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周阿姨刚过60岁,就感觉腿脚越来越不利索了。
' g& S( @" {6 T& h0 S6 x3 X
( b3 t8 |$ P+ e3 ~; U* E
! r' {" ^! u' S* ~5 e$ w上次自己一个人去买菜,正走路腿一软差点栽倒在路上,打那时起,她就不敢一个人走太多路。
# {$ @; D7 c; K' u) _& p$ M% g- m5 r n+ M
这天朋友叫去散步,她也是各种推辞,闲聊起来她才说出了来龙去脉:“一走路,腿总是发软,补了钙也没用。”
; @/ t: X" x# P0 |) v4 x4 N
/ s+ r- ]9 A& {5 w) b5 i6 K“你这样也不行啊,年纪大才要多走动,专家说了走路多才长寿。”
; B5 j+ c* e& Z% Z) `
- a `; X0 o/ |& M/ X6 l面对朋友的劝慰,她内心也开始纠结起来,走路真的有这么好吗?自己一走路腿就发软又是咋回事?
, p$ W' f5 |% e
& L+ I* D1 H( w一、走路是“长寿药”,这样走能延寿6年!
2 t+ E" n& O& }+ ^
- F, |/ s5 o" ^" p5 \2 r
去年年底,《美国医学主任协会杂志》上刊发了一篇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报告,为走路可延寿增添了新证据!
' c+ D. j; J& x0 D9 V2 @% a" `# j- _
研究招募了平均年龄在56岁的33万多名成年人,并将他们分为不同对照组,结果发现每周走90~720分钟的路,比起完全不步行组,死亡风险降低了27%~31%,预期寿命也延长了6年。
* {. m' _6 J8 m& } u
) L& R8 i0 U8 ` C而且随走路时间越长,死亡风险也越低。
# A$ ?' U! V& ]& z
" A. ~3 s- |; M! t$ ?0 ~$ ?而在体力活动组中,与无体力活动者相比,中等和高等体力活动组死亡风险都降低了20%以上,预期寿命也分别延长3.4年、2.6年。
3 ^! A2 [% U0 Q! _7 D6 A0 j! ?; d# i- e
研究还发现,这一现象的背后可能和延长端粒有关,端粒可的长度可能对人体寿命有着关键影响,是体力活动促进长寿的潜在机制。
5 ?& g( ]- ?1 X i' T
8 D% b; J0 p" ^( c( U5 H4 b走路除了有利于长寿,其他好处也不少。
" j8 g2 m8 h2 v3 n% ~* a9 @( @8 n# t* X3 M1 S
浙江省疾控中心就曾做过相关实验,通过观察5005人健走活动体测发现,100天后这5005人减肥效果显著,BMI指数下降了0.47千克/平方米,体脂肪率也下降了0.7%,总重量轻了1.28千克,腰围也缩小了1.86厘米,而且对血压的控制效果也越来越好。
: j$ `5 B2 S1 S1 |+ a. G! ~+ p6 Y9 J T7 Y+ M2 J2 X0 K: I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也曾公开表示,建议老年人每天走路运动,自己就是坚持了20年每天7000-8000步的走路锻炼才有这样的好体魄。他指出,老人有时候可以多走走路,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 Z0 x+ }+ q# n
' S7 t( E+ M V* a二、走路时膝盖突然“软”一下,咋回事?
9 s3 q' u/ F7 o& H
$ F$ m* C; h- M4 u
膝关节承担着人体最复杂且沉重的活动量,所以它也是人体最容易受损的部位。生活中久坐、跷二郎腿、站立太久或运动过当等不良的行为、姿势也会导致它的损耗。
M: P- w1 R( w6 J
3 a7 x8 B C+ v+ W, I2 s
如果走路过程中,膝盖突然发软的情况,也可能是疾病的预兆:
+ Q7 A$ k( a6 m' w$ Q
1 \% H9 b0 B) |7 I5 m: x
1、骨质增生
" m) m+ Z5 q' E1 `; ?$ j6 \$ M: w/ K2 d
特别是上了年纪后,关节最容易出现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以及关节周围频繁痉挛症状,多出现在长期体力劳动的中老年女性身上。
' u, z ^3 N/ f- a' U
% t% ` x& w1 w* V/ M2、髌骨软化
( V7 w6 o. R2 a. k( {
3 s# c" x# t% G# N1 e& F# E由于增龄性影响,导致髌骨出现老化、功能退行性改变,随着关节软骨磨损增加,髌股关节滑动轨迹不平滑,就容易在走路时出现发软的症状。
* k! U2 i8 [4 M" [( B- @8 g0 u( O: E% `9 V/ Z( r% i& o
3、半月板损伤
3 S- {( f, v) ^( y
& |/ _! N: T4 D+ r) J: U) e" e
