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_" a C$ ^9 L客户买的其实是一种体验感,参与感,而不是干巴巴的数据、专业的讲解,一定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参与感,和销售带来的体验感,相信很多人一定有一个经常去的消费场所,可能那个地方在他人看来也就一般般,并不是想象得那样完美,但你就是会经常去,这是为什么呢?更多的是因为门店和你之间建立了深度链接,销售带给你的体验感让你觉得舒适,从而形成一种依赖、演变成一种习惯,让你觉得放心0 m) \: y) f1 R
( u- E: a N7 O2 [0 B4 f需求是一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那么如何准确地去把握这个需求?没有完美的事物,只有合适的选择,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这个著名的销售面试题,把梳子卖给和尚这个故事,我们先不评论这个做法,我们来看下本质,和尚没有头发,所以梳子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没有需求,他可不可以把梳子买回去当装饰品呢?当作戒器,提醒自己不再有三千烦恼的困扰,助早日修成正果。 ! @2 q5 N. L) G, E : @/ z6 O1 Y; z- C0 F8 @这里强调不是生拉硬卖,从需求的角度讲,我们要创造需求,把无用产品创造出有用价值,销售要用低纬度思维做高纬度思维的事,所以说销售不是拍拍脑袋就可以干得好的,唯有销售境界提升才能提高业绩7 a) j4 {1 G% A
# u" }. [, E8 I那么如何在短期赢得客户的信任呢? ' K9 \9 E: `2 I* Q7 W & l+ |+ B: ~9 h1 U9 M( k2 v, T真诚:鲜有人知,有一张诚实的脸或者见客户就露出“猥琐的笑容”并不能取得客户的信任。表现诚意,只要一个办法:对于客户利益的关心。8 L7 O+ P' P8 f
2 D0 C& |9 O# Q t9 J* c' E赞美:真诚的赞美尤为重要,这是几乎所有人都受用,每个人都喜欢受到真心、由衷的赞美,当然不是对顾客唯唯诺诺或是拍马屁,这样做可能适得其反 / e2 g. A* {7 O5 P% c4 |( O6 i , S% y/ ?, F1 J u5 q8 \' q* F5 \倾听:倾听是很多销售不具备的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销售总是会用吐槽式的方法和客户沟通,一吐为快,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毫不关注,也分辨不出哪些只是随口一提,哪些是一定要你给出答案的,结果答非所问,造成无效沟通, 1 ]" D" {% d+ l' I6 L- A6 W9 T J- J0 D$ \/ a# z9 s. c2 j认同:每个人都需要被认同,面对客户,你一定要给予最恰当的回馈,有时哪怕只是很小的认同,也能够使客户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并最终保证交易成功1 e- T6 I) ^6 n6 U' m, J: G
/ S! [" M' a5 ?) S4 J$ E
客观: 要让客户觉得你所提供的信息具备全面客观的,并且可检验,所以,如果要想获得客户的信任,不仅要向客户阐述产品的优点,还应该适当地讲一些缺点,只要这些缺点不是致命的就可以。因为不可能有非常完美的产品,产品有缺点不一定是个坏事,如果你呈现得恰到好处,反而可以获得客户的信任。4 E7 \* n* {* f8 R9 M" y
$ b6 H+ y0 A) H8 `% ~说起销售在很多人的眼里觉得不就是卖卖东西嘛,觉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其实这样理解也不是说不可以,但是太过于片面性 $ W6 M/ I u: U ( g) U: z0 H. O甲向乙购买某一个产品,甲问多少钱,乙说80块,甲给100,乙找零20,然后成交,这样的一个过程被很多人称之为销售,我对上述的行为更倾向于理解为导购,或者服务员,: e5 r+ [, U: q! E1 z: u# e# [5 N& z
! i$ ]8 W q% d5 c# Z+ M
