴甜,甜味是蔗糖的200倍,不仅能带来更高效的“甜味刺激”,而且更加便宜,因此曾被大量应用到甜点、饮料中。
) s& M9 o+ e7 [
0 l6 C# b( p8 _; D4 A( e# T
但就在2023年,阿斯巴甜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2B类致癌物”,建议每日摄入量为少于40 毫克/公斤体重
( p4 H) r, p( V; L
0 ?7 B. w5 s5 {8 M阿斯巴甜带来的健康问题甚至比蔗糖更严重
5 W7 m3 t- W/ O. }5 U, `+ p
" O0 V; O' X: G5 H- ]7 r. A. ]- Z再比如,由于天然黄油的运输成本高昂,所以生产商会使用人造油,也就是“氢化植物油”来制造蛋糕、饼干。
- S! T: p# E- F8 v' K6 C5 O
1 C0 H5 }* r& o" A
氢化植物油热量更低,所以刚被发明时,食品商甚至宣传添加了氢化植物油的食物“清淡健康”。
% T$ p$ G2 N6 Q: |& t+ j1 `) v: a; E/ W& U& j
但其实,当时的技术使植物油在被加氢的过程中,部分不饱和脂肪会从原来的“顺式结构”转化为“反式结构”,最终形成“反式脂肪酸”。而世界卫生组织提到,反式脂肪摄入过多,会使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34%,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 28%,罹患冠心病风险增加 21%
( b# p d; T% N4 o2 l
1 \* }( H0 N3 M5 [/ h
另一类曾广泛使用的添加剂是植脂末,俗称“奶精”。小时候空口吃的“咖啡伴侣”、麦丽素,主要成分就是它。
' B! m8 g; I5 X& a; G9 I
, N3 t, {6 ?1 Z- R& t& p4 k植脂末的原料,是大量的糖和油脂,以及小部分乳制品、乳化剂,是减脂人士眼里最“恐怖”的糖油混合物。而且,有些植脂末也是用氢化植物油制作的,同样含有反式脂肪酸。
6 r5 t$ T* |" K$ M
/ ~* l% {2 O% T- B" |3 R虽然香甜,但低热量、“轻负担”,它是一样也不沾。
9 _5 ~: O J5 \
9 W+ L, t, b, H& ?+ u) K+ U这些人工添加剂一度被视作“健康元素”,但在越发深入的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中,逐渐被人揭开“真面目”。
- b0 r) X" q/ D* L/ \" |$ n
$ P4 V8 f) `4 e: T! x0 U0 v逐渐认识到添加剂危害的消费者,开始把“健康”视作最大的课题。
3 _6 {; }) ~2 g- D$ j- y
: R6 t1 \: r' p9 n, b“健康饮品”,才是咖啡的本质
$ f4 e! i6 x) ?: Y+ k" s9 ~ x* }0 E+ f/ O$ ~! E7 Y
在制作过程中,杜绝上述添加剂和原料的使用,4个“0”概念:0植脂末、0阿斯巴甜、0反式脂肪酸、0氢化植物油,
0 K- }( R4 E# ^6 t5 l0 b7 u1 ]' O( R6 m9 c3 _- l
“4个0”标准其实对花式奶咖的要求更高,因为特调奶咖需要用糖浆调节风味、中和口感。想要健康和口感同时保障,还要严格把控糖浆、配料的成分,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4个0”。
5 c& e6 n I o9 b
+ D- ~$ ^0 N) P1 ~8 h7 S& I
$ }* F! C0 F' O- ]" q
其实,咖啡本来就是一种“健康饮品”。
+ O" `. Y, b' m! |
) K0 x# P9 L% m一项对40万 50-71岁中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喝三杯以上咖啡的人,男性死亡率比不喝咖啡的低10%,女性低13%;还有各种论文表明,咖啡可以降低中风、帕金森症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
( K1 E/ X/ [$ {$ K$ L" W
- ~5 N, m d0 a/ | n6 A更何况对社畜来说,咖啡还有提神醒脑的功效,是“工作日燃料”。
/ ]3 n3 M' J* M; U- Q: Q
% x- S8 ?% j* ~$ |) G3 }+ j“追求健康”这件事,
# g, T" Y* n# Y$ z9 `% i9 P
. o7 t/ q+ C9 ^/ T4 b7 z8 V为什么要提出“4个0”?不仅是为向更多人科普添加剂风险,还与咖啡市场当下的趋势有关。
( ^" b U' D8 m0 a0 y0 B
( {$ ~ p. ^; G8 A) d5 p: ]! d) ?" V1 s2 [
有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有望达到10000亿元。竞争白热化的咖啡市场上,找对消费者的需求很重要。
2 c% _6 O$ p! V0 ?5 f8 ]8 }7 h, N5 v2 Q- ~, z) Z
这几年,咖啡赛道有很多新趋势,比如卷口味、卷概念、卷包装、卷联名……从研发到营销,新玩法层出不穷。
! P* J9 W% n R+ a7 w. E* X2 f- B5 O
3 O3 E( d. E x: a8 K* C6 L9 e但在这之外,还有一些颠扑不破的规律,比如咖啡要健康。
/ ~5 W2 L7 K! u0 ]. a x. @& S1 r! U1 t& C+ P L
日趋扩大的咖啡市场,主力军仍是城市白领和运动健身人士。到工位先来一杯拿铁当早饭,喝一杯冰美式再去空腹有氧……这些消费习惯早已根深蒂固,没人希望这杯用来“续命”的咖啡,到头来是高糖高添加的“垃圾食品”。
" m9 Z: [, m( |! ?( ~# u3 A
" J# u$ j/ t- Q饮品市场的“健康”趋势
6 b7 F( w r% z0 u' i. w
7 q4 Y) B& I" N( C. Z0 a- Z- w8 H
* s! o* K- o/ L8 y6 O7 h+ X
到了2023年,《2022茶饮品类发展报告》发布,其中提到,低卡、低糖、低负担成为主流趋势之一。
4 @3 X. B( c1 ^% |- y! j! `
- y' {; G' H" E# b# M9 @/ K; ?
而对作为消费者的你来说,“既要又要”可以是:可以点下午茶“续命”,但要记住选“4个0”版。
* @* x8 W8 u# R/ @: n1 _2 Z& C9 R" X7 A* E, A' t* K
毕竟,追求健康这件事,永远不晚。
# J. K- E! e& z' ?- i. I2 f
+ u. H4 s# v6 D' f% _ K' 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