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我发现很多人在感情里,都容易陷入一个误区:
0 d. T3 r; ~8 t0 @! C
- n7 B3 i9 P6 }0 w/ @' v& V8 e/ e7 m
8 Z) _) _6 x2 ^) r. c: `# J
“我们彼此相爱,你就应该听我的,应该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出改变”。
6 Y/ s# y' c. {4 T& h) r$ E
- I. z- J8 J/ \% p+ l! J
无论恋爱还是婚姻,很多人都处于这种状态。
) e; m( S" C( M
7 a/ e$ V0 b( z* }5 d遭到伴侣的反抗,TA就会说:
0 M# a+ |4 [" w
+ _. g$ Q7 O l1 Z3 R
“你不爱我了,为什么你不听我的意见呢?”
: r! ^" r0 O0 z3 S1 ~' X, @! r% t/ A% {
伴侣认同TA,接受TA的掌控,他又会变本加厉,实施下一步的掌控策略。
! x8 B# c* ] r$ o- ~, r& {
( W3 }" w( ^ l9 a这种感情看似“很和谐”,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定;
) g4 R7 z4 D9 N# j: y H7 s. p
$ p$ ^4 i6 g8 u/ k* o但经不起推敲,一旦产生矛盾,对彼此而言都会是更大的争斗。
2 x* H3 C1 v! ^+ f. J1 l1 q3 y' q1 w$ T, w, Z% B& b
经营关系,一定离不开的事情是什么?
4 g1 A. o, R& E3 [# M
5 u4 H2 m0 Z5 b1 n2 K
-01
( n+ x/ T4 u3 D7 F
. Y& l4 U+ ]! M0 C" y! M2 M/ a好的关系,一定是“彼此平等的”
" [2 A2 }" {1 s2 a) Q0 j( r2 [) a& |' C i y
这里说的平等,并不是“付出与回报”的平等。
: f* ^8 ^; _$ m6 v
3 W( F) j8 D% D: F. }' r" l( x: r9 ]他为你付出多少,你还回去多少;
5 A: Y4 I: K3 \7 c4 E8 }
% l8 L, l+ S$ o$ p
你付出多少,就希望对方给你还回来多少。
4 @% k3 h5 {4 o$ E4 ~4 I/ h
" ?& e6 B4 \: n
付出与回报,是不可能平等的,因为涉及到很多因素。
Y& n* b7 ~! v1 p3 a8 Q7 i$ _
' ]7 G6 K4 G7 e/ w2 s8 Y! Y
比如:双方投入感情的多少,两个人的经济水平,对关系的在意程度,对一切人的付出与索取心态等。
9 G! |: w: [7 @
+ F! z" O1 K1 p6 M" m; F. X6 ~既然付出和回报很难做到真正平等,那么“人格”上是可以做到平等的。
/ \- K5 d( |) C: t
, P7 M/ K$ O; k举个例子:
n, J7 ~& A( B* W4 d) J& x( X n5 }! M$ u
有些人比较自卑,骨子里是缺爱的,在伴侣面前就表现得很卑微,很讨好,处于低位的状态。
$ W: U! N% @! {$ Y7 F7 ~' O4 G4 Q( ]' G6 D" m' e# |
一个人低位,另一个人要么尊重并包容你的人格,要么就站在高位顺势拿捏你。
; k, V. m+ T m2 F2 @% |
) a7 I9 n6 u/ Z这种就是不平等的相处状态。
1 W/ ~ B6 H, Q" R$ U, t8 ]8 W
' ^, _) K$ h3 [, I真正人格平等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2 ^: D$ C6 @# B4 D! V3 R) n1 o m- N; G9 T. T8 S' e0 o% E }
第一:尊重彼此的意愿
) _$ l8 n' u7 \7 \& C4 O% P2 \3 V
你有你的喜好和习惯,有你的三观和决定,或许我不认同,但我会尊重你的决定。
% Q0 v/ _5 w: T' D; n
0 a$ i4 ?) L, U5 |当然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下:你做出的决定,不会对我们共同的利益造成损失。
2 I1 a( x1 n% ^7 b
; E" k& R2 V( j$ b+ E$ z第二:会将对方放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
, Y, F' o4 M* L( o9 ?
5 V, F3 {* F! @$ o Q U0 e这一点,在“亲子关系”上就是最好的诠释。
# h7 Q) D( C0 Y. C7 d4 i- _9 v! U% y/ K J
有些父母,其实并不尊重孩子的意志与人格,天然认为孩子就是弱势的,就应该受到自己的掌控,应该无条件听从自己的。
% t4 ~8 ]/ [3 c1 B& x8 G+ b3 j5 J6 V6 d0 O, a. h( p b
这类父母忽略了什么?
2 e* f3 L. \9 a' } c& C( D
; o4 Y/ @& k5 T& s; O# M: b. n孩子也有被认可,被需要,被赞美,被尊重的需求。
9 f, V/ o% W$ b9 ^: |0 h$ G5 r, b5 O6 u
$ Q- N# r; L* @ j, |8 C有些父母的口头禅是:“大人的事儿,小孩子别插嘴”
& E3 {3 ^5 O4 H1 C6 P2 I
0 y# b) R' o G' U, c“跟你说了有什么用,你能帮上忙吗?”