我认为,能够做附加销售和制造销售需求的人才是真正意义的销售! ' o7 e F$ j+ w3 {5 G' R : j! k! S2 S$ r可能很多人会说那客户没有需求,他就是不买怎么办?* A9 m" U9 _7 L k( W- e
" Q! D0 y. Q6 i; [客户就只想买一款产品,其他的附加品不需要怎么办?6 ~- {2 w6 n4 z) D. E. ^. b4 i ]
( j& H& L+ o* T z/ L" [* y# Q8 R上述问题只是单纯你个人的想法,你又如何能确保你的思考方向是正确的,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先要突破自我防线,改变自己的思维1 f: m, |0 n) D9 h+ Y
( a* X4 }/ P( {8 g8 P2 Y
如何改变思维?第一步离不开学习力,一个人想要不断进步,不断地适应市场变换,就得不断地学习,你的知识量是否足够的大,你的学习宽度是不是够宽,不能局限于只在一个很窄的领域 : j3 d" p% W9 o1 B+ r" ~6 c* P1 T5 {( i$ ]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顽强的学习力,取决于这个人是否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 i8 n `+ X" B
7 D# K, Q+ W5 W做销我们除了了解产品知识、销售技巧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人,因为我们是和人打交道,作为销售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你面对客户是销售客户想要的东西,而不是销售你想卖的东西; ( S8 Q* } L' o% p0 I1 v8 G5 T8 s! f, d& m3 T
然而我们很多人恰恰相反,总是在卖自己想卖的东西,说自己想说的话,根本没有关注到客户的需求,导致最终销售失败; # f* r" K7 [& G . d8 f0 g4 W' L第二篇:销售的核心秘诀;搞定人最关键 ; I. u2 Z9 p: D销售整个环节分为人、事、物三个维度,“人”占50%、“事”(流程、方法)占30%、“物”(产品)占20%,事和物我们通过强化学习、演练很容易就能掌握,事和物即便你百分百掌握,成交率也只能做到50%,还有50%的“人”如果没有研究透,成交只能靠运气。# C1 R- x7 O. t9 m( \! ]
& Q5 A& r) |. L/ |" u
销售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是片段性的,要想成为销售高手必须经过系统性地训练,我们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我们面对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那么,当我们面对顾客时,应该如何准确地判断他是属于哪种类型呢? , b+ I8 W5 @1 \) h6 j$ N2 i. @3 G3 d8 u2 j8 U0 R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迅速掌握,我把所有的人归为4大类;分析型、控制型、友善型、表现型;7 c: o, {* a8 }' K" X8 g9 H, r
1 _) v6 r; f2 S
分析型 x- a9 h( m8 E2 I0 J$ T9 n
7 U) I( M. e$ d0 p2 ^/ i1 N
性格特点:善于分析推理,注重资料的精确,准确,讲求事实和资料的取得,确保行为正确;, g7 R1 t% G" J% I0 K; G b- N
9 X! X/ Z I* C3 f* H
行为特征:肢体动作小,音量小,研究和分析是他最大的爱好,喜欢阅读产品数据,随身物品一直提在手上。! ^# T7 P# B4 j5 N4 d
3 w2 D& ]- H4 n1 U- s
应对之道:面对这样的客户,要让他分析,不要干预他,准备好完整的产品数据,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实事求是的沟通和说服,并对她的要求进行专业分析且与其探讨,面对分析型的人不要胡编乱造,逻辑推导要清晰,因为他自己 也会分析,一旦他分析你讲的话和呈现的事实有漏洞就会选择不和你成交。 @+ w+ r7 {( v $ t* Z9 ?& r% v3 A控制型 ) l" @; G/ z- z& ?3 f, F4 i8 s. J- }) y; }$ e