半月板是维持膝关节稳定、减震、润滑、吸收和传递能量的重要工具。当这里受损后,就会引发关节疼痛、肿胀、积水,随着病程增加,就会演化出打软腿、关节不灵活的表现。
3 e% c+ y, h! |& E4 c& ^! b
5 ]5 c7 r7 u* \, u0 X5 h
4、滑膜炎、滑膜软骨瘤病
, a0 o4 S1 Q- P- C; {$ z6 f6 G
5 L0 p+ I- h/ _& T# h
由于膝关节反复受损后导致关节囊充血、肥厚,出现的炎症反应,具体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不适、水肿,走路关节打软,后期可能连正常活动都受限。
# s& j+ @$ ^3 c5 F0 O6 b: v) ^8 M* X/ y* |1 J6 T1 x
5、脑梗死
. b/ I/ K! u5 h7 z, w+ h3 R' Q3 p5 v# `
脑梗后,大脑对肢体活动控制能力受限,走路时就可能会出现无法平衡以及关节不受控制的情况,四肢末端最容易受影响。
5 o4 Q: |+ Z8 a! V
" O6 T( `9 t5 q) r9 e) D7 n6 W9 M( [专家提醒,长时间久坐不动、膝盖受凉、吃太咸、鞋不合脚这些因素也会引起膝盖受损,加剧关节损伤,一定要注意改正。
; |; ]. A% H4 M) x, k
9 y" o4 v# E# U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主任史占军也提醒,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要重视,很可能是膝关节在求救。
5 d2 ]! ], U/ Y/ X
) e2 B2 b* u6 q% e& V7 l0 J$ f0 d信号一:不明原因的上下楼膝盖痛
7 X" f7 c9 A2 _
+ e9 h/ L1 _/ y& r: s# T+ N平常走路时不痛,只有上下楼梯时才感觉不舒服,排除外伤影响,可能是膝关节软骨磨损过度,加上增龄性影响,关节液减少,上下楼梯负重加大,关节的承重感也增大,频繁摩擦就会刺激神经末梢,感觉到疼痛了。
8 T9 |- e7 F& H; A; l: }4 X, f9 n4 k: D% {& y! u9 O, [ v5 O
信号二:关节按压疼痛
b1 W0 Z# Y/ T, d3 y, u1 N [4 l8 Y8 ^* q3 L9 o/ ^. a- I
史占军表示,不按不痛,一按就发痛的情况也是软骨退化,关节受损的信号,表示关节对外力缓冲作用减小,无法在正常活动中对人体形成保护作用。
" R9 [8 ~; J1 M" m$ h; l% U* T+ J4 F( X$ o- m6 U# a- h( e
三、老人走路想不伤膝盖,牢记6个要点
2 ~- |" q1 C$ x/ J' k/ z. y2 {+ z* I. ~' w3 j. p
有人问,那老年人怎么走路才不伤膝盖?
& r* E' I3 A6 K$ G* e
7 b- s9 a% Z+ C+ g4 R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刘强总结了一套“无痛走”要诀,可以通过训练减少活动对膝关节的反冲力,从而避免关节受损产生不适感,一起来看看吧。
" }9 _; b1 e/ R6 u$ }; R' {! ]
3 w4 t; J, x+ @
1、脚掌脚跟落地有顺序:迈腿落地时,脚跟先轻盈着地,角度要能向前亮出鞋底的地步。
5 u) P/ D# F7 o; d0 x: ~! j* H/ ^& D
2、迈开大步:走路时大步向前,双臂有频率的挥动。
7 l2 S2 M% o! z U0 q# L
) p3 c: V/ ]9 ?4 t
3、改正“外八”:保持脚尖始终朝前,双脚距离与骨盆距离相同。
# r7 {1 I, |7 D% b/ T1 a2 w
- l( z4 p% b! \. o4、蹬地有力:后脚蹬地时要发力,离地支撑稳当。
3 E3 c9 Q3 p( O' I4 v$ O! Z! O1 L9 w& r
5、锻炼腿部肌肉:在家可以多练习站立直抬腿的动作,有助于锻炼腿前面的肌肉,走路时这些肌肉会保护膝关节免受损伤。
1 @/ ^3 q5 v, q: h3 V" \3 J3 I% m; V7 Y# ^# r) E! k+ z& a
6、穿“好鞋”:走路除了姿势要对,有双合适的鞋子也很重要,如果你的鞋子已经严重磨损,向一侧塌陷,最好赶紧更换,避免因鞋子受力不均,导致走路不稳,影响膝关节。
* B% {9 l6 p# G" a5 L8 R# J; r9 h+ o! H( h! g
所以平时生活中,不仅要多走路,还要走对路,注意上述要诀,科学锻炼才能更好的发挥走路好处哦,当然也要掌握适当原则,如果走路过程感到不适,请及时停止,避免过度运动。
( V V% V0 j7 K; G1 V- K# z& G- ]0 [% v6 W3 B- V, ^; O*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