9 V/ d7 Q; u% k; _/ l( l
$ U; G5 M* {; r7 Y这就天然扼杀了孩子的“参与权与被平等对待的人格”。
; e! C: r8 T" y$ h+ a, v. U: Y
, b3 e% P4 ^" @" k
孩子也渴望参与到家庭,参与到一些决策之中,更希望被父母尊重自己的人格。
) B+ K) f# x: j# [6 H$ I! f# k
: j+ N8 G1 K% T' _0 e9 a" m: S你要明白:
) b- k6 Y" E4 c, F9 f) ^, [5 Y9 e& H8 L- u' i
你的伴侣也好,父母孩子也好,都是独立的人。
# g. s* L! u2 ]
9 f. A/ ^) e/ w0 ]. h! E( Y我们首先是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人格,然后才能跟另一个人建立深刻的联结。
; J4 c( Q, i4 w' V- B+ |% P
; D. @2 f% M' ^# ]当你悟透了这个道理,在许多事情上才能做到不拧巴。
+ w* J: D& b. F" b( H8 l
9 W; I# q3 d6 t6 \
换个角度讲:
8 G1 W" b& L( c8 `
/ ~/ q0 U( {8 k, y, P所有的掌控,不尊重伴侣人格的人,本质上是“害怕失去”,或者是嫉妒;
5 Y" s( V* _7 ~$ F& W- A
% ?: u+ t, P' \. t' p G6 G% f再深一些分析,这类人的内心是自卑的,缺少安全感的。
5 I$ j; o1 e7 j' m2 ]; ], V2 Q6 S) I0 g5 [' R# Z* ]0 J" u
这一点日后再详细分析。
4 ~) b8 z0 v/ m# J4 |. L {
]( o. V9 ^7 G; e% `大家需要明白的是:
" k7 r6 s. k- ?8 B& C1 T
) J& r, D# t1 B/ c( Y0 [尊重伴侣的人格,保持彼此平等,是过好感情最重要的环节。
P% Q0 U j3 U6 K
1 K& c# d6 ^& ^4 T: m1 G图片
, T' V- u6 _/ a) ?) ^" y% X
0 B; \0 g/ h k4 s8 h- ?, f
% ?- o/ q! N3 u" ~5 H9 d
' n" d3 f/ L* R0 r# ^# T
-02
& r1 h( \" G9 C8 F ~9 E9 j
, o4 [2 i1 r9 H, r; H- x
要保持“边界感”
) `3 i- I6 R* d
0 o- L5 K8 k& u! P* ?% O也就是拎得清,是放弃助人情结,是课题分离,更是“不改变彼此”。
4 r' n( B Q. B, c
' w7 V R. @7 o6 ~% X3 n, D什么叫边界感?
0 ^. U* L; h2 z7 j
: ^ c4 ?) |' V
打个比方:
" n: ^3 u/ i7 A A8 e' p) r
$ V. ~, Z' H& B3 \9 o* z你喜欢户外运动,喜欢新鲜事物,喜欢锻炼,喜欢动;
7 w! l. w9 R# ~+ S8 M( j
7 ?5 C. J3 h4 x" W对方喜欢宅在家里,喜欢安静。
( b- T% h) {. y
, F: t3 e4 H2 w5 \, l! Z8 q最好的相处状态是什么?
( `# D$ \ `3 N) B( Y3 ^& }
v; t* d/ r, E) G) w你做你喜欢的并且享受的事情,对方就做他喜欢的事情,你们在兴趣爱好上能合则合,不感兴趣就做好自己的事。
9 h+ G7 c* P- z: e
* c2 w( K z: x; g" M& `4 I, X不要逼着彼此跟自己做一样的事情。
0 }5 r4 ^+ h# B
4 ?& W" r; Z* N) O" j" W/ A简单来说:
* o- h" G4 \+ A
]& G7 m6 t8 s
如果你对TA的某些方面不满意,可以表达你的感受,至于是否改变,就是对方的事了。
# j( }" v, N& v5 R7 j, a9 W) S! d5 }6 }1 \% N' P7 L; Z
不要幻想着:“我要拯救他,我要改造他,我要改变他”。
7 T* ~4 o' `6 K! `+ Q Y
- q$ c0 J/ b1 _* P r对方想改变,你说完他就会改变;对方不想改变,就算你说破天,也没有意义。
$ h# i; `0 n7 z
5 z! j& M. i3 \8 w* U% P5 z
再退一步讲:
: T ?8 h/ }, G
c. |: ]$ b1 D8 {6 I+ X- r/ q如果你能接受对方的下限,关系就能继续下去;
2 V+ e2 M: P" G) l
3 ~6 K& K( w! C9 V
如果你无法接受,那就主动离开。
1 W1 k; ~0 h$ }. d6 R# o
& N$ U/ ?$ E4 ]; f属于各自的部分,保持尊重(兴趣爱好,事业社交);
8 S9 A; X7 [9 e, ^% Q
9 W) {7 H7 L' R$ a属于共同的部分,一起维护(婚姻家庭,孩子以及双方父母,财产等)。
7 r" }6 k, N* [
' G/ Z. y8 j% m) X" D* k! {
放弃助人情结,做到课题分离;
3 }. i8 Z. h a4 d& Z
, L& Z3 z6 q# i" r
好的关系,本就应该是“求同存异”的。
" V0 G6 Y% N) I7 _8 t$ o
. `8 X0 c. r- |2 E话题:
' T( _; H9 v6 H# `: p9 {7 y* A# p
你们的关系,是否具备边界感?
+ N9 {& w7 |1 c* P- l5 p" s U- j
% |, O% [/ H8 \3 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