性格特点:最大的特点是强势作风,喜欢支配别人和掌控全局; ) n4 n7 Y/ I6 i6 d d" ~) i7 g- l# I2 t行为特征:以结果为导向,注重结果,做事不喜欢拖泥带水,你和他交流时不要说废话,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同时喜欢评论、批评,言辞犀利会打击你的信心,让你产生不安全感,心理失去平衡,你问的问题还没说完,她就会问到下一个,和这种人交流,一定要等她把话说完,不能抢她话; - q# C6 \0 A, { Q 5 q0 m# ?4 ], N' O- `应对方法:不要与对方产生对立,但又不能一味迁就对方,要不卑不亢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交谈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和赞美,这种人属于知错但不承认错误,也就是他明知道自己错了,他会默默地改,不会当着很多人面承认,所以千万不要逼迫他当着众人面承认错误,大家心知肚明就好。7 E/ g& H9 {) p9 g
9 d3 C9 `# J9 i4 S8 u友善型 $ x3 `" m' I% c! ]/ B3 W: e2 `# G; n C8 p5 b
性格特点:好好先生,是对每个人都很好,和每个人都能友好相处,都很客气,不驳斥别人;' z* |# t, O8 B) A7 m
6 H- [$ S6 ?5 t- j& ]6 L行为特征:肢体动作温暖,如触碰你的手臂肩膀,声调柔和,自律,不会去干扰别人,思想很容易被人左右,因为他会迁就任何人; , o! G4 |$ m; ?! @, |2 o# i4 F1 L! W' h' {, f7 o
应对之道:了解她客气的笑容背后究竟在想什么,这种人很耽误工夫的,对对方客气一方面是教养 ,另一方面就是怕别人欺负她,所以她先取悦对方,此外,她对产品安全的关注和敏感,你必须能提出让她感觉安全放心的理由。另一点,这种人很怕被忽略,跟他说话一定要专注他,眼睛关注他 认真回答他的问题,如果你没关注他,讲话眼神没关注他 他就会觉得你看不起他,逼单时这种客户你不要让他自己做决定,你要给他做决定,因为当他不喜欢这款产品时,为了显示和谁都友好,他不会拒绝你,所以要选择默认成交。 % \1 y8 ^2 q4 J 5 M. c4 D5 ?. e" L. _8 B表现型- S; t* E3 N, P8 ?
) C7 }" Z) M4 k$ A2 t! D
性格特点:是很喜欢表现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不太在乎他人的利益。并且很容易陶醉在花环中; 0 U, W8 }% n6 C' c0 t$ m / Y* P8 A! q: [0 v; Y# X" l# `$ t y行为特征:肢体动作夸张开放,不断注视镜中的自己,音调高亢,随身物品随便放,表现型人格能力会很强,正因为能力强,会侃侃而谈、显耀、自夸,在哪里都能成为众人的焦点; ) M& O1 x# D, G% t3 W+ i; j- N" r & s; l( e7 g4 H4 B/ `& a应对之道:首先表现型人格注重现在,不注重未来,要给予对方充分的赞美和肯定,同时要尽量给他表现自己的机会,投其所好,先符合再切入主题,不要深入专业细节,成交时要运用名人效应法,举出几个有名的顾客,可以增加成交的概率。8 E- m; Z: L& A; C, Z% e) x
! n) z" e I5 l, a& [1 ?4 T,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是绝对的单一特征,往往很多人都会用双重性格特征,分为第一特征,第二特征,比如有的人第一特征为控制型,第二特征为表现型,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也会发生变化 * v* _/ ^9 e+ P% k! U4 s第三篇:4种性格的顾客实战话术 ( l- V% ~% g+ n4 I( X针对以上4种类型的客户我挑选了4个常见问题展开和大家讲,第一个就是:你不用跟我废话,你就说多少钱,能接受我就买。第二个是:你们的产品也太贵了吧。第三个是:我考虑考虑。第四个是:你们的品牌我没听说过?针对这些问题我将从以下4个维度给大家进行讲解,分别是:错误方式、问题分析、诊断建议、话术建议。 0 y. k" g# K1 q$ H2 [0 k" G 8 D4 v7 ^2 f- L4 @1 U9 m你不用跟我废话,你就说多少钱。能接受我就买。 - H- q) u4 K9 s, i% ~/ [* J+ M/ Y& v/ e& J4 ^
错误方式:原价3800,最低3600& [+ M9 d. a" Q7 Z8 N
/ q j: ]4 z. s# f' ^/ Q3 T
问题分析:当客户说这样的话时,很明显属于控制型性格的人,客户在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2种情况。一种是你已经把价值讲清楚了,对方的确想买,很直爽的提问。另一种是你根本没有把价值讲清楚,而且聊的不太愉快,客户不想再继续浪费时间在你身上,所以提出此类问题,想要结束谈话。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直接变成卖菜的讨价还价,而是要进一步塑造价值。也就是把从头到尾的需求、痛点、危机感,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都聊到了,聊透了。我们很多人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一听到客户这样一说就慌了,赶紧给客户报最低价,而且是没有退路的那种,等你报完最低价,客户还是觉得贵了,这个时候你就陷入了死局,那么如何破呢? - [, s3 A6 `# @) B2 G" w! Z; \7 K4 T6 M0 h' W$ F* j: Z
诊断建议:此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客户是个急性子,没时间听你说大道理,他也知道确实要花钱,也愿意花钱买一个好一点的,他心里也有一个标准,但是他不会说,所以问你多少钱,看你说的价格他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就买,不能接受就不买,此时如果你在不了解客户内心价格底线的时候,盲目报价是有风险的,但是又不得不报价,因为客户已经这样了,在不报价就谈不下去了,怎么报价呢?其中有一个原则,就是先报低价方案,试探客户底线,你要观察你的这个方案出来之后客户的第一反应,是能接受,还是不能接受,通过面部表情,语言动作,我相信大家应该能感受到,找准客户内心定位针对性推产品,塑造价值,挖痛点,可能的情况下伺机寻找突破口,转高价产品,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客户还没有完全认同产品价值,你不论报什么价格客户都会觉得贵,除非你报的价格是他内心认同的价格,所以这时候试探客户内心底线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是无奈之举。: M' {, N' j o8 S: }1 b
0 Y3 Q$ d( N- f2 s8 Y$ ?$ B* M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客户确实不了解产品价值,但是性格比较温和,愿意听你讲,这个时候有个原则就是,客户不通不报价,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产品没有解决客户目前面临的问题时,客户不认同时不要报价,因为即便你报完价客户总会觉得不值,因为没有需求,可要可不要,报价之后就会出现,没时间,没必要,以后再说等等.各种问题都出来了。所以,根源一定是你的产品值不值得他付钱的问题。你不了解需求,没挖到痛点,客户毫无危机感。必要性,重要性,唯一性都没有讲明白,对他来说你的产品只值几百块,你却要收他几千块,就算你打对折只要一千块,对方也觉得不值得,因为你所说的产品他只愿意支付几百块。 4 O' R- |+ F- P6 E0 U7 h# \+ U: u; g/ W5 f+ \ R+ T
话术建议1:老板看您样子一定是个很直爽的人,我也不耽搁你时间,你是想要性能好点的呢?还是只要价格实惠,其他功能性都无所谓呢?因为性能好点的和普通的是不一样的,(此时看客户如何回答,客户说无所谓,价格实惠就可以,这个时候在搭配方案时就很简单了,客户注重价格)针对注重价格的人我们一定要让他知道两种价格的产品区别在哪里,因为当你有两款产品摆在面前时,客户很自然地就会对比哪个好,哪个差,客户虽然不想选择高价格的,但不代表不想选好的。 % h9 i4 N- D" T: N- m, |0 F! V8 x 4 J, S* q7 T$ p1 [( Z话术建议2:老板我非常理解您对价格很关注的心情,作为一家专业品牌,最起码要对你负责,如果您不了解产品的性能,您这个钱不就花冤枉了吗,您说是吧,毕竟我们面对的不止您一位顾客,价格您放心肯定都能接受,我也不可能漫天要价,不然我们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回头客,我来给您介绍下我们这款产品最大的卖点,(重塑重要卖点、痛点、必要性,说完之后客户如果还是觉得贵,然后对价格进行分解,通过赠品价值给客户算账,赠品的原则一定是客户没有的,而且是需要的,整个过程当中一定要对价值进行深度塑造,对客户痛点进行深度挖掘,): h m* r8 @, ~/ U" D$ l
$ T7 ^% R# `) s7 C你们的产品也太贵了吧。/ ]8 v7 r" s. A/ D2 r+ v! B; o; ]0 T
t+ T* H# Z0 \2 Q! I
错误方式:可以优惠!我帮你申请下! 2 n, c8 g% E7 _ ]- j5 _) F1 l# @; g3 u/ [9 X x+ n
问题分析:此时有两种情况,想买觉得贵,不想买觉得贵。想买觉得贵,想要优惠,是正常的。但是这个优惠能不能起作用,不是取决于你便宜了多少钱,而是在对方绝对认可你的价值的前提下,能够占多少便宜”。举个例子:我们作为一个销售者,同样也是一个消费者,大家认同吧,买衣服相信大家一定买过,当你去买衣服,看了面料、款式和听了销售的介绍,你觉得愿意付500块。这时候对方告诉你这件衣服500块。符合你内心价格,你内心觉得嗯,值得,但是我们偶尔也会问一句有没有优惠,你继续跟销售搞价格,然后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再便宜50,嗯嗯,感觉占了便宜,就买了,即便真不给你优惠,你也会付款,因为你内心觉得值500,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价值不等同于价格,价值等同于客户内心的价格1 I3 D1 I: o; k" e$ n4 Y4 s
9 k' f3 h5 L) ~1 r6 B我们再来说说:不想买觉得贵,这种情况除非你免费送给他,或者客户看你不容易出于同情照顾你,但这个东西可遇不可求,对吧,所以,这样的情况,你即便便宜再多,都没用。这个不是价格的问题,这个异议如果没有给客户处理掉,你谈什么价格都打动不了客户,一定是先处理客户不想买这个问题,这个表面语言背后的东西,也就是没有需求觉得没有价值的问题,还是用买衣服举例:你去买衣服,一件衣服你觉得最多值100块,结果对方报价500。你肯定觉得疯了。这时候就算对方告诉你我们可以便宜,价格好商量,给你直接打对折250块,你还是不会买。因为你心里这件衣服只值100块。 1 e! W s h# k$ W3 m; P- K6 E8 [, ^- O' b7 S
诊断建议:任何时候遇到客户问是否要优惠,都要先自我反问他是真的想买觉得贵,还是不想买觉得贵”。你是否了解对方需求,是否找到痛点,是否激发了危机感,是否提供了适合的解决方案。我们现在还没有判断清楚客户是否真的想买觉得贵,还是不想买觉得贵,胡乱让价只会给自己找麻烦,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判断出客户是真的想买,需要优惠时,一定要遵循由低到高的原则,不要一步到位,一般客户砍价最多三轮,也就是不要设定三轮让价策略,第一次砍价你如何应对,第二次砍价如何应对,第三次砍价如何应对,我们很多人总是很豪爽,一步到位,结果把自己陷入僵局,整个过程其实客户是享受赢得感觉,他觉得他凭实力把价格砍到最低,这时候他会很开心,相信很多人在实际工作中一定遇到过这样的客户,如果你判定客户不想买觉得贵,你一定不要讲优惠政策,即便你讲了也没多大用,能成交也是价格极低,怎么办?讲一个药店买药的故事,大家就明白了,年前我到药店其实就想买一个嗓子痛的药,结果买了一大堆感冒药,因为他告诉我,嗓子痛是感冒的前奏,如果只买感冒药,最后还是不行,等有感冒症状的时候再吃药就会好得慢,现在疫情期间,感冒了麻烦,必须去医院,还要做核酸检测,所以提前预防,我们分析下:整个过程是不是挖掘了我的痛点,给我创造了需求,痛点是怕感冒,感冒了要去医院要做核酸检测,有了痛点就有了买感冒药的需求了,就这么简单,总结:有痛点才有需求,有需求才有价值,有价值才好谈价格。7 N6 `, v# J# c1 I, c% i4